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目前资金与市场需求严重错配的现象,加快经济复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dp同比增速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如何解决目前资金与市场需求严重错配的现象,加快经济复苏?

如何解决目前资金与市场需求严重错配的现象,加快经济复苏?

2023-03-18 15: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提要:

1、1-2月资金供应创下历史天量2、天量资金未能缓解内需、外需复苏困难3、央行通过债券、股票、信贷手段放出来的天量资金去哪了?4、如何化解资金错配、经济复苏困难的窘境?

一、1-2月资金供应创下历史天量

2月份,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高达3.16万亿元,同比多增1.95万亿元,增长159.7%,创出历年来2月份新增社融的新高。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241亿元,翻了一倍;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11782亿元,同比多增5450亿元,增长86.1%。在经济增长趋缓、社会融资增长加速的双向拉扯下,我国宏观杠杆率再创新高。2023年2月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比去年底也增加了2.8%。按年计划5%的GDP增速计算,2月末我国宏观杠杆率达到了289.7%,比去年底激增了5.3个百分点。比美国的宏观杠杆率264.6%也高出25.1个百分点。分部门看,我们的居民杠杆率为62.2%,衡量居民偿债能力的居民债务收入比高达180%,比美国高57%。政府杠杆率为50.3%,企业杠杆率为177.2%。如果将统计中企业中的政府投融资平台负债归类到政府部门,那么我们的政府杠杆率为103.5%,企业杠杆率为124%。

二、天量资金未能缓解内需、外需复苏困难

我们大力度的货币宽松政策,无疑是为了促进消费和生产在取消疫情防控之后尽快复苏。但是,从已经公布的有关数据看,内需、外需复苏困难,全线萎缩。1、中国汽协公布的汽车销售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销售汽车362.5万辆,同比下降了19.7%。2、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2023年1-2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8189亿元,同比下降11.6%。中指研究院公布的30个大中城市2023年1-2月的商品房成交面积为1991.13万平,同比下降13.7%,成交套数为17.78万套,同比下降12.6%。两个口径的商品房销售额或者销售量均大幅下降,这是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7月份以来的持续第20个月下行收缩。3、海关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1-2月份商品进口3894亿美元,同比减少10.2%,降幅较12月的7.5%明显扩大,这是连续5个月下降。按美元计算,1~2月我国商品出口5063亿美元,同比下降6.8%,也是连续第5个月同比减少。商品进口下降,代表内需对进口商品的减少。商品出口下降,意味着外需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收缩。央行拼命放水促销费,但市场不买账。表现在价格上,就是供过于求,价格回落。2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者价格(CPI)指数环比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0.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持平;与去年同期对比,CPI涨幅从1月份的2.1%回落到1.0%,涨幅大幅回落了1.1个百分点,PPI从1月份下降0.8%扩大到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未纳入CPI和PPI的房价也在下滑。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显示,2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0.1%;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856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全国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6.7元/平方米/月,同比下跌1.5%。

三、央行通过债券、股票、信贷手段放出来的天量资金去哪了?

3月10日央行公布了金融数据之后,很多人在询问,这么多钱从央行放出来,消费没起来,出口没起来,物价没起来。钱都去哪了?

2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广义货币(M2)的余额创下了275.52万亿元新高,同比增长12.9%。钱是什么?钱就是购买力啊!购买力增加了两位数,可内需外需不增反降。

有人怀疑是经济学理论出了问题。那不可能,资金与市场的变化方向相反,不是亚当斯密、凯恩斯、哈耶克这些经济学家总结的经济学原理出错了,而是我们用计划金融在匹配市场需求,是计划与市场发生了冲突,计划没有听懂市场的信号,按照计划自己的逻辑向市场配置资金,从而导致了资金的严重错配。需要钱的拿不到钱,不需要钱的银行塞钱给他,需要100亿的只能拿到1个亿,只要1个亿的分到了1万亿,需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钱的硬要通过银行放贷来给…凡此种种,好比给四川种水稻的农民讲英语,告诉他种蔬菜收益更好,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会不会种蔬菜。说完英语就让卖稻种的改卖蔬菜种子,将稻谷加工厂改成了蔬菜加工厂。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直接增加劳动力收入才能解困。但我们反而采取了继续刺激供给的货币宽松、超前投资的经济政策。

