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海|必吃的50種地標美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小吃美食街都在哪个位置 舌尖上海|必吃的50種地標美食

舌尖上海|必吃的50種地標美食

2024-07-02 12: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海,一個財富匯聚的商業中心,一個有著「東方巴黎」之稱的魔幻大都市。這裡不僅僅有高大上的米其林,更有許多極富煙火氣息的市井美食。生煎小籠鍋貼蔥油餅油墩子,炸豬排青團餛飩辣肉麵湯團……上海的美食實在太!多!了!每一樣都不可辜負!

1、生煎

生煎起源於元代,在明清時期盛行於江浙滬地區,而上海於上世紀30年代開始進行商業化經營,此後風頭漸漸壓過其他地區。在上海,生煎全稱為生煎饅頭。

60年前的上海的弄堂裡,下午三點左右,往往會有這樣的場景,一個穿著陰單士林藍布旗袍,穿著繡花布鞋,梳著一個髮髻的中年婦女,手裡拿著一個小號的鋼精鍋,搖曳著走出弄堂。旁邊說不定就會有一個坐在自家後門小椅子上,穿著大襟短衣的二房東太太開口招呼:「張師母,出去買麼事啊?」中年婦女立刻堆笑著迴應:「是呀!王太太,窩裡相來了兩個親眷,去買點生煎饅頭,墊墊飢。」王太太以羨豔的眼光看著便說:「好額!好額!快點去,蘿春閣排隊老長額!」張師母也一溜答應著:「是額是額!」一路走出弄堂。這就是四十年代生煎饅頭可能引出的對話。

到了現在,許多地方的生煎包子店往往要掛著「上海生煎」的牌子來招攬客戶,如此方顯得正宗。

生煎的製作,大體差不多,一個汽油桶做的煤爐,現在則是煤氣灶,上面放一個直徑三尺左右的鐵製平底鍋,煎制的大事務(現在常混為大師傅,事務原專指燒飯人),將包好的生煎,按圈碼放在平底鍋裡澆上油,將油攤開浸潤到鍋底,蓋上蓋開始煎,過五分鐘左右,聽見有油爆的響聲,大事務則揭蓋將一碗清水倒入鍋中,立馬蓋上蓋,只聽見鍋裡噼啪亂想,水由相煎煞是熱鬧。其實這碗水的功效最大,水油相混就會使生煎焦而不老,黃而不黑,上嫩下脆。再過五分鐘大事務再開鍋撒上芝麻和蔥花,然後把平底鍋拖出一半,在爐子的邊沿上不停地轉動,保持生煎受熱均勻,又不致太猛烈,保持形象和吃口,轉個五分鐘即可揭鍋外賣了,這時濃郁的蔥香、油香、芝麻香和肉香一起向你襲來,任你是鐵打的漢子也不能不動心不動情,如果你其時正餓,估計一定會猛虎撲食。

江湖上,習慣把生煎分為兩派——清水派與混水派。「混水生煎」也被稱為老式生煎,做法為蘇北做法,使用半發麵,以鮮豬肉加肉皮凍為主,特色為皮薄、底脆、汁濃、肉緊,開口朝下(以求有湯),早期以「蘿春閣生煎」為代表。

過去四川路上有一家蘿春閣,就是以湯汁出名的生煎。蘿春閣門面不大,什麼也不賣就賣生煎饅頭,再帶些咖哩牛肉湯。蘿春閣在清末民初時代是一家茶館,也供應給茶客生煎點心。後來因為其生煎料餡中加入了特製的皮凍,在煎制過程中皮凍融化成為鮮美濃郁的湯汁,使客人食之頰齒留香。若非上海老食客,在吃的時候,一般不易掌握標準,口咬得太大,一包湯汁不是盡撒碟中,就是噴向對面的食客,或許還會引得吃講茶的白相人拳腳相加。如今在上海知名的「豐裕生煎」和「小楊生煎」即為此派。

而「清水生煎」則採用全發麵法,皮厚、底脆、肉緊、寡汁,有人吐槽過,這幾乎像是吃饅頭了。事實上這吐槽十分有道理,因為上海人叫生煎的全稱就是:生煎饅頭。「清水派」以上海傳統老店大壺春為代表,這也是老上海人心中最地道的滋味。大壺春的生煎皮雖厚,但因使用的是發酵麵糰,故而口感豐盈蓬鬆。雖沒有鮮美濃郁的湯汁,但卻因此更加突出蓬鬆外皮的麵粉香氣,與肉香一起撫摸著你的味蕾,加上鬆脆不黏牙的生煎底,箇中滿足感,只能在腦海中回味,難以用文字表述。

2、小籠

2、小籠

上海人愛吃小籠。熱氣氤氳,滿一摞,蒸的是上海的風味。小籠,是暱稱。正名該叫小籠饅頭,小籠包那是外地人鼓搗的名堂,上海人是不認的,在上海,這就叫小籠饅頭。

傳統上海小籠,十四個褶。做這皮子,頗有些技巧,不使擀麵杖,案板抹些油,上面劑子,掌心一按,皮子就成了。手上沒點功夫,這「油檯面」,是按不出的。皮子用中筋麵粉,冷水和麵,老師傅多會加些鹽,或小塊燙麵,添些勁道。面劑子,分緊酵(不發酵)松酵(半發酵)。梅肉和餡,筋絡少,肥瘦比例得當,是做餡的好料。品質要求高些的,餡兒得摻著來,多是腿肉混著五花。腿肉勁道,多則易柴;五花肉,帶油脂香,鬆軟,做餡兒易散。偏生這麼一混,汁兒鮮,肉有咬勁,妙哉!小籠裡的湯汁,早年用的水打的法子,純憑鮮肉蒸出的汁,鮮得掉眉毛,只是做來繁雜,儲存也難。而今多是靠皮凍出湯汁。加皮凍,講究些,就純用豬背皮,能出牛乳色,是頂好的皮凍,蒸出的湯汁,鮮味兒足。蒸熟後的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狀,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佐以薑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其味更佳。

3、鍋貼

3、鍋貼

在上海寧從小吃到大的點心中,鍋貼絕對是愛到心坎裡的早飯經典!有腰有臀的鍋貼,臀部焦硬,咬一口脆爽,腰部綿軟,浸潤著肉汁,肉餡和皮子渾然一體,嗲嗲的讓人慾罷不能!上海人吃鍋貼還講究,一定要趁熱吃,趁著剛出鍋的那口熱乎勁兒,輕輕咬開,慢慢吮吸,油脂混著肉香,回味無窮!

