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帝保佑你表情包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

2023-07-05 17: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增加,垃圾的产量和种类也随之增加,呈现出各种形态的垃圾产量日益增多、种类逐渐复杂、有害物质不断增多的趋势。但是垃圾的处理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病毒肆虐;倘若处理得当就会成为可以二次利用的有效资源,从而继续循环利用,只有把握好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置,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收益。

现今,世界各国改变垃圾处理方式,纷纷向这个方向发展:减少源头垃圾量——二次循环利用——末端处置垃圾,因此,只有从源头上分类垃圾才能更容易回收利用,源头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城市的居民是垃圾制造者和源头上垃圾分类的最佳执行者。有效处理城市垃圾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

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沈阳如火如荼地开展,垃圾采用四分法的方式分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且因地制宜,将区域划分为三类:分别为居民区域、单位区域、公共区域。工作目标是2019年沈阳市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到70%,2020年覆盖率达到100%。但实施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小区并未达到预计水平,相关工作也没有具体落实到位。只有社会团结一心,政府制定垃圾分类标准,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与监督、奖惩机制;公众对生活垃圾的投放严格按照标准分类;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才能将垃圾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垃圾分类;沈阳地区;调查报告;对策建议   引言

随着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和逐渐扩大的城市规模,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城市生活垃圾年均增长指标为8.89%,而且大部分城市的垃圾清理能力跟不上垃圾的增长速度,中国大约有40%的垃圾没有集中化处理,它们被简单地埋在郊区或农村,掩耳盗铃般地从城市消失了,其实不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仅影响城市景观,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威胁城市居民的健康,而且大量可回收的原材料也随着生活垃圾被浪费了。

中国是人口大国,垃圾产量大,根据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公布的城市垃圾统计数据,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超过2亿吨;1500多个县产生垃圾7000万吨,我国生活垃圾总产量超过4亿吨。事实证明处理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再资源化[[[]朱中宏,王伟伟,姜宇龙,于清月,吴昱筱.国内外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经验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5):113-114.]],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沈阳作为垃圾分类的调查地区,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本市的垃圾分类情况,沈阳作为实施强制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名单之一,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政府政策缺失、监管不力、存在部门职责不清、运输过程混乱、群众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调查背景   1.1现状分析

从2003年开始,沈阳市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至今效果并不理想,生活垃圾分类存在“民众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先分后混’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本市的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老一辈,对垃圾分类毫不知情,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也没有主动性,他们认为最方便的是扔掉。生活垃圾直接填埋、销毁,不分离处理,这种做法是对资源的浪费。让卫生工作者收集,浪费人力物力,易造成二次污染,严重阻碍了垃圾分类处理的进程,垃圾分类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尚未完善,也缺乏减少和回收垃圾的政策和措施。

  1.2调查目的及意义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享受到了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快捷,却没有注意到现代化产物带给我们的附加品——垃圾。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消费的快速增长,垃圾处理的问题已迫在眉睫。1996年,虽然北京市已逐步在不同地区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居民们没有形成很强的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深入,甚至模糊,导致政策实施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直到2019年7月1日,垃圾分类才正式在上海拉开序幕。因此,本文以沈阳为例,对于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做出调查报告,通过研究垃圾分类的做法、意义、困境等问题来呼吁人们对垃圾分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减少垃圾处置量,回收可利用垃圾中的有用物质,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营造一个绿色环保的美好社会。

本文以沈阳为例,对于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做出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分析沈阳的垃圾分类问题,希望人们能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垃圾分类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阶段,垃圾分类的实现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发展有利无弊,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再利用。同时,它可以提升人们的价值观,使人们学会节约和利用资源,提高他们的最终素质。

  2方案与设计   2.1调查方法

信息分析法。互联网上查阅国内外有关垃圾分类的情况,阅读各类报刊。

文献研究法。参考国内外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综合研究。

问卷调查法。以沈阳城区内为样本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信息。

对比分析法。将沈阳城区内近几年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实地考察法。实地走访各个小区、观察分类情况。

总结归纳法。通过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2.2题型设计

设计了单选题、多选题、矩阵量表题、填空题四种题型

2.2调查范围

按性别分:男(47.37%);女(52.63%)

按年龄分:18岁以下(7.89%);18~25岁(67.11%);26~40岁(17.76%);41~60岁(6.58%);60岁以上(0.66%)

按职业分:学生(36.84%);上班族(58.88%);其他(4.28%)

  2.3调查时间

2020年4月23日——2020年5月8日

  2.4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是居民从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对其持有的态度、对于施行垃圾分类个人的做法、对于垃圾分类的设施情况、影响垃圾分类投放因素及改进方案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调查。

