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设计‖王晓燕:表现性评价:推动“素养本位”的小学英语教学走向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ookie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英语 评价设计‖王晓燕:表现性评价:推动“素养本位”的小学英语教学走向深度

评价设计‖王晓燕:表现性评价:推动“素养本位”的小学英语教学走向深度

2024-07-07 15: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刊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4年第4期

【内容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表现性评价符合素养本位的课改新时代对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对表现性评价的信度、效度、架构和实施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困惑。本文理论结合实际,思辨了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发展可能”的精准把握,提炼了“学教评一致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策略,创新了“素养本位”的表现性评价实践要点,为教师提供了表现性评价新范式,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推动了“素养本位”的小学英语教学走向深度。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小学英语教学素养本位走向深度

2022年版《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迈向了素养本位的课改新时代。教育评价也亟待从传统纸笔测试占主导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寻求指向素养培养的评价方式。2022年版《课程方案》指出,推进表现性评价。专家们认为,表现性评价是素养本位课改新时代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它能将课程、教学、评价三者整合,一致指向深度学习,直接对素养表现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表现性评价不如传统纸笔测试便捷,教师对表现性评价的信度、效度、架构和实施等都还存在着困惑。

一、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发展可能”的精准把握

表现性评价是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发展可能”的精准把握,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优势:

(一)反映学生的深层次素养

表现性评价不仅关注结果,而且关注过程和方法,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它关注学生的最终表现,也关注学生在完成真实性情境任务过程中的思考、决策、问题解决等能力。哈佛大学铂金斯曾将素养界定为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表现的能力。可见,素养能在表现性评价中得以体现与发展。与传统纸笔测试相比,表现性评价呈现对学科内容的分析、整合、应用、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能反映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与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

表现性评价往往采用模拟情境和有意义的任务,能让学生感受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它更关注过程评价和进步,能给予学生犯错后改正机会和成长空间,鼓励积极参与、探索。在评价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到具有挑战和趣味性任务中,有更多选择权和合作机会,能激发更多创意和主动性。

(三)推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表现性评价通过提供个性化学习目标、多样化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等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表现性评价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分层的评价量规也正体现不同的成功标准。评价性任务的问题解决方式不唯一,学生需要主动寻找信息、不断尝试新方法、提出新解决方案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

(四)支持学生的调节性学习

表现性评价支持学生的调节性学习,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体现在反馈与指导、目标设定与跟踪等方面。通过表现性评价,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和个性化指导,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跟踪进展。在过程中,学生学习他人学习策略并尝试运用,学会反思、自我评价及处理挑战,培养自我调节性学习能力。

二、以评导学:学教评一致的表现性评价设计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逐步建构单元主题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PEP小学英语教材是以单元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导向编排,采用基于单元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素养培养。笔者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中,梳理了“学教评一致架构单元表现性评价”策略。首先,表现性评价的架构需要基于新课标的单元素养目标,达成学评一致;接着基于理解六侧面确定有效的单元评价任务,达成学教一致;之后,架构基于六维素表真实的评价情境,达成教评一致;最后,基于学习进阶制定评价量表,达成学教评一致。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再次修正评价目标、任务等,形成迭代发展的学教评一致性闭环。

(一)学评一致:基于新课程标准,设定评价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单元的评价目标设定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对应年段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素养要求设定目标,根据学教评一致原则,学习目标也是评价目标。例如人教版六下Unit5 Then and now单元主题为通过认识学校、自身以及周围事物的变化来理解变化、悦纳变化和感受美好。为达成主题意义理解,单元学习目标(评价目标)与核心素养对应并分解,以“程度(学到什么程度)‧表现(怎么学)‧内容(学什么内容)‧意义(为什么学)”进行结构性阐述,确定为:1.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有关于变化的词句,理解和感知变化无处不在;2.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描述学校、自身及周围其他事物的变化,悦纳身边的变化;3.学生能结合自身变化表达今昔及未来的变化,感受变化带来的美好。

(二)学教一致:基于理解六侧面,确定评价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素养本位表现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现性事件推动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理解的深入,教师设置的评价任务亦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实现深度理解可以“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侧面为蓝图,围绕学习目标制定评价任务,结合引导性问题“如果……那么……所以……”激活教师评估思路,学会甄别最有价值的评估任务,丰富评价类型。例如思考维度“能应用”:如果预期结果是让学生学会结合自身表达,那么需要有证据证明学生在新情境中使用所学,所以任务确定为自己设计成长纪念册或编排成长舞台剧。

