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 视力表的原理及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视力表与e视力区别在哪 【眼视光】 视力表的原理及应用

【眼视光】 视力表的原理及应用

2023-09-23 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好,我是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的韩丁,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视力表的原理及应用。

这是我们眼科及视光学工作者临床中密不可分的工具——视力表,而且也是患者进行眼部检查的首要、必要步骤。大家往往会根据视力表上标注的视力值直接读出,但其设计原理如何?视力值1.0和4.0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揭秘看似简单的视力表背后的“故事”。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视角的概念。对于真实眼来说,视角应为物体两端与眼前节点的夹角。

视角的大小既与物体的实际大小有关,又与物体离眼的距离有关。同时,视角能够反映视网膜像的大小。视角越大,对应的视网膜像越大;视角越小,对应的视网膜像越小。

最小分辨角是一个阈值的概念,即眼刚好能够分辨的外界两个点与眼的节点所形成的视角。如果外界物体与眼节点所成视角大于最小分辨角,则可以被分辨出来,若小于则不能分辨。

大多数正视眼的最小分辨角为1’视角,而屈光不正者的最小分辨角则有所变化。需要注意:视角、最小分辨角不同,前者受到h、d的影响,而后者每人是一个固定值。

视力主要是指眼睛分辨二维/平面物体形状和位置的能力,一般以最小分辨角的倒数来表示。

上述公式及示例可以很好的解释视力、最小分辨角之间的关系。

视标可有多种图样,如Konig棒、C环/landolt环,英文字母等,最常用的还是E视标,这里呈现两种,即三横等长、三横不等长E视标。

视力表设计中最重要的原理即五倍一分原理,即:视标大小为5分视角,笔划宽度与间隙均为1分视角。

同时,应该明确两个重要的距离——设计距离、检查距离。设计距离是根据五倍一分原理,视力表上每个视标所对应的距离称为该视标的设计距离。如图所示,第一行视标左侧已标注设计距离为50米,即该视标在距离眼睛50米处与眼睛节点所成视角为5′视角,笔划宽度与间隙所成视角为1′视角。

而检查距离/标准距离是指视力表规定的单一检查距离。如我国常在5米处进行远视力检查,而国外多在6米/20英尺等处检查。

视标的分布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最为理想的情况是倍率恒定(相邻两行视标大小的倍数是一个常数),间隔适宜(相邻两行视标间隔适宜)。

刚才提到,视力=1/最小分辨角。结合视力表的设计原理,视力表上视标对应的视力值=检查距离d/设计距离D。这也称为视力的分数记录法。

通过这两个例子,不难看出,视力的分数记录与小数记录可以互换。

视力的记录方法一般包括以上四种,我国常用小数记录法、五分记录法。

几种视力记录对照表列出了四种视力记录法的对应值。五分记录法里的4.0与5.0分别对应小数记录法里的0.1与1.0.

目前,应用较广的为对数视力表,其主要特点为视标大小按几何(等比)级数排序,五分视力值按算数(等差)级数排序。符合此条件的视力表均可称为对数视力表。

标准对数视力表是我国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视力表,视标左侧标注了设计距离及视角,右侧标注了五分记录、小数记录的视力值。

ETDRS视力表一般用于临床科研等方面,要求采用视角对数视力记录法。

我国的低视力视力表也属于对数视力表,每行5个视标,可避免视力低下人群对第一行只有单一视标猜测的几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