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一体化带动经济发展‖万峰林:村民吃上“旅游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万峰林要门票吗 农旅一体化带动经济发展‖万峰林:村民吃上“旅游饭”

农旅一体化带动经济发展‖万峰林:村民吃上“旅游饭”

2023-08-17 20: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看峰峦叠翠,品民族文化,享特色美食……黔西南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深受游客喜爱;办客栈、开民宿、种精品水果……黔西南积极开发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得到顾客的青睐。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兴义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之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当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乡村旅游业逐步恢复,并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

万峰林街道纳灰村 张霆 摄

跟上旅游发展步伐

增收路越来越宽

小桥流水,青瓦灰墙。一大早,万峰林上纳灰村大顺峰脚下“麦子山庄”里,农家乐老板娘夏泽瑜正领着工人准备食材,把一天所需的东西配备齐全。“每天早上先把食材备好,保证客人到来时能够及时用上餐。”夏泽瑜说。

作为麦子山庄的一名厨师,郎玉飞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将饭菜做得更可口,让到客栈里用餐的游客能够大快朵颐。十年前,为了生计,郎玉飞不得不四处奔波劳碌,但始终找不到一份可靠的工作。麦子山庄的开办,让郎玉飞终于安定了下来。“旅游发展让我们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客栈做厨师就能让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家里现在衣食无忧,还新盖起了一幢200余平米的二层小楼。”郎玉飞说。

旅游业带火了蛋炒饭 魏浩然 摄

与郎玉飞相比,麦子山庄老板刘家基却始终“安定”不下来,如何才能让民宿的发展跟得上现代旅游的步伐是他想得最多的。

“老板,我们想在万峰林多待上几天,再到附近的地方玩玩,你能推荐或帮忙找个向导吗?”

“我们想找档次再高一点的民宿,你能带我们找一找吗?”

“可以带我们到峰林深处转一转,看一看吗?”近些年来,刘家基常常遇到游客提出这样的要求。

在刘家基看来,要满足客人这些要求还是有些难度,但这是让游客玩得畅快,留住客人的一个良好契机,也是让客人充分了解万峰林的一个良好契机。

游客游览万峰林花海 桂松 摄

没有丝毫犹豫,刘家基转变思路,决定让到万峰林来的客人能充分体验到“深度游”,进一步了解兴义,了解黔西南,于是,由最初单纯只做吃的农家乐慢慢增加了民宿,逐渐发展起了租车行。泥凼石林、南龙古寨、何应钦故居、万峰湖……峰林附近的景区景点总能看到刘家基和游客的身影。

“感觉自己快变成了一个导游,好在我是地道的兴义人,对这里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都了然于胸,不然也不敢带着客人四处体验‘深度游’,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能够把家乡文化、美景、美食等推荐给客人,让他们爱上兴义,爱上黔西南,心里感到高兴。”刘家基笑着说道。

向游客租、售民族服饰

为了能够让客人了解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今年7月,刘家基和妻子夏泽瑜又开起了具有布依特色的民族服装店,让每一位到客栈来的客人都能够体验一番民族风情。

“从2010年开办农家乐开始,我和丈夫就始终坚信,随着万峰林的旅游越来越旺,到万峰林来游玩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夏泽瑜如是说。

万峰林民宿 栖止客栈供图

民房变民宿

日子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在“万峰林峰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系列活动举办下,黔西南的知名度正变得越来越高,黔西南的旅游业也随之迅猛发展,村民增收致富路子越拓越宽,日子越来越红火。

清晨,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留宿在峰林脚下“雨涛”民宿的刘先生一家洗漱完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峰林中的田野里采摘新鲜的蔬菜,备好一天的食材。刘先生来自天津,已经在民宿里住了10来天,对于这样的乡村田园生活,刘先生总是觉得新鲜。“感觉这里就像心目中的‘桃花源’,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悠闲自在,可以采摘到新鲜的绿色蔬菜,做自己想要吃的农家小菜,很不错。”刘先生感慨道。

“雨涛”民宿

“雨涛”民宿的主人名叫李慕刚,是土生土长的万峰林双升村人。搭上万峰林旅游发展的顺风车,李慕刚去年便将自家住房改造了一下,开起了民宿。

“以前除了干农活,还有在附近打打零工,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就行,没有过多的想法。这几年到万峰林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就寻思着要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升自家的生活品质,于是就试着开起了民宿。”李慕刚介绍说。

由于没有经验,在民宿刚开时李慕刚还有些担心,但暖心细致的服务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让李慕刚的民宿逐渐变得有声有色,到民宿住宿的客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按照客人的建议,我们在自家的菜地里种上各种瓜果蔬果,还原自然生态。游客到我这里,可以自己采农家菜,做农家菜,吃农家菜,体验农村田园生活。”李慕刚说。

节假日时,“雨涛”民宿总会被预定得满满的。今年国庆节前,“雨涛”民宿所有房间全部住满,线上还有游客打电话咨询订房事宜。

“我现在需要注重做好每一个细节,有条件的话将民宿再进行打造升级,提升档次,办出自己的特色,同时,以更耐心细致的服务让到民宿里来的客人感到更舒适温馨,相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宿也会更加火爆起来,我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舒心。”对于民宿未来的发展,李慕刚信心满满。

游客在民宿旁拍照 桂松 摄

放下“泥饭碗”

端起“金饭碗”

金秋时节,万峰林双升村200余亩“火龙果基地”,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连片的火龙果长势喜人,枝蔓上坠着沉甸甸的果实,惹人喜爱,空气中飘着的淡淡果香,沁人心脾。

作为万峰林双升村的村主任和基地的合伙人之一,龚洪华只要一有时间便到基地察看火龙果的长势,基地倾注了他许多的心血和希望。

和别人一样,龚洪华以前也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务农,也会做做水果批发等小生意,日子过得安稳,但手头总是富裕不起来。龚洪华不止一次地想过,如何才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改变现状,让日子更有奔头?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万峰林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龚洪华看到了一线商机。“2010年以来,万峰林旅游开发的力度越来越大,我想,能不能够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流转部分土地进行精品水果种植,让现有的土地价值得到较大的体现,于是我先流转了50余亩的土地,种植火龙果,让游客来采摘。”龚洪华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火龙果种植后的第一年,亩产值就能够达到20000余元,远远超过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种植的价值。

村民采摘火龙果售卖给游客

2017年,龚洪华当选双升村村主任,这也让他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如何利用万峰林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大好契机,将村里的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凭借着之前的火龙果种植经验,龚洪华建议,将村里闲置起来的土地流转下来,种植火龙果,并建立基地,让到万峰林里游玩的人们能够体验到水果采摘的乐趣。2019年,火龙果基地建成,同年,双升村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目前,火龙果基地发展势头良好,这也带动起附近村民的就业,平均每天有20余个工人在基地务工,务工费每人每天100元,村民们都觉得满意。”基地法人代表何长安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流转土地,在现有的基础上种上沃柑、无花果等精品水果,让基地变成精品水果采摘园,同时,我们还准备在采摘园中建立露营基地,将基地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观光农业花园’,让以前的‘泥饭碗’变成旅游发展大潮中‘金饭碗’。”龚洪华满怀信心地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搭上旅游的快车,万峰林农民的致富之路也将越走越宽。(文/图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文国坤 戴宏瑶)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审:杨朝敏 黄崇星 孔德宽

本期二审:魏浩然

编务终审:郭连军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http://www.qxnrb.com

官网:http://www.zgqxn.com

邮箱:[email protected]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