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in10关闭强制驱动签名的方法有哪些呢视频教程 观点

观点

#观点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观点 | 佛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战略地位

编者按:

本文从格局、实力、国际性、普世价值、政教关系、与学术界的关系等六大方面分析说明了佛教相对于儒、道两家的优势地位,强调佛教既具有宗教性又有文化性,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复兴进程中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文化格局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主要由儒释道三教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及由此支撑和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理性、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等为主的西方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并存发展成为此后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直到今天,尽管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起伏变化。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这三种文化的定位是,马克思主义居指导地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民族的血脉,外国优秀文化是我们吸收借鉴的宝贵资源。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其来源,则是将上述三种文化凝聚在一起,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新体系。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两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中国化传统文化的复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这种文化发展态势中,佛教依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来源:Unsplash

1.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来看,佛教具有同儒道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机体,携带着儒道文化的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的载体。

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与儒道两家相互竞争,彼此激发,并在相互借鉴中,沉淀各自角色,分工式应对中国人的生命需求,形成并立互补、圆融一体的文化格局,任何一家的缺失都会导致中华传统文化基本体系的松动与破裂。

与此同时,三家中的任何一家,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其他两家的文化元素。从佛教来看,历经两千年三教互补呼应的文化生存与发展机制,使佛教文化中逐渐汇聚了大量以儒道为主的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所以,佛教不仅仅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而且是承载着儒道等各种中国文化元素的佛教,特别是儒家的仁爱思想、慈孝观念、家国情怀与礼仪习俗,道家的思辨风格、山水喜好、自由追求与超脱境界,以及道教的养生实践和神灵观念。

古代,佛教高僧深谙儒道文化,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中医养生和园林建筑等中国传统文化;今天,佛教寺院依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佛教信仰者是儒道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弘扬者,特别是寺院随处可见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和各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实践,让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活力与载体支撑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佛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与儒道文化互补呼应的生存机制,养成与儒道文化相依共生的文化机体,所以,佛教的存在天然呼唤着儒道文化的彼此相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儒道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儒教丧失物质载体并饱受摧残、道教势小力薄而复兴低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说,离开了佛教,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将面临危脆甚至瓦解的危机。

2.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实力现状来看,佛教是目前中华传统文化三大支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支,也是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有前途的一支,这无论从佛教的场所数量与规模,还是从出家僧众的人数与文化素质,以及在家居士的数量及其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看,都是三家当中首屈一指的。

清末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文化饱受批判和摧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家。

道教本身力量就弱,近代以来始终难以从新文化的打压中真正复兴过来。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也有发展,但在科学理性占据文化主体地位的时代,道教文化中的很多传统都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佛教乘近代以来不断复兴的势头,凭借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尤其是有关心灵净化与精神激发的理论、世界佛教的呼应以及灵活机动的应对之策,获得迅速的发展。佛教的强劲存在源源不断地向中国传统文化输入鲜活的因子,激发并带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没有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变得疲软无力。

3.从中外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佛教与东亚、南亚、东南亚、以及欧洲与美洲等地的佛教从古到今都是融会一体的,形成一个彼此链接、相互呼应的同一宗教文化体系,所以,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国际性的一支,从而也是最容易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文化体系。

孔子学院在国外面临的一些尴尬处境说明儒教文化在国际接轨方面的确还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在传统三家文化当中,走向世界、融入国际文化潮流最便捷的出路可能在于佛教。所以,在中外文化交往、尤其是中华文化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佛教文化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佛教,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桥梁将坍塌大半。

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目前在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国家的传播,同时也为儒道文化提供了传播的平台,营造了氛围,特别是作为海外华人精神家园的佛教寺院和佛教团体,往往同时传递着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神。近代以来,借助基督教,西方文化融入中国社会;今天,借助佛教,中国文化也可以融入国际社会,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东方智慧的资源。

来源:Unsplash

4.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适应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来看,儒释道三家都包涵着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理念,但总体上看,儒家的核心理念自近代以来频惹争议,大量糟粕性文化元素与儒家捆绑在一起,特别是随着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交往模式等的瓦解,儒家社会土壤的沦丧,极大地减弱了儒家文化的现代适应性,那些看似美妙的理念其实已经难以与现代文明实现深度接轨。

