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节点做法(钢筋节点安装工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3G101-11 钢筋节点做法(钢筋节点安装工艺)

钢筋节点做法(钢筋节点安装工艺)

#钢筋节点做法(钢筋节点安装工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目录一览:

1、请教梁柱等宽时候节点钢筋做法 2、关于剪力墙变截面钢筋节点作法 3、钢筋的施工方法 4、建筑工程板柱节点钢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5、楼层板钢筋做法 请教梁柱等宽时候节点钢筋做法

梁柱等宽时候节点钢筋请按下图做法施工:梁钢筋伸入在柱纵向钢筋内侧(除扁梁外)。

参考资料:13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关于剪力墙变截面钢筋节点作法

原则上应该按图施工。举例说:比如同样的一个节点,标准图有A\B两种做法,但施工图中要求采用A,那么实际施工就应该用A,因为每个设计者都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考虑,在某一具体问题上可能A做法对结构更有利。所以原则上必须按图施工。当然你说的这种钢筋轴线只差25mm,可以弯折伸入上层,但在弯折区段钢筋受力不是沿轴线,对受拉影响不是太大,但对受压影响很大,因此,改变节点做法应该看具体情况。不同部位钢筋受力是不同的,比如高层的裙房外墙和高层主体外墙内力相差非常悬殊,同样问题也不能同等对待,要看具体情况的。如果你自己对结构了解不深,那就咨询一下结构设计工程师吧,不能完全听施工单位的。

钢筋的施工方法

一、编制依据: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行业标准:JG163-2004。

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计划水平钢筋直径≥18mm的采用直螺纹连接,竖向钢筋直径≥28mm的采用直螺纹连接。

三、基本规定: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接头,其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相互错开。连接区段长度按35d计算。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的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二级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一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一级或二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5、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6、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

四、直螺纹机械连接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滚丝—丝头检验—连接套(装保护帽)—连接—检验

五、施工准备:

1、凡参与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必须参加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核对有编号的钢筋下料单与成品数量。

3、套筒的规格、型号以及钢筋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套筒应有合格证,其形式规格应与包装箱标志相符,与工程要求相符。连接套筒应标明生产厂家标志,连接套筒上的保护盖应标志被连接钢筋规格。连接套筒及锁母在运输过程中应妥善保护,避免雨淋、玷污、损伤。套筒进场检验合格后应入库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

4、钢筋应复试合格后才可使用。

5、根据接头数量及工程进度要求设置机床数量,一般为两台一组,对称加工。

六、工艺操作要点:

1、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钢筋端面与轴线垂直,不得有挠曲和马蹄形,不得用电焊、气割等热加工方法下料。当遇到需打拐钢筋连接时,应先加工丝头,后进行打拐,以保证生产安全。

2、丝头尺寸调定:初调:根据加工钢筋直径用相应规格的调经通、止光规,放入滚丝头四滚轮之间,旋转外套,收滚丝轮与调径通、止光规接触,取出通光规,使通光规能通,止规能止,而后锁紧外套。把行程调节板上相应规格的刻线对准保护板上的0刻线,而后锁紧行程调节板。精调:通过实际滚轧丝头,用螺纹环规检验,通环规能顺利旋入有效扣,止环规旋入不大于3倍螺距,用长度卡板测量丝头长度,应符合要求,如有误差再次调整。丝头尺寸的调整原则,应遵循直径由大到小,长度由短到长,循序渐近的原则,严禁一次调过,以免丝头报废和损坏机床。

3、装夹钢筋:将机床置于停车极限,把待加工钢筋放入夹钳中,伸出长度应以钢筋端面与滚丝轮架外端面对齐为准,而后夹紧。

4、滚轧丝头:在调整丝头直径和长度合格后进入正常加工,逆时针搬动进给手柄,使滚丝轮缓慢接触钢筋,并施以适当的力,当滚轧2倍螺距后即可自动进给,严禁用力过猛或用脚踏进给手柄进给。

5、对丝头要逐一进行检验,合格后应加以保护戴上保护帽,防止搬运钢筋时损坏丝头,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6、钢筋连接: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钢筋螺纹的形式,螺距,螺纹外径应与连接套匹配。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连接钢筋时,应对准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检查两钢筋丝头划痕在连接套两端外露应尽量一致,