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荣昌生物研究报告 布局国内IgA肾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ga肾病确诊有赖于 2023年荣昌生物研究报告 布局国内IgA肾病

2023年荣昌生物研究报告 布局国内IgA肾病

2024-07-12 0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荣昌生物:搭建三大创新核心技术平台,战略定位全球化

专家型管理团队,富有前瞻性及全球化视野

荣昌生物成立于 2008 年,由荣昌制药和房建民博士联合创立,其中荣昌制药持股65%,房建民博士持股35%。截至 2022 年 12 月,王威东、房健民等 10 名自然人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通过烟台荣达、I-NOVA、RongChang Holding、烟台荣谦、烟台荣益、烟台荣实合计控制公司 39.24%股权。

公司拥有富有前瞻性及全球化视野的专家型管理团队。管理团队多数成员拥有逾20 年的跨国医药行业经验,在创新药物研发、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房建民博士任职首席执行官,领导逾1000人的研发团队,40%的研团队成员持有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 分别在美国、上海及山东烟台创建了三大研发中心。加利福尼亚州的早期药物研发中心,专注于最前沿的新药研发,不断丰富研发管线;上海研发中心作为公司在中国进行新药研发的枢纽,以发掘和利用中国最好的研发人才库;烟台研发中心负责创新生物药产品的临床前开发及临床试验研究。首 席医学官何如意博士领导的海内外临床及注册申报专家团队,在北京和美国罗克韦尔分别设立 境内临床及注册申报中心和 全球临床及注册申报中心,从而快速推进管线的全球注册及商业化进程,保证公司国际化战略的贯彻实施。

公司贯彻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全球化战略初见成效。 公司积极推动核心产品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目前正在海外进行 RC18 用于治疗 SLE 的 III 期临床实验、IgA 肾病的II 期临床试验、MG于2023年 1 月获得 FDA 批准的 IND,RC48 治疗二线 HER2 表达 UC,计划开展联合 PD-1 治疗一线UC、BC的三期临床试验。此外自主研发的靶向 Claudin18.2 的 ADC 药物 RC118 I 期临床试验也在澳洲有序开展。2021 年8月,公司与西雅图基因达成高达 26 亿美元的重磅合作,授权西雅图基因获得维迪西妥单抗在荣昌生物区域以外地区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充分反映了公司维迪西妥单抗的突出的技术优势与巨大的商业价值,也是荣昌生物坚持贯彻全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三大核心技术平台, 组成世界级的自主创新研发引擎

公司已建立并完善了三大创新核心技术平台,自主研发实力强劲。核心技术平台包括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平台和双功能抗体平台,基于该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公司设计并创造具有创新机制的生物新分子,不断充实产品管线,持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磅产品。

公司已建立符合全球 GMP 标准的生产体系,并逐步扩大产能。烟台总部现有生产设施超3 万多平米,拥有多达 230 万瓶抗体及 150 万瓶 ADC, 6 个 2,000L 一次性袋式生物反应器,总容量为12,000L,可满足当前的临床需求,并 已通过山东省食品药品审批认证中心药品 GMP 检查和欧盟审核员的GMP 检查。公司在 2021 年将总产能扩大到 36,000L,满足现阶段两个商品化产品和所有临床试验需求,预计在2025 年之前将总产能扩大到 80,000L,以支持产品的商业化。

公司已搭建自免、肿瘤两支独立商业化团队,销售收入有望快速增长。2022 年公司快速扩建商业化团队,自身免疫销售团队和肿瘤领域销售团队分别包括 639 位、520 位成员,这些成员在各自领域均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泰它西普已涵盖全国 1876 家医院以及约 12700 名患者,已准入 495 家核心地级城市的三甲或综合医院。维迪西妥单抗涵盖了全国 1419 家医院及约 11000 名患者,已准入 470 家核心地级城市的三甲或综合医院。

公司差异化布局,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不断充实管线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开发了20 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其中 10 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处于商业化、临床研究或临床研究申请(IND)准备阶段,均为靶向生物创新药;公司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 7 款产品正在开展用于治疗 20 余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包括2款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4 款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泰它西普(RC18)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适应症于 2021 年 3 月在国内批准上市并已进入医保目录,另有 6 个适应症处于 III 期临床或注册性II 期临床阶段。维迪西妥单抗(RC48)治疗 HER2 过表达胃癌适应症和 HER2 过表达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分别与2021 年6 月、2021年 12 月先后获批准上市,并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目前有逾 7 种适应症在中美开展注册性临床试验或II 期临床试验。 RC28 是一款具有同类首创(first-in-class)潜力的创新融合蛋白产品,瞄准眼科疾病巨大市场,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3 种眼科疾病,在国内处于III 期临床研究阶段。

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泰它西普全球首创,面向自身免疫疾病

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公司拥有自主的杂交瘤单抗平台、人源抗体文库噬菌体展示平台、美洲驼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平台及生物信息辅助 Fc 融合蛋白设计等技术,持续高效地发现及改良药物结构。目前已实现3种融合蛋白或单抗候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其中泰它西普已实现商业化,RC28(VEGF/FGF 双靶点眼科用药)处于III 期临床,RC98(PD-L1 单抗治疗实体瘤)处于 Ⅰ 期临床阶段,RC198 有望治疗多种实体瘤处于IND阶段。

