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NPWT VAC VSD)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vsd负压引流原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NPWT VAC VSD)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NPWT VAC VSD)

2024-03-02 14: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负压封闭引流的原理

    目前临床上对于浅表创面,普遍采用换敷治疗,治疗时间长,疗效欠佳,纱布容易被渗出物浸湿,导致污染和再感染,需要频繁更换敷料。对于深在的创面或腔隙多采用引流管引流,无论主动或被动引流,均借助引流管端孔及有限侧孔引流,不可能做到与引流腔的充分接触,是一种点状或多点状引流,且引流管裸露于引流腔内,很容易被堵塞,在使用高负压吸引时更容易导致管孔封堵,引流效果不尽人意,开放引流更有招致感染的危险。负压封闭引流是以医用泡沫材料作为引流管与创面的中介,一方面,可以达到全创面引流;另一方面,引流物经泡沫材料分割和塑形后引出,不容易堵塞引流管。封闭是保持创面持续负压的前提,同时使创面与外界隔绝,防止污染和感染。对于浅表创面,薄膜和泡沫材料组成复合型敷料,其功能近似皮肤,使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状态。高负压持续吸引使创面渗出物及时被清除而保证创面清洁;在有较大的腔隙存在时,高负压亦有助消灭腔隙;对浅表创面,也可达到缩小创面的效果;同时高负压本身也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组织学检查证实,负压封闭引流的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增生期胶原合成出现较早,修复期可见到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强。

    4 负压封闭引流的疗效

    4·1 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负压封闭引流是一种全创面高负压持续高效引流,加上其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一组1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合并感染创面的临床对比观察发现,负压封闭引流组创面清洁时间较常规换药组缩短一半,一组40例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也有相同疗效。

    4·2 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我们最早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普通外科,以替代普通引流管引流,至今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断裂伤、外伤性十二指肠腹膜后段穿孔、肝脓肿、腹腔及腹膜后脓肿、胃切除术后漏、外伤后结肠漏等数十例病人,并应用于乳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肝切除术以及其它腹腔内脏术后引流共百余例病人。结果证明,负压封闭引流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引流,一般而言,术后24~48小时引流液量较常规引流明显增多,无引流腔内液体残留,特别是能够很好地解决肝切除术后术野积液的问题。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全身状况迅速改善,而且临床观察还有促进胰腺恢复生机之疗效。脓肿病人,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并有效地避免了残余脓肿的形成。消化道漏的病人多能在半月内达到漏口闭合。乳癌根治术病人,因持续高负压吸引,皮瓣与深部组织间贴合紧密,愈合良好,避免了术后胸部绷带加压包扎之劳苦。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病人,会阴部创面愈合迅速,无残腔形成。

    4·3 减少病人痛苦,并减轻工作量

    一次负压封闭引流可以保持有效引流7天左右,加之治疗时间的缩短,换药次数锐减。因此,减少了频繁换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这在少儿病人表现尤为突出,同时也使医护人员从繁忙的换药工作中解放出来。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病人经改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换药次数由原来的平均11·3次,剧减至1·82次。

    4·4 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生物透性薄膜构成阻止细菌入侵的屏障,有效地预防了常规换药和引流可能招致的污染和感染。一组开放性骨折病人的创面细菌培养和计数结果表明,负压封闭引流后的创面未出现新的致病菌,原有致病菌数也减少到远小于105/g。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尤其应该指出,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纯物理方法,完全避免了各种化学治疗(例如抗生素治疗)可能引致的副作用。总体而言,也使医疗费用得以降低,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