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反渗透膜(RO膜)产业现状分析,行业利润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丽和杜邦反渗透膜那个好 2021年中国反渗透膜(RO膜)产业现状分析,行业利润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图」

2021年中国反渗透膜(RO膜)产业现状分析,行业利润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图」

2024-01-15 0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反渗透膜产业概述

1、分类状况

按孔径大小的不同,可把分离膜大致分为四类。孔径在0.1-1μm的分离膜为微滤膜,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去浊,中水回收,纳滤或反渗透系统预处理;孔径介于0.002至0.1μm的是超滤膜,可用于饮用水净化,中水回收,纳滤或反渗透系统预处理;纳滤膜孔径在0.001-0.003μm,工艺物料浓缩等工业过程中常用到;反渗透膜孔径0.0004-0.0006μm,过滤分离效果最佳,可去除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Daltons的有机物,主要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当,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制备,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场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使用流程

反渗透法(RO)的基本原理是一个通过压力驱动从而克服自然渗透这一现象的过程,当在浓溶液一侧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将从浓溶液向稀溶液输运,与自然渗透方向相反,因而该海水淡化方法被称为反渗透法。反渗透法的优点是同等规模投资少、能耗低、造水比高,且系统弹性大,适用于从小到大多种规模的海水淡化工程,因而成为国内最广泛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其缺点是产品水质相对较差、工程维护量大。

海水反渗透淡化工艺流程简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市场定位

就我国水处理膜产品销售结构而言,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占比超50%,超滤膜、微滤膜及电渗析膜各占10%,剩下20%被气体分离膜、无机陶瓷膜、透气膜及其他类型所占据。整体来看,反渗透膜孔径更小,脱盐率更高,在饮用水和纯度较高的水质要求中应用更广泛,是全球主流水处理膜产品。

资料来源:郑思伟《中国膜产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分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城市污水处理政策背景

政策北京持续推动污水处理精度提升,对反渗透膜等膜产业技术要求持续提升。目前我国反渗透膜主要用于市政和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随着多项政策利好污水处理行业,整体反渗透膜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政策对污水能力的要求提升,作为对使用效果具备关键影响的反渗透膜等技术和产品质量要求逐步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反渗透膜产业现状

1、市场规模

目前全球水处理膜市场规模约在300亿美元左右,中国约在84.7亿美元左右,占比全球市场28.53%,预计2027年将达到12.79亿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32.78%。就其应用结构而言,目前国内反渗透膜占比水处理膜市场规模50%以上,测算在42.4亿美元以上。目前行业国内整体需求来源与市政和工业污水,随着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反渗透膜需求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脱盐率

脱盐率的高低基本能代表反渗透膜的使用效果,从目前国内和国外企业对比来看,目前国内反渗透膜约为99.3%,而国内先进企业基本在99.7-99.8%,对比国外先进企业仍有差距,国际竞争力较低,导致国内市场份额基本被国外先进企业占据,所以技术研发仍是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注:反渗透膜脱盐率=(总的给水含盐量-总的产水含盐量)/总的给水含盐量×10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22-2027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3、技术专利

就技术专利现状而言,随着下游需求技术要求提高,中国反渗透膜技术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反渗透膜申请量从2011年的551项增长至2020年的4599项,表现出反渗透膜整体研发成本的投入持续增长和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从龙头企业的研发费用来看,沃顿科技,2017年至2021年三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0.54/0.66/0.63/0.74/0.6亿元,其中2020年增长明显;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99%/5.97%/5.54%/5.90%/5.68%,2020年研发投入方向主要包括复合反渗透膜研究与开发及耐酸碱膜、耐溶剂膜、高压反渗透膜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反渗透率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全球反渗透膜市场是一个由少数公司垄断的市场。高达9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美国杜邦(Dupont/Filmtec)、日东电工集团/美国海德能(Nitto Denko/Hydranautics)、日本东丽(Toray)、美国科氏(Koch)、法国苏伊士(Suez)、日本东洋纺(Toyobo)7家公司占有。其中杜邦、海德能、科氏、苏伊士和东丽五家进口反渗透膜占据了我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主要企业分析

目前主要国内反渗透膜企业包括沃顿科技、唯赛勃、久吾高科和三达膜等,目前奥顿科技仍处于国内龙头企业,膜产品主要分为反渗透膜、增强反渗透、纳滤膜、超滤膜、各级水效膜等,根据数据,沃顿科技膜产品营收自2016年开始逐年稳步增长,2020年期间疫情影响小幅度下降,2021年达到7.56亿元的新高,2020年,沃顿科技的反渗透膜产能为2330万平方米/年,产量为 1990万平方米;久吾高科主营产品为以陶瓷膜、有机膜等膜材料为核心的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2020年毛利润中87.75%来自于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为1.98亿元,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三达膜是中国膜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的开拓者,2016-2021年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发展较为稳定,其中2020年略有下滑,主要由于疫情销售情况不及历年所致。2021年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37.28%/30.3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唯赛勃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反渗透膜及纳滤膜系列产品、膜元件压力容器、复合材料压力罐以及软水箱、盐箱等。主要营收来源于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片,2020-2021年营收由1.03亿元增长至1.17亿元,整体毛利水平较高,2020年毛利润中,43.66%来自于复合反渗透膜,共0.51亿元,占企业毛利润首位。

资料来源:公司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反渗透膜产业链简析

1、整体产业链

上游产业链主要是制膜所需的化学原料、仪器仪表、涂膜设备、卷膜设备等原料、设备和配件制造行业,上游原料和设备的品质对中游膜产品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上游行业产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和全球经济运行情况影响较大,其价格波动对公司的生产成本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下游产业链主要是膜应用装备制造商、膜工程公司以及工程运维企业。膜材料和膜组件作为膜法水处理的核心部件,是决定下游工程产水水质的关键因素,下游行业的膜分离应用需求与国家政策及行业标准息息相关。

反渗透膜产业链简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上游端

就反渗透膜上游原材料情况而言,2021年我国玻纤行业,受“双碳”发展战略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电子电器及风电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开始持续发力。据统计,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产量达到624万吨,同比增长15.2%。

资料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就我国PVDF产量情况,2021以来,受整体供需失衡影响,上游R142b和PVDF价格持续高涨,带动行业景气度高涨,开工率保持高位。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PVDF产量达到5.68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21.6%,目前国内PVDF产量整体不足及供给国内需求,进口依赖度超4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下游端

目前我国反渗透膜下游主要为市政及污水处理,就我国污水处理现状而言,整体处理率持续提高,截止2020年已达97.53%,仍有小部分渗透空间。且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升背景下,整体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预计随着下游持续推动,我过反渗透膜规模将持续扩张。

资料来源:城建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国内人均消费水平提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海水淡化规模自2012年起持续增长,截止2020年已达165.11万吨/日,同比2019年增长4.9%。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目前国内海水淡化工程仍有135万吨/日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反渗透膜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市场反渗透膜产品的销售总额约为全球销售额的30%-35%,市场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但国外反渗透膜产品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品牌在我国膜行业处于垄断性优势状态下。国内反渗透膜生产厂家正迎头赶上,产品性能与稳定性与国外头部企业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市场环境刺激本土膜产品生产公司快速发展,国产替代成为分离膜行业首要的努力目标。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