泰它西普:双重阻断的 B 细胞免疫抑制剂

B 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负责体液免疫。通过产生免疫球蛋白、直接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或间接影响 APC 产生自身抗体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多种机制参与免疫细胞对抗原的反应。B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及其引发的过度炎症反应在如多发性硬化症(MS)、重症肌无力(MG)、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视神经脊髓炎频谱障碍(NMOSD)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 细胞清除疗法(B cell depletion therapies,BCDT)是利用抗体药物靶向结合B 细胞特异性抗原,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或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介导B 细胞裂解,从而清除B细胞,或者通过靶向 B 细胞存活需要的细胞因子,如 BAFF、APRIL、TNF-γ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凋亡,达到清除 B 细胞的目的。贝利尤单抗通过针对 BAFF 并防止 BAFF 与其三个受体结合被批准用于治疗SLE;泰它西普结合并阻止 BAFF 和 APRIL,防止它们通过 BAFF 和 TACI 在 B 细胞上发出信号,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泰它西普拥有双靶点、新结构、新机制的突出特点。泰它西普是公司自主发明与设计的一个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分子,由人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因子(TACI)受体的胞外域以及人免疫球蛋白G(IgG)的可结晶片段(Fc)域构成,具有独特的双靶点机制、经生物信息学优化的结构设计、更强的生物活性、更高的分子稳定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等优势。 作用机制上,泰它西普可基于 TACI 受体对BLyS 和APRIL两种配体的高亲和力,阻止 BLyS 和 APRIL 与它们的细胞膜受体(TACI,BCMA,BAFF-R)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 BLyS 和 APRIL 对 B 淋巴细胞增生和 T 淋巴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达到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

泰它西普为全球首款、同类首创的新型融合蛋白产品。泰它西普通过重组 B 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 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双靶点,目前用于治疗 7 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处于商业化或临床试验阶段,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IgA 肾病、类风湿关节炎(RA)、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干燥综合症(SS)、多发性硬化症(MS)、重症肌无力(MG)、狼疮肾炎(LN)等。

SLE 现有治疗方式不足,泰它西普潜在市场巨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妇女,临床上具有异质性的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往往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常见临床症状包括皮疹、关节炎和疲劳,也可能导致肾炎、神经系统疾病、贫血和血小板血症。且治疗后容易复发。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受累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现有疗法仍存在反应率不足、复发风险高、副作用明显等未满足临床需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为早期、个体化治疗,医生需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采用多种药物组合最大程度地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器官损害、改善预后。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疟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多种药物,其中激素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用的基础药物。 然而,现有疗法仍存在反应率不足、复发风险高、副作用明显等未满足临床需求。根据《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指南》,病程≤4 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仅约25%的患者经过治疗可达临床缓解,45%的患者将出现器官损害。复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临床特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年内总复发风险高达 60%。此外,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超过 30%,包括 胃部不适、兴奋、心悸、失眠及肝肾损伤等。

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患者基数庞大, 临床对于生物药接受度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患病率不断上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基数也不断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数量为 779.55 万人,其中中国约 103.49 万人。并 预计于2025 年前达到818.56万人, 中国约 106.95 万人。 随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基数不断增加以及临床对于生物药接受度的不断提高,潜在适用泰它西普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人群也将持续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适用泰它西普用作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患者人群预期由 2020 年的约 28.03 万人增加至 2025 年的约40.35 万人,并预期进一步增加至 2030 年的约 42.39 万人。

泰它西普满足三大临床诉求,将推动中国 SLE 生物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仍存在反应率不足、复发风险高、副作用明显等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因此疗效和安全性更好的泰它西普将具备强劲的市场潜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生物药市场的市场规模预期由2020年的9亿美元增加至 2025 年的 52 亿美元,2020 年至 2025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41.6%,并预计以22.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 2030 年的 143 亿美元。美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生物药市场的市场规模预期由2020 年的8 亿美元增加至 2025 年的 35 亿美元,2020 年至 2025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34.7%,预期将进一步按20.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至 2030 年的 90 亿美元。中国 2019 年获批首个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药,2020 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药物市场达到 3 亿美元,生物药占比较小。但随着 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药产品的不断推出和生物药临床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药市场预期将快速增加至 2030 年的32 亿美元。

泰它西普临床疗效出色,满足现有疗法三大不足。 泰它西普在国内已完成的用于治疗SLE的IIb期临床实验中显示了突出的临床疗效,该临床试验的主要临床终点是在第 48 周实现 SRI-4 应答的患者比例,泰它西普高剂量治疗组的 SRI-4 应答率达 79.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 32%,表明泰它西普治疗组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相比安慰剂组,在相同时间内响应率更高,表明泰它西普对病情缓解效果强。此外,泰它西普起效快,相较安慰剂组达至 40%响应率需要 20 周,实验组患者仅需8 周。实验组患者持续应答,应答率随治疗时间逐渐升高,而安慰剂组在治疗 20 周后响应率开始下降,表明其能有效控制SLE复发。

泰它西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IIb 期临床试验中患者对泰它西普的耐受性普遍良好,治疗组患者的严重不良事件比率约 13%-16%,而安慰剂组患者的严重不良事件比率约 16%,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区别,表明泰它西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泰它西普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SLE 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潜在疗效均优于贝利尤单抗。泰它西普可有效降低 SLE 患者 IgM、IgG 和 IgA 的浓度水平,且在 80mg 至 240mg 的剂量范围内,均呈现剂量依赖的降低效果。根据公开数据,泰它西普对 IgM、IgG 及 IgA 的降低效果整体优于葛兰素史克的贝利尤单抗的降低效果,且有效剂量相对更低(非头对头试验)。泰它西普同贝利尤单抗及巴瑞替尼等在研竞品相比,SRI-4 应答率效果更显著。

全球竞争格局良好,泰它西普处于 SLE 适应症创新药研发前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包括小分子药与生物药, 其中,小分子药主要包括激素、抗疟药、免疫抑制剂等,例如泼尼松、羟氯喹、硫唑嘌呤、霉酚酸酯 及甲氨蝶呤, 前述所有药品的原研专利均已过期,被多家制药公司以仿制药形式上市。全球创新生物药仅贝利尤单抗和泰它西普获批 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贝利尤单抗2011 年、2019 年分别获美国 FDA 和国内药监局批准,其专利预计 2025 年到期。 贝利尤单抗 2022 年在全球销售额为14.13 亿美元,其中国内销售 2 亿元,且仍处于上升趋势。

