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专业认知度三个指标是什么 访谈

访谈

2024-06-30 2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裴:您建议从动作领域维度、认知领域维度和情感领域维度三个方面建构中小学写作评价标准,具体怎么操作呢?

郭:具体操作可以分出15个评价指标。其中,认知维度分“语言”、“思维”和“篇章”三个领域,三个领域各有三个评价指标,“语言”领域包含“积累”、“建构”和“运用”三个评价指标,“思维”领域包含“目的”、“转换”和“修改”三个评价指标,“篇章”领域包含“立意”、“选材”和“结构”三个评价指标。情感态度维度包括“兴趣/信心”、“意志/伦理”和“文化/价值观”三个评价指标,动作技能维度包括“速度”、“数量”和“卷面/排版”三个评价指标。三个维度15个评价指标也融合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评价指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认知维度是写作评价标准的主体。其中,语言领域是对儿童书面表达基础的评估,思维领域是对表达过程的评估,篇章领域是对表达结果的评估。

语言习得与学得是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写作素养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就是积累的重要性。要真正形成素养,还要能运用多种方法整理自己积累的语言,发现各类语言材料之间的联系,建构自己的言语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调整、完善。根据这个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我们提取“积累”、“建构”与“运用”三个评价指标作为认知维度“语言”领域的评价指标。

从整体上看,语言领域的评价指标是一个基础,到整篇文章的成形,还有一个内部的思维环节。思维环节我们提取“目的”、“转换”和“修改”三个评价指标。其中,“目的”包括前人双维评价指标评估框架的“读者”与“交际语境”。由于这两个因素具有极强的临时性,我们不将它们列入评价指标,只从儿童自身出发,设置“目的”评价指标,强调根据不同的读者与交际语境调整写作的各个评价指标。关于儿童写作的心理过程,海耶斯和弗拉维将“转换”作为思维心理的核心评价指标。著名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提出“写作二级转换理论”,认为学生要完成“构思转换为文字”这一过程,至少要在思维内部进行两次转换,即由思维转换为内部言语,再由内部言语转换为“呈线性序列”的外部言语表达。可见,“转换”是儿童写作思维过程的一个评价指标。“修改”也主要体现思维的内部运作。有研究者把写作的修改分成任务确认、文章评价与问题解决、 策略选择、执行4个环节。这些环节需要经过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等不同的思维心理才能够实现。

篇章领域的评价指标前人研究最为丰富,我们根据实证研究析出的共同因子,提取“立意”、“选材”和“结构”三个因子作为写作核心素养评估评价指标。“立意”主要指确立中心。如果是特殊写作(考场写作),“立意”这个评价指标还应包括“审题”这个环节。对于整篇文章而言,“意犹帅也”,中心是不能少的,尤其对处于基础阶段的儿童而言,更应该养成围绕中心写作的良好习惯。“选材”评价指标只要指“选择材料”,但一般情况下还包括“使用材料”。选择一定是在使用中选择,使用一定是选择后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结构”评价指标主要指篇章构建。篇章构建受文体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文体常常表现为不同的构建形态;文体与表达方式密切相连,不同的文体常常又体现出某一种主导性的表达方式。因此,“结构”评价指标涉及文体、表达方式评价指标。

以上重点解释认知维度的9个写作评价指标。下面解释一下情感态度维度与动作技能维度的6个评价指标。情感态度的研究比思维心理的研究难度更大,我们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提取“兴趣/信心”、“意志/伦理”和“文化/价值观”三个评价指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写作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应该在学校和教师,将“兴趣”作为写作的评价指标不是为了强扭儿童感兴趣,而是为了引发教师和研究者的反思,寻求让儿童真正感兴趣的教学策略。选择“信心”的用意与“兴趣”一样,指向于教师,要求通过教学给儿童写作的信心,而不是打击儿童的信心。“意志/伦理”指向于儿童,写作素养没有速成之道,真正提升写作素养,仍然需要勤学苦练,需要意志力支撑。更为主要的是,要重视写作伦理的教学,将“诚实的、完整的、清晰的、无害的”作为一种写作伦理原则告诉学生。

“文化/价值观”评价指标指向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前者更多指向文学性写作,后者更多指向应用性写作。

写作教学领域动作技能维度常常被研究者忽视。其实,在小学低中学段“写话写段”阶段,动作技能是至关重要的素养。从小学高年级起,进入整篇写作练习,动作技能依然非常重要。根据课程标准,我们从动作技能中提取“速度”、“数量”和“卷面/排版”三个评价指标。

写作是整体性行为,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写作认知、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三个维度不是截然分离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体。三个维度评价指标间常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变化的情境中各个核心素养联结在一起发挥作用。比较典型的动作技能中的“速度”和“数量”,这是课程标准里写作部分唯一在不同学段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的评价指标。这两个评价指标表面上看是儿童写作快慢的问题,其实与立意、选材、结构、写作对象、写作语境、语词选择与转换、写作兴趣、写作意志力、文化修养等等认知维度、情感态度维度的诸评价指标都密切相关,“速度”和“数量”的动作技能还直接影响文章的卷面。

中小学写作评价指标三维框架是在传统单维、双维理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它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育人思想,有利于检测语文核心素养落实情况,有利于改善中小学写作教学。但是,三维15个评价指标只是对过去不同领域研究者研究成果的筛选、提取,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更新研究成果的发表,情感维度、思维领域的指标还需要更有可测性。

裴:今天您围绕“中小学写作教学评价标准”这个话题,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您的观点,对于所有关心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人来说,应该很有启发。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同人关注这个话题、研究这个问题,从而促进这个问题早日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请允许我代表读者谢谢您,感谢您和我们分享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看法。

(本文选自《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8年6期)

郭家海 简介

郭家海,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评价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考试评估院特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自2004年起一直致力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两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多篇写作教学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著有《中小学写作教学全手册——教•学•评一体化写作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系列丛书《中学写作教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裴海安 简介

裴海安,语文报社副社长,《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主编,文学硕士、副编审。兼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儿童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应天津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邀请为骨干教师国培班学员授课多次,经常出席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主编《名师这样教作文》《名师同步教学设计》《特级教师新设计新课堂新说课》等优秀图书。获得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组织评选的“优秀编辑奖”、“突出贡献奖”等荣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