4、油墩子

4、油墩子

不光是上海「土著」,只要是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油墩子」的存在。而油墩子對於上海人來說可謂一代人的回憶。油墩子外層炸的金黃香脆,內餡蘿蔔絲又脆又有汁水,味道鹹鮮,還帶點胡椒粉的辣味。小時候光是站在攤頭邊,看著油鍋裡的油墩子卟囉卟囉地冒泡泡,就開始忍不住流口水。

5、燻魚

5、燻魚

燻魚屬於本幫上海菜的冷盤主打,也是上海外事宴請的主選菜。燻魚雖名帶燻字,其實並不是熏製的,而是採用先醃後炸再醃的工藝,選青魚肚檔的部分,加醬油和糖醃製四個小時以上。這時必須加一點糖,是確定燻魚味道層次和基調,不使醬油之味獨斷專行的意思。同時調製一個醃料備用,這個醃料,要下大量的糖,務必使醬油的鹹味和糖的甜味分庭抗禮,不分仲伯才行。

在陰涼處晾乾魚片表面。起大油鍋,油溫八分左右氽炸。因醃料裡有冰糖,糖經高溫會發黑,所以本幫燻魚做出來黑魆魆的,像煙燻過,也算實至名歸。魚塊冷卻後復炸一次,滾燙的炸魚立刻浸入預製的醃料裡,魚肉收縮,吃透湯汁,即可撈出。這樣做出的本幫燻魚外層味濃香甜微脆,中間是轉折的鹹鮮味,最裡面的魚肉仍是白色的,保持了青魚肉原味和肉質鮮活彈性。表裡不一,俱美。

6、醃篤鮮

醃篤鮮,屬於江南吳越特色菜餚,現已是上海本幫菜、蘇幫菜、杭幫菜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三聯主筆朱偉在文章中提到,醃篤鮮這道美食,被譽為「上海人的最愛」。

所謂「醃」,指的是醃製過的鹹肉,以金華火腿為上;「鮮」則指新鮮的豬肉或排骨、蹄髈和新鮮的竹筍。「篤」則是上海話中小火慢燉的意思。「醃篤鮮」當然就是用醃肉、鮮肉和筍一起燉的湯了。《歡迎加小編微信 2211780639 看更多精彩內容》。這道菜的奧妙就在菜名的「篤」字上。「篤」是用極微弱的火,將食材長時間慢慢煨燉,因為在烹調時,鍋中會發出「咕嘟」聲而得名。由於長時間燜燉,食材的原味完全釋放出來,成品色澤腴亮,口味醇厚而滑潤。筍的鮮味自不必說,而醃製的鮮肉經過時間的打磨產生了特殊的臘香味,再加上鮮肉的那一絲新鮮滋味,三者疊加在一起,無需任何調料,已經美味的無以復加,無愧於「高湯之王」的稱號。

7、湯糰

7、湯糰

寒冷的冬天裡,上海人執念最深的,莫過於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糰。甜甜糯糯,是上海人的心頭愛。一碗湯圓,能有多少花頭精?端上桌,就能理解什麼叫做:升騰起來的蒸汽能瞬間將冬天的寒意驅散。老底子上海人最喜歡的芝麻湯糰,糯米潤而不粘,黑洋酥流淌化開,嘴角沾滿芝麻合著豬油的香氣,簡直不要太幸福!鮮肉湯圓更是鮮得似一口濃湯,湯糰的皮也很有咬頭,彈性十足。

8、蔥油餅

8、蔥油餅

對於很多老上海來說,蔥油餅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街邊小吃,而是兒時的美好回憶,是弄堂裡瀰漫的蔥油香,是早飯攤頭前排的長隊,更是一口咬下去滿嘴的酥脆。它不只是一張餅,它是傳奇!

9、餛飩

9、餛飩

上海人不太擅長做麵食,但這餛飩倒是算少有的精品。同樣是餛飩,吃起來也是大有講究:小餛飩重皮,飄逸輕柔像薄紗,豬油紫菜蛋皮蝦米鮮辣粉少不了;大餛飩重餡,最好是鹼水皮,餡料紮實緊湊飽腹感十足!在你飢腸轆轆時,不如出門尋一碗老上海餛飩,追尋那抹嫋嫋熱氣,暖胃更暖心。

10、單檔/雙檔

「單檔」 、「雙檔」是上海最著名的一道傳統小吃,即麵筋百葉包湯。「單檔」、「雙檔」創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最早由上海蘇式點心店經營,幾十年來成為上海城隍廟、五味齋等點心店的特色小吃。

過去上海人家裡來了客人,會請客人吃點心,以表達主人的好客款待之意,「單檔」 、「雙檔」湯就是不錯的選擇。「單檔」在上海閒話裡就是單吊的意思,一隻麵筋或者一隻百葉包加一碗粉絲。麵筋加百葉包,就叫「雙檔」。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單檔」變成了一隻麵筋加一隻百葉包一碗粉絲,而「雙檔」則是兩隻麵筋加兩隻百葉包一碗粉絲。

「單檔」、「雙檔」作為傳統名點,一直以來以用料講究、烹調有術、味道鮮美而聞名遐邇。其所用的百葉包肉、麵筋和絲粉都是特製的,千張薄而韌,包得密不透氣;麵筋爽滑柔韌,香濃汁鮮;絲粉白而粗,久煮不糊,柔軟入味。

11、冷麵

11、冷麵

每年一進入6月,特色冷麵就會成為上海美食屆的一道時令風景線,簡單、清爽、實惠,一碗冷麵,暑氣溼氣全消。「滬式冷麵」的製作工藝是獨樹一幟的,麵條、醬料、澆頭的做法都帶有濃濃的上海特色。