泰它西普 有望成为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市场同类最佳治疗药物。基于公司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和美国临床开发策略,美国 FDA 于 2019 年批准泰它西普的II 期临床试验的IND申请并在 2020 年 4 月授予用于治疗 SLE 的快速通道资格,可加速美国 FDA 后续对新药上市申请注册申请的审查过程。2022 年 3 月,公司成功在美国启动了泰它西普用于治疗 SLE 的 III 期临床研究,目前进展顺利,患者持续入组中。

独家布局国内 IgA 肾病,有望改善患者无药可医局面

IgA 肾病(IgAN)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达40%的患者在30 至 40 年的过程中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IgAN 主要是由半乳糖缺陷型 IgA1、针对铰链区O-聚糖的IgG自身抗体和 C3 组成的循环和肾小球免疫复合物等多重“打击”引起。目前仍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针对IgAN致病过程更具体的靶向治疗。

IgA 肾病患者基数庞大,生物药市场潜力巨大。全球及中国 IgA 肾病患者人数庞大,且未来预计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全球 IgA 肾病患者总数将于 2025 年达到 973.06 万人(包括中国230万人),并于 2030 年达到 1,016.52 万人(包括中国 237 万人)。 全球 IgA 肾病治疗药物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 5.67 亿美元增至 2025 年的 11.96 亿美元,2020 年至 2025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16.1%。中国的IgA肾病治疗药物市场于 2020 年达到 0.37 亿美元,并预计将于 2025 年增长至 1.09 亿美元,2020 年至2025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6%;至 2030 年中国市场预计将增加至 5.07 亿美元,2025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5.9%。

泰它西普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安全性较高。公司已完成了一项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的II 期临床试验,并在 2021 年美国肾脏病学会肾脏周上披露了泰它西普 IgA 肾病。结果表示,泰它西普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准与基线相比显著降低 49%,相比安慰剂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此外,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eGFR 等次要终点也进一步证实该差异性。泰它西普与目前研发较快的 IgA 肾病创新药相比,临床疗效突出。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均为轻至中度,无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

国内 IgA 肾病赛道宽敞,竞争压力较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目前全球及中国无用于治疗IgA肾病的创新生物药获批。在美国有多种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的生物药用于 IgA 肾病的治疗。在中国,用于治疗IgA肾病的创新生物药在研管线数量较小,仅有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和恒瑞医药的HR19502处于II 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于 2021 年 9 月在美国启动了 IgA 肾病的 II 期临床试验,处于美国在研 IgA 肾病创新药的前列,竞争优势明显。

积极拓展适应症,商业化前景开阔

公司积极拓展泰它西普全适应症,充分挖掘其市场价值。除 SLE 适应症和 IgA 肾病外,公司正在中国开展泰它西普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其中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等两种适应症的Ⅲ期临床试验。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狼疮肾炎的II 期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依托公司全球化开发策略,目前在美国进行用于 SLE 治疗的一项 III 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同时公司获得FDA 批准开展 IgA 和 MG 的 III 期临床。 中国 RA 患者高达 600 万,泰它西普临床疗效良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2020 年中国RA患者高达 600 万人,并呈稳定增长趋势。 类风湿关节炎传统的治疗方案包括传统的化学合成的抗风湿药物(DMARD, 即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及生物 DMARD,但当前治疗药物在安全性、疗效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在已完成的 IIb 期临床试验中, 接受 240 mg 和 160 mg 泰它西普剂量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 69.8%和 68.3%在第 24 周达到 ACR20 缓解,而安慰剂组的 40 例患者中这一比例为45.0%,临床疗效显著。目前有 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及利妥昔单抗在内的 TNF-α抑制剂及托珠单抗(IL-6抑制剂)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5 款生物创新药在研,竞争相对激烈。

MG 疗效良好,有望快速推动泰它西普海外上市。 泰它西普治疗 MG 的 II 期临床数据显示泰它西普160mg 组的 QMG 评分平均降低 7.7 分,240 mg 组的 QMG 评分平均降低 9.6 分,显示出临床意义的显著疗效。2022年 10 月,公司获得 FDA 对于泰它西普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孤儿药资格认定。MG 疾病症状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重大损害。但目前治疗方案有限,临床需求迫切、泰它西普疗效明确,MG 有望成为泰它西普在海外上市的第一个适应症。

国内干燥综合症尚无获批药物,竞争格局良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干燥综合症患者发病人数 2020 年将增至 63.13 万人,于 2025 年达到 64.18 万人,并于 2030 年达到 64.49 万人。目前尚无获准用于干燥综合症的有效药物, 可缓解症状的药物包括胆碱能激动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但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可导致广泛的非选择性免疫抑制,通常涉及严重不良事件,这说明干燥综合症的治疗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2021 年 1 月公司宣布泰它西普用于原发性 SS 的国内 II 期临床研究获得积极结果,泰它西普给药组和安慰剂组病情指标出现显著差异。国内用于 SS 治疗的创新生物药管线数量较少,研发进展最快的候选药物泰它西普和 VielaBio 公司的 VIB4920 处于临床 II 期阶段,竞争格局良好。 提前布局罕见病,治疗前景开阔。 公司差异化布局三种罕见病,国内除一款IL6 抗体萨特利珠单抗于2021年获批用于治疗 NMOSD,MS 和 MG 国内均无生物药获批。且荣昌前瞻性布局,罕见病领域国内研发管线数量稀疏,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公司预计 2025 年获批 NMOSD 适应症,2028 年上市治疗MG 和MS。

