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1《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共2课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意图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1《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共2课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1《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共2课时)

2024-07-15 04: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1《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爱整洁》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我的好习惯》。把“养成好习惯”放在教材的第一单元,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成为本册教材四个单元的核心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长共在的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美好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本单元教学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本单元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马虎等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四课内容分别对应整洁、精神、守时惜时和认真细心四个方面。本课是单元的第一课,其核心主题是养成整洁的好习惯。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爱整洁”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教材以“镜子里的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关注自己,发现自己身上整洁和不够整洁的地方在哪里,主要侧重自我检查,了解整洁是一种大家共同的感受,不只是自己觉得“可以了”就可以了。“这样做好不好”引导学生从第一环节静态的整洁的认识,转换到对日常生活中动态整洁的认识。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去分析、判断自己或同学还有哪些行为是不整洁的。第三个主题,“保持整洁有办法”定位于教学保持整洁的具体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活动,分享自己保持整洁的经验和办法,互相勉励,共同成长。第四个主题,通过对“这样是爱整洁吗”这一话题的讨论进行认知行为提升,知道弄脏之后能及时洗干净才是真正爱整洁的表现。另外,绘本《皮皮的故事》以童话的方式说明整洁的社会意义: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问题,也是社会交往时的一种礼貌。二、学生情况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相关知识技能进行了解。如,你知道什么是整洁吗?你是否掌握了洗脸的技能?是否成功地梳过头发?你认为整洁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好处?爸爸妈妈是否每天起床后会自觉整理好服装?家里是否经常处于整洁状态?通过以上问题了解孩子对整洁的认知水平,整洁行为的动机,以及家长的示范情况和家庭是否有这样的情境。通过对一个班级40名学生的访谈测试,了解到:58%的同学知道什么是整洁,知道整洁指的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很多学生能够说出整洁的好处。如,让别人喜欢、个人干净利索、小朋友喜欢和你玩、老师会表扬夸赞、显得很文明等。说明孩子们对整洁的重要性还是有一定认识的。访谈也发现92.5%的孩子自己洗脸,但只是洗洗脸颊部分,75%的学生需要家长帮忙洗脸,可以看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洗脸洗手等保持整洁的好方法。长头发的女孩子中,100%是家长帮助梳头发。22.5%的学生刷牙需要家长的提醒。80%的学生发现家长出门服装整齐,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里还比较整洁。总的来看,一年级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对整洁还是有一些浅显的认知的,能够意识到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习惯问题,还会影响到与别人的交往。但由于自理能力较弱,能力水平和认知程度所限,讲卫生、爱整洁还不是孩子们自发和主动的追求,学生的良好行为大部分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的,还没有养成整洁的习惯。由于年龄的特点,依赖性强,加上长辈们比较忙又宠爱有加,孩子们在保持整洁的具体方法上有所欠缺,更不懂得整洁与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的关系。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一)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认识生活中“整洁”的具体表现,知道保持整洁的具体方法。(三)能够辨析生活中“爱整洁”的行为。教学重点:认识“整洁”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知道保持整洁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愿意做爱干净、爱整洁的孩子,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 完成主题话题“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好”“绘本《皮皮的故事》”第2课时:完成主题话题“保持整洁有办法”“这样是爱整洁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整洁,认识生活中“整洁”的具体表现。