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面显示技术的探索(IPS的正名以及OLED)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ps技术是什么意思呢 关于市面显示技术的探索(IPS的正名以及OLED)

关于市面显示技术的探索(IPS的正名以及OLED)

2023-12-13 1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次写这样的文章,本人文笔属实一般,但也希望能多少让大家对IPS技术和OLED目前的问题有一些了解。

文章可能有错误,看到的话也希望可以帮忙指正~

IPS

前段日子在液晶显示器领域发生了一件比较大的新闻。

松下公司或于2021年左右退出液晶显示器的生产领域,转而将资金投入其他利润更高的行业。

此消息一经发出不禁让某些网友怀疑这是否就是液晶技术淡出主流市场的一个前哨信号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简单探索一下液晶以及最近的热门OLED显示器,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对显示技术未来的一些猜测。

首先从现在的市场占有率老大哥液晶开始。

很多人接触到液晶显示器会首先想到LG Display这家公司,甚至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消费者认为自己如果想要购买一台高端显示器那么就一定是LG的面板为佳,否则某东的显示器页面也大概不会为IPS专门列出一个“LGD面板”的筛选项了吧~

直至今日某东关于显示器的筛选项依然单独列出LGD面板的IPS技术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LG拥有IPS的产权啊,所谓京东方的ADS还是友达的AHVA虽然本质上和IPS技术比较相近但是毕竟也不能直接冠以IPS的名声。

首先来点简单粗暴的,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市面上液晶(此处主要特指IPS技术)最强的究竟什么样子。

目前在IPS领域处于绝对技术领先的其实正是开头提到的松下公司,其代表作包括普通民用领域的艺卓CG318,CG319X,CG2420,CG247X,CG2730,CG279X,S2133,以及NEC公司的PA271Q,P212,PA311Q等等。(售价数千到数万元不等)

专业工业领域则有艺卓CG3145以及索尼的HX310。(售价20万元左右甚至30万左右)

松下公司的IPS技术被称作IPS-PRO,其特点是规避了大多数IPS技术的“侧漏现象”(也就是大角度下很多IPS面板在暗室显示全黑画面时会感觉明显的亮度上升。也被称为IPS-GLOW)并且标准对比度从普通IPS的几百或一千比一提升到了1500:1左右。与此同时大幅改善漏光现象以及黑场表现力,并且几乎都拥有极强的色准表现以及使用舒适度。

笔者目前拥有一台LG面板的U3219Q,一台IPS-PRO面板的CG319X以及一台中电熊猫面板的SANC 144HZ显示器,以下三幅图为各显示器最低亮度下同快门参数的曝光黑场表现示意图。

此处只考虑效果不考虑成本和价格。

曝光参数:光圈F1.8,快门速度1/40S,ISO 3200

 设备:尼康D810 镜头AF-S NIKKOR 50MM 1:1.8G

相机时间没有调整,因此相机所显示的照片拍摄时间不具有参考性。事实上正确的拍摄时间为2019-12-4

由于读卡器故障因此用手机拍了相机的预览图,大概能反应真实相片的样子。

下面是正面观察三台显示器,注意由于快门参数问题,也是为了方便直观比较,每个显示器的黑场亮度都要超出肉眼实际可见效果。

中电熊猫(IPS技术)

 

艺卓CG319X(松下IPS-PRO)

 

戴尔U3219Q(LGD IPS)

可以看出,松下的IPS-PRO无论是在面板均匀度上还是漏光黑场表现都稳压另外两个厂商的产品。而且此时CG319X并没有开启均衡,如果开了均衡均匀度会更加提升。

下面是对比U3219Q和CG319X的侧漏(IPS-GLOW)表现:

注意此时并没有调整显示器任何参数,仅仅是从正面观察改到从侧面观察显示器。

 

U3219Q侧漏表现

 

CG319X侧漏表现

哪个好哪个不好想必各位心中自有答案,这里就不在多赘述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人们理解的漏光可能只是大角度下的“侧漏”而非屏幕边缘漏光。

下面谈谈CG3145和HX310

上面所说的两台专业领域的IPS显示器则采用了松下新开发的“超级IPS”面板,大致原理是采用了双层液晶技术,一层用来调光一层用来显色,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IPS黑场不完美的问题,目前采用了MINI-LED分区背光的显示器普遍分区数量在几百到一千多之间,而CG3145和HX310则相当于拥有了DCI-4K数目的分区背光数目(4096x2160,即8847360个分区背光数量),一举解决了传统分区背光所带来的光晕问题并且大幅增强了每个像素点的黑场表现力。并且全屏亮度可以达到1000nit左右,同时带来100万:1的典型对比度,这要远远胜过普通IPS技术显示器的1000:1

技术领先带来的最大劣势便是成本几乎不受限制的增高,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在普遍的1000-3000元挡位几乎见不到采用了松下面板的显示器,而最便宜的S2133以及P212目前国行报价都在10000元左右,要知道S2133和P212仅仅是两台分辨率为1600x1200的4:3比例的“老派”显示器,别说4K了,连1K都没达标,更没有高刷新率这类的电竞属性了。如果你有10000块,你会挑选这样的一台显示器吗?