泰它西普商业化潜力巨大

基于公司各项临床试验的进展,我们对泰它西普针对不同适应症的上市时间和风险调整系数进行预测。预计泰它西普在自身免疫领域将有良好表现,商业化潜力巨大。

RC28:双靶点创新融合,聚焦眼科疾病市场

双靶向优化设计,弥补现有单靶点抗 VEGF 疗法两大不足。 VEGF 和 FGF 在激活受体后会导致新生血管生成并影响血管通透性,而 RC28 能竞争性阻断 VEGF 和 FGF 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增长和血管新生。现有单靶点抗 VEGF 疗法存在抑制 VEGF 通路时,FGF 的表达可能会被上调和半衰期较短导致给药频繁两大缺陷。RC28 通过双重靶向机制, 更有效地抑制血管异常生长。此外 RC28 选择全人源化的IgG1 抗体,通过其与 VEGF 受体 1、VEGF 受体 2 和 FGF 受体 1 的胞外结构域融合,延长 RC28 在血清中的半衰期从而降低给药频率。

RC28 具有更高的最大相对抑制率,可降低用药频率。 在体外研究中,公司评估了RC28 和其他拮抗剂(阿柏西普、康柏西普、VEGF-Trap、FGF-Trap 等)对 VEGF、FGF-2 或 VEGF 联合FGF-2 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和成管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 RC28 具备更高的最大相对抑制率。

布局三大血管性眼病,wAMD、DME 预计 2022 年进入 III 期。 目前 RC28 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已经进入 III 期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处于 II 期临床研究阶段,我们预计2022年 wAMD 和 DME 两大适应症上市时间分别为 2026 年和 2025 年。

wAMD 竞争激励背景下,疗效及给药频率为研发重点

全球第三致盲因素,中国 wAMD 患者人数预计 2025 年增至 432 万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黄斑部视网膜及其下的营养结构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发生病变,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和中心视力进行性下降的一组年龄性黄斑疾病。AMD 分为湿性 AMD 和干性 AMD,湿性 AMD 由干性 AMD 发展而成,约80%-90%的湿性 AMD 表现严重的视力丧失。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电子产品逐步普及,中美wAMD 患者持续增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中国 wAMD 的患病率从 2016 年的 329 万例增长至 2020 年的376 万例,复合年增长率为 3.4%,预计到 2025 年将进一步增长至 432 万例, 2020 年至 2025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

抗 VEGF 生物药疗法为标准疗法,wAMD 生物药市场空间较大。由于 VEGF 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高度相关,VEGF 的过表达提高血管渗透性,从血管流出的过多液体会导致视网膜肿胀或水肿及视力丧失。目前 wAMD 患者 的治疗选择主要为抗 VEGF 生物药疗法,通过在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 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视力丧失的风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随着抗 VEGF 生物药获批,药物渗透率不断提高,预计中国 wAMD 市场将从 2020 年的 18 亿人民币增至 2025 年的 56 亿人民币。目前中国获批上市的有3 款抗VEGF生物药,分别为 雷珠单抗、康柏西普和 阿柏西普,2019 年中国的销售额分别为11 亿人民币、12亿人民币和 2.3 亿人民币。

国内抗 VEGF 药物竞争激烈,双靶点药物在研管线少。国内 3 款抗 VEGF 生物药均进入医保目录,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先发制人,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阿柏西普于 2018 年上市表现也十分亮眼。目前国内共有12款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其中有 5 款处于 III 期临床。

基于国内已上市的抗 VEGF 生物药,我们认为 RC28 作为新一代眼科用药,疗效有望超过现有产品,具有良好的商业化潜力,预计 2030 年销售额突破 11 亿元。

ADC:精准制导,维迪西妥单抗为国内首款自研ADC

ADC 药物:制导炸弹,精准靶向肿瘤细胞

ADC 药物,特异性抗体和强效细胞毒药物新型协同治疗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 是指将高选择性的抗体 (Antibody) 和强力细胞毒药物 (Payload) 通过连接链(Linker) 共价偶联而得的新型生物药物。ADCs 结合了单抗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和细胞毒药物的强大肿瘤杀伤能力两大特点,同时克服了单抗的细胞毒性弱和强效细胞毒药物系统毒性大的问题,具有巨大治疗优势。

三大核心药物设计要素,技术壁垒高。 ADC 药物的设计有赖于对抗体及其靶点、连接链和细胞毒药物这三大药物设计要素以及偶联方式的慎重选择与合理组合。抗体是特异性识别肿瘤表面靶抗原,介导ADC药物在肿瘤细胞处的定位和内吞。ADC 药物抗体应具有较高的抗原亲和力、较长的循环半衰期、稳定的结构、便捷的偶联方式和较弱的免疫原性,多选择全人源化 IgG1 亚型抗体。靶点是抗体所识别的肿瘤表面靶抗原,决定了药物的适应症,目前广泛研究的靶点有 CD19、CD20、CD33、HER2 和 TROP-2 等。细胞毒药物由ADC药物进入人体后释放,结合到相应作用位点,发挥强效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分类靶向微管蛋白和靶向DNA 两大类,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和适宜的反应活性位点。连接链 (Linker) 的性质决定了ADC 药物递送效率和递送的特异性,保证药物在血液循环和靶外组织细胞中保持稳定。偶联方式直接决定DAR、偶联位点分布和偶联稳定性等性质,生产研发多采用定点偶联技术,所得偶联物均一性好,DAR 值分布高度集中。

ADC 药物技术迭代升级,治疗窗口不断扩大。ADC 药物通过改用强效载荷,结合单抗技术和定点偶联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其稳定性、DAR 值均一性、CMC 特性和抗肿瘤活性不断改善,治疗窗口不断扩大。

