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直升飞机转运重病号 国家提出:划设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护“生命航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转运中心是空运吗 1小时!直升飞机转运重病号 国家提出:划设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护“生命航线”

1小时!直升飞机转运重病号 国家提出:划设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护“生命航线”

2023-04-19 02: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我们早上9点从深圳盐田出发,10点多到粤北医院,然后进行患者交接,12点左右起飞,13点05分到达珠江医院。”4月17日,一位因车祸重伤的患者从韶关粤北人民医院通过直升机航空转运到广州救治。负责此次转运的飞行人员代磊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本次转运属于航空医疗救护,空管部门为我们开通绿色通道,天气也很好,这一路非常顺利。”

4月17日,珠江医院接收一名从韶关航空转运的重症伤者

快速!航空医疗转运优势尽显

“从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转运至珠江医院只需要1小时,常规开车至少需要3小时,这就节省了两小时时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张琰说。

省时间的同时也保证患者的安全。“直升机上的医疗设施也很齐备,一位医生一位护士全程监护。”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杨皓森说,“用于医疗救援的直升机设施配备与120救护车一样,整机造价约7500万元。对这位病人来说,由于车祸后严重的骨折伤,全身不能动,直升机上有一个负压真空担架,可快速、有效、方便地制动,以减少病人身体承受的压力及搬运时间。”

在飞机上,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全程监护

实际上,进一步提高航空救援的能力,也是国家卫健委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在2022年2月,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关于深化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试点通知》),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医疗机构新增的名单中就包括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广东省内,与东部通航签约合作的医院已经超过37家。”杨皓森介绍,“我们每年大概转运25-30例患者。”

4月17日负责航空转运的东部通航飞行部责任人代磊

畅通!落实转运流程和空中绿色通道

转运,尤其是重病号的转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由于专科联盟建设,在全省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转运体系。珠江医院副院长冯常森告诉记者:“广东省正在加强以创伤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而且珠江医院的急诊科也建立了专科联盟,40多家医院机构在这个联盟体系里,一旦患者有转运需求,可以向当地医院提出申请。而珠江医院作为广东省一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我们有义务接收基层医院的重症创伤患者。”

据悉,在2020年,珠江医院全面启用急救新区,拥有一站式、一体化创伤综合救治单元。该创伤中心执行主任李松建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的探索,珠江医院创伤中心已经形成了“伤员未到,信息先到,医护先到,团队作战”的快速综合救治模式。

珠江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紧急将患者转送急诊科

此次转运前,接到患者家属的急救诉求后,珠江医院立即启动医疗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停机坪等场地准备。张琰说,根据沟通结果,医院创伤中心即刻组建了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创伤重症科、胸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创伤骨科、脊柱骨科、输血科、影像诊断科、检验医学部等专家组成的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综合救治团队,麻醉科手术室也已按照创伤预警做好准备,患者入院、检验检查等手续全部提前准备完毕。

据了解,患者到达急诊科,早已准备就绪的多学科医护团队,紧锣密鼓展开急救。启动紧急输血流程,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静脉通道通畅,快速完成CT等影像检查。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综合救治团队现场分析讨论影像检查结果,初步考虑患者以胸部外伤为主。随后,患者被送往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除了医院转运流程通畅外,此次转运空管部门也开通了绿色通道。《试点通知》中称, 要落实航空医疗救护飞行计划审批“绿色通道”,协同军方、卫生、应急、体育、文旅等单位科学划设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护“生命航线”。

珠江医院急救医学中心

自费!希望拓宽支付渠道

医疗救援航空转运按飞行时间计费。据记者了解,现在对于航空转运有很多种支付形式,目前还是以患者自费为主。一般来说,医疗救援航空转运费用为4万-6.5万/小时。有的患者是保险的VIP客户,保险就可以支付转运的费用。据友邦保险经理张利介绍,目前全球高端医疗保险的客户,在发生严重车祸后,高端医疗保险就会启动全球救援服务,可以为航空转院买单。

据记者了解,曾经有国内的保险公司销售过航空转运险种,一天一块钱,需要使用航空转运时,在费用上则可以给很大的折扣,不过目前该险种已经取消。实际上,国家也鼓励多方参与,优化服务供给。《试点通知》称,鼓励社会资本、保险机构、慈善和公益组织积极参与航空医疗救护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优化服务供给。同时要探索航空医疗救护区域合作发展,共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资源优化共享,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和使用效率。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全国已有600多家医疗机构与30余家通用航空企业达成开展航空医疗救护工作意向,每年开展航空医疗救护飞行近2000小时,救助患者2000余人。国家卫健委还要求各地进一步扩大航空医疗救护范围,逐步完善航空医疗救护服务标准,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广泛、模式多元、服务优质的航空医疗救护体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

校对 | 彭继业

编辑:薛仁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