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AD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slm模型推导ad 第五章AD

第五章AD

2023-12-01 15: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1,第五章 ASAD模型,在ISLM模型基础上加入价格水平因素,产生总需求曲线。 根据劳动市场和生产函数关系,产生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 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基础上建立总供求模型。该模型可以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原因及治理它们的成本。 利用总供求模型分析经济短期波动的原因及政府的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政策,2,本章导引,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3,学习目标,1、掌握总需求曲线的推导,熟悉引起总需求曲线斜率变化和位置移动的因素。 2、掌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推导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3、熟练运用ASAD模型分析经济一般均衡,以及短期经济

2、变动现象,4,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三、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5,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实际GDP表示的总需求Y包括四个组成部分: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ADCIG(XM) 总需求GDP总支出 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表示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价格水平和

3、产量水平的组合。是在ISLM模型中引进了价格水平,6,P,AD,A,Y,Y0,O,B,Y1,P1,P0,AE,AE0(P0,Y=AE,A,Y,Y0,O,450,AE1(P1,B,Y1,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从简单收入决定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7,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从ISLM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 PM/PLM右移rIY P作为内生变量,引起总需求量沿着一条AD曲线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利率下降,产出增加,LM1(P1,IS,e2,Y,Y2,O,LM2(P2,e1,Y1,r1,r2,r,AD,d2,Y,Y2,O,d1,Y1,P1,P0,总需求曲线的数学推导,LM:r=ky/h - m/h,代入LM

4、得:r= ky /h - M/(Ph,若物价水平P1, 则名义货币供给M=Pm, 或实际货币供给m=M/P,IS:r=(a+e)/d - (1-b)y/d,练习,已知经济中c=100+0.6y,i=600-1000r,g=300,名义货币需求Md=(0.4y-3000r)P,名义货币供给Ms=800, 求解该经济中总需求曲线的表达式。 解:(1)产品市场均衡有y=c+i+g=100+0.6y+600-1000r+300 整理得到IS曲线方程y=2500-2500r (2)货币市场均衡有800= (0.4y-3000r)P 整理得到LM曲线方程y=7500r+2000/p (3)联立IS曲线和L

5、M曲线的方程,消去r,就得总需求曲线的方程:y=1875+500/p,10,理解总需求曲线的关键点,总需求曲线是不同价格水平下ISLM曲线的交点的运动轨迹。 关键点是,P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进而引起LM曲线移动使利率发生了变动。前提是名义货币供给量(M)不变。 曲线上所体现或包含的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下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组合。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是在产品市场存货调节机制和货币市场利率调节机制自发作用下形成的,1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反方向变动,1、凯恩斯的利率效应(时际替代效应) P名义货币需求LrIAD P名义货币需求LrIAD,1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反方向变

6、动,2、实际余额效应(庇古的财富效应) P 实际货币等资产的实际价值 C AD P 实际货币等资产的实际价值 C AD,1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反方向变动,3、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 (国际替代效应) P 一国实际汇率本国商品相对便宜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净出口(NX) AD,1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反方向变动,4、税负效应 P 名义收入 税负PDI C AD P 名义收入 税负 PDI C AD,15,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价格水平下降,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增加。除价格水平之外的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

7、因素很多,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最主要的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 下面我们以政府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例来说明AD曲线的移动,1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M、P不变,增加政府购买,总需求曲线右移。 AD水平移动距离取决于财政政策乘数大小,已经考虑了挤出效应,17,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A、P不变,名义货币供给量(M)增加。 AD水平移动距离取决于货币政策乘数大小。 Y= M/P Y不变时,P和M上升同一比例,为E0F,练一练: 已知经济中c=150+0.5y,i=500-1000r,g=250,名义货币需求Md=

8、(0.5y-2000r)P,名义货币供给Ms=1500 (1)推导总需求函数,并指出P=1和P=2时,总产出各为多少? (2)假设g增加为400,总需求函数如何变化? (3)如果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为3000,对总需求函数有何影响,19,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函数的含义 二、宏观生产函数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 四、总供给曲线的类型,20,一、总供给函数的含义,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Function) 表示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9、Supply Curve) 描述上述关系的曲线称为AS 曲线,21,二、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 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YF(N,K)(长期总生产函数) Y总产出;N社会就业量;K社会资本存量 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把资本存量K作为外生变量,短期不变。 (短期生产函数,22,宏观生产函数的两个特征,总产出Y 随着总就业量N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例增加。 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产量 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N*所能生产的产量Y,Y,YF(N,K,N,O,N0,Y0,

10、N,Y,23,三、劳动力市场均衡(完全竞争,劳动的需求 企业根据实际工资(W/P)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L)确定对劳动的需求量。 VMPL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递减,因此企业愿意支付的W/P下降。 所以,劳动的需求量(Nd)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劳动的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 Nd = Nd(W/P,24,劳动需求曲线,W P,N,O,N0,N1,25,劳动的供给,劳动的供给(NS)随着实际工资的上升而上升,以补偿劳动带来的闲暇损失(劳动的负效应)。 劳动供给量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26,劳动市场的均衡,在劳动市场上,自发的市场机制工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使劳动市场实现均衡,愿意在此工资下就业的劳