全球 ADC 药物销量激增,市场前景广阔。全球范围内,已上市的 ADC 药物在各地销量都呈良好的增长趋势。2016年至2020年间,美国ADC药物市场销售额从3.29亿美元激增至14.7亿美元,2020年增长率高达81.48%;欧洲和日本 ADC 药物市场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3%和 21%。2020 年《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表文章预测 2026 年 ADC 药物销售额将超 164 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

全面集成 ADC 平台,自主研发能力强。公司是国内少数集成 ADC 平台的企业之一,涵盖ADC药物的发现、开发及生产全过程。在 ADC 平台中,核心的竞争内容包括连接子、毒素优化以及偶联技术,公司通过优化连接子和毒素组合,得到最优的 ADC 分子,并研发了专有的桥接偶联技术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和均一性。目前公司拥有 26 项核心技术专利,实现了 5 款 ADC 候选药物的早期研发,其中维迪西妥单抗已实现商业化;RC88(靶向间皮素)、RC108(靶向 c-MET)和 RC118(靶向 Claudin18.2)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维迪西妥单抗,独特分子结构设计

多实体瘤表达 HER2,适应症范围广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在乳腺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中过度表达。HER2 是癌症治疗中一个很有前景的靶点,因为它通过各种细胞内信号级联在细胞迁移、增殖、存活、血管生成和转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受体是递送化学治疗剂的理想靶标,因为它可接近细胞外结构域。

HER2 相关药物发展迅速,疗效良好。抑制 HER2 信号传递已经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和拉帕替尼等多种 HER2 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 HER2 阳性乳腺癌,ADC药物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在中国获批用于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另一款ADC 药物TrastuzumabDeruxtecan(DS-8201)被美国 FDA 批准用于二、三线治疗 HER2 阳性胃癌。

创新设计分子结构,靶向 HER2 表达肿瘤细胞,优势明显。维迪西妥单抗的抗体部分为靶向HER2的人源化 IgG1 单克隆抗体,连接子部分为 Mc-VC-PAB(一种可被组织蛋白酶剪切的连接子),荷载的细胞毒素为微管蛋白抑制剂 MMAE,具有高膜穿透效应,通过细胞毒素的胞内裂解及扩散对周围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旁杀效应”。 高亲和力、新型人源化 HER2 抗体结合与曲妥珠单抗不同的表位,具有高亲和力和高度选择性,搭载毒素后与 HER2 的结合能力不受影响。Mc-VC-PAB 可连接连接子,无溶酶体耐药性,不依赖溶酶体V-ATPase活性。体内试验结果表明,维迪西妥单抗亲和力优于曲妥珠单抗,旁杀效应强过T-DM1。

中国首款 ADC 创新药,获批胃癌和尿路上皮癌适应症。 维迪西妥单抗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ADC创新药,目前正在就治疗 HER2 过表达或低表达的实体瘤进行多项后期临床试验。2021 年6 月和2021 年12月,维迪西妥单抗分别在中国 NMPA 附条件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靶向 HER2 治疗尿路上皮癌的ADC药物。此外, 维迪西妥单抗在国际化布局也顺利推进,维迪西妥用于胃癌治疗曾获得 FDA 快速通道和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尿路上皮癌治疗也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及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目前正在美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

RC48 治疗胃癌:国内最佳晚期胃癌三线及以后治疗药物

胃癌亚洲人群高发,我国新发胃癌人数高达 47 万人。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根据中国胃癌诊疗规范,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根据 WHO 统计,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理区域存在差异,东亚,东欧和南美的胃癌发病率最高,而其在北美和非洲部分地区最低,其中亚洲为胃癌最高分地区,占 2020 年全球新发胃癌人数的 75.3%。 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年轻患者的诊断发病率的不断提升,中国胃癌患者基数预计将持续增长。 根据佛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0 年国内胃癌新发病例数量达到 47 万例,约占全球总发病人数的 43%,2025 年和 2030 年将分别达到 54.6 万例和62.2 万例。

后线患者 PFS 延长至 4.1 个月,疗效优于其他竞品。 II 期注册性临床试验中,招募的127 例患者均为 HER2 过度表达(IHC2+或 3+)且既往接受 2 线以上治疗后(其中 46.5%既往治疗线数≥3)。试验结果显示,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 cORR 为 24.4%,mPFS 为 4.1 个月,mOS 为 7.6 个月。安全性方面,在127名患者中,最常报告的 TRAE 为白细胞计数降低(53.5%),脱发(52.8%),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49.6%)及乏力(45.7%),多为中轻度不良事件,安全性高于其他竞品。

维迪西妥单抗与 DS-8201a 疗效相当,安全性更优。针对先前至少接受过两种疗法的晚期胃癌患者,125位接受 DS-8201 治疗的患者中经 IRC 确认的 ORR 为 51%,PFS 中位数为 5.6 个月,OS 中位数为12.5 个月,较化疗组的 3.5 个月、8.4 个月明显延长。该数据可能由于 DS-8201 招募患者 ECOG 评分显著高于RC48,导致患者基线水平较高。在安全性上,DS-8201 常见用药不良反应与维迪西妥类似,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51%)和白细胞计数降低(21%),然而 12 位 DS-8201 给药组患者被发现间质性肺病或肺炎,发生率为9%,1名患者因为肺炎死亡,死亡率为 2.6%。而 RC48 试验中没有出现间质性肺病或肺炎,安全性良好。维迪西妥先发优势明显,国内后线治疗竞争格局良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对于HER2 靶向药,中国共 7 款创新生物药临床在研,其中包括浙江医药、杭州多禧生物科技在研的两款ADC 药物。然而多数HER2靶向创新药多针对一线、二线治疗,针对后线胃癌治疗的仅有 浙江医药的 ARX788。维迪西妥单抗已于2021年 6 月获批上市,并成功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维迪西妥先发优势明显,可借助医保放量拓宽市场覆盖面。

