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包括 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

2024-06-03 2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本摘录】   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7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文本解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及《资本论》等著作中多次使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概念,并将它们作为社会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那里,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作为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概念,上层建筑包含意识形态。它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阶级或社会集体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它不仅包括政治的和法律的国家机器,也包括"宗教、哲学和艺术"等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而存在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则是由"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它包括许多具体的意识形式,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等等。与上层建筑相比,意识形态更侧重于观念和理论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意识形态概念含有虚幻或颠倒现实的成分。 【文献链接】   ◎"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典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1页。

   ◎   在第三类科学中,即在按历史顺序和现今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的形式和国家形式及其由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组成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中,永恒真理的情况还更糟。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8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9页。

   ◎   更高的即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255页。

  ◎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1894年),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