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pad总是自动重启一会有电一会没电 工科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工科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2024-06-21 0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传统产业的主要职业吸纳能力减弱。为了了解工科类本科毕业生在所从事的职业上有哪些变化,我们对近五年工科类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类及其就业比例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传统产业中的主要职业类,包括机械/仪器仪表、建筑工程、电气/电子(不包括计算机)、机动车机械/电子吸纳本科毕业生的能力明显减弱。其中,从事机械/仪器仪表相关职业类的工科类本科毕业生比例下降了3.9个百分点,建筑工程、电气/电子(不包括计算机)、机动车机械/电子分别下降了2.3个、2.2个和0.6个百分点。

而与之相对的是,与互联网相关的职业类,如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计算机与数据处理吸纳能力明显增强。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工科人才培养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工科类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下降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衡量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工学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下降,从2013届的73%下降到2017届的71%,而且是四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门类(理工农医)中唯一出现明显下滑的学科,该趋势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低,为50%。

选择专业无关的工科生,四成是因为不符合职业期待

测绘、建筑及轻工类需引起关注

进一步分析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工科类本科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首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与职业期待不符。数据显示,2017届从事专业无关工作的工科类本科毕业生中有40%是因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

2017年毕业于某重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李杨,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入职三个月就选择了离职,最后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产品运营。李杨坦言,当时因为分数问题被调剂进了土木工程专业,此前他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很多了解,兴趣也不大。本来打算转专业的他因为大一学期学习有些懈怠,导致成绩并未达到转专业的标准,只好留在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经过4年的学习,李杨对专业的学习有了自己的体会,但对未来的职业并没有了解。毕业入职建筑公司后,李杨发现工作环境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因为项目制的原因,他入职就被公司分配到了离家较远的新项目工地上,项目部的办公地点是一排排的合金板房,施工现场钢筋、沙子、水泥陆续拉进工地,尘土飞扬。李杨待了三个月还是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正是因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与从事专业无关工作中那40%的人一样,李杨选了从事专业无关工作。

那么有多少工科毕业生虽然从事了专业相关工作,但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呢?数据显示,工科类专业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本科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为52%,也就是说,48%的工科类本科毕业生虽然选择了从事了专业相关工作,但这并不符合他们的职业期待。其中,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最低,为38%。其次还有矿业类、生物工程类、地质类等专业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也偏低。究其原因,可能与这些工科专业未来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就业环境不够好、工作强度大等因素有关。

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性格等因素都将影响工科毕业生对职业的期待,而工作符合其职业期待才能更长久地留住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中需要加强对工科毕业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专业和职业。另外高校也可设置畅通的转专业渠道,为那些确实对本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选择专业无关的工科生,11%源于能力不足

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需加强

另外,选择从事专业无关工作的工科类毕业生中,还有11%是由于能力不足无法胜任专业领域工作。具体来看,选择“达不到专业相关工作的要求”比例最高的专业类是计算机类(24%),其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21%)。

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伴随人工智能进入国家战略规划,作为与人工智能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改进也成为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

2017届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均为81%,略低于工科类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82%)。可见,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加大人才培养数量的同时,更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低于工科平均水平的自动化类(81%)专业和能源动力类(78%)专业也需要引起关注。

数据说明:

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4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样本约26.8万。

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5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样本约26.4万。

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6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25.0万。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7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28.9万份,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4.7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4.2万。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8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30.6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5.6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5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