RC48 治疗尿路上皮癌:突破性疗法双认定,联合治疗先行军

我国新发尿路上皮癌增速超全球平均水平,具有高复发率和转移率。 根据WHO 统计,2020 年膀胱癌是全球第 10 大癌种,新增病例数约 57 万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中国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预计2020 年至 2025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3.4%,增速超过了全球复合年增长率 2.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 新增尿路上皮癌病例从 2016 年的约 6.9 万例增至 2020 年的约 7.7 万例,预计于2025 年将达到约9.1万例,于 2030 年将达到约 10.6 万例 ,复合年增长率为 3.1%。约 20%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或病程已进展至不可切除阶段。根据中国膀胱癌诊疗规范,采用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约50%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局部复发占 10%~30%,其余大部分为远处转移。

二线治疗优先推荐免疫疗法,较化疗优势明显。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以 含铂化疗方案为主,包括免疫治疗、抗体偶联药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等在内的多种治疗组合。根据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 尿路上皮癌细胞已被证明对于铂类、 吉西他滨及紫杉醇等化疗药物敏感,对于铂类不耐受,尤其是顺铂不耐受的患者推荐一线免疫治疗;对于 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方案,指南推荐优先考虑免疫治疗方法。作为标准治疗的含铂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其总体反应率仅为 50%左右,同时,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发生疾病进展,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约为 14 个月,五年生存率约 5%~20%。若患者化疗后再次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仅为 5-7 个月。相较传统化疗治疗,免疫治疗具有更高的客观反应率, 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及厄达替尼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 21.1%、19.6%、23.1%和 32.3%;同时,免疫治疗的优势通常表现为较长的患者疗效维持时间,阿替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5.9 个月和20.3个月。此外,在二、三线治疗上,除了单抗免疫治疗,指南还推荐靶向治疗、ADC 药物等其他治疗选择。

化疗和免疫治疗疗效有限,亟待精准治疗新手段。免疫治疗的 ORR 虽然较化疗较高,但mPFS 较短,且缺乏成熟的标记物,如 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和阿斯利康的度伐利尤单抗因验证性 3 期临床试验未达到主要终点,均主动撤回二线治疗尿路上皮癌的适应症。目前国内仅有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以及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两款 PD-1 单抗获批用于 UC 患者。而无论是一线治疗还是二线治疗,PD-L1 单抗的有效率都为20%左右,且疗效有限,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维持时间较短,相比化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此外,约48%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有一定水平的 HER2 表达,而其中约 20%尿路上皮癌患者为 HER2 低表达。但目前国外获批的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多适用于 PD-L1 表达或 FGFR 异常的患者,亟待针对 HER2 表达患者的有效治疗新方案。单药治疗 HER2 阳性尿路上皮癌数据耀眼斩获两项突破性疗法认定。公司已在中国完成第一项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 HER2 过表达(IHC 2+或 IHC 3+)转移性或不可切除尿路上皮癌的 II 期临床试验,疗效方面,整体 cORR 为 51.2%(22/43),疾病控制率(DCR)为 90.7%(39/43), 中位PFS 为6.9 个月,中位OS为13.9 个月。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 TRAE 为感觉减退(60.5%)、脱发(55.8%)、乏力(44.2%)。最常报告的 3/4 级 TRAE 为感觉减退(10 名患者,23.3%)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6 名患者,14.0%),无患者发生5 级 TRAE。表明维迪西妥单抗 对转移性或不可切除尿路上皮癌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和患者耐受性。凭借其良好的阳性数据,维迪西妥单抗 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分别获得美国 FDA 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与快速通道资格,并获得国家药监局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单药治疗化疗失败 HER2 阳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结果依旧阳性。公司 第二项注册性II 期临床试验,以评估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治疗在 HER2 过表达尿路上皮癌的各种一线化疗选择失败后的疗效,结果显示,整体cORR 为 50.0%,疾病控制率(DCR)为 76.6%,中位 DOR 是 8.3 个月。亚组分析结果显示,IHC3+或IHC2+/FISH+的 25 例患者,ORR 为 64%。既往仅接受过一线化疗的 9 例患者,ORR 为 55.6%;既往接受过2 线化疗的42例患者,ORR 为 54.8%。 整体中位 PFS 为 5.1 个月,中位 OS 为 14.2 个月。安全性方面,最常报告的TRAEs为 AST 增加 (46.9%),白细胞计数减少(45.3%), 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2.2%)及感觉减退(42.2%)。

单药治疗 HER2 阳性 UC 患者综合分析亮相 ASCO。试验纳入 107 名 mUC 患者(中位年龄63 岁),64.5%患者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的化疗,90.7%的患者伴有内脏转移。截至 2021 年 9 月 4 日,由BIRC 评估的总体确认ORR 为 50.5%,DCR 为 82.2%,mPFS 为 5.9 个月,mOS 为 14.2 个月,中位 OS 随访时间为19.1 个月。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感觉减退(50.5%),白细胞减少(49.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43.0%),中性粒细胞减少(42.1%),脱发(40.2%),气喘(39.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35.5%),食欲下降(31.8%)。≥3级的 TRAEs(≥5%)仅包括麻醉不足(15.0%)、中性粒细胞减少(12.1%)和 r-GT 增加(5.6%)。

