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译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属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abin翻译理论 探析译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属性

探析译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属性

2023-06-30 0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开展译者行为研究,首先要确认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所具有的属性特征。解决理论上的属性认定问题,有助于更科学地确立研究上的立场、方法等,以实现预定的研究目标。开展译者行为研究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把翻译看作一场社会活动;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第三,注重活动中各元素的互动关系。如果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便无疑是典型的译者行为研究。因而,对应译者行为研究所应具备的属性即为“外化性”“人本性”和“动态性”。三大属性既源于理论的推导,也基于事实的佐证。比如严复主张“信”,但他在翻译《天演论》时没有完全做到“信”,这是译者社会性的体现,也是翻译和译者行为社会化的结果,而这种结果直接导致译者的角色化和译文的不“信”。严复在翻译中角色化为一个思想启蒙者和一个救亡图存的爱国者,他的翻译行为也就超出了一个单纯译者对“信”的恪守。这样分析,就跳出了传统上在翻译技巧直至后来翻译伦理、翻译能力等层面上讨论的思维窠臼。

明确了三大属性,还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关键因素,因为关键因素能反映关键特征,蕴含着研究的方法论、研究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外化性”是与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社会转向等一切外部转向相一致的理论属性认定。译者行为研究是翻译的外部研究,这是与传统翻译研究的一个显著差异。传统上的翻译研究是内部研究,只关注翻译范畴内的事,比如字词的暗含意义、文化的联想意义以及相应的意义再现技巧,总的来说属于“意义”范畴。在这里,译文对原文是一种解读关系,这是与作为“人”的范畴的译者行为研究相关且不同的范畴。比如,在“人”的范畴里,我们关注的是人这一意志体的身份、角色、意志、行为对于文本、社会所施加的改变和影响,这些都属于文本外的因素,原文只是被施加影响的对象,译文只是表现意志和行为的证明。因此,我们常说的“翻译行为”本质上属于“意义”范畴,而“译者行为”本质上属于“人”的范畴。“外化性”强调把翻译看作社会活动,将研究的视野从传统上的翻译内部研究转向翻译过程和活动本身,跳出文本意义的窠臼。这是内外相结合的良性互动研究。把翻译看作社会活动,并非翻译研究的必要条件,但有利于实现翻译批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总目标。

“人本性”是基于以人文为本视角而确定的研究属性。译者行为批评的“人本性”暗含着研究上的“行为”中心。译者行为研究中的“行为”指的既是译者的行为,也是以译者为代表的一切影响翻译活动的意志体的行为,是研究的对象,也是研究的出发点。人本性属性要求研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从人的角度切入开展翻译研究;二是对译者相关各元素进行互动关系研究。两个基本条件相互结合,构成了动态人本研究的独有特征。人本研究有别于文本研究。以人为本的译者行为研究与传统上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在做法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增加了对于翻译活动中人的维度的研究,有着更充分的解释力。总之,以人为本研究翻译,是翻译研究范式的重大变革,直接影响到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和观察问题的角度。

“动态性”涉及译者等意志体的主观因素和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互动。动态研究有别于静态研究。传统上的“译者研究”主要表现为静态,以总结思想、成就、策略、生平等各自独立的静态板块为主要内容,而动态研究的核心是关系研究。在翻译中,动态研究呈现的是各种元素在“活动”“语境”或“社会”中的关系,进而从彼此间动态的关系发现真实的意义。比如,怎样的个性影响了怎样的意志,怎样的意志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怎样的策略导致了怎样的行为,怎样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怎样的结果影响了怎样的读者、市场乃至社会,之后又怎样反作用于译者的“求真”“务实”行为及其相应的身份和角色变化等。

在译者行为批评“外化性”“人本性”和“动态性”三大属性中,“人本性”是区别于传统文本研究最鲜明的属性特征,是指导译者行为研究的基点,“动态性”内蕴以人为本译者行为研究的重要方法,而“外化性”则落实于层次化分析问题的新视域。译者行为批评的理论属性体现于概念系统,落实于研究路径,经由手段和方法验证,这是理论应有的内部逻辑循环系统。

(作者系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