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las第五版(一卷) U2.底层网络技术的回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is的缺点 Douglas第五版(一卷) U2.底层网络技术的回顾

Douglas第五版(一卷) U2.底层网络技术的回顾

2023-06-20 0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2 网络通信的两种途径

通信网络的基本类型:   面向连接:电路交换   无连接: 分组交换 面向连接: 需要在两点之间形成一条专用连接或线路   优点:保证容量   缺点:开销大 无连接:   传输单位:分组   优点:多条通信可以并行   缺点:随着通信活动的增加,某一对计算机的通信量与网络容量相比所占的比例会更少。(即:网络容量无法保证)

2.3 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

分组交换技术分类:   1.广域网:交换机连接   2.局域网:每个计算机有“网卡”

2.4 以太网技术

  一种最流行的局域网技术 第一个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工作在10Mbps速率上。

2.4.5 以太网性质

  以太网:被设计成一种支持广播的共享总线技术,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   尽最大努力交付:硬件没有向发送者提供任何信息来判断分组是否已被交付。   接入控制:分布式   接入方式: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CSMA/CD

2.4.6 碰撞检测与恢复

  碰撞—碰撞检测   二进制指数避退策略: 避免所有网点都忙于尝试发送而导致每次发送都发送碰撞。指数避退策略会很快把网点尝试重传的时间间隔显著拉开。

2.4.7 无线网络802.11 2.4.8 以太网硬件地址

  以太网地址长度:48比特(48比特寻址方案)   每个网卡都分配了一个,每个硬件的地址是独有的。

2.4.9 以太网帧格式 前同步码目的地址源地址帧类型帧数据CRC8字节6字节6字节2字节46~1500字节4字节 2.4.10 用网桥扩展以太网

以太网桥: 连接两个以太网并在其间传递帧的设备。只接受完整、有效的帧。 桥接:在住所所发送的以太网帧被桥接到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   使用电子调制解调器和数字用户线(DSL)实现。   透明: 隐藏网络互联细节,一系列用网桥连接的网段就像同一个以太网一样运行着。   自适应(学习): 智能地决定把帧转发到何处。(排除不必要的转发) 从TCP/IP角度看,桥接的以太网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物理网络连接。

2.5 交换的以太网

以太网交换机: 融合并扩展了桥接的概念。一个交换机有多个端口。≈多端口网桥

2.6 异步传递的方式 ATM

面向连接、可用于局域网,也可广域网。 ATM的设计允许告诉数据交换。 处理单元:信元,ATM的最底层使用固定长度的帧。

2.6.1 ATM信元大小 首部数据5字节48字节 2.6.2 面向连接的连网

1.面向连接 2.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标识符

2.6.3 点到点网络

任何确实连接两台计算机的通信系统都可称为点到点网络

2.7 小结

几乎所有底层技术都可以用于传送TCP/IP通信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