非遗视域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和意义 非遗视域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非遗视域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23-11-10 03: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报记者 张丽

随着传统节日进入各级非遗名录,人们保护传统节日的自觉意识逐渐被唤醒,传统节日也越来越得到关注。特别是在非遗视域下如何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新春时节,本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相关委员与学者。

挖掘春节文化的强大功能与凝聚力

春节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生活里最盛大、最具标志性的传统节日,也是融汇传统民俗文化最丰富的节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表示,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春节祭祖、守岁、拜年、团圆等习俗一代代传承,内容和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也有着相对稳定的内涵,主要包括辞旧迎新、家庭团圆、敦睦人伦、祈福祛祟等。

“过春节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通过祭灶、扫房子、贴对联、守岁、吃饺子、放爆竹等仪式,逐渐从旧岁过渡到新年。而家庭团圆,在春节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之所以出现‘春运’这样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人口流动,就是因为春节让身处各地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赶往家的地方,一起吃团圆饭、过团圆年。春节也是敦睦人伦,即巩固各种社会关系的特殊时期,比如通过拜年巩固长辈晚辈、远亲近邻、领导同事、新朋故友的关系;通过祭拜祖先、舞社火,来巩固人与祖先和神灵的关系。贴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对联,送上‘阖家安康、事事如意、财源滚滚、前途似锦’的祝福,则是祈福求吉的一些表现。”杨利慧认为春节深刻表达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家庭观、伦理观,以及人类共同的对和睦、顺利、幸福的美好期盼,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凝聚力。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文科看来,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不同的族群约定俗成地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共同开展的一些仪式性较强的集体性活动,内涵主要包括时令祭祀、祈祷感念、欢庆丰收等,目的无非是祈求生活幸福、追求美好欢乐。“节日最为核心的要义,就在于人们为了丰盈自己的生产、生活与生命,把相应的价值追求、精神需求和情感诉求,投放到一定的历史文化空间和时间节点上,表达对共同理想的祈愿。或者说,节日就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心理投射。”吴文科说。

“在春节建设中,需要聚焦于春节文化关键性的象征符号,聚焦于春节文化基因,依靠家庭、社区实现多元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更为和熙和润的春节生活,更好地建立多元文化的共同体生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表示,各地区对于春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立足于区域社会的春节传统,在地方文化人的资料搜集与整理过程中,在与地方政府协商中,聚焦于春节关键符号,并将其抽离出来进行宣传与包装,进行适合当代生活的改造,就是在传承春节文化、生产春节文化。“可以说,春节文化是春节的地方性知识与作为中华民族共同春节的普遍性现象交织在一起的具体呈现。”林继富表示。

在与时俱进中固本创新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节日都有历史渊源,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传统节日在长期历史积累中形成独特而丰富的生活习俗,通过反复出现于媒体、社会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及旅游活动等场所,被全国和世界了解和认识,形成有影响的传统节日习俗品牌。“这些品牌源自传统节日,成为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组成部分而不断进行文化再生产,并且以‘品牌’的方式对传统节日赋予时代生活和力量。”林继富深切感受到,传统节日在推陈出新中首先要让其主体——广大民众接受,才具有活力,同时还要以其承载的文化基因为根本,“文化基因表现出观念层面的象征符号和生活层面的具体现象,诸如传统的孝道伦理,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等,只有将传统节日文化基因在当代中国民众生活中合理利用、有效激活,才能创造出传统节日的新形态和新业态。”

“这就需要尊重传统,固本创新。”在杨利慧看来,让传统节日在推陈出新中得到健康发展,首先要尊重传统,满足需求。“传统节日凝聚着民族特定的情感,如果节日期间人们对春节的期待无法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过春节时要提供给人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逛庙会、看花灯的地方,此外也需做好公共教育,比如在活动场所积极向公众特别是城市里的青少年解释清楚中国人为什么过春节、过春节要做什么、做这些事有什么意义和功能等。”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等迅猛发展,传统年俗还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满足当代人对春节功能和形式的需求。“数字化的发展,为今天的人们过好春节提供了更加多姿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数字红包’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发红包方式,甚至地方政府也以发数字红包、数字大礼包等形式,增强与民众的互动。”杨利慧说。

“国家制定节庆假日,就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最好政策性保护,就是在运用政策杠杆尊重传统、撬动引领,为公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条件与可能。当今时代,诸如春节这样的大型节日,人们借助假期外出旅游,也同时延展出其拉动经济的价值与意义。”吴文科表示,一个时期以来引申形成的一些“新民俗”,诸如看央视春晚和贺岁电影等,更是时代赋予传统年节的新元素与新内涵。对春节及其民俗活动的继承与弘扬,必须坚守人民立场、秉持大众情怀,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心理期待。而对那些与现代文明相冲突的习俗及做法,吴文科特别强调,要用疏通和改进的方式加以改良、使之完善,“就像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应该通过改良烟花和爆竹的制作工艺,使之既确保安全、减少污染,又渲染气氛、营造灿烂。通过矫正缺陷,来积极扬弃传统,使千百年来发展形成并承载着民族心理的传统习俗,在不断改进中得到弘扬与发展。”

在满足人民需求中做好非遗保护

从2003年初“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成立时担任该中心第一副主任,到2005年该中心改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久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从事曲艺学研究并继续承担曲艺类非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吴文科已从事与非遗相关的学术工作整整20年。他对非遗保护的理解与认识,较为深刻和透彻。正如他阐释所说:“非遗保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应对和纠正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带来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剧烈冲击,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捍卫各个族群的文化权益。”

以方言为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同质化,以及社会现代化带来的传统断裂,使这种独特的“文化植被”遭到极大消解乃至破坏,导致我国各地方言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大面积流失,致使建立在不同方言及其语音基础上的曲艺、戏曲和民歌等的品种存续,面临极大的困难。比如,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独特的曲艺说书形式,是运用赫哲语表演传扬该民族传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吴文科表示,多年前他实地考察伊玛堪时了解到,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现存人口仅5000多,只有数百位老人会讲一些赫哲语;能用赫哲语说唱表演一些伊玛堪节目的艺人,也就几十个。因此,做好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紧迫也至关重要。“文化多样性跟生物多样性一样,是使人类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多彩和丰赡充实的重要保障,理应得到强力维护。”吴文科说。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持续的身份认同感,在国际上也有深远影响。做好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杨利慧建议要倾听民众的呼声,认真探索现代化、城市化生活中人们对节日的需求,做好、做细服务工作,如此才能做好春节的保护和传承创新这篇大文章,并进一步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

林继富认为,从非遗视域保护春节,使之自然融入各民族民众生活之中,着眼春节文化以及春节文化带来的产业和民众生活,进一步激发春节原本就拥有的内生动能,服务当代社会发展,是一条重要途径。“诸如各地通过春节文化+产业、春节文化+旅游、春节文化+互联网、春节文化+电商等不同形式推介地方文化,建设地方文化品牌,带动地方春节经济发展,从而全面满足各地民众对于春节文化的需求,这些均是在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春节文化。”林继富说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