(三)教评一致:基于六维元素图,架构评价情境

评估任务确定后,如何架构这个表现性任务呢?通过代表现实世界情境所包含的六元素(G目标、R角色、A对象、S情境、P产品、S标准)架构,可以还原现实世界情境。评价情景亦是教学情境。真实的评价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评估功能。

根据六维构建的表现性评价情境为:[R]Children, we’re going to graduate(毕业).[S]The trees in our school grow taller. And you are totally different.The changes are beautiful and wonderful.[G]How to recordthe changes in primary school?[P][A]We will be a time recorder(时光记录者). We’ll make the book and a show about our growth and changes for our teachers and students.[S]The book should be correct, beautiful and creative. The acting show shoud be loud, fluent and vivid.

(四)学教评一致:基于学习进阶性,制定评价量表

表现性任务确定后,需要制定对学生表现做出判断的成功标准,即评价量表,旨在为教师提供判定依据及时调整,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并自我调节,达成学教评一致。量表可根据学生水平进阶而制定,按照评价维度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异维累加”量表和“同维进阶”量表。“异维累加”量表设置不交叉的评价维度指标,以累积计分后对应指标等级评估;“同维进阶”量表设置相同维度的不同等级指标,以对应表现的指标等级评估。

三、评价导航:创新“素养本位”的表现性评价实践

表现性评价无论设计得多精美,都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进而发挥更大作用,以下是实践要点。

(一)将表现性评价嵌入课程与教学

课程标准倡导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让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性评价的素养目标是学习目标,表现性评价任务也是学习任务,评价量表既是反馈工具又是学习支架,可见,表现性评价需要嵌入教学的全过程。表现性评价任务往往嵌入各课时教学,被分解成一个个聚焦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子评价任务。例如本单元是围绕核心问题“How to record the changes in primary school?”展开探究,表现性评价任务为Make a book of the growth and changes。为达成评价任务,分成四个阶段,即四个子评价任务:第一阶段,寻找变化。通过观察发现学校及周围的变化,学生用英语的不同时态对比表达;第二阶段,表达变化。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表达自己的变化;第三阶段,记录变化。学生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毕业成长册;第四阶段,悦纳变化。学生合作呈现毕业成长册,展示变化,表达感恩之情并展望未来。

(二)确保学生充分卷入评价全过程

素养培养是在学生不断参与中逐步形成的。要确保学生能充分卷入评价全过程,需要关注以下方面:第一,确保学生充分了解评价内容。这活动过程一般放在入项阶段,学生需要充分了解整个评价体系,便于更好地经历整个评价过程。第二,给予学生评价的主动权。评价主动权不仅体现在评价过程中的发言权,也体现在评价量规制定时的决定权,可采用协商式评价。第三,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表现性评价指向的是高阶思维水平,一般会导致后进生评价边缘化。教师可提供思维工具辅助学生思考,如提供words bank和sentence bank等。

(三)引入两条线索提升信度和效度

以往研究中,表现性评价结果往往具有较低的信度和效度,素养本位的表现性评价可遵循两条线索展开设计:第一条是证据线索。要达成最终的表现性评价任务,教师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子任务,正如威金斯所说的评价连续体,也就形成了类型丰富的证据集,第二条是标准线索。每一类评价证据搜集都需借助相应的成功标准量规,以评定学生学习质量和效度。量规设计是评价设计的重要构成,脱离了量规,评价内容再科学,也无法维系评价的公平性和可信度。

(四)搜集素养表现信息促进教与学

表现性评价能关注知识与技能掌握,也能关注学习的过程和素养发展情况,便于师生及时调整、改进并达成预期目标,增强学习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搜集表现信息,也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反馈和调整,是一个迭代发展的过程。例如教师可采取以下步骤呈现作品:一,教师呈现作品案例,学生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范例点评;二,教师引导学生组内呈现作品,组员根据评价量规相互点评并搜集相关资料;三,根据组员评价进行修正;四,班内作品呈现,师生点评;五,学生根据建议继续调整、改进。

小学英语教学中素养本位的表现性评价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但这种新型的评价方式更符合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3]周文叶,毛玮洁.表现性评价:促进素养养成【J】.全球教育展望,2022(05):94-105

[4]郭元勋,张华.论素养本位表现性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22(09):92-10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温馨提示:错过2024年期刊征订的读者可以通过当地邮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刊邮发代号:语文(22-443),数学(22-444),英语(22-445)。

《小学教学设计》微店二维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