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国最著名的十轮卡,到底是哪款车,有没有援助给中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mc是哪国车 二战时美国最著名的十轮卡,到底是哪款车,有没有援助给中国

二战时美国最著名的十轮卡,到底是哪款车,有没有援助给中国

2024-07-01 06: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2:通用汽车公司的CCKW系列卡车,右上角是通用汽车的标志

在二战中,美国向苏联提供CCKW-353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虽然苏联当时也有自己的军用载重卡车,在1941年德国入侵时,苏军总共装备了约25万辆军用卡车,数量也不小。但是在1942年之前,几乎没有形成完善的军车维修体系,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军车在损毁之后根本无法得到维修,于是军用卡车就成了打坏就扔的一次性消耗品。就在苏军的载重卡车就快要被消耗完了的时候,来自美国的十轮卡到了,极大地改善了苏军的运输能力和机动能力。而且CCKW-353对于苏联路况恶劣的简陋公路也是相当适应,立即就成为了苏军的最爱。特别是苏军还把“喀秋莎”BM-13-16火箭炮装到CCKW-353十轮卡上,更是如虎添翼。而在这之前,“喀秋莎”火箭炮还一直没有理想的底盘,直到CCKW-353到来之后,“喀秋莎”才真正地称得上“好马配好鞍”。苏联人对这款车的评价是:“这是能得到的最好、最理想的‘喀秋莎’底盘。”

从1941年到1945年,通用CCKW-353总共生产了562750辆,有相当一部分提供给了苏联,这些卡车和坦克、飞机、战舰一起,最终把纳粹德国送进了覆灭的深渊。

图3:援助苏联的十轮卡

CCKW系列卡车最正宗的生产商,自然是通用汽车公司。由于通用汽车公司的字母缩写是GMC,所以在中国也被叫作“吉姆西”牌。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参战。成千上万辆CCKW卡车也随着美军来到欧洲、非洲和亚洲各个战场,主要用于运输人员和物资,以及拖拽火炮。CCKW系列卡车在美军中很快就确立了不可动摇的王者地位,特别是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之后,数百万盟军登上欧洲大陆,而维系这数百万部队武器、弹药、燃料以及吃喝拉撒全部后勤供应的,就是由CCKW系列卡车组成的“红球快递”。

图4:美军后勤运输线上的“红球快递”

除此之外还被改装为救援车、油罐车、水罐车、自卸车、医疗车、防空车等等很多衍生车型。这些卡车因操控良好、性能可靠、维修方便、模块化程度高等特点,受到广大美军士兵的好评,CCKW卡车在美军中一直服役到朝鲜战争后的1956年。

美军的运输卡车,除了通用汽车的CCKW系列十轮卡以外,还有斯蒂庞克汽车公司(Studebaker,也有译为斯图贝克)的US6型卡车,外形和通用公司的CCKW十轮卡十分相似,不仔细看还真难以分辨。最大的区别就是6x6驱动,也就是六轮。当然两者的心脏也不一样,通用CCKW是4.4升六缸汽油机,最大输出功率104马力。斯蒂庞克US6是5.2升六缸是汽油发动机,虽然排量比CCKW大,但最大输出功率只有95马力,反而比CCKW要小。载重量两者一样,都是2.5吨,斯蒂庞克US6的优势就是越野性能更出色,在公路状况不理想的地方更受欢迎。

图5:斯蒂庞克US6型卡车,注意,这是六个轮子的,左上角是斯蒂庞克的标志

除了通用CCKW和斯蒂庞克US6,雪佛兰汽车公司也生产过一款两轴卡车,可以看做是十轮卡的“简配版”。

接着来说说美国援助中国的军用卡车。进入1943年,大西南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基地陆续建成,B-29出动时需要的燃料、弹药和零部件,当时中国一样也提供不了,完全依赖通过驼峰航线空运,这些物资空运到昆明后,还要由汽车运到成都等地的机场,因此国民政府希望美国能够提供1.5万辆中型卡车。