联合 PD-1 治疗,ORR 高达 83.3%,新治疗理念初步验证。在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 Ib/II 期研究中,截至 2022 年 1 月 17 日,36 例患者中最佳cORR 为83.3%,确认ORR 为 76.7%,包括 10%的 CR,mPFS 不成熟,为 9.2 个月,中位 OS 尚未达到。常见不良事件为ALT/AST升高(65.9%),周围感觉神经病变(58.5%),食欲下降(56.1%),气喘(56.1%),高甘油三酯血症(48.8%)。9 名患者出现 irAEs(22.0%,7.3%≥G3),包括免疫性肺炎、肝炎和肌炎。 本研究通过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无需进行 HER2 表达、PD-1 表达等生物标记物筛选的情况下,实现了尿路上皮癌治疗领域的突破,为后续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也证明了 ADC 类药物联合 PD-1 单抗这一联合新治疗理念的正确性。

布局 HER2 阴性 UC,疗效明显。公司开展单药治疗 HER2 阴性 UC 的Ⅱ期临床试验,评估期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活性和安全性。截至 2022 年 2 月,有 19 名患者被纳入,DCR 高达94.7%,ORR为26.3%,mPFS 为 5.5 个月,mOS 为 16.4 个月,且安全性良好。其中 HER2(IHC 1+)患者的ORRs 为38%(5/13),内脏转移患者为 31%(4/13),肝转移患者为 17%(1/6),≥2 线治疗的患者为27%(4/15)。国内首个 HER2 阳性治疗 UC ADC 药物,抢占先机。2021 年 12 月,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过表达UC 患者的上市申请获 NMPA 批准,为国内首个 UC 治疗的 ADC 药物。海外市场FDA 加速批准了Seagen和AstellasPharma 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Padcev 和默克的 PD-1kingKeytruda 的组合,用于治疗不适合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研药物不多,而公司维迪西妥单抗的海外临床试验已授权给Seagen,借助 Seagen 在 ADC 领域深耕已久的经验和维迪西妥单抗前期优异的临床数据,我们认为维迪西妥单抗在海外也具有领先优势。

RC48 治疗乳腺癌:另辟蹊径,瞄准 HER2 低表达、肝转移患者

乳腺癌为全球第一大癌种,HER2 低表达为最常见分型。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2020 年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种,高达 11.7%,也是女性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乳腺癌也是中国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为中国发病率第五高的癌症。根据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中国新确诊乳腺癌病例约有 33.16 万例,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35.56 万例,并在 2030 年达至37.24 万例。

HER2 -为最常见分型,HER2 + ADC 药物市场规模巨大。乳腺癌是多种疾病的异质复合体,由许多亚型组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导致对各种治疗方式和临床结果的反应模式存在差异。通过标准化IHC可将乳腺癌分为 HER2 -、HER2 0 和 HER2 +,其中 HER2 低表达分型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新确诊病例的50%。目前国内外对 HER 表达类型的乳腺癌主要集中在 HER2 过表达亚型上,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自2020年 1 月,Kadcyla 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中国首款 ADC 产品,ADC 药物在中国市场不断渗透,治疗 HER2+乳腺癌 ADC 的市场是中国乳腺癌药物市场中快速增长的一个细分市场。中国HER2+乳腺癌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0 年的 1 亿元人民币增至 2025 年的 75 亿元人民币,2020 年至2025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158.6%,并预计自 2025 起以 21.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 2030 年的 196 亿元人民币。

ADC 药物被纳为 HER2+二线治疗方案,HER2-治疗方式有限。HER2+晚期乳腺癌,国内外治疗仍首选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H0648g 和 M77001 研究证实,在紫杉类基础上联合曲妥珠单抗,能够显著提高PFS和OS,奠定了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在一线标准治疗的地位。抗体偶联物(T-DM1)被认为是抗HER2 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HER2+/HR+复发转移乳腺癌,优先考虑抗 HER2 治疗联合化疗;部分不适合化疗或进展缓慢的患者可在 HER2 靶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内分泌治疗。但 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对传统的抗HER2 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均不敏感,当前的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优先选择蒽环类或紫杉类单药化疗或联合化疗。

HER2+市场竞争激烈,开拓肝转移细分市场。目前已获 FDA 和 NMPA 批准上市的靶向HER2 的5款生物创新药均为治疗 HER2+过表达乳腺癌,其中 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是两种应用最广泛的抗HER2 单抗,同时两者均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0 年 1 月,罗氏的 T-DM1 获批国内上市,其3 期研究结果表明,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后应用 T-DM1,对比拉帕替尼以及卡培他滨,能显著提高 mPFS 和mOS。基于其突出的疗效,T-DM1 在国内外销量持续增加,2020 年全球销售额高达 1,745 百万瑞士法郎。目前国内HER2+ ADC管线竞争激烈,维迪西妥单抗定位 HER2+肝转移乳腺癌患者细分市场,目前仅有 MGR002 也在进行HER2+肝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可降低一定竞争程度。

HER2+及 HER2-患者均能从维迪西妥单抗中获益,HER2-患者中安全性优于DS8201。在已完成的维迪西妥单抗 Ib 期临床试验中,针对 HER2+乳腺癌患者的队列研究数据显示,2mg/kg 剂量的维迪西妥单抗的cORR为32.9%,DCR 为 85.7%,整体中位 PFS 为 5.5 个月。而在 48 名 HER2-乳腺癌患者队列中,cORR 为39.6%,DCR为 89.6%,mPFS 为 5.7 个月,疗效均优于在 HER2+乳腺癌患者。且安全性良好,在118 例乳腺癌患者中,最常报告的 TRAE 为谷草转氨酶(AST) 升高(64.4%)、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59.3%)、感觉减退(58.5%)、白细胞计数减少(48.3%)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7.5%), 3 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DS8201在先前已接受过多种抗癌疗法的 HER2 低表达 BC 患者(IHC2+/ISH-或 IHC1+)中,ORR 达37%,mPFS和mOS 分别为 11.1 个月和 29.4 个月, 3 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 61.4%,并出现3 例致死性肺炎不良事件。