先說面,正宗的上海冷麵用的是扁平的小寬面,生面條隔水上竹籠蒸,熟了以後就根根分明,半熟的麵條還要在沸水裡滾一滾,讓它柔軟一些。然後用精製油拌一拌熱麵條,防止其黏連,最後把它放在風扇下吹涼。冷麵的醬料一般有四款,花生醬要香醇,有一定的濃度,既不會厚得拌不開,又不會稀得沒滋味。醬油不是直接從瓶子裡倒出來的,而是各家都有自己的燒製秘方。米醋開胃,辣油增香提味,全都不可少。澆頭大部分也很傳統,辣肉、辣醬、炒三絲、雙菇、爆魚、鱔絲、大排、烤麩、素雞……都是常見且熱銷的。到食用的時候,先夾起一大撮冷麵放在盤子裡,花生醬、醬油、醋、辣油往上一淋,各色澆頭看你喜好,攪拌均勻,夾起一口冷麵,既有花生醬的香醇、醬油的鮮香,還有米醋的酸爽,還帶著微微的辣油香。這樣的滋味,是上海人獨有的夏日享受。

12、粢飯糰

12、粢飯糰

作為早餐四大金剛中的一員,粢飯糰在上海人民心中的地位那可是不可撼動的。90年代以前,粢飯糰多是甜食。一把新鮮蒸出來的糯米飯,包一根油條,舀一勺白糖放進去,團起來壓緊,裡面熱量剛好把糖漾掉,吃到最後,最是佳處。近年來,則以鹹為主流。油條加榨菜末,還加入肉鬆,後來又用了血糯米。再往後,粢飯糰可以放的東西就更多了,醬蛋、鹹蛋、香腸,甚至還有紅燒肉。

在上海,有一家店可謂是上海粢飯糰界的神話——「南陽路粢飯糰」(現已更名為「傳承飯糰」)!血糯米的底,鋪上一層脆油條,澆一層自己燒的肉醬,加肉鬆,頂上塞只虎皮蛋,最後再以肉醬收尾。料紮實味道好,圓圓的一個粢飯糰拿在手裡沉甸甸的超有分量感,一口咬下去軟糯的糯米,鮮鹹的雞蛋,脆脆的油條和醬香濃郁的肉糜全部都進入口中。

13、粢飯糕

13、粢飯糕

說到上海點心,尤其是早點,粢飯糕是確定、肯定,以及一定要提到的。四四方方的一塊,油炸至金黃,咬起來噴香鬆脆。一樣是油炸,因此做粢飯糕的早點攤往往和油條攤並存。《歡迎加小編微信 2211780639 看更多精彩內容》。中式快餐店裡供應油條的有很多,相對而言粢飯糕就比較難覓芳蹤。反而是餐館裡越來越多地將粢飯糕列為點心,切得更精緻,賣得更金貴。其實粢飯糕的另一個傳統,聰明的上海主婦往往是用家中的隔夜飯自己做,不僅解決了家裡人的早點,還「環保」地消耗了剩飯,一舉兩得。

14、炸裡脊肉

14、炸裡脊肉

讀書時候每天必打卡的路邊攤食物!在沒有炸雞的年代裡,我們的嘴巴鍾情於炸得香香的裡脊肉,用竹籤串好的裡脊經過醃製,投入炸鍋內,一兩分鐘即起,刷上特製的醬料,香噴噴的交到顧客手中。裡脊肉滑、嫩、甜、潤,外表帶著微微的香脆,內裡柔嫩的小鮮肉露了出來,咬開香氣四溢,汁水充盈在嘴裡,鹹香中帶脆,嗯!就是這個味!

15、鮮奶小方

15、鮮奶小方

小小一塊方蛋糕,抹上一層雪白的奶油,中間落一朵奶油花,再點綴半顆紅櫻桃。上世紀80年代,當麥淇淋蛋糕和蛋白蛋糕還裝點食品商店櫥窗的時候,這款橫空出世的鮮奶蛋糕就一下子征服了上海人的味蕾,很多80後童年的早飯、午後點心乃至生日,就是吃著這塊蛋糕度過的。

16、鮮肉月餅

16、鮮肉月餅

在上海,鮮肉月餅非常盛行,與其說它是一種季節性的食物,倒不如說它已經成為當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鮮肉月餅講究現做現吃,走在街頭巷尾,遠遠就能聞到香味。排隊好不容易買上一個,一口咬下去,酥脆麵皮稍碰即碎,鬆軟粉面又帶著韌性,豐腴的肉汁肉粒慢慢滲到舌尖,油香肉滑,實在過癮!

17、小紹興雞粥

17、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店經營的雞粥是地道的上海風味小吃。該店由一紹興人創辦於1947年,由於創辦人和主要操作師傅均系紹興人,在這兒便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紹興人天地,故人們給它取名為「小紹興雞粥店」。小紹興雞粥就是用雞湯原汁燒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雞肉和各種作料的一種小吃。吃雞粥時,將煮熟的雞切成3釐米長、0.6釐米寬的塊兒,裝盤,雞粥盛入碗內,加上蔥、薑末和雞油,一同上桌。此時,雞粥黃中帶綠,雞肉色白光亮,令人賞心悅目,食慾大增。品嚐時,雞粥粘韌滑溜,鮮香入味,雞肉細嫩爽口,營養豐富,越吃越香。

18、白斬雞

18、白斬雞

上海人喜歡吃雞,尤其是白斬雞。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本幫菜的菜譜裡,白斬雞一直穩居經典冷菜的霸主地位。白斬雞的做法看似很簡單:無非是慢火浸煮。一隻雞,一煲水,平淡中愈見真章;一爐小火,幾齣幾進,卻能將雞的清鮮爽嫩滑彰顯的淋漓盡致。

老吃客的心目中,白斬雞要訣是「嫩」。標準的白斬雞,當然應該用赫赫有名的、放養的浦東三黃雞來做,不過,這種黃嘴、黃毛、黃爪的三黃雞,產量跟不上銷量,一般的白斬雞店裡供應的大多是機械化生產的洋雞。殺雞用的刀,刀口如黃豆般大小,雞血必須放乾淨,以保證皮色白淨;取內臟而不影響雞的外形,燙雞拔毛,不傷一丁點兒雞皮。燒煮時,將雞放進沸水中,拎上拎下,三起三落,目的是為了讓雞皮受熱縮短、快速定型。冷卻後,再放入沸水,加少許冷水,文火煨熟。取出冷卻後,再抹上一層麻油,雞肉馬上呈淡黃色,再配上神乎其技的刀法斬塊,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就成了!

