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如何将《新青年》一步步从“青铜”变“王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新青年杂志社地址 陈独秀如何将《新青年》一步步从“青铜”变“王者”?

陈独秀如何将《新青年》一步步从“青铜”变“王者”?

2024-06-08 0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青年和国民的思想拯救之路

开门红:《青年杂志》的开篇之作——《敬告青年》

陈独秀在开始创办《青年杂志》后,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吸引大家关注,渴望开启青年之智,使青年人明白对于社会的重大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自己对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但此时的他名气不足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一个新杂志的发展,《青年杂志》虽发刊但影响并不大。

在《敬告青年》一文的开篇中,陈独秀以激情洋溢的语言赞扬了青年人的生机与活力,并期望青年一代能明白对社会和国家的重大责任。也说明了青年之所以称之为青年,并不在于生理年龄,而是思想与心理的年轻。

初期的《新青年》

在哲学、文学、教育等领域向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新发展:吸纳核心力量,共同促进《新青年》发展

为了更好地接纳世界的动荡以及格局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在1916年,《青年杂志》自第二卷起正式被更名为《新青年》,自此《新青年》杂志成为反封建和鼓吹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在了思想发展的前端。

1917年,陈独秀赴往北京大学担任职务,《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跟随他去往了北京。

在北京这个人才聚集之地,《新青年》杂志吸引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其中,被吸纳的人才有钱玄同(连续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儿子是钱三强)、高一涵(与李大钊同办《晨报》)、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北大三沈”之一,别号鬼谷子)等等,他们都是《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者,轮流主编杂志。

吸纳了这么多的有名的才子,他们无疑为《新青年》杂志注入了强大力量,发挥着“名人效应”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去阅读杂志,为《新青年》增添了更多的受众。

在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新青年》杂志发挥了重大作用。两位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的文章发布,更使《新青年》杂志在中国文坛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景象。

先是刊载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紧随其后陈独秀又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他在《文学革命论》中极力主张推翻旧文化中陈腐、阿谀和艰涩迂晦的文学成分,主张建设平易抒情、新鲜立诚和明晰通俗的文学内容,陈独秀与《新青年》对推动文学革命运动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这两篇文章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思想影响下,将《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在全国迅速引爆了一场思想革命之潮。随后,在《新青年》刊登文章的名人接踵而至,为杂志增添了“名人效应”。

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的白话文小说。

以狂人之口诉说中国陈腐愚昧的封建旧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极大地冲击了人们对于封建礼教的认识,对当时中国的文坛也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运动,革命获得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国,中国见识到了革命的成功,想要效仿十月革命的胜利,

同时也对自己国家的革命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其中,李大钊就深受鼓舞与启发,在同年的11月15日,他就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将布尔什维主义在俄国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向世界宣告,并希望这个胜利的成果和过程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被鼓舞。李大钊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能从此处看出,《新青年》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平台。

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思想革命的风潮快速袭来,让大多数的人都涌在了这场思想革命的浪潮之中,同时也扩大了《新青年》的发展范围。

在《新青年》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并不顺利。陈独秀因有过办报经验,主张加大杂志宣传力度,在《新青年》杂志中开通“读者栏”一项内容。由以吸引读者参与活动,增加《新青年》的受众。

1919年1月15日,《新青年》杂志刊载了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一文。文章中明确体现了陈独秀自身的精神主张,绝对拥护“德先生”(民主,Democracy)与“赛先生”(科学,Science),对封建礼教主张进行强烈打击、坚决反抗。

文章中也有提到,《新青年》杂志也被部分人(守旧派恪守旧礼仪、旧道德,不肯接受新思想)所不能接受,把《新青年》看作是一种邪说,是一个异端。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令《新青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期刊变为名副其实的“名刊”。

走向没落:几经停刊,几经改刊

《青年杂志》在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之前,因故停刊几个月。

在1922年又经休刊。于1923年6月《新青年》杂志又改为季刊,成为中央正式发布核心理论的中心刊物。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又再次停刊。后期的《新青年》杂志内容主要为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因故被捕,《新青年》被迫停刊5个月。经过多方营救才被解救出来。陈独秀出狱后,收回《新青年》杂志的编辑权,仍改为由陈独秀一人主编。

之后的几年中,《新青年》杂志又几经休刊、改刊,所发行的文章也大幅减少。

《新青年》杂志虽在一开始仅是陈独秀创办的一个“普通刊物”,但它后来吸纳了更多的知识力量,经过了时代的洗礼,与人民和国家共同成长,成为影响一代人的“名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