11、动力都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 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就是充分就业的状态,27,四、各种供给曲线,1、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中的特殊意义 2、两种工资决定理论 3、古典总供给曲线 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5、常规供给曲线,28,1、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中的特殊意义,微观与宏观中长期与短期的差异: (1)宏观中长期要比微观中的长期要长,“超长期” (2)就短期而言,宏观中的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因素主要为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宏观中的短期仍然将研究不变因素。 (“中期”,29,2、两种工资决定理论,有伸缩性的工资理论 (Flexible Wage Theory) 实际工资率与一般商品的价

12、格一样完全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决定,并调节着劳动的供求。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只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自然失业,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所以,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30,2、两种工资决定理论,有粘性的工资理论(Sticky Wage Theory) 劳动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与一般商品市场是不同的,除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和“货币幻觉”外,在现代劳动供求双方通常采取的是签定和约的方式,因而工资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不同,难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动而随时变动,即工资具有粘性。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有可能存在非自愿失业或非自然失业,所以,经济中的产量有可能小于潜在产量,31,3、古典总供给曲线,按照西

13、方古典学派的说法,从长期看,价格和工资都是有伸缩性的,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故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Why? 1、价格水平、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 2、古典学派注重经济的长期状态研究,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即代表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32,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需求的增加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 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1。 扩张的货币政策:名义货币的增加将同比例提高物价水平,33,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大萧条时期,由于存在大量失业者,如果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在价格不变且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均不变的前提下,劳动投入量可不断增加,厂

14、商利润增加,产量增加。 标准的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线P0E0。 原因: 货币工资和价格的刚性; 通论所研究的是短期,Y,O,Yf,P,AS,Y0,D,P1,E1,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P0,E0,3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E1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AD右移到E0处,物价水平不变,国民收入达充分就业水平,35,5、常规总供给曲线,通常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种极端情况中间,即为正斜率曲线。 政策含义:需求曲线右移时,物价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Y,O,P,SAS,AD0,AD1,36,三种供给曲线总结,37,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一、短期ASAD模型 二、长期AS

15、AD模型 三、短期经济波动分析,38,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AD曲线反映的是物价水平与总需求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曲线上每一点都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AS曲线反映了物价水平与总需求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说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ADAS模型则要同时考察三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由此得出均衡的价格水平和总产出水平。显然,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9,一、短期ASAD模型,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在短期中,总产出水平取决于总需求的变化。 AD右移,产出增加,由于AS曲线比较平坦,价格上升的幅度要小于产出增加的幅度。反之,

16、则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皆下降。 政策意义: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可刺激经济的增长,尽管有轻微的通货膨胀,Y,O,P,AS,AD1,AD2,Y2,Y1,P2,P1,E2,E1,40,极端情况下的ASAD模型,41,二、长期ASAD模型,从长期来看,总产出稳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平稳的,总需求的变动只能带来价格水平的相应变动。 在长期,总需求的变动对经济的增长已没有刺激作用,总供给为经济中的根本变量,这即是古典经济学中“供给自己决定自己的需求”的观点,42,三、短期经济波动分析,从长期看,产出水平比较稳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平稳的,但在短期,由于种种原因,源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冲击,使

17、得经济发生波动经济萧条、过渡繁荣和滞胀。 1、总需求冲击 2、总供给冲击,43,1、总需求冲击,初始均衡:LAS、SAS、AD三线相交。 若总需求减少,即AD左移,则AD1与SAS的交点决定经济处于萧条状况。 若总需求增加,即AD右移,总AD2与SAS的交点决定经济处于过度繁荣状态,44,2、总供给冲击,由于石油涨价、农业歉收等等原因,使得经济承受来自总供给冲击的压力。SAS曲线左移,与AD曲线的交点决定,总产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此即为“滞胀”,是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的,45,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因素,既影响长期总供给也影响短期总供给: (1)劳动力。在长期中,数量比较重要;在短期中,的就业率更重要

18、一些。 (2)人力资本。在长期中,的量更为重要;在短期中,的利用与配置更为重要。 (3)资本存量。在长期中,重要的是(设备等)所代表的技术水平;在短期中,则是的数量更为重要。 (4)技术水平。在长期中作用更明显。 (5)原料丰裕状况,46,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因素,既影响长期总供给也影响短期总供给: (6)气候。在短期中更为重要。 (7)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越快,劳动力的流动性也越大,自然失业率提高,从而会降低总供给。这一点在短期中更明显。 (8)制度性的激励。 只影响短期总供给: (9)工资。工资提高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会减少短期总供给。 (10)原料价格。原料价格对总供给

19、的影响与工资相同,47,案例:石油与经济,美国历史上因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滞胀: 1970年代中期,中东产油国组成欧佩克,限产提价。19731975年石油价格上涨一倍。美国通货膨胀率超过10%,失业率由1973年的4%上涨到1975年的8.5%。 1970年代末期,欧佩克再次限产提价,19781981年石油价格上涨一倍。美国通货膨胀率又超过10%,失业率由1978年的6%上升到1981年的10,48,案例:石油与经济,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也可以使总供给曲线右移: 1986年欧佩克成员发生争执,原油价格下降了一半。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的反面:产量迅速增加,失业和通货膨胀达到了多年来的最低水平,49,本章小结,1、总需求与价格水平负相关。引起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是实际余额效应、时际替代效应、国际替代效应、税负效应。 2、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双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与总产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乘数效应。若LM曲线越陡峭、或IS曲线越平坦,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反之则越陡峭,50,本章小结,3、总需求任何部分的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