理想中的白斬雞閃閃發亮,皮要脆滑,肉需細嫩,皮與肉之間還有一層薄而均勻的水晶凍隱隱閃爍。因為這隻雞在沸水燙熟後,被迅速置入冷水激凍,冷熱驟然間交戰,反覆多次,才能淬出這般脆嫩彈性。夾起一塊肥嫩流油的雞肉,蘸一下特製的醬油,放進嘴裡慢慢品嚐,只覺得皮脆如海蜇,肉嫩味鮮,再喝上一口雞粥,你不得不讚嘆人間竟有如此美味。正如美食家沈嘉祿說的:「真正做得好的白斬雞都是有咬勁的,肉裡廂纖維長,但不會塞牙縫。一口吃下去,香味道好像在嘴巴里噴出來。」

19、崇明糕

19、崇明糕

崇明鄉間的年味,總是伴隨著灶間蒸騰的汽霧和濃濃糕香的,大如磨盤的崇明糕與農家那方磚砌的土灶一起,是無數崇明人心中對於「過年」的最深記憶。崇明糕之大,是出了名的。一籠崇明年糕的主料為20斤左右的米粉,加適量水,拌入糖及棗子、核桃肉、栗子、蜜餞,蒸熟後重35斤上下,呈圓盤狀,直徑半米多,讓人大開眼界。

正宗的崇明糕是沒法當天吃當天做的,糯米浸泡後瀝水一整天,然後打成粉,這樣做出來的糕才糯而不膩。隨後是和料,以往經濟條件差,加點白糖和「紅綠絲」也能蒸出一籠漂亮的年糕。現在條件好了,糕裡的輔料也變得豐富多彩,紅棗、葡萄乾、蜜餞、核桃都能放進去,可根據各人口味隨意調配。熱氣騰騰的崇明糕出爐後,靜心等上數十分鐘後,溼度、軟度和軟糯程度才是最佳黃金時間。崇明人會將崇明糕切成小條形狀,咬上一口,鬆軟有嚼勁,淡淡的米香和紅棗的甜味恰到好處。

20、雞鴨血湯

20、雞鴨血湯

在上海小吃界的江湖,有「四大名湯」:油豆腐細粉湯、咖哩牛肉湯、雙檔和雞鴨血湯,其中若把雞鴨血湯列為頭牌,恐怕不會有太多人反對。它雖然不如現在的一些網紅人氣點心,但每天的銷量依然十分穩定,來吃的大多是老上海人。

「雞鴨血湯」這個名字,樸素直白,而它的內容也一樣直白——一碗滾燙的血湯端上來,裡面全是料。鮮嫩的肝腸、滑爽的血塊加上濃濃的湯汁,再撒上蔥花、鮮辣粉,淋上幾滴素油,這樣一碗雞鴨血湯端上桌後,趁著滾熱的時候品嚐,那鮮味會在口中「譁」地融化開,令人渾身「適意」。

21、下沙燒麥

21、下沙燒麥

「下沙燒賣」誕生於近千年前的明朝,與常見的燒賣矮墩墩的樣子不同,「下沙燒賣」外形修長,再加上不長不短正好9分鐘的上籠蒸制時間,麵皮既不會軟綿綿地塌下來,還會因為吸滿水分而顯得晶瑩剔透。從上往下看,燒賣口外圈波浪形的麵皮隨著熱氣展開,猶如花瓣堆疊,內中餡心微露,猶如一朵朵剛剛綻放的桃花,非常美觀。如此美味,發源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南匯小鎮——下沙。「下沙燒賣」的餡心與普通燒賣不同,分為鹹甜兩種。鹹味燒賣主要原料是鮮筍和豬肉,湯汁濃郁,味道鮮美。甜味燒賣則以大紅赤豆、核桃肉、瓜子肉、白砂糖和陳皮橘制餡,甜而不膩。

在過去近千年中,下沙燒麥僅僅在正月十五春筍破土後到4月份,筍味鮮嫩的短短几個月中上市,特別是在桃花盛開的那段時間最為鮮美,往往在南匯桃花節上被遊客瘋搶一空。所以,絕大多數人並無幸運得嘗其中美味。不過,自2011年和2015年先後入選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後,「下沙燒賣」已不再侷限於與桃花爭豔,而是名聲大噪,香飄浦西,成了上海人家喻戶曉的美食。

22、蔥油拌麵

22、蔥油拌麵

蔥油拌麵,上海人最難捨棄的味道。雖然看似簡單,但要做得好吃也並非易事,一碗好吃的蔥油麵,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蔥油熬得好、調味要適中、麵條要勁道,三點具備,才算是一碗完美的蔥油拌麵。蔥、油、面,看似單調,但精華就在這香噴噴的蔥油裡,一小把麵條,一撮蔥花,熬熟的蔥油澆上去,滋一聲,香氣四溢,講究一點的老吃客還會配一點開洋。吃前必須攪拌均勻,力求讓每根麵條都蘸上醬香的光彩。

23、辣肉面

23、辣肉面

上海人雖然不好辣,但又離不開「辣」,本幫面裡屈指可數的辣味就是辣肉面。辣肉面是上海的特色,上海人對辣肉面的喜愛簡直是根深蒂固,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碗讓自己牽腸掛肚的辣肉面。紅紅火火一大碗,辣肉澆頭不需要現炒,因此上面的速度超快。表面那紅併發亮的辣椒油絕對讓人食慾大增,還可配以上海人最愛的素雞,汁水飽滿,不油不膩。輕微攪拌,味道微甜微辣,辣肉鮮嫩入味,帶著時間熬出來的醇香。熱騰騰的一大碗麵,入口筋道彈滑,丁塊或是肉糜的辣肉,稀里嘩啦的呼嚕掉,那叫一個過癮!