我们现在的金融业还没有市场化,还完全掌握在央行和国有金融企业手里,金融行业还在按照计划思路运行管理,所以央行的意图在金融系统贯彻得很彻底。但生产已经大部分市场化了,消费绝大部分市场化了,市场化的领域市场自身的需求信号在起作用,计划手段面对市场信号基本失灵了。这就是2月份天量的社会融资未能复苏需求的基本原因。那么,钱都去哪了呢?一看居民贷款去向。2月份,居民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450亿元,但新增存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849亿元,存贷相抵,居民部门同比多存了5399亿元。这就意味着消费主体居民部门在2月份可用于消费的资金同比减少了5399亿元。当然,1月份减少得更多。居民收入缺乏增长预期,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恢复。二看企业融资去向。企业除了贷款,还有债券、股票等途径获取社会融资。2月份实体企业部门新增社会融资同比增加了8613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多存了11511亿元,存贷相抵,企业部门同比多存了2898亿元。这意味着生产部门在2月份可用于生产的资金同比减少了2898亿元。企业复苏的心情也很迫切,但内需外需双双不给力,扩大生产就是增加库存、增加亏损。三看政府融资去向。2月份政府新增融资(发债)同比多增加了5416亿元,同比少存银行1443亿元,存贷相抵,同比少存亦即多用了6859。这说明,政府意图通过投资来刺激经济,同比多增加投资6859亿元,但这只能进一步增加供给,激化供过于求的矛盾,降低投资效益,增加投资浪费。

四看非银行金融企业。2月份非银行金融部门同比少增加了贷款1617亿元,银行存款比去年同期少存了19084亿元,存贷相抵,非金融部门存入银行的沉淀资金减少 17467亿元,用于资本、证券市场投资的资金增加了17467亿元。以上的资金去向表明,2月份同比多增加的1.95万亿社会融资,通过左手转右手的货币搬家游戏,看上去投给了实业,实际上流入了债市、股市等资本市场,虽然短期用资金推出了一波反弹行情,但受到消费预期和企业经营预期的制约,资本市场也难有大的作为。

四、如何化解资金错配、经济复苏困难的窘境?

我从2022年年头就开始强调,目前我们经济疲软的主要原因,是受制于长期重投资轻消费的经济政策和国民收入持续向政府倾斜,导致劳动者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速,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导致GDP消费率不断下行。这就造成了日趋严重的投资所形成的供给增长持续大于需求的增长,迫使我们依赖于出口来消化比内需多得多的供给。一旦出口增速回落,就会进一步激化供求矛盾,导致产品积压、产能闲置、消费不足。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理顺生产关系,实现经济复苏。

第一、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劳动者、特别是普通劳动者、企业劳动者的劳动所得,降低政府收入在GDP中的分配占比,切实增加劳动力工资在GDP中的分配比例,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足问题。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将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所有人,统一社会保障标准,将多层次的社保体系简化为一个层次,让消费者有了消费能力之后敢消费。第三、要建立市场化的金融机制。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要素,在推进市场经济过程中,顽固地坚持由计划来主导金融,金融与市场就无法灵敏地传递供需信息,金融与市场就会各说各话,资金错配、资金浪费的现象就不可能改变。

第四、该发钱时就发钱。打破目前的僵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政府投资的钱拿出来平均发给全国的老百姓。不要担心不好发,防疫能做到那么精准,发钱怎么就做不到?不要担心发钱会导致通胀,通胀总比通缩好。不要担心发钱后会有人存起来不花,他今天不花,明天也会花。再说了,政府投资中那么严重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以项目谋私的现象,你咋就不担心呢?【作者:徐三郎】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