提起IPS,不得不提另一家公司,也就是前文提到的LG公司。

在此不多赘述LG公司的技术实力究竟几何,但目前来看LG的心思已经向OLED偏移,很难保证以后会推出什么特别令人惊艳的LCD产品了。

LG对于IPS的贡献其实也是功不可没的,最起码LG在削减成本这方面的确很有建树,去掉一些昂贵且大众不会过多考虑的漏光问题和侧漏问题所带来的成本,积极建厂,LG最起码在IPS基本属性没有丢掉的前提(高色准,广可视角度)下大幅削减了IPS技术面板的成本,真正意义的让IPS技术走向了千家万户,当然后期也离不开友达以及京东方等等国产面板厂商的努力。

但在这个过程中,IPS却已经给众玩家留下了所谓的“污名”。“漏光”,“侧漏”等负面印象已经深深刻到了很多人的心中。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IPS技术其实不差,很多我们对其的刻板印象也大多来自成本削减的无奈,技术是好技术,也可以做到除响应速度以外的尽善尽美,问题是这样不计成本的“完美”,究竟还有意义么?

OLED

同样的故事开头,前段日子JOLED宣布了新式印刷OLED面板厂的初建成,为中型OLED(主要就是显示器大小面板)的量产带来了新的曙光。

一直以来OLED几乎主要存在于大型面板(电视)以及小型面板(手机)上,中型的OLED极为罕见,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成本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桌面显示器的工作环境与电视机和手机有着很不一样的地方,例如电脑显示器无论是MacOS还是Windows,其底部或顶部的任务/菜单栏以及桌面图标几乎都是常亮于屏幕之上,OLED在显示这样的画面时有着极大烧屏的风险,因此并不是很适合当前的桌面电脑操作环境。

OLED的优点想必大多数人已经在手机面板上体验到了,主要其实就三点:

极致轻薄,没有了背光层带来的烦恼。

极为出色的黑场,得益于发光原理,OLED几乎可以显示真正的黑色,但一些OLED面板设备会有画面暗部细节一团糟的现象。

高响应速度,除非在纯黑像素开关的情况下,否则OLED的响应速度是要稳压LCD一头的。

那么OLED就没有缺点了吗?那当然不是的,在中大型面板上主要的缺点一样也大概是三点:

亮度不足,在小型OLED面板上(比如手机)OLED全屏全白亮度最高几乎可以达到700-800nit,已经是很不错的数值,但是这仅仅是“小”型面板,并且也不是一天几个小时都维持这样的亮度,一般手机出现这样的高亮度普遍是在阳光下阅读或者观看HDR视频时才会临时触发。但是在中大型OLED面板上,亮度低几乎成为了OLED一大致命的弱点。以下用两个例子来解释此问题:

第一个是LG的高端OLED电视,在显示全屏一小部分的高光时,亮度可以飙到近1000nit,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值,但随着高光窗口的面积变大至整个屏幕时,亮度会跌至100-200nit左右,这样的亮度基本很难保证向阳屋不拉窗帘白天看电视的需求。虽然大面积高亮度的情况在一般影视作品中不多见,但是也不能排除,主要的场景包括晴天大面积雪地已经正午晴朗的天空表现。

第二个是前段日子上市的来自JOLED面板的华硕PQ22UC,这个产品且不说全屏高光一般仅有100多nit,甚至小面积高光也离1000nit有着很远的距离,即便缺点缠身,这台显示器依然卖出了接近CG319X的价格。

烧屏,这个就不多做解释了。

就算避免了烧屏,单位子像素的衰减随时间衰减的水平也不尽相同,长时间使用后偏色可能会成为问题。

这世界上有完美的显示设备吗?也许有,但是以我们当下的科技水平来说可能还为时尚早。对于动辄可以拿出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来讲,可能新技术就在不远的前方,甚至连年老的IPS都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对于只愿意在显示设备投入几千甚至几百的广大消费者而言,等待新技术可能仍需不短的时间。

不过无论如何,液晶技术的发展可能已经踏上了自己的末班车,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还不会看到液晶的消失,毕竟在这个几百块就能买到IPS技术的时代,广大对屏幕显示效果没有那么精细的领域,又有谁能迅速取代成本已经如此低廉的液晶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