同 ADC 龙头西雅图基因达成深度合作,挖掘国际化潜力

同西雅图基因达成重磅合作,研发实力获认可,国际化进程加快。2021 年 8 月,公司同美国西雅图基因公司达成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将维迪西妥单抗在荣昌生物区域(除日本、新加坡以外的其他亚洲地区)以外地区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权给西雅图基因。公司将收取 2 亿美元首付款以及不超过24 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此外,公司还将获得西雅图基因产品净销售额的高个位数至百分之十几的销售提成。目前西雅图基因在美开展 HER2 表达二线 UC 的Ⅱ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其中 HER2 表达二线 UC 试验数据亮相2022ASCO学会。此外,西雅图基因正积极计划联合 PD-1 抗体治疗一线 UC、HER2 低表达 BC 以及其他HER2 表达的实体瘤。ADC 领军企业,进一步挖掘维迪西妥单抗国际化潜力。西雅图基因是一家全球ADC 药物领军企业,成立于 1998 年,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的靶向疗法。目前公司共有 4 个商业化产品,涵盖淋巴瘤、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多癌种,但首未布局 HER2 单抗、ADC 产品。同荣昌达成深度合作,可完善公司内部 ADC 布局,以 UC 适应症为突破口,实现协同效应。此外,西雅图基因拥有全球领先的ADC药物开发平台、新型糖工程抗体(SFA)技术以及丰富的美国 ADC 药物开发、商业化经验,我们认为其能助力挖掘维迪西妥单抗的国际化潜力,同荣昌生物实现共赢。

差异化布局多癌种,看好维迪西妥单抗商业化潜力

基于公司各项临床试验的进展,维迪西妥单抗开展了较多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对不同适应症的上市时间和风险调整系数进行预测,维迪西妥单抗商业化潜力巨大。

Hibody 双抗平台:下一代抗体药物,革新肿瘤治疗手段

双抗优势明显,开发技术发展迅速

双抗为单抗功能升级版,优势明显。抗体是由两条重链(H 链)和两条轻链(L 链)组成的免疫球蛋白,含有两个相同的结合抗原位点的 Fab 结构域和一个 Fc 结构域。而双特异性抗体通过重组DNA、化学偶联或细胞杂交瘤设计和制造的,在一个基于抗体的分子中包含两个靶结合单元,每个单元独立识别其独特表位。双抗可解决单抗在治疗过程中的局限性,实现只用一种药物达到甚至超过单药联用的疗效。优势具体体现在可将效应细胞直接靶向肿瘤细胞以增强其细胞毒性,提高抗体选择性和共刺激受体,并且能靶向过去不可成药的靶点,降低治疗成本。

双抗结构类型多样化。按照结构双抗可分为 IgG-like 双特异性抗体(含 Fc 区)和非IgG-like 双特异性抗体(不含 Fc 区),非 IgG-like 双抗分子量较小,在肿瘤组织中易渗透,且易于生产,但由于不具备Fc 介导的效应功能,半衰期较短。IgG-like 双抗又可以根据是否对称,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1)对称型双抗设计与天然抗体相似,仅新增了另一个特异性抗原结合域,稳定性较好,且目前工艺成熟,产量较高,但其结构相对受限;(2)非对称模型可以同时结合不同靶点,特异性更强,但存在链错配问题及设计工艺难度较大。

艾美赛珠单抗表现不凡,双抗市场潜力较大。目前,全球范围内已上市的双抗有卡妥索单抗(TrionPharma开发,2017 年退市)、倍林妥莫双抗(安进开发,用于治疗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艾美赛珠单抗(罗氏开发,用于 A 型血友病的常规预防)。艾美赛珠单抗每周注射一次,在给药的便利性和疗效上表现优异,市场表现不凡,显示出双抗作为下一代治疗药物的潜力。此外,根据健康界预测,随着大量在研管线实现商业化,全球双抗药物将在未来五年快速发展,至 2025 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有望达至 390 亿美元。

双抗研发如火如荼,免疫靶点居多。总体而言,双抗靶点布局以 CD3、HER2、PD-1、PD-L1 为主,肿瘤免疫相关的靶点布局较多。2022年6月29日,收款国产双抗康方生物的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单抗(AK104)获得 NMP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宫颈癌患者,国内双抗药物逐步走向爆发。

完善双抗平台,赋能新药开发

Hibody 双抗平台得到验证,持续为新药研发供血。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 20 多个双抗技术平台,国如康方生物的 Tetrabody 平台、药明生物的 WuXiBody 平台、金斯瑞 SMABody 平台、岸迈生物FIT-Ig 平台、康宁杰瑞 CRIB 平台,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则采用海外合作,快速扩充双抗管线。荣昌生物已成功完善Hibody双功能抗体平台,并成功开发了 RC138、RC148、RC158 3 项处于 IND 准备阶段的 IgG-like 双抗候选药物,其结构及功能已得到验证,蛋白表达情况理想。 创新驱动发展,掌握对称、非对称双抗研发技术。从国家产权局披露的专利情况看,房健民博士分别申请了一项对称型 IgG 双抗和一项非对称型 IgG 双抗专利。对称型 IgG 双抗在 IgG 铰链区通过可选的肽接头插入第二结合域,具备了与 IgG 相同的表达和生产优势,并进一步提升了稳定性、延长了半衰期。非对称型IgG双抗靶向 B7-H3 和 CD3,通过 Knob Into Holes(KIH)技术开发的异二聚体,并通过去除Fc(N297A)中的糖基化来消除 IgG1 Fc 效应功能。并且,在该非对称型 IgG 双抗结构中,第三条多肽链为独立的Fc 片段,有效地解决了轻链错配的问题,有利于抗体纯化。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具备制备非对称双抗的技术,有望发现更多合适的抗体,进一步丰富公司管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