2.懂得整洁和不整洁对生活带来的影响。3.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教学重点:认识整洁的具体表现。教学难点:懂得整洁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活动一:镜子里的我环节一:自我检查1.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照过镜子吗?2.过渡:平日里,我们经常会照一照镜子,来检查自己是否干净整齐。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吧。3.追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自己很整洁?4.小结:我们来归纳一下,手、脸、头发等身体部位是否干净,我们总结为个人卫生,衣服、裤子、鞋子是否整齐我们称为服装整齐。【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通过自己照镜子,检查自己的仪表,观察启思,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整洁,怎样才算是整洁的孩子。环节二:相互提醒1.游戏:把你的同桌同学当作一面镜子,你一边照镜子,一边问:镜子,镜子,我整洁吗?镜子一边照着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边回答。如,你的头发很整洁,你的小手很干净,你的衣服很整洁;会说话的镜子一定要注意,如果发现整洁的地方提出表扬,如果发现哪些地方不够整洁,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帮忙整理好。2.活动:学生活动与交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照镜子的游戏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整洁情况,然后再互相检查,换位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整洁意识。在角色转化后,让学生提出建议并帮助同学整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整齐、清洁的这第一层次的理解,也训练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活动二: 这样做好不好环节一:看图辨析1.过渡:出示教材第3页的三幅图,请同学们观察后提问:哪位小朋友做得好?2.提问:第三幅图,为什么这位同学做得好?老师追问:当看到小朋友很整洁,你是什么感受?3.追问:前边两幅图呢?生活中,经常有人这样做,对此,你有什么想法?4.引导:我们除了要关注个人卫生,衣着整齐,环境的整洁也要关注。书桌上的物品,书包里的文具是否整齐摆放,也是爱整洁的表现。我们把物品是否归类摆放,是不是干净整齐称为环境整洁。5.检查:检查一下,你的课桌、文具是否摆放整齐,桌面、桌洞是否干净。如果不够整齐,马上整理一下。铅笔、尺子放到哪里?书本放到哪里?6.拓展:我们把这位小朋友的家放大,看看他的房间?你发现了什么?房间里的衣服整齐地挂在柜子里,玩具归类摆放,这也是环境整洁的表现。一个爱整洁的孩子不仅要注意个人卫生,衣着整齐,还要关注环境整洁。7.延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有的小朋友把衣服穿反,有的同学头发凌乱,扣子扣错,红领巾也褶皱得不像样子;他们下课后,不管地面脏不脏,喜欢趴在地上打滚游戏,下雨天故意踩水坑弄脏了衣服;这样不整洁对我们会有哪些影响?8.小结:不整洁会让我们不舒服,我们都不喜欢,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设计意图】 将生活中不整洁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家一起寻找原因,分析问题,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通过充分的交流,明白不整洁的危害。拉近学生与整洁的距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整洁的内涵。活动三:小猪皮皮的故事1.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不整洁还会有哪些影响呢?我们来听一听小猪皮皮的故事。出示:教材绘本故事(图片+音频)2.提问:1-4 小猪皮皮为什么不受小伙伴的欢迎呢?怎样成为小鸡小鸭的好朋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帮帮他?5-8 听了同学们的话,小猪是怎么做的?只是今天整洁了,就行了吗?山羊爷爷对他说了些什么?9-10想象一下,皮皮以后会怎么做呢?后来,皮皮到小马、小牛家去做客会是什么样子?3.小结:皮皮得到山羊伯伯的指导,每天按时洗漱,保持衣服干净整齐,长期坚持,养成了爱整洁的好习惯。生活中,我们发现小朋友不够整洁,我们也要帮帮他。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发现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问题,也是社会交往时的一种礼貌。【设计意图】 借助绘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孩子很快进入到情境之中,分析小猪皮皮的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整洁不仅是个人的卫生习惯,还影响他人的感受。课后延伸:回家之后,看一看自己的房间,物品是否归类摆放,是否干净整齐?如果不够整齐,把自己的房间整理一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养成整洁的行为习惯的意识。2.知道如何做好个人卫生,懂得保持整洁的具体方法。3.能够辨析生活中“爱整洁”的行为。教学重点:懂得保持整洁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养成整洁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活动一:干净整洁好方法1.提问:你今天这么整洁,早上起来都做了些什么呢?2.追问:除了每天都洗脸、刷牙,想一想,我们每天还要做哪些事情,让自己整洁呢?根据学生的回答,ppt展示每天要做的事。3.提问:(出示:剪指甲图片)多久剪一回?为什么要经常剪指甲?我们还要经常做什么?4.过渡:刚刚我们说的这些是为了整洁,每天或者经常要做的事。