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气道疾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nec的主要病变部位是什么 慢性气道疾病

慢性气道疾病

2024-06-21 17: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会议速递!

整理 | 折花

慢性气道疾病包括COPD、哮喘、支扩等,40岁以上人群患COPD达13.7%,高居我国居民死因第4位;哮喘中国成人患病率达4.2%;而支扩的患病率以年均32.8%的速度上升[1]。

小气道病变是慢性气道疾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以前经典的介入技术在小气道的诊疗战场上是个相对盲区,因为最有代表性的工具——支气管镜,它最小的直径仍有2.8cm,而小气道的直径在2cm以下,故介入技术很难在小气道疾病方面开展诊疗。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被研发推广,比如气道内超声、OCT、共聚焦显微内镜等。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李时悦教授在本次会议中,着重介绍了OCT技术。OCT技术的原理、优势是什么,又有哪些临床应用?现将讲座整理如下,以供读者学习。

OCT概述

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是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最早应用于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它与超声的工作原理相似,通过发射、收集的光波信号将其重建成像,其图像更加清晰,并且具有独特的空间分辨率,被称为“生物显微镜”。

图1 OCT设备及测量指标

OCT设备探头外径0.9mm,扫描范围约5.4cm,扫描直径2-3mm,故其特别适用小气道的检测,常用测量指标包括平均管腔内直径(Dmean)、管腔内面积(Ai)、管壁面积(Aw)和管壁面积百分比(Aw%)。

图2 气道内OCT

气道内OCT,探头直径一般在0.9mm左右,对气道进行扫描之后大约可以得到540幅/横断面图像,在对图像重建后可显示气道纵切面的情况,包括黏膜、黏膜下层,其优势是无创无辐射、分辨率高,可探索第9级支气管的情况。

OCT技术是小气道疾病的重要的评估手段

1OCT可作为早期发现COPD的检测方法

国外较早将OCT应用于气道疾病的诊治,2007年加拿大团队应用OCT对第3级到第5级支气管,发现气道管壁面积百分比与FEV1%具有高度一致性,提示OCT在检测小气道壁变化更加敏感[2]。国内钟南山、李时悦团队成功将OCT技术对于小气道的检测拓展至第9级支气管,并首次阐明小气道位于第七级及以下气道。同时李教授团队同样将OCT应用于早期COPD小气道的检测上,结果发现小气道异常与FEV1为标准的COPD分期相关,以及OCT可检测出重度吸烟但肺功能正常者的小气道管壁早期病理改变,提示OCT可作为发现早期COPD的检测方法[3]。

图3 OCT应用于COPD检测结果

2OCT提示中等气道结构改变是导致哮喘症状的关键病变部位

另一方面,李教授团队也将OCT技术用于哮喘患者的检测,通过对比不同程度哮喘患者3-9级的气道结构形态特征,及吸入支气管舒张剂(SABA)后气道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及与肺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发现气道重塑的严重程度随着哮喘严重程度而增加,且轻度哮喘早期已出现第5-第9级管壁明显增厚,通过动态观察发现吸入SABA后中等气道管腔面积(Ai/BSA)的改善值与FEV1、FVC和MMEF的改善显著相关,而小气道Ai/BSA改善值与肺功能并无相关,提示中等气道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哮喘症状的关键部位。

图4 OCT应用于哮喘的检测结果

3OCT用于药物评价研究

李教授团队利用OCT技术设计了一项前瞻性、开放性的药物评价实验,即通过对比三联药物(ICS+LABA+LAMA)与双药(LABA+LAMA)对中重度慢阻肺小气道重塑的作用发现,规律使用三联药物疗法12个月可显著缓解中-重度 COPD的小气道重塑。

在他们正在进行的实验中发现,三联药物完成52周的治疗和随访的15例病人中,三联治疗可显著增大小气道(7-9级支气管)的气道管腔面积(Ai),显著降低气道管壁厚度(Aw%),并改善FVC和SGRQ评分。

图5 70岁老年男性规律吸入3药52周后气道OTC图像显示气道管腔面积(Ai)显著增大,气道管壁厚度(Aw%)减小。

李教授通过三项他们团队进行的研究向我们展示OCT在小气道疾病应用方面的广泛前景,在未来,OCT势必在探索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一席之地。

慢性气道疾病的介入治疗

慢性气道疾病的介入治疗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包括介入技术治疗COPD、哮喘和介入技术联合再生医学治疗慢性气道疾病。

目前经气道治疗COPD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如支气管活瓣、热损伤(蒸汽)、机械性萎陷(弹簧钢丝)、靶肺去神经支配、液氮冷冻喷洒、脉冲电场等。

支气管活瓣

机械性萎陷(弹簧钢丝)

靶肺去神经支配

冷冻喷雾疗法

脉冲电场

其他用于慢性气道疾病的介入治疗,除了正广泛应用的支气管热成形术,还有正在进行多中心研究的通过液氮冷冻球囊再对靶肺去神经支配的技术,除此之外还包括干细胞-支气管基底层细胞介入修复肺脏、支扩的技术等,不过仍然探索中。

小结

介入技术可对小气道管壁、肺泡结构进行检测,是慢性气道疾病诊断、评估和随访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成熟,它将成为慢性气道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标示着,慢性气道疾病将是介入呼吸病学的主战场之一。

参考文献:

[1] 郑慧珍,姜霁津,毛贝,等. 支气管扩张症研究年度进展2022.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08):623-627.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1126-02513.

[2] Coxson HO, Quiney B, Sin DD, Xing L, McWilliams AM, Mayo JR, Lam S. Airway wall thickness assessed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8 Jun 1;177(11):1201-6. doi: 10.1164/rccm.200712-1776OC. Epub 2008 Feb 28. PMID: 18310475; PMCID: PMC2408438.

[3] Ding M, Chen Y, Guan WJ, Zhong CH, Jiang M, Luo WZ, Chen XB, Tang CL, Tang Y, Jian QM, Wang W, Li SY, Zhong NS. Measuring Airway Remodeling in PatientsWith Different COPD Staging Using Endobronchi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hest. 2016 Dec;150(6):1281-1290. doi: 10.1016/j.chest.2016.07.033. Epub 2016 Aug 12. PMID: 27522957.

责任编辑:砍树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