  3数据分析   3.1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经调查,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不知道如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以及为什么要对其进行分类。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将生活垃圾装入袋中,或直接放入垃圾点,由清洁工收集后集中掩埋。其中,没有处理程序,垃圾桶数量很少,也没有分类回收。在调查中,大多数年轻人对垃圾分类持赞成态度,但由于小区垃圾分类设施不足而导致难以为继。一位大学生说,他非常赞成垃圾分类回收,然而这在日常生活中是不现实的。首先,他不清楚分类标准。其次,垃圾分类过后也会被工作人员混到一起处理,所做出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对于这些问题,他自己也有体会,却深感无能为力。

此外,通过访谈,我们调查了环卫工人、家长和一位居民。居民说,垃圾是直接扔掉的。她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就是选择一些能卖废品的垃圾。例如,旧报纸、包装纸盒、书本、易拉罐等。不知道为什么垃圾分类也不知道如何分类。

  3.2被调查者的客观资料分析

本次调查报告共回收有效问卷304份,据统计,参与此次问卷的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7.37%,女性占52.63%;青年人占74%,中老年人占26%;辽宁省内占52%,其他城市占48%;学生占36.8%,上班族占58.9%,其它4.3%;根据第十六题,67.9%的被调查者认为以设立奖惩制度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大众更容易接受,由此可见只有制度和奖励的双重作用下,政府、社会、个人同心协力,才会更好推行垃圾分类,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5题您对垃圾分类的支持程度?

图3.1心理上和行动上的支持程度打分情况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有68.42%的人在心理上对垃圾分类的支持打4分,有65.79%的人在行动上对垃圾分类的支持打3分,这说明人们从心理上在对待垃圾分类予以很大的支持,并且大部分人也愿意身体力行地进行垃圾分类。

第6题您了解垃圾分类吗?

图3.2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情况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20.39%的人对于垃圾分类非常了解,51.64%的人对垃圾分类有一些了解,27.97%的人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说明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大部分人只是有一个浅显的了解。

第7题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垃圾分类?

图3.3了解垃圾分类的途径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41.45%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垃圾分类,33.88%的人通过电视、广播了解,12.17%的人通过报纸、书籍了解,社区街道宣传占8.88%,政府宣传占2.96%,其他途径占0.66%,这说明大部分人是通过媒体了解垃圾分类,媒体的宣传效果很好。

第8题您平时会垃圾分类吗?

图3.4垃圾分类意愿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第9题您认为垃圾分类有好处吗

图3.5是否认同垃圾分类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59.21%的人会偶尔垃圾分类,33.22%经常垃圾分类,7.57%的人从不垃圾分类,但98.36%的人都认为垃圾分类有极大的好处,说明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举措是非常赞同的,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不尽人意。

第11题您对于哪类垃圾不太了解?

图3.6对于哪类垃圾不太了解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37.5%的人不太了解有害垃圾,59.21%的人不太了解其他垃圾,49.67%的人不太了解餐厨垃圾,12.17%的人不太了解可回收垃圾。说明在日常垃圾分类的工作中,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的不够透彻,相关宣传工作不到位。

第13题您认为垃圾分类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图3.7对于垃圾分类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21.38%的人认为政府没有明确的垃圾分类相关的奖惩制度,51.97%的人认为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48.03%的人认为社区、学校、企业宣传教育不到位,46.71%的人认为公众环保意识不强,10.53%的人认为我国垃圾处理技术落后。说明垃圾分类的工作要在配套设施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宣传教育活动,辅之一定的奖惩制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第14题您认为影响你将垃圾分类投放的因素是?

图3.8影响垃圾分类投放的因素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26.32%的人注重垃圾分类系统是否完善,57.57%的人注重投入使用的分类设备标识是否清晰,45.39%的人注重在回收站点是否有人监督管理45.39%,43.75%的人注重在回收站点设置是否方便合理,10.86%的人注重垃圾分类信息宣传是否到位。说明如今的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分类标识不清晰、回收站点监督不到位,站点的设置也有些不人性化。

第15题您希望垃圾分类采取哪种激励措施您更感兴趣?