24、炸豬排

24、炸豬排

提到上海的炸豬排,眼神泛光,饞吐水噠噠滴那是常態。這一塊肉,上得了廳堂,下得了街巷,是多少上海寧舌尖上的繾綣。酥脆的外殼,像座堡壘,牢牢護住鮮嫩多汁,飽滿緊實的豬肉。《歡迎加小編微信 2211780639 看更多精彩內容》。再淋上上海人愛得深入骨髓的黃瓶子裡的辣醬油,肉香湧動,汁水滴淌,不自覺張嘴哈出群集的熱氣,硬是在熱辣的煙火氣裡,有了飄飄若仙的錯覺。

25、羅宋湯

25、羅宋湯

俄國十月革命後,一大批白俄羅斯的貴族逃亡到上海落腳謀生,他們帶來了伏特加,也帶來了俄國紅菜湯。因為俄羅斯的英語名稱「Russian」的發音跟「羅宋」很相似,所以老上海人稱它為「羅宋湯」。每戶人家燒的羅宋湯都有自己的味道,即使去餐館點羅宋湯,用料也都有差別,喝起來味道也都不盡相同。

其實正宗的俄國紅菜湯主要食材是紅菜頭,但是紅菜頭並不適合在上海種植,而且口感也不符合上海人的口味,因此老上海們並不能接受西餐館裡的這道湯。經過各種嘗試後,老上海的廚師們將紅菜湯進行了改良:捲心菜的吃口接近紅菜頭,成為了最佳的替代品,番茄醬用白糖炒過後,酸中帶甜的口感更符合上海人的口味,而且也能讓湯色變紅,於是用捲心菜加番茄醬替代紅菜頭成為了俄國紅菜湯最大的改變。改良後的羅宋湯得到了上海人的認可,也成為西餐館裡賣的最好的一道湯,不管你前菜主菜點什麼,大多人最後都會選擇一道羅宋湯,優雅地用勺子喝完後,「懂經」的老克勒們還會用麵包蘸著盤裡剩下的湯汁,全部吃乾淨。

26、菜泡飯

26、菜泡飯

幾年前,上海有媒體做了這樣的飲食文化社會調查,主題就是「如果讓你評選心目中的上海菜,你的首選是什麼」?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泡飯。過去,上海人還經常自嘲說,「外國人是喝牛奶長大的,阿拉是吃泡飯長大的」,以此解釋,為什麼國人體質不如外國人。

啥叫「泡飯」?它不是飯、也不是粥,通常是用隔夜飯做的。泡飯有兩個流派,一派是直接用開水衝,然後用筷子搗一搗,上海話叫「淘泡飯」。天熱時性子急的爺叔會直接澆冷開水搗一搗就吃,覺得爽氣,有點打樁模子的意思,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略微顯示出一點點不羈;還有一派是要放鍋里加水燒開,不過一般都是老人才會這麼做。用筷頭沾一點乳腐,一大口泡飯連水帶飯「忽忽」地下肚,稀里嘩啦的爽快感,無法言表。

27、青團

27、青團

每逢清明,「百團大戰」就在上海乃至整個包郵區激烈上演。無論是城市中心的網紅店,還是小巷深處的老字號,都排滿了來自各處的人群,望著一疊疊蒸籠蠢蠢欲動——好像只要輕輕咬上一口青團,就能擁抱一整個春天。雖然如今,各式網紅青團層出不窮,但只有艾草豆沙青團,是上海老饕眼裡的真·青團,永遠帶著最初的味蕾記憶與最溫柔的儀式感。豆沙餡是匠心的最佳載體。做豆沙,就是要將煮透碾磨的紅豆來回翻炒,直到細膩的沙感呼之欲出,期間「畫龍點睛」般地加上一小塊豬油或紅糖,讓甜味與香氣絲絲入扣。雖說艾草汁製作的青團色澤不似漿麥草做的那般碧綠,有些甚至隱隱發黑,卻有一種久違的醇厚氣息,樸素得令人安心。

軟糯筋道的糯米皮裡,包裹著綿密香甜的豆沙,在清新甘洌的青草暈染下,充盈口腔,又小心翼翼地把握著分寸感,雖是剋制的幸福,卻足可以柔軟到心間。有時候,吃著吃著,牙齒就會帶出一根細細的艾草。唇齒之間,繚繞著一股來自阡陌的清新氣息——宛如三月江南的雨,從容而篤定,透著絲絲微甜。

28、咖哩牛肉湯

28、咖哩牛肉湯

上海最大眾的市井小吃,咖哩牛肉湯。必定是大碗盛湯,派頭麼,還是要大點格。講究的就是湯清見底;碗底麼,只有小嘎巴氣薄薄的幾片牛肉而已,過日子嘛。湯汁鮮美微帶辛辣,牛肉味極濃;即便是那幾片稀罕的牛肉,嚼入口中亦是回味無窮。

29、鹹豆漿

29、鹹豆漿

小的時候,鹹豆漿是上海早點攤的標配。先排隊買籌碼,營業員會問你:「要甜漿,還是鹹漿?」甜的一般是照顧來此打工的外地人,或者嗜甜的小朋友口味。大部分本地人,是非鹹豆漿不能下嚥的。

所謂鹹,並不是簡單放鹽,而是需要豐富的佐料來搭配:碗中要事先放好小蝦皮、紫菜片、榨菜末和小蔥花。蝦皮最好是舟山產的淡蝦皮,可以白口當零食吃而不覺鹹的;紫菜要江蘇的,專用來放在小餛飩湯裡「吊」鮮味的那種;榨菜是寧波餘姚的,鹹鮮微甜,沒有辣味;小蔥花則必須羊角蔥,細嫩。

