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两文银等于多少人民币 在古代,“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在古代,“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2024-06-12 10: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古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究竟如何?

现在的很多古装剧中,对于银子的概念都比较模糊,银子的价值也被缩小很多,剧中的人物出手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银票。还有武侠剧中那些行侠仗义的大侠们,在酒楼里吃个两斤牛肉几壶酒,随手就是几十两一个的大银锭甩给掌柜。

对于这样的情节,可能很多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认为银子可能跟铜钱差不多。那么,在古代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即使是白银大量流通的明清时期,银子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可观的,拿几十两银子只吃两斤肉几壶酒,这样的桥段只能存在于电视剧中。

在古代不同的时期,一两银子的价值也不尽相同。以明清时期为例,这一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在货币流通中也占据着主要地位。比如说清朝的乾隆四十二年,这一年和珅正式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而当年的朝廷税收也才达到了八千万两,就这已经是乾隆时期税收最高的一年了。想想看,电视剧中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银票,在古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虽然说白银作为货币普遍流通是在明朝中期,但是从唐朝时期开始,白银已经具有货币的属性了。只不过唐宋时期的白银比较少,通常都是作为朝廷赏赐或大宗商品买卖才会用到白银。当时的白银主要分为五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和三两,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南宋名将张俊,他将家中的银两都铸成了一千两一个的大银球,就连小偷见了都徒呼奈何。

以宋朝时期为例,宋朝的货币制度比较复杂,除了白银之外,铜钱、铁钱甚至还有纸币。而且在宋朝不同的时期,一贯钱的数量也不相同。虽然说大多数时期,一贯钱就是一千文铜钱,但是在朝廷财政比较吃紧的时候,也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例子。甚至就连铜钱的价值也不相等,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不同价值的铜钱。

那么,宋朝的一两银子大约等于多少人民币呢?

以北宋时期为例,根据《宋史·食货志》中的记载来看,北宋时一两银子大约能够买半头牛或者三四只羊,按照现在的牛羊肉价格来算的话,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千块人民币。不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值,没办法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值。如果按照米价计算,因为古今生产力差距太大的原因,得到的结果也并不怎么准确。

关于宋朝时期一两银子的价值,虽然只能得到一个大概的数值,但是像武侠剧中的那些大侠们,随便一餐恐怕起码要吃掉好几万块了,这显然是十分不合理的。即使是白银大量流通的明清时期,白银的购买力还是非常高的,根本不可能出现电视剧中的这种情形。以明朝中期为例,一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三口之家两个月的生活费了。

古代以银子作为货币时,遵循的是1两等于10钱,1钱等于10分的换算规则。按照《明史》中的记载,戚继光手下的兵卒每日饷银仅有三分银子,也就是说一名兵卒一个月的饷银也还不到一两银子。而明朝中期自张居中改革之后,万历年间的朝廷税银一年也才200万两。综合来算的话,明朝中期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块左右。

古代不同时期的银子价值差距很大,而且换算出来的数值也并不是太准确。大概也只有清朝末期的银子价值能稍微准确一点,因为清朝灭亡至今也才不过百余年,时间过去的并不太久远,所以换算的比较准确。以清末为例,一斤猪肉的价格大约是20文铜钱,一亩良田的价格大约在10两银子左右。考虑到清末战争赔款造成的白银外流,综合算起来的话,清末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八百块左右。

可能有人觉得不太相信,古代银子的价格为什么这么高。在古代,人们最常用的是铜钱,可能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成锭的大银子。以晚清重臣左宗棠为例,他一年的俸禄也才两百两银子,这就是他一年的薪水,足够他一家全年开支。当然,他除了俸禄之外,每年还有大约两万两的养廉银子,这部分收入基本上都被他捐给朝廷西征充作军费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