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vc指征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2024-05-23 2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 CLABSI相关问题

临床问题1:为降低CLABSI,UVC的留置时程应为多长时间?

【推荐意见】

1.当不再需要UVC时应尽快拔除(GPS)。

2.当患儿需要中心静脉时,在未监测到感染证据的情况下,推荐UVC保留7~10 d,但建议结合患儿具体病情及当地NICU的CLABSI发生率综合判断(1B)。

3.超过10 d的UVC留置时程,可结合患儿病情综合判断(GPS)。

【证据概要】

2017年Gordon等[8]的一篇系统评价(n=210),含1项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分析了BW 2 h,则考虑为UVC导致的CLABSI(GPS)。

3.常规拔除UVC置管时,不建议进行导管尖端培养(GPS)。

【证据概要】

未检索到如何判断UVC患儿出现的感染是否为CLABSI的系统评价。美国CDC对CLABSI的定义为原发性血流感染,患者在血流感染发生前48 h内有中心静脉,且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15]。在与CVC相关的4篇指南中,关于CLABSI的诊断标准不尽相同[3-4,16-17]。国内主要采用2007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指南中的分层诊断标准[16],国外大多参考美国国立卫生安全网及CDC的指南推荐[3-4,1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认为具备下述任1项为确诊的导管来源CLABSI[16]:(1)有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5 CFU)或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 000 CFU),同时外周静脉血也培养阳性并与导管节段为同一微生物;(2)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取血做定量血培养,两者菌落计数比(导管血∶外周血)≥5∶1;(3)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取血做定性血培养,导管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比外周血培养阳性至少早2 h;(4)外周血和导管出口部位脓液培养均阳性,并为同一株微生物。

【推荐说明】

新生儿发生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隐匿。国内外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指南中,对包括UVC在内的所有CVC引起的血流感染均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本指南推荐意见主要参考这些指南、经指南制定组集体讨论形成。在常规拔除UVC置管时是否送导管尖端培养的问题上,各单位可根据各自诊疗习惯进行调整。如果仅采集一份外周血标本,但培养到的微生物符合患儿自身特定部位感染病原体特征(如大肠埃希菌符合症状性尿路感染病原体特征),且血标本在特定部位感染期(窗口期与发病期)被采集,则考虑感染可能来源于自身。但新生儿血培养的阳性率低,给CLABSI的诊断带来一定挑战。

临床问题4:是否应用抗菌材质的UVC导管?

【推荐意见】

基于目前的证据,无法针对该问题形成推荐意见。

【证据概要】

2015年Balain等[18]的一篇系统评价(n=86,1个RCT)报告了在UVC置管时应用抗菌材质导管(为同直径型号的PICC导管,该导管在生产过程中将具有抑制细菌黏附作用的银沸石与聚氨酯材料混合处理)与CLABSI的关系。银沸石处理导管组与对照组(未经银沸石处理)相比CLABSI发生率更低(RR=0.11,95% CI 0.01~0.87,P=0.04)、导管留置时间更长[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2.30,95% CI 0.38~4.22,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率(RR=0.91,95% CI0.13~6.18)和死亡率(RR=0.73,95% CI 0.21~2.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未报道疑似/临床诊断CLABSI和晚发败血症的数据。

【推荐说明】

抗菌材质CVC或PICC导管的研究在成人重症领域已较多,但涉及新生儿UVC的RCT研究仅上述1篇报道且样本量小,而且该研究所用的抗菌材质导管并非专门的UVC导管。国内目前没尚无抗菌材质UVC导管供应,该方法在现阶段的临床可及性差。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和国内现状,目前暂无法形成推荐意见。

(二)UVC导管位置及相关并发症

临床问题5:用哪个方法估算UVC置管深度更好?

【推荐意见】

1.推荐在UVC置管操作前进行深度估算,目前有多种估算 UVC 置管深度的公式(表2),均可选用(1C~1B)。

2.针对超低出生体重儿,建议使用按体表标志估算置入深度的公式:置管深度(cm)=脐到乳头的距离(cm)-1(2C)。

【证据概要】

共纳入3个比较各估算UVC置入深度公式的RCT(n=405),分别比较了Shukla法与体表标记法[2]、JSS法与改良的Shukla法[19]、BW法与Dunn法[20]的置管成功率。数据缺失44例,意向性分析结果提示Shukla法置管成功率与体表标记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0,95%CI 0.52~1.23);在BW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