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江南丝竹,有了丝竹,江南才成其为江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与丝竹对应音乐相当的是 非遗︱江南丝竹,有了丝竹,江南才成其为江南

非遗︱江南丝竹,有了丝竹,江南才成其为江南

2024-07-13 2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任何形容词对江南丝竹的描绘,都是不过分的,因为它独特的音乐特色,值得如此。一阕清词,诉一处山水静谧;一枝新绿,弹一曲江南丝竹的绝唱。江南独特的人文性情,致使江南丝竹入世而不入俗,自有一股雅致在其中,独属于江南音韵的音乐特色。

你可以说它清新脱俗,因为,那是生命即将展开之际的脉动,是不为俗世所拘的空灵;你也可以说它温婉悠长,因为那一音一符,是道尽一切的律动,是风轻云淡却又阴晴无常的天际。

但关于江南丝竹的源头,一直众说纷纭。一是“昆曲说”,认为丝竹器乐演奏形式,脱胎于昆曲的伴奏。明代魏良辅、张野塘等人,共同改造了“北曲”弦索,张野塘更是取法“大三弦”,而创制“小三弦”用于昆曲的演奏。后来,魏良辅在伴奏中加入了笛、箫、笙、管之类的管乐器,这奠定了“丝竹音乐”的基础。

而另一种说法是“十番锣鼓说”,认为江南地区单纯的丝竹乐器组合形式,源自丝竹锣鼓。丝竹锣鼓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除去打击乐器,形成了丝竹乐器合奏。19世纪中叶以苏州、无锡一带为经济文化中心的江南地区,普遍流行的器乐合奏形式便是“十番锣鼓”。以此为证,持“十番锣鼓说”者认为江南丝竹源于十番锣鼓。

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小”是指乐队组织和乐曲结构,大多是小型的,“轻”指音乐情趣侧重于轻快典雅,“细”指演奏风格上的精致细腻,“雅”指曲调优美秀雅,柔和清澈。

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比较灵活,二胡、笛子是它的两件主要乐器,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除了二胡、笛子,也有小三弦、琵琶、扬琴等弹弦乐器,还有箫、笙等管乐器,鼓、板、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

这些乐器音色不同,但在音响形态上都表现出一个特点,即“细”。所谓“细”,是指音量较小,音质较轻,不同于唢呐、管子、锣鼓等室外乐器的洪亮、浑厚和凝重。由于各声部的乐器音响均以细润、清亮为主,故整体的音乐效果也是清秀、明快、细腻。

音响形态的“细”与江南景致、文物,和音乐功能的特征有着直接的联系。

除音响的“细”外,欣赏中的另一强烈印象,是旋律进行中的“密”,这与同为丝竹音乐的广东音乐、潮州弦诗或福建南音有所区别,更与西北二人台、陕北民歌或河南梆子等中西部音乐有着根本不同。

旋律形态的“密”也与江南的自然、人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自然而言,江南气候温润,物种繁多,造就了人的高密度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

在江南,任何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你都可以看到多样的景致。在美丽富庶的江南,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彩色的。在这里,人是密的,物是密的,景也是密的。人随景动,景随人移。无论身在何处,抬眼便可见那无处不在的江南韵味。

最脍炙人口的,当然还是当属著名的江南丝竹八大名曲:《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四合如意》、《行街》。除此之外,《鹧鸪飞》、《柳青娘》、《高山流水》、《霓裳曲》、《倒扳桨》等乐曲也是广受喜爱的。

一曲江南丝竹,几多江南故事,弦乐声中,刻画的是朴实,领略的是传承,诉说的,是江南古镇里最朴实的坚守。

不论是喧闹奢华中,增添其喜庆气氛的江南丝竹,还是生死别离中,用以抚慰心灵创伤的江南丝竹,我们看到,它都在用它独特的音乐触角,去抵达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领域。而通过它散发出来的每一分魅力,我们又可以看到,它在市井生活中的那一丝悠闲,还有在水乡之地中的几分热闹。

这都是江南丝竹,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最真实的律动,不伪装,不掩藏,总在竭尽所能,将它最淳朴的质地燃烧充分,并展示出来。江南的人文特色也就在于此,平时从不标榜,关键时刻却显现出真性情。正是那样的人文性情,致使江南丝竹,入世而不入俗,自有一股娓娓道来的清雅,与超凡脱俗的空灵。

有了水光山色的江南,丝竹,才成其为丝竹。离开了江南,我们便无法真正理解和诠释蕴含在丝竹中的一切,离开了丝竹,我们也无法感受江南的一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以上部分画面为李守白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戳原文,更有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