道教核心学说尤其是源于道家的那些自然哲学与精神自由等,蕴含着灿烂的东方智慧,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但相对来说比较单薄,自我支撑与对外拓展性不如佛教那么深厚而强大。

佛教理论具有更强的普世性,缘起、因果、慈悲、觉悟、清净、平等、中道、和合、圆融等理念不但是古代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乃至未来的共享理念,不但是中国的智慧,也可以为世界其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离开了佛教,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面和现代感召力将大打折扣。

从另一方面来看,佛教文化与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普世价值之间不但没有冲突,而且具有独特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在与国际潮流接轨的过程中,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佛教文化的核心理念不但不会遭到淘汰,而且会如鱼得水。

方立天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高峰论坛上的讲演中将中国佛学思想精华概括为:缘起、因果、求智、修善、平等、慈悲、中道、圆融,并自信地说:“自由、平等、博爱等源于西方基督宗教背景下的理念,自文艺复兴以来影响了世界几百年;而在今后数百年,中国佛学思想的精华,也必将在地球村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5.从政教关系的历史传统与当代体现来看,中国佛教是一种宽容平和、方便善巧的宗教,在处理政教关系方面,始终坚持和谐呼应的原则,从道安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到此后为中国佛教普遍接受的护国理念,中国佛教积累了丰富的处理政教关系的成功经验。

中国佛教的爱国思想与实践及其固有的圆融与平和特性,更容易获得政治上的尊重与保护,从而更易拓展其社会生存空间,并维护其合法权益,彰显其文化价值,这不但为佛教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为中国当代宗教树立了一种文化形象,为和谐政教关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和谐政教关系的建立,急需突破宗教“鸦片基石论”的苏联模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率先提出“宗教是文化”的宗教文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视宗教为异己力量的观念,而后吕大吉、方立天、卓新平、牟钟鉴等一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宗教文化论获得全社会对宗教的尊重,而这一观点在当时主要依靠佛教界领袖的努力并首先依据佛教文化而得到证明,并为其他宗教的文化性论证提供了依据。

今天的宗教,在坚持中国化方向以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方面,佛教依然具有优势的资源,并作出了骄人的成绩,从而为整个中国宗教树立了榜样。

6.从教学两界的关系来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具有温和包容的性格与学理探索的传统,对科学理性与学术研究抱有开放的胸怀,历来积极开展佛教历史与学理的研究,这有利于同学术界保持友好坦诚的交流关系,从而更易与以理性为前提的现代学术实现深层接轨,并因此更容易主动接受现代文明的影响。

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提出理性色彩浓厚的人间佛教思想,同时提出要坚持和倡导农禅并举、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三个优良传统,从此学术研究一直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优良传统不但提高了中国佛教界的佛学理论水平,而且增强了佛教界对学术研究的尊重,推动着佛教界与社会各界的学术合作。

截至目前,在中国宗教学术领域,中国佛教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教学两届通力合作,政、教、学、企四界彼此呼应。佛教所拥有的这一良好局面可能是中国所有宗教中最具优势的,佛教因此也可以发挥更加广泛和深远的社会文化价值。

来源:Unsplash

总之,佛教在中国,既是一种宗教,同时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在当代,佛教的文化价值将越来越重要。洪修平先生认为,“佛教在当代社会及其在未来的发展,就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作为宗教,承担起延续佛陀慧命的责任和使命,二是作为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文化资粮……

中国佛教文化在社会中被广为研究和传播,既不会有传教之嫌,也不会导致佛教的‘泛文化’化而影响佛教信徒的宗教信仰。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一起,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将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佛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复兴进程中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文节选自:李利安《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战略地位及其现代转型》

原载于《宗教学研究》 2019年01期

李利安

李利安,1961年生,西安市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佛教史、宗教学基本理论等。

本公号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若要转载,请在后台联系我们

出炉了!

本文由禅基地编辑组整理,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编辑/小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