臨吃時,老闆舀上一勺滾燙的豆漿衝入碼好佐料的碗中,再加入鹹豆漿的靈魂——醬油。不是廣東人燒菜的生抽老抽,是上海人做紅燒大排、油爆蝦、油燜筍的醬油。瞬間,豆漿會如被滷水點過的豆腐一樣,呈現絮狀。初次見到此物的外地人常常會不忍卒視,覺得這東西簡直就像嘔吐物,但本幫人懂得,鹹豆漿吃的就是這種似有若無的口感。

30、老虎腳爪

30、老虎腳爪

老虎腳爪,因形似「老虎爪」而得名,其實最早來自於江蘇鹽城,是配著牛肉、羊肉湯吃的。傳入上海後,喜甜的上海人給他刷了層糖,這才有了現在外脆內軟,帶著回甘的老虎爪。因為做起來費時費力,市面上賣老虎腳爪的攤頭幾乎絕跡,只有少數幾家還在堅持。做老虎腳爪看似很簡單,實則是經年累月才能練就的功夫。發酵好的鹼水面,用老式炭火爐不是烤熟而是小火慢燻至熟透,因此自帶一股焦香,內裡卻像普通饅頭一般柔軟,冷了吃都特別香!

31、米飯餅

31、米飯餅

在上海,米飯餅和大餅一樣名氣大,這個幾乎絕跡的早點心是老底子上海人的最愛。《歡迎加小編微信 2211780639 看更多精彩內容》。米飯餅其實是來自江蘇北部地區一種小吃,又稱米餅,以米粉加酒釀製成,製成後鬆軟可口,一面貼著鍋底,有點焦,一面雪白,且有一股濃郁的米香。清甜軟糯的米飯餅,底面金黃,略甜中帶點酸,趁著熱氣咬一口,清甜的香氣瀰漫在舌間。

32、蟹殼黃

蟹殼黃創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採用油酥面加酵面製坯,做成扁圓形餅,餅面粘上一層芝麻,貼在爐壁上經烘製而成。餡料有鹹有甜,鹹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因餅形似蟹殼,熟後色澤如蟹殼背一樣深紅,所以稱為”蟹殼黃”。

33、包腳布

33、包腳布

初次聽到包腳布的外地人一定會納悶,什麼,包腳布能吃?上海包腳布可不是意義上理解的懶婆娘的裹腳布,而是上海的一道名小吃,在八十年代,上海最受歡迎的早點排行榜中,「包腳布」排行第六。鑑於「腳」似乎難登大雅之堂,所以取諧音「角」。

一個帶雨篷的小推車,爐子生得旺旺的,上面一塊光滑的圓鐵板。撩一勺麵漿,用刮板流暢的刮成一個均勻的大圓餅,在老早底,用的還不是刮板是篾片——這大概是製作過程中最有技術含量的動作了;接著往餅上磕一個雞蛋,攪散,微微烘乾後翻一個面,塗上甜麵醬、辣火醬,撒上小蔥、香菜、榨菜三種作料,包上一塊巧果或者一根新鮮油條,一個包腳布就成了。好吃的包腳布攤頭,相隔不遠處一定是有油條攤頭的。為的是那剛剛出鍋的油條,「懂經」的吃客一定明白,油條包在餅裡,一口咬下去,酥脆可口。頓時油條香菜在舌尖爆炸的口感不要太嗲哦!

34、草頭圈子

34、草頭圈子

圈子和草頭,像是一對靈魂伴侶。圈子不是大腸,而是直腸。用大腸製作這道菜,彎彎曲曲,燒不成圈,味道也沒有那麼醇厚甜糯。最初人們是單獨燒製成紅燒圈子,但油脂太多,吃起來容易發膩;而草頭卻正好有「油抹布」之稱,其吃油能力非一般菜可比,因此就用草頭和大腸一起搭配,這樣,草頭吸收了大腸的油脂,而大腸又吸進了草頭的清香,兩者搭配起來大有「洗淨鉛華,摧剛為柔,清雅脫俗」的感覺,吃起來草有肉感,肉有草香,肥而不膩。

35、糟貨

35、糟貨

用香糟和香糟滷製菜,是上海菜特有的一種烹飪方法。每到悶熱的夏天,難有胃口,糟貨剛好登場。糟貨有「生糟」、「熟糟」之分,以原料入糟前的生熟來區別,「熟糟」多見。先用黃酒糟、黃酒加鹽、糖,香料調成糟滷,再把煮至剛熟的原料浸入,入冰箱,幾小時即成。上海人怪來兮,一頭豬從頭到腳、排骨下水,乃至雞鴨鴿鵝、魚蟹蝦貝、毛豆茭白、花生面筋,全可以拿來糟一下,糟法大同小異,而各曲盡其妙。糟貨成品一般色淡、味鮮、涼爽、耐嚼,妙在那一股或濃或淡、若有若無、似酒香非酒香的糟香,苦夏的人們少有不聞香色動,胃口大開的。

36、四喜烤麩

36、四喜烤麩

烤麩是用帶皮的麥子磨成麥麩麵粉,再在水中搓揉篩洗而分離出來的麵筋,經過發酵蒸熟而成的。四喜烤麩是非常經典的上海家常菜,但並非每個人都搞得清楚「四喜」是指哪四喜。「四喜」指的是木耳、香菇、金針菜和鮮筍,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筍改為花生米。四喜烤麩可以熱吃也可以冷吃。海派的做法,烤麩是需要經過油炸的,烤麩吸滿湯汁,每樣東西都燉得味道濃郁。烤麩像海綿一樣多孔,所以配的東西最好比較鮮香多汁,吃起來才能鮮美。

37、楓涇丁蹄

37、楓涇丁蹄

據清末民初《清稗類鈔·飲食篇》中記載:「嘉善楓涇聖堂橋堍,有丁義興者,百年老店也,以善制醬蹄名於時,人呼之曰丁蹄……味至佳,載入郡志,膾炙人口。」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將楓涇丁蹄敬獻皇家,從此「楓涇丁蹄」成為江南貢品。

傳統上用來做楓涇豬蹄的原料,是楓涇「杜種豬」,乃著名的太湖良種,也算是「根正苗紅」。它細皮白肉,肥瘦適中,骨細肉嫩,一煮就熟。切片宜薄,下刀要快,切面才能乾淨。再細看,這丁蹄湯凍、皮、脂肪、肉層次分明;一片入口後,嚼起來微甜酥軟,肥而不膩,確實美味。

38、本幫醬鴨

本幫菜最大特點就是濃油赤醬,醬鴨就是冷盤中代表菜之一,皮黑肉嫩,鮮香味美,醬汁濃郁,把本幫菜的香甜濃膩表達的一覽無餘!