在这些事情中,哪些是你自己会做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洗脸的?请同学做补充5.体验:大家一起来做一遍,两只小手并起来当毛巾。来,我们洗洗脸,再洗洗眼睛,耳朵擦一擦,耳朵后边洗一洗,还有脖子别忘记,最后擦擦鼻孔。好了,小脸洗干净了吗?6.小结: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很平常,但看似平常的事我们并不见得能做好。要做到真正的干净整洁,我们每天洗漱都要认认真真,不能有一点糊弄。【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指导学生整洁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全班活动,师生互动,个人活动等丰富的形式,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多样的形式与有效的动手实践有机结合。在活动中,突出重点,发展能力。活动二:保持整洁有办法1.过渡: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小朋友早上洗得干干净净来到学校,下午放学,却变成一个小邋遢,这是怎么回事啊?是啊,平时学习活动需要保持整洁。你是怎样保持整洁的?请把你的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1)发现头发乱了,要马上整理好。(2)用完毛巾后洗一洗,再挂起来。(3)发现红领巾歪了赶快扶正。(4)鞋带开了要及时系好。(5)每天饭后漱口。……2.引导: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保持整洁的好办法,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着学一学哦!3.交流:课前和同学们聊天,发现我们在保持整洁的时候,有的同学遇到一些困难,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全班交流:(1)吃完中午饭,嘴角上沾着油;(2)感冒了,总是打喷嚏;如果我们提前准备了纸巾和手帕,用它们来擦一擦。这样就能保持整洁了。纸巾和手帕是我们保持整洁的好朋友。(3)擦黑板时手上沾了很多粉笔沫;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可以用纸巾擦一擦,也可以用洗手液,及时把它们洗干净。4.小结:我们每天在学校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候很容易弄脏自己。我们要学会随时随地整理自己。手和脸脏了,去洗一洗。活动结束后及时把衣服穿好,扣子扣好,红领巾戴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从早到晚的整洁。【设计意图】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来说,生活化的课堂尤为重要。本环节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置在校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会如何才能保持整洁,知道保持整洁的方法,把思考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活动三: 这样是爱整洁吗?1.过渡:做一个爱整洁的孩子,这些活动还参加吗?看书P5页,三幅图。(1)学校外出实践活动,小朋友们一起玩沙雕,有的同学说,“太脏了,别玩了!”(2)上手工课,有的同学怕弄脏手,说:“我不想做,手上弄得都是泥。”(3)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做值日,出了一身汗,衣服也弄脏了。他说:“虽然衣服脏了,但教室干净了。”2.提问:他们的话对吗?认为对就画个笑脸,认为不对就画个哭脸。3.追问:你画得是哭脸,还是笑脸?为什么?那活动后,怎样保持整洁呢?4.小结: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活动,相反,为了环境的卫生,我们要在劳动时不怕脏;为了能更健康地成长,也要尽情锻炼,参加各种挑战。活动后,只要我们做到及时洗手,勤换衣,勤洗澡,这样既能愉快地活动,又能保持整洁。【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学生为了保持整洁而出现的错误生活行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明白不能刻板机械地“爱整洁”,需要在生活中灵活应对,避免他们陷入爱整洁的误区。教学效果:(一)课堂实效--教学中传授“思考的方法”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以要学习的内容为载体,注重学习的过程设计,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有所体现。不仅关注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整洁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学会自理,承担责任。同时,学生习得一些整洁的方法,突显学段特点,彰显课程本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能力发展。(二)教学建议--关注学生思维素养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整体素质。在课堂上,通过问题的精心设置给孩子们话语权,将学生的思维真正激发起来,通过积极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探究保持整洁的方法,感受保持整洁的重要性,使整洁的意义得到了梳理,整洁的技巧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很好的呈现,从而进一步感悟保持整洁不是一时做到就可以的,需要长期坚持。(三)教学反思--以活动设计为主线学生的学习经验是在运用中积累起来的,本课设计以活动贯穿始终,给足学生探讨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多维交流中呈现动态的思维过程,引发思维的碰撞。每一项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关注的不仅是道德习得的结果,更关注道德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习惯养成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