图3.9垃圾分类采取哪种激励措施更感兴趣占比

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以沈阳地区为例

48.03%的人倾向发放公交车劵、公共设施优惠劵、消费券等,64.14%的人倾向积分兑换生活用品,48.68%的人倾向获得垃圾分类小卫士纪念币一枚。说明大家愿意接受经济实惠的激励措施,并且愿意垃圾分类。

  4问题与解决方案   4.1问题总结

4.1.1前端垃圾分类环节意识缺失

根据实地调查可知,人们对于垃圾分类回收没有很强的意识,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也没有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工作的开展。虽然垃圾分类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教育、宣传海报、发宣传单、利用新闻媒体等方式宣传,但除了宣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全社会的氛围和全社会的参与。今天人们很清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不缺乏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和积极性,但是要转变为行动,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就要求人们改变废物处理的旧习惯并养成环保的垃圾排放习惯。

4.1.2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式落后

垃圾分离处理的基础薄弱,方式落后。一些机构、商店和居民区缺乏分类和封闭的储存设施。有的老旧小区甚至没有统一的垃圾回收站,造成垃圾回收率低,并且设施落后,有严重的二次污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传统填埋和露天堆积、燃烧等垃圾处理方式,会不同程度地污染水资源和环境,这种环境问题会严重困扰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1.3市民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足

“卖废品”和“收废品”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垃圾分类的“含金量”和垃圾处理的收入。过低的垃圾分类经济效益,难以形成良好的产业规模,所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而且人们缺乏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知识,对于沈阳施行的“四分法”,大多数人都不清楚,甚至一些参与清洁与运输的人也不清楚。

4.1.4中端垃圾运输环节体系混乱

在中端运输环节,没有细致、具体的垃圾分类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分类设施,垃圾回收体系分散,“混运”现象严重,多数小区依靠环境卫生部门或垃圾站的“二次处理”。虽然居民是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但在卫生部门的垃圾回收、运输过程中还是将分类好的垃圾一同收集,混装、混运,许多居民反映了此类问题,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居民们分类的积极性。由于相关法律还未完善,环卫部门的运输车辆的配置难以达到分类要求,所以分散的垃圾分类工作体系便暴露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4.1.5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不到位

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2019-2020年)指出,2019年的工作任务是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加快建设分类处理设施五个方面[[[]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2019-2020年)[J].沈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9(08):42-44.]],政府在环境和垃圾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各部门还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由于种种原因,垃圾分类没有落实或不能有效实施,而且决策过程缺乏完整性、可行性,监督制度和奖惩制度,所以垃圾分类工作不能长期发挥作用。

4.1.6末端垃圾处理环节能力不足

在末端处理层面,处理能力十分欠缺,以前,沈阳市垃圾基本都是直接压缩后焚烧,占用土地资源,“垃圾围城”。从2019年11月24日开始,沈阳生活垃圾处理由填埋改为焚烧处理,沈阳市共建设大辛、老虎冲、西部三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环境问题,同时还享受到垃圾焚烧带来的长期效益,但日本早在1897年就开始了对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因此,沈阳市应进一步加强垃圾处理工作,减少垃圾产生量。从现有的垃圾产量来看,城市垃圾的后期处理环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1.7垃圾运营机制缺乏科学研究

通过对比上海的垃圾分类运营机制发现,上海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实现了“互联网+物联网”式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可视化呈现,实现了对垃圾路径的全程跟踪。而沈阳的垃圾运营机制[[[]陈辉.创新机制强化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监管[J].城乡建设,2011(10):10-11.]]还很落后,与目前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操作性不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不专业、缺乏经验、缺乏工作知识,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新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和应用。不利于垃圾管理向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向发展。

  4.2解决方案

4.2.1细化分类方式

采用定时、定点投放,优化垃圾收集点设置,将管理工作细化。定期增加垃圾分类箱;设立分类标志,明确用途。选择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试点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开展“定时定点、垃圾桶清运”工作,在不断测试和纠错中建立样本和模板,为复杂推广提供典型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逐步审视各种机制,如将日常巡逻与智慧安保相结合,将教育处罚与奖励机制相结合,将城市治理法与治安干预相结合,将实施的铁腕与维稳的疏导相结合,从而为城市垃圾分类建设一个参照点。

4.2.2强化经济激励

设计奖罚分明的环保制度,对垃圾袋实名制、编码等方式进行试点分类,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引进一些外包公司并融入“互联网+”理念,向居民发放生态卡和个人二维码。居民可以通过分类和重新包装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然后贴上个人的二维码并将其放在不同的垃圾箱中来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洗衣粉、肥皂和其他日常用品。

4.2.3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媒体报道、环保活动、学校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分类回收竞赛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人们注入环保意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回收普及率和认同度。并建议由简入繁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借鉴日本模式,从易降解废物和其他垃圾作为分类标准,然后根据实施效果逐步趋近专业分类。“抓两头带中间”。对青少年、老年人两个群体的宣传教育力度要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带”的作用发挥,更加注重文化和道德在移风易俗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全民齐参与”等活动,形成主流价值观、占领新兴舆论场[[[]陈俊梅.转变观念,促进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养成[J].居舍,2020(05):194.]]。宣传主体应包括政府、社区、社会团体、企业、家庭、学校等,整合媒体,发挥互动性、服务性、体验性等优势,实现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传播。此外,我们还需要重点加强实施力度不强的领域。家家户户上门服务,加大选树先进、曝光反面力度,形成“以分类为荣、不分类为耻”的鲜明导向。