39、八寶辣醬

39、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是一道典型的上海菜,它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早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館廚師們參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製法,在炒好的辣醬上澆上一個蝦仁「帽子」,又對炒辣醬的原料進行了調整充實,用蝦仁、雞肉、鴨胗、豬腿肉、肚子、開洋、香菇、筍片等八樣主要原料烹製,故稱它為「八寶辣醬」。看懂了沒,八寶辣醬最早實際上就是一道醬料菜,既能飯菜合一,又能把菜拌在飯裡吃,名副其實的下飯神器。

雖然的確是有八種口感各異的主料,但八寶其實卻非這道本幫菜餚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那個所謂的辣醬。這是一種甜、鹹、辣、鮮兼而有之的一種複合味,這種極富上海特色的醬香揉合了「鮮爽開胃」與「掛口持久」這兩重極為矛盾的味感。而當這種輕與重、柔與剛、淡雅與濃烈、活潑與老沉的味感同時衝擊你的味蕾時,你才會明白什麼叫做味道的穿透力!

40、糖醋排骨

40、糖醋排骨

雖然追究起來糖醋屬於浙江菜的做法,但糖醋排骨已經成為了一道地道的上海特色的本幫招牌菜。此菜既可熱吃,但大多還是作為一道冷菜,無論是家宴還是在高檔酒家上的宴席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可謂酸甜可口,肥而不膩,百吃不厭。

上海人燒糖醋小排,選的排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肋排,而必定是前腿夾心肉上的那一段排骨,上海人稱之為「小排」,雖然小排骨的肉不多,但是肉頭嫩,精肉中夾一點肥,這樣的肉吃上去不會顯得幹、老。買來的小排先用冷水浸一會兒,以便將肉中的血水逼出來。然後瀝乾、倒入黃酒、精鹽、醃製一下。要烹飪前倒入澱粉均勻上漿,起油鍋熱油至六七分,用中火油氽至金黃色,外酥裡嫩即可。傳統的糖醋排骨講究酸甜在外,香酥脆在裡,肉質鮮嫩在內,全憑一個「氽」的功夫。油氽過的排骨瀝去油,另起鍋,倒入料酒、醬油、糖、鎮江陳醋、適量清水至燒開成糖醋汁。糖醋汁稍許用中火滾一滾,揮發掉一些「生醋」味兒。倒入水澱粉勾芡,將炸好的排骨下鍋翻炒均勻,撒上烤香的白芝麻和少許蔥花點綴一下即可。

41、油醬毛蟹

41、油醬毛蟹

經典的本幫菜餚之一。該菜品是將處理乾淨的毛蟹在蟹身上蘸上少許鹽,順便在麵粉碗裡按一下,以免蟹黃流失,再放入鍋內,放一把碧綠生青的毛豆,加紹酒、醬油、糖及適量水燒至蟹熟,稠濃湯汁著芡,淋油出鍋即成。麵粉封住鮮美的蟹黃蟹膏,酒氣升騰去腥,收汁勾芡出濃郁的醬汁,便將蟹天然的鮮與海派風情完美結合了起來。煮成的油醬毛蟹色澤橘紅,被濃厚的醬汁包著,內裡肉質嫩極了。此菜色澤鮮紅,滷汁濃油赤醬,緊包毛蟹,肉質鮮嫩,味香濃郁。

42、紅燒肉

42、紅燒肉

紅燒肉,毋庸置疑是本幫菜中的經典。每個上海人的記憶深處,都有那麼一塊令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流著糖油兒,晶瑩透亮,還在微微發著顫,不留神便顫到了撲通撲通的心間。來不及細細端詳,便下筷。軟糯,香甜,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能下好幾碗飯。來上海,最不可錯過的味道便

是紅燒肉。

43、鹹肉菜飯

43、鹹肉菜飯

上海人對菜飯是情有獨鍾的,幾乎每個傳統上海家庭都會做。每年開春時,上海人醃製了一冬的鹹肉閃亮登場,搭配春筍、萵苣、上海青等時令蔬菜,燜煮出一鍋香氣滿滿的鹹肉菜飯,味香料足,一端上桌即刻被一掃而空。每家菜飯的版本或許都不相同,但對於那種味道的美好記憶卻是無比相似。

44、豬油拌飯

44、豬油拌飯

勞作一天,一碗盛得滿滿的白飯一掃而光。那直衝頭頂的香氣和咀嚼之後的回甘,是對腸胃最好的犒賞。夾一筷子豬油,倒上點鮮醬油,配一把小蔥,一碗醬油拌飯吃得有滋有味。

45、黃魚面

45、黃魚面

要說魔都鮮到讓人「打耳光」也不放過的麵條,非「黃魚面」莫屬啦~一碗完美的黃魚面,魚肉雪白細膩,湯頭清而不濁,味道鮮而不腥。《歡迎加小編微信 2211780639 看更多精彩內容》。或是將新鮮的黃魚去掉頭尾和大骨,或是將醃好的小黃魚和雪菜過油煎一下,魚骨熬製底湯,再澆在碗中幼滑韌道的細面上,熱氣騰騰的黃魚面就應運而生啦!

