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般控制图和预控制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pc抽样频率 浅谈一般控制图和预控制图

浅谈一般控制图和预控制图

2024-05-09 19: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的关系:

在对过程实施控制之前,首先用分析用控制图对欲控制的过程实施诊断,当确认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时,将分析用控制图控制界线延长,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

过程控制与过程能力的关系:

状态IV是最不理想的,需要加以调整,使之逐步达到状态I,调整的过程即质量改进的过程。

从状态IV达到状态I的途径有二: 状态IV→状态II→状态I;或 状态IV→状态III→状态I。

控制图过程异常判断准则:

A:点子超出控制界限(包括落在界限上) (注:一般认为,做分析用控制图有20~25个子组就够了)

B:点子在控制界限内排列不随机:

B-1:连续9点或更多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B-2:有6点或更多的点具有上升或下降趋势;

B-3:连续14点中相邻点了上下交替;(注意,出现周期变化的常见原因有:a)操作人员疲劳;b)原材料发送有问题;c)热积累或应力积累)

B-4:连续3点有2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μ±2σ以外;

B-5:连续5点有4点落 在中心线同一侧的μ±σ以外;

B-6:连续15点集中在μ±σ范围内[C区之内;(注意,此种情况被有些人认为是好现象,其实这里面可能存在:a)弄虚作假,人为处理数据;b)分层不够,如两条生产线的产品被混合抽样,造成组内变差大于组间变差;c)如是控制用控制图,则说明控制图已年久失修没有针对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修正控制界限,使得控制界限太宽,失去控制作用。在排除以上可能后,才能总结现场减少标准差σ的好经验)

B-7: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且无一点在μ±σ区域内。

预控制图(Pre-control Chart)的运用

预先控制是一项比控制图更新、更简单、更好用、更廉价,在统计方法更强大的技术(世界级质量管理工具DOE),是Rath and Strong咨询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预先控制的奠基人是Frank Scatherwaite(著名的统计学家)。预先控制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建立预先控制线(控制限)

确定过程能力的捷径(开始生产的五个产品全部落在绿色区域表示为CPK>=1.33)

生产的预先控制:样本规模,继续/停止

抽样频率(二个连续部件的抽样频率是通过二次停机<即二对黄点>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除以6来确定;缺陷水平低于100PPM的预先控制,把抽样规模由2个部件增加到2组,每组取5-20个部件)。

预控制图说明:

预控制图是控制图的替代物,特别适用于小批量生产过程;

预控制图不是在过程开始前进行预控,与控制图一样是在过程发生异常之前进行预控;

预控制图不需要计算控制界限,所以免除了积累过程数据(收集预备数据做分析用控制图)的内容;

预控制图是直接用单个样品的实测值对过程作出判断。

预控制图应用的先决条件:

要求过程的质量数据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1.10(最好是Cp>=1.33);

要求过程的质量数据分布的分布中心必须与规格中心相重合。

在预控制图内添加两条P-C线(预控线),将预控制图分为三个区域。在规格界限与规格中心(M=(Tu+TL)/2之间1/2处设置两条预控线(P-C线)。P-C线的数值等于规格界限(Tu与TL)和规格中心(M)的平均值。注:Tu——规格上限,TL——规格下限。

预控制图的应用:

加工开始时,需保证连续测5件产品,其实测值全部落入绿区之内,此时认为符合要求,过程可以开始运行。若5件产品中有1件产品的实测值落在绿区以外,就需要调整过程(如工艺参数、设备、工装、仪器等),直到连续检测5件产品的实测值全部落入绿区时,才能正式应用预控制图。

过程正式运行后,按确定的时间间隔每次连续抽取2件产品进行检测,并按下表中的规则对过程作出判断:

欢迎报名参加苏州SPC培训,互动吧报名入口:http://www.hdb.com/party/mp9k2.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