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应该是听,怎么成了表示嗅觉的含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不看不听不说不想不闻的图片表情包 闻应该是听,怎么成了表示嗅觉的含义?

闻应该是听,怎么成了表示嗅觉的含义?

2024-07-17 0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闻”,最初造字的时候,的确是用耳来“听”的意思。

许慎的《说文解字》说,“闻,知声也。”

那么,“闻”和“听”有无区别呢?清代段玉裁依据许慎的意思做了解释——“往曰听,来曰闻”。这种区分很精细,“听”是主动的,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即是也。“闻”则带有某种被动性,“充耳不闻”把这种状态描述的很形象。

所以说,许慎把“闻”释为“知声也”很到位。

因此,“闻”,就有了一个引申义——知道,“有所闻之”是这个意思——听说了,知道了。

“闻”转化为嗅觉的用法,应该是在“知道”这个引申义上的进一步引申。《孔子家语.六本》里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这是能查到的最早把“闻”用于嗅觉的文字。我的理解,孔老夫子这里用的,还是“闻”所包含的“知道”的含义。

《孔子家语》被收入《汉书.艺文志》。汉代刘向在《说苑》里有发挥。他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后来,三国时期的王肃,在《孔子家语.注》里,基本又重复了一遍刘向的话。

既然大圣人都这样用了,大文豪们也这样用,平头百姓当然也可以用——逐渐的,“闻”,就有了嗅觉的含义。

不过,在相当相当时间里,“闻”做为嗅觉来使用,北方多于南方,口头多于书面。

金庸写《鹿鼎记》,说到韦小宝有一句口头语:老猫枕咸鱼——嗅香啊嗅香(休想)。南方很多地方,以前较少用“闻”这个字来表示嗅觉。 书面也是,四大名著,镜花缘,拍案惊奇等等,亦是。 现代和当代就不是了——南方北方、口头书面,大家一起用“闻”来嗅味道了。

一个汉字,被引申出本义之外的许多他义,是汉字中的普遍规律。

最典型的字是“打”。许慎对“打”的解释是“击也”。那么“打酱油”呢?肯定和击打无关,而是买;“打车”、“打烊”、“打电话”、“打哈欠”、“打呼噜”、“打官腔”、“打马虎眼”都和击打无关,而是某种动作、采用某种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引申义。

再比如“吃”。古时候,这个字只代表“口吃”。许慎说,“吃,言蹇难也”。表示食用的是“噄”,后来简化为“吃”了。可是现在常说的“吃力”、“吃紧”、“吃亏”、“吃惊”,都和食用无关。“吃一堑长一智”,也一定不是说真把一条沟吃到肚子里。这些都是引申义。

一字多音,一字多义,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汉字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来说,基本够了。世界上现在不止14亿人,就靠这些个字,每天对话、书写,工作、生活。

其他语言基本不是这样。它们大多数需要一个词对应一个义,不够了就新造。比如英语里有没有多义词呢?也有。

认识一位已然仙逝的老先生,学识渊博,他对于狄更斯《双城记》原来的译本很不满意。他说,“horse”不止是马,一共有16个含义。译者不懂,很多遇到这个词的时候就不翻了。不过,这16个含义都不是引申义,而是古英语、方言英语和现代英语的区别及总和。 汉字的多音字和多义字,也必然使学习汉字的难度增大,对国人是如此,对“歪果仁”就更别提。然而学进去,才会感觉到奥妙无穷。

必须要说的是,语言永远是第一性的;文字永远是第二性的。语言是鲜活的、变动不居的、不断发展的;文字必须要紧赶慢赶、气喘嘘嘘、唯恐落后。比如说,“不作不死”,先有了这个语言,才有了这四个字的组合,能影响到英语也有了“nozuonodie”,是最好的说明。 然而,文字对语言也有影响,古人们创造出一个成语,就可以流传至今。“闻”可以用于嗅觉,也是很好的例证。

顺便说一句,“闻”被用来表示嗅觉,和假借转注无关。假借是指音同义近的字相互串用;转注则指两个字之间互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