4.2.4加大监督指导

采用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队伍,现场指导垃圾分类。建议从格局、约束、考核“三大环节”入手,健全“三大体系”:同时推进垃圾分类和文明城市建设,参考“路长制”实施办法,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和志愿者赴各小区担任“桶长”[[[]杨婧.垃圾分类治理新模式的探寻:公众参与下的“桶长制”[J].智库时代,2020(11):4-5.]],由文明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桶长”到岗率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估,并提供和报告相关信息。明确“行政处罚+个人信用体系”的约束体系。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教育、整治、纠正垃圾分类不规范行为。将垃圾分类与个人征信系统挂钩,对于多次违反规章制度,主观上“不愿配合”“不想分好”的,对其行为在法院大屏幕等平台上进行曝光,并将其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完善相关的考核体系。

  结论

通过以上对于沈阳市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几点问题:前端垃圾分类环节意识缺失、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式落后、市民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足、中端垃圾运输环节体系混乱、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不到位、末端垃圾处理环节能力不足、垃圾运营机制缺乏科学研究,只有三个阶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前期需要的是预算支持和公众的积极性,当然也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其次,中期垃圾运输工作包含科学细致的分类,后期就是要将分类好的垃圾按部就班地进行不同处理,辅之以科学的技术向无害化、资源化方向发展。当然,在借鉴国内外良好经验的同时,也应选择适合当地的处理方法。通过改进分类方法、细化分类方式、强化经济激励、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监管力度,努力把无用的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能源。这样不仅节能,而且保护环境,给大家一个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沈阳市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朱中宏,王伟伟,姜宇龙,于清月,吴昱筱.国内外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经验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5):113-114

[2]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2019-2020年)[J].沈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9(08):42-44

[3]陈辉.创新机制强化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监管[J].城乡建设,2011(10):10-11

[4]陈俊梅.转变观念,促进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养成[J].居舍,2020(05):194

[5]杨婧.垃圾分类治理新模式的探寻:公众参与下的“桶长制”[J].智库时代,2020(11):4-5

[6]陈桂生.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共建共治共享[J].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2(002)

[7]杨诚熙.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实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J].智库时代,2020.2(07):7-8

[8]吕欣芮,张若轩.浅谈城市垃圾分类的践行现状与未来发展[J].建筑与预算,2020(01):38-40

[9]李志青,刘翰斌,胡时霖.“垃圾分类”模式创新——以上海市的实践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0(04):1-9

[10]于长英,徐玉梅,孙彦.沈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资源化利用对策[J].建筑与预算,2019(12):49-54

[11]张黎.生活垃圾分类的国内外对比与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9,27(05):8-12

[12]田凤权,李淼.从国外经验谈沈阳城市家庭垃圾分类处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7,13(04):474-478

[13]代岚,王皎,丛慧滋,韩英,邵成家,汪明禹,冯美玲,宗秋,代秀秀.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的探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06):6-7

[14]孙大鹏.沈阳城市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670-673

[15]宋国君,代兴良.基于源头分类和资源回收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框架设计[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0(04):1-16

[16]宋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现状及落实推进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3):63-64

[17]朱斌,王梅珠.浅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标准化的建设对策[J].中国标准化,2020(03):143-146

[18]梁振辉.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2):86

[19]张思洋.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1):208-209

[20]张梦玥.日本《废弃物处理法》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启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0,13(03):40-44.

[21]孟晋川,马婧,王念伟,胡简钦.城市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J].中国市场,2020(08):116-117

  致谢

大学四年,五味杂陈。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我们没能拥有毕业典礼、千人晚宴、毕业照与学士服,或许这代表着青春并未画上句号,未来还要相聚。

二零二零,庚子鼠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战胜了新冠病毒,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那些在各自岗位上抗击疫情的英雄。

勿忘师恩,师恩似海。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杨帆老师,他亦师亦友,幽默风趣,热爱生活,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才能完成这次论文的书写工作。然后要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认真负责的辅导员老师,祝各位老师身体安康,万事胜意。

父母之恩,春晖寸草。感谢父母一直以来对我的教育,父母恩重,恕难报答。大学四年已过,是我开始报答父母之时,愿余生常伴父母膝下。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感谢我的四位室友,回望四年,多数时光都有你们相伴,感谢我们共同成长的无数快乐时光,愿今后我们会像大一共同制作的海报里写的那样: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感谢诸君相伴,青春不负遇见。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41791.htm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