一碗完美的黃魚面,面細美白且精巧整齊浸潤在湯中,黃魚片浮在面上,裹雜著少許雪菜。嘗口麵條,口感爽滑,輕巧,有嚼勁;魚片幼嫩,無腥氣,與清香雪菜糅合出一種清潤味道,層次感強,在舌尖跌宕。魚、面、菜、湯、香五味一體,猶如春、江、花、月、夜,字字皆是美滿相遇。

46、刀魚汁面

46、刀魚汁面

在上海,老半齋的刀魚面可謂是大名鼎鼎,每到刀魚上市的時節,各路老饕都會聞風而至,把不大的店面擠得滿滿當當。老半齋的刀魚汁面每年春天算得上「滬上一景」。許多人把它誤稱為「刀魚面」,而其正式品名則很嚴謹,叫「刀魚汁面」,因為其中沒有魚肉,有的是刀魚熬出的湯汁。刀魚汁面的湯汁濃郁稠厚,色白似乳,雖然不見魚,但「長江第一鮮」的鹹鮮味道已經融入面中了。將最佳搭配「餚肉」蓋在熱氣騰騰的刀魚汁面上,不一會兒餚肉也變得又熱又香起來,紅色的肉質酥潤、白色的蹄皮軟而不膩,咬在嘴裡回味無窮。

刀魚汁面之所以能成為老半齋的「鎮店之寶」,是因為獨具秘方。烹飪時先把刀魚炒成魚鬆,放到湯鍋裡,再加上各種湯底,文火細燉,直到熬出濃稠的刀魚汁。不加一點味精,全憑食材吊出鮮味。由於熬製刀魚湯汁工藝繁雜,這份老派的細緻和考究,新來的學徒已經不願意學了,技藝傳人已經越來越少。

47、大腸面

47、大腸面

雖然「大腸」總被人冠上「下水貨」的稱號,但如若碰上廚房師傅工藝了得,能將大腸做到「酥、糯、香、有嚼頭」,同樣可以收穫到大批饕客對它情有獨鍾。上海的澆頭面中,大腸面是不可或缺的一塊響噹噹牌子。儘管各家麵館都有大排面、鹹菜肉絲麵賣,但只有「大腸面」三個字,無論在寫字樓林立的西區,還是在市井裡弄曲裡拐彎的東區,都有小小麵館以最醒目的大號字型掛在店門前招徠,甚至直接做了招牌。總體來說,大腸面澆頭分兩類,一類用的是豬大腸的腸尖,是最嫩最脆的精華部分,下單後廚房立刻濃油爆炒,然後上桌;另一類則是用了肥肥的直腸,重在粗壯豪邁的質感,特別肥碩柔韌,很有嚼頭。

48、爛糊面

48、爛糊面

上海人對於「爛糊面」最深的記憶,是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日子裡。為了讓全家人吃飽,家庭主婦動足腦筋,想出來把麵條煮爛後放置一段時間,用上海話來說就是讓它「漲一漲」,把細麵條漲成了粗麵條,把麵湯漲成了糊狀,更容易填飽肚子,當然它的味道並不怎樣好。

隨著後來的形勢好轉,主婦們在煮爛糊面時,除了放蔬菜,還會放些肉絲、蝦皮、香菇等等——這種「闊」起來的爛糊面,與當年解飢溫寒的爛糊面的內涵,大不一樣了!現在的爛糊面能放各種各樣蔬菜,但是,吃來吃去,最相宜的還是青菜。爛糊面的面色,配上青菜襯托的碧綠,特別是冬天經過霜打過的青菜,絕對能為爽滑的爛糊面增香添色。考究點的爛糊面,裡面還可以放肉絲、蝦仁、火腿絲、鴨肫幹碎粒、茭白碎粒等不少輔料,把面煮得爛爛的,帶有一定的糊狀,但卻爛而不黏,糊而不焦,味道極其鮮美,有「鮮的眉毛掉下來」之稱。

49、蝴蝶酥

49、蝴蝶酥

蝴蝶酥是最早由法國人帶入上海的甜點,因其外形似蝴蝶而得名。西式蝴蝶酥重油重糖,口感簡單,而海派蝴蝶酥糖少了、油水輕了,口感更酥。最有名的是國際飯店的蝴蝶酥,兩片「翅膀」蓬起來,彎彎卷卷的弧線還真像欲飛的蝴蝶。又酥又脆不必說,奶香濃郁又不膩,吃完後回味起來舌尖還有股子自然的清香。

50、真如羊肉

50、真如羊肉

老上海人推崇的真如羊肉,已有200多年曆史。早在乾隆年間,真如羊肉因技藝成熟、風味獨特逐漸成名。據普陀區《真如鎮志》記載,「舊時,每天凌晨三時許,農民上街泡茶館,凌晨四時許,進羊肉館要上一碟羊肉,酌一二兩白乾,嗣後一碗羊肉湯麵,即下田頭。」據傳,乾隆年間,真如羊肉鼎盛時期,一條老街上竟有30多家羊肉館。

從古到今,真如羊肉最經典的兩種做法就是白切和紅燒。白切羊肉要先選上乘的山羊,然後驗羊,在經活宰、去毛、浸泡,帶皮出白水,清晰、斬劈等十多道工序,切成大塊,放入套有膠木圈的大鐵鍋內烹製,用陳年老湯滷煮,嚴格控制火候,燜煮大半夜,出鍋後去骨切成薄片,成為色澤雪白的白切羊肉。

紅燒羊肉的製法完全不同。把新鮮羊肉連皮帶骨切成小塊,用絲草紮緊,放入陳年的紅湯內燒煮,配以冰糖、黃酒、蔥姜等十多種配料燜燒。出鍋後,羊肉色澤鮮豔,香氣撲鼻,口感酥軟。

然而「紙上談兵」終究無法烹飪出一鍋正宗真如羊肉。這門手藝幾代單傳,真正的秘訣「只可意會」,比如什麼時候加冰糖、什麼時候澆東西、什麼時候在鍋蓋上放什麼重物,都是門道、經驗。最大的秘密全在一鍋「老湯」裡。煮完羊肉的湯不能倒掉,上面有一道油層,撇清後剩下的湯水就是寶貴的「老湯」,下次煮的時候只要加點水進去就行,越老的湯煮出來的羊肉味道越好。「為啥煮好的白切羊肉看起來雪雪白卻味道很濃,就是因為千百次同鍋共煮的羊湯啊。」

來源:廚影美食

來源:廚影美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