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如纸,不剪不切,将中国传统折纸文化惊艳世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华传统手艺文化有哪些 匠心如纸,不剪不切,将中国传统折纸文化惊艳世界

匠心如纸,不剪不切,将中国传统折纸文化惊艳世界

2024-07-12 07: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纸飞机、千纸鹤、小纸船,

拿出来都是小时候的记忆。

那时候,会折一朵、两朵花,

就已经够身边的小伙伴仰慕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

你可能早就忘记了折纸的声音,

忘记了指尖的感觉。

但是看到下面这些高超的折纸,

你肯定会大开眼界。

“给我一张纸,我可以折出一个世界。”

没错,在人称“折纸大神”的刘通这里,

再复杂的作品都是完整的一张纸。

更神奇的是,

这些都是用一张普通的纸张,

不剪裁、不拼接,纯靠折叠而成的,

而他却是一枚纯粹的理科男。

刘通以前叫“罐头”,谈起他最初对折纸一见钟情的理由,让人有点哭笑不得——是为了“撩妹”。

还是让时光回到06年他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吧。

一天,他在公交车上看见个德国人,一个帅气的外国小伙子随手拿一张纸折了朵玫瑰花,送给了身边的美女,然后两个人就愉快地聊天了。

这浪漫的一幕让刘通觉得神奇极了,于是当时就萌生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神技能啊,我一定要折。”

全车的人都沉浸在愉悦浪漫的氛围之中,

有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小伙,

却被那支纸玫瑰深深吸引住了,

他觉得折纸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从那以后,为了俘获未来女神的心,

刘通开始找教程和资料开始学起了折纸。

归国后,刘通也找到一份稳定体面、

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大学做讲师。

但下班之后,他不断地钻研折纸技术,

把自己练成了折纸大师。

毕竟大学老师才是他的正职,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折纸这条路,

他竟然一走就是十年。

音乐、绘画、雕塑,是加减法范畴的艺术,而折纸是分配的艺术,永远是在单位‘1’的一张纸上进行艺术构想和创作,且需要一次成形。刘通把在德国学过的机械制造专业融入剪纸,先进行缜密的计算,再画出复杂的折痕图,然后通过一系列科学数据,来确定纸张是否可以折起来。

折纸有很多类型,刘通选的是现代折纸——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由一张完整的正方形纸折出来,不能裁剪、拼贴,折痕需要首先在脑海里构思,考虑先后顺序,如果不注意就会乱到返工,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折纸的难度。

不同于其他纸艺创作,所有的折纸都只用一张完整的正方形纸,且不剪不切折制而成。打格、22.5°设计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马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设计到完成的每个步骤、变化都离不开折纸人福尔摩斯般的推理,“真相”往往让人直呼不可思议。

可这些挑战不仅没让刘通犯难,

反而让他因此爱上了,

这种在限制中产生的艺术,

于是,越折就越发不可收拾。

随着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

当创作形态渐渐由繁入简时,

刘通逐渐意识到,

实质也是对于传统折纸理念的突破,

复杂技法并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有感染力,

所以,他舍弃技法,更关注内涵和表达,

折纸不止是一种可供观赏的手艺,

也可以变成一个个的发声体。

刘通听过一个故事:非洲某地的一个厨师要将一只蜷成一团的穿山甲杀死,厨师用尽各种手段怎么也打不开这只穿山甲的身体,遂把它放在火上烤,但这穿山甲仍然紧抱成团儿,任烈火炙烤,丝毫不动,直到它的身体被烤糊、被烤焦。当打开这只被烤焦的穿山甲时,发现她的肚子里有一个半透明的宝宝。从这个故事的灵感出发,刘通创作了折纸作品《母爱》,现在被西班牙“Zaragoza Museum of Origami”博物馆收藏。

这是个沉重的主题。他花上数月揣摩穿山甲母子的情感和神态,选择的是一张正方形水洗牛皮纸作为纸材。

整个折叠过程中要跑来跑去,不断地起身下蹲,对折一次要走将近30米,做4个下蹲起立,整部作品做完等于走了两个马拉松,做上万个下蹲起立。

《母爱》也是如此,经过数月的艰辛和打磨之后,这部作品被搬上了北京的展览,很多人看到了作品,都惊叹: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世界最后一头雄性的北部白犀牛苏丹被报道时,刘通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折纸手艺唤醒更多人对于犀牛的保护意识。

刘通用一张100平米的正方形巨纸,折出了与真犀牛1:1等大的折纸犀牛,成片足有6米多长,3米多高,前后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制作完成。这部作品陆续在欧盟各国使馆及使馆文化中心巡展。

为了纪念自己最尊敬的折纸艺术家Eric Joisel,他特意创作了100个性格迥异的折纸人偶,其中唯一的“布玛”所指就是Eric ,其余99个都是他的朋友们,他们正如Eric擅长的人物创作那样,生动得就像他生活场景下各种形形色色的人。

他的许多作品不仅作为国礼,

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他还收到爱马仕邀请,

为其设计了多哈旗舰店的橱窗。

刘通创作的作品,

一个比一个生动。

甚至还凭借这个技能,

追到了自己漂亮的妻子——樱桃。

在2014年情人节,刘通做了一个“你是我的新娘”折纸视频,向自己的女朋友表白。折纸不止是他的爱好,同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这位女孩如今已是刘太太,是她默默陪着刘通将折纸从开始的小小爱好一步步变成了两人共同的事业。

现在的他要么在折纸,要么在设计折纸,心亦如折纸,不剪不切。偶尔做点手工,玩点拆装,养点大叶植物和奇怪动物,做点运动尽管挡不住渐胖的节奏。只要能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情,这已经是他觉得最幸福的生活。

可以说,作为一名折纸设计师,

他已经实现了艺术上的成就,

但他还是没有就此止步,

而是想着能用折纸这个东西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但刘通心里,却始终挂着一件事:

折纸起源于中国,

可真正把折纸艺术发扬光大的,

却是日本人。

业内人士口中常常提到的,

也都是日本的折纸大师和他们的作品。

每想到这一点,

他都会默默地叹一口气,

然后再卯足劲投入到自己的折纸创作中:

一定要让中国的折纸艺术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

这时他收到日本大使馆展览的邀请,

刘通觉得:机会终于来了。

他想要折一只龙出来,

这比他以往的任何一件作品都要复杂和困难。

为了完美呈现这件作品,刘通绞尽脑汁,对龙身上的鳞片、龙爪、龙须等每一个部分进行精心设计和演算,而他的双手,也划出了数不尽的伤口。

10个月之后,当这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出现在日本展厅时,现场一片惊呼。

日本顶级折纸大师小林一夫根本都没想到中国能有如此技术高超的折纸大师。看着《龙之魂》的身上那1444片龙麟,小林先生说:“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件作品,有一个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龙之魂”。

没学过美术、没学过设计,

一枚纯粹的理科男,

原先在人民大学当老师。

出于爱好在业余时间折折纸,

没想到时间长了,

竟把自己练成了大师。

▲《青花瓶》 2014世界和平节国礼

▲《鼎·礼》 2015年世界和平国礼

▲《天使加百利》 匈牙利大使馆珍藏

有时折纸亦是一种修行。

有时候,越是平凡的小事,

需要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精致,

还须时时归零觉悟。

一纸如心·不剪不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