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魏吞吴,后主刘禅会不会禅位?诸葛亮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严复是哪个朝代的人 蜀汉灭魏吞吴,后主刘禅会不会禅位?诸葛亮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蜀汉灭魏吞吴,后主刘禅会不会禅位?诸葛亮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2023-06-04 16: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诸葛亮集》中有一封诸葛亮给李严的回信,其中有一段话引起了很多争议,甚至有人怀疑这是陈寿在故意给诸葛亮抹黑:“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诸葛亮这封回信,是婉拒李严劝他“加九锡”——读者诸君都知道,加九锡的下一步一般都是“受禅”或“称帝”,再不济也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诸葛亮之前的王莽、曹操、孙权,之后的桓玄、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李渊、王世充都给“九锡”蒙上了阴影。

诸葛亮对刘备忠贞不渝,自然不会答应李严胁迫刘禅给自己加九锡,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与诸葛亮同为顾命大臣的李严,这是想把诸葛亮放在火上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婉拒李严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太好,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被李严误解了:“我和您相识这么多年,却不能互相理解(主要是说李严不理解自己)……我受先帝厚恩,又被今上赏赐多达百亿,还没有立下大功报效,这时候给自己提高待遇,那也太不讲究了吧?”

诸葛亮不肯受九锡,但却期待“受十命”,那岂不是连天子的銮舆也想拿来用了?误解诸葛亮的意思,有人就产生了这样的忧虑: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灭掉了曹魏杀掉了曹叡,然后东吴望风归顺,后主刘禅是不是就该禅位了?

瞻前顾后,纵览史料,似乎刘禅禅位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谁说天子就必须姓刘了?

话虽如此,但是曹丕可以接受“妹夫”刘协的“禅让”,诸葛亮却绝不会夺自家学生刘禅的天下,这一点他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其言不如观其行,诸葛亮的《出师表》情真意切,对刘禅的教导看似不太客气,但却全是推心置腹之言,大家有目共睹的,是诸葛亮根本就没有对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寄予厚望,更没有让他在自己的扶持下掌握实权。

曹操当丞相,就把自己的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提拔为副丞相,司马懿掌权,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就成了曹魏实际上的二三号实权人物,但是诸葛亮却只让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学习书画,这也导致了诸葛瞻的政治、军事能力都不强,虽有一腔忠心热血,却不能力挽狂澜:“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因为诸葛亮疏于教导,或者只培养了诸葛瞻的品德而没有教给他兵法,而且根本就没有希望诸葛瞻能成大器,他在建兴十二年写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说得很明白:“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没把诸葛瞻教成能人,却把他培养成了忠臣,这就是诸葛亮在用行动向蜀汉君臣,也向后世交出的一份答卷。

诸葛亮不肯加九锡,他那个“十命可受”,其实就是给同僚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连诸葛亮自己都知道伐魏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要不给大家画一张将来一起升官发财的大饼,拿什么来激励士气?

诸葛亮的家风,精炼下来,也就是忠贞二字。景耀六年,邓艾想招降诸葛瞻,开出的条件是极其丰厚的:只要你归降,我就能让你当上琅琊王!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诸葛家族的祖籍就在琅琊,能受封琅琊王,那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诸葛瞻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忠诚:“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尚(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父子的忠诚,连晋武帝司马炎都十分钦佩,《晋泰始起居注》(记载司马炎言行的宫廷档案,后世起居注亦均为修史主要资料来源)记载了司马炎的一份诏书:“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诸葛瞻品德高尚能力欠缺,恰好是诸葛亮对蜀汉忠诚的表现,我们纵观二十四史,就会发现权臣要是有一个才能出众的儿子,对王朝就不是一件好事。仅以三国为例,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设想:如果接曹操班的不是曹丕而是曹彰或曹植,如果司马懿的两个儿子都是猪八戒的脊梁,三国历史又将如何书写?

远的不说,笔者有一位诗人八旬辞世的朋友,在描述某场战争时,就对金朝评价不高:首相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诸葛亮从来就没想过让自己的儿子接班,甚至也没有培育自己的嫡系,在他执掌蜀汉军政大权时,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也就是大家都听皇帝刘禅的话,别分谁是丞相的人、谁是宫廷近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晋君臣对诸葛亮父子的评价都是极高,只有陈寿在评价诸葛亮的时候有些阴阳怪气,《晋书》毫不客气地揭了陈寿的老底,说他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夹带了私货:“丁仪、丁暠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陈寿才华横溢人品不高,但他编辑的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的《诸葛亮集》应该不会造假,所以诸葛亮说自己“十命可受”也可能是真的,但即使诸葛亮真说了这样的话,那也不能证明诸葛亮真想享受比九锡更高的待遇,因为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

诸葛亮薨逝,刘禅的祭奠诏书中,首次出现了“季汉”一词:“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忠心可昭日月,说他在灭魏斩叡会取代刘禅的位置,连曹叡和司马懿都不会相信,后世的许多无端猜测,并不是从康熙皇帝玄烨开始的。

玄烨麻脸多疑,看谁都是鳌拜,其实连鳌拜也没有取代玄烨的心思,千古名相诸葛亮的襟怀,又岂是他可以揣度的?

在玄烨之前,陈寿也曾暗戳戳地表示诸葛亮跟周瑜一样雄才大略,但陈寿的人品,更令人怀疑,熟读汉末三国史书(不仅限于《三国志》)的读者诸君,对诸葛丞相自有公论:在您看来,如果比司马懿还小两岁的诸葛亮不过早薨逝,能不能在在曹魏内乱、三马食槽之际,抓住天下有变的时机,一举消灭魏吞吴,并帮助刘禅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果诸葛亮真的建此不世之功,刘禅应该给予他怎样的封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