而且,国民政府对援助卡车的技术规格提出了具体要求;4X2轮驱动,载重量2.5吨,动力系统为一台排量超过5升的6缸发动机。当时美国所有的现成中型卡车都达不到排量超过5升的要求。只有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有一款最大功率128马力排量5.4升的6缸汽油发动机,这是由1938年同排量柴油发动机发展而来,这款发动机动力相当强劲,输出功率甚至超过了日本的95式轻型坦克。作为参照,1970年代中国著名的解放牌卡车输出功率才不过90马力而已。

不过,当时通用和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已经排满,根本就是没有空余的生产能力来满足中国的要求,于是,生产原则不中国汽车的任务就交给还有一些生产余力的道奇公司了。道奇公司对生产卡车也是有基础的,1940年道奇公司就曾经根据1939年美国陆军的招标要求,制造了一辆载重量3吨的中型卡车的原型车,那么,援助中国的特供卡车就以这款原型车搭配克莱斯勒的发动机来设计了。

定型后的生产编号就是道奇T234,这款道奇T234卡车就因此成为了专门援助中国的车型,轴距为4318毫米,128马力的发动机+5速克拉克重型手动变速箱,动力非常强悍,这也是整个二战期间,道奇公司生产的唯一的一款3吨载重的中型卡车。

图6:道奇T234卡车,请注意,这可是只有四个轮子,右上角是道奇的标志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延误,这款卡车1944年10月才开始大批量生产,到1946年3月,总共生产了1.5万辆,基本上全部提供给了中国。等这批道奇T234卡车全部分配到位,抗战基本就结束了,所以这批汽车在抗战中可以说还没来得及发挥什么作用。

图7:美国援助中国的道奇T234卡车

倒是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大大提升了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力。最典型的就是傅作义的王牌35军配属一个辎重汽车团,就装备了四百辆道奇T234卡车。另外,傅作义还将3个野炮营的野炮全部改为橡胶轮胎,以便用汽车进行牵引机动。这样就使35军基本实现了摩托化。在华北平原上往来如风,让解放军相当头痛。最后要不是35军军长郭景云从张家口撤回北平时,要带400桶汽油回北平倒卖牟利而耽误了一天,接着又轻敌狂妄,在新保安宿营过夜,又给了解放军一个晚上的时间,结果才被包围在新保安,并最终在新保安被全歼。要是他行动果断迅速,一路疾驰回北平,解放军根本追不上拦不住。

还有淮海战役中,由黄维指挥的以“土木系”起家部队,五大王牌之一的18军为核心的第12兵团就配属有八百辆汽车,主要是道奇T234卡车,也有一些是通用的CCKW十轮卡。最后被解放军包围在双堆集,还用这些汽车围成工事,称为“汽车防线”,但最后还是摆脱不了全军覆灭的命运。

图8:黄维兵团在双堆集的“汽车防线”

道奇T234卡车和通用的CCKW十轮卡相比,从底盘、发动机以及车厢等方面全面对比,越野能力或者说是在恶劣路况的情况下通行能力更强,因此更适合当时中国公路条件简陋的情况。十轮卡的车体更大一些,尤其更不适宜在山区行驶,但十轮卡带有自卸功能,还有前置自救绞盘,这是道奇T234所不具备的优势。

必须要强调的是,道奇T234根本不是十轮卡,它只有四个轮子!所以,有些文章里说什么“道奇十轮卡”显然就是大错特错了,道奇公司从来没有生产过十轮卡!真正的十轮卡只有通用汽车的CCKW卡车,而斯蒂庞克US6则是六个轮子。当然,也有一部分十轮卡通过滇缅公路进入中国,到战争结束后,美军向中国移交了一部分。此外,战争结束后美国也将大批战争时期生产的装备作为剩余物资廉价出售,这样又有一些二手十轮卡被卖到了中国。所以,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道奇T234卡车和通用的CCKW十轮卡都有装备,只是十轮卡是陆续零星移交或购入的,相对数量较少,也不成体系。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缴获了相当数量的道奇T234和通用十轮卡,其中一些甚至一直使用到1980年代。

所以,在中国也是有十轮卡的,但都是零星进入,数量并不多。但是,肯定不是道奇十轮卡,而是吉姆西(GMC)——通用公司的十轮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