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三种常见的满族乐器(音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弦乐器简介特点分析 简说三种常见的满族乐器(音频)

简说三种常见的满族乐器(音频)

2024-07-12 1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撰稿:李营

满族民族乐器,以打击乐器、弹拨乐器为主,无断代流传至今的满族乐器有八角鼓、抓鼓、三弦、太平鼓、萨拉机、腰铃等,其中八角鼓、抓鼓、三弦最为常见。

八角鼓起源于清代,是典型的满族民族乐器。八角鼓鼓面不大,呈八角形。八角象征满族八旗,木制鼓身侧面镶衬二十四面小镲,象征满、蒙、汉三八二十四个“固山”,即寓意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团结一心。单面蒙蟒皮,代表内、外蒙古,同时反应出满族人民对单皮鼓的喜爱。鼓下垂双穗,如同朝廷上的满汉两翼,缺一不可。有清一代,中央六部尚书均由两人担任,一满一汉,以平衡朝局。八角鼓是满族说唱艺术岔曲、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手持八角鼓击节伴奏,同时发出鼓声与铜镲片声相结合的两种声音,是微缩了的抓鼓和腰铃,携带更为方便。清代时期,八角鼓主要流行于宫廷、王府、满城等满族聚居区。为追求奢华,八角鼓多为名贵红木制成。民国以后,八角鼓这种乐器连同岔曲、单弦等满族艺术逐渐流向民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抓鼓是极为古老的满族民族乐器,有上千年的传承史。满族抓鼓鼓面呈圆形,单面蒙羊皮,一般直径为40至50厘米。鼓框高约6厘米,为木板条弯曲而成。鼓背面中心处有一个圆形铁环,铁环由四颗绳索拉紧,绳索另一边固定于鼓的边缘,同时在边缘处栓拉铁丝,镶嵌铜钱。演奏时左手抓住铁环,右手用扁木条状鼓鞭敲击。抓鼓一般配合腰铃使用,是满族萨满祭祀时使用的主要乐器,后来也成为满族舞蹈者使用的道具。

三弦起源于先秦时期,是汉、蒙、满、彝、白等民族共同拥有的乐器,也广泛流行于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和地区。苏州评弹、京剧舞台上使用的三弦为小三弦,属于“南弦“,而北方曲艺舞台上使用的三弦为大三弦,是从蒙古三弦发展而来并由清代满族人民改造而形成的。这种三弦较南方汉族三弦大一些,较蒙古三弦小一些,多为名贵木料制成,鼓子双面蒙蟒皮,琴头上端镶嵌象牙或骨片,担子无品,制作工艺格外讲究。清代时期,三弦是宫廷萨满祭祀时使用的主要乐器,同时也广泛流行于各大王府及八旗子弟之中,经随缘乐、德寿山、金万昌等几代满族票友不断精进改造,逐渐成为今天北方曲艺舞台上见到的三弦。擅长演凑宫廷王府三弦的名票很多,溥心畲、溥雪斋、溥佐、毓继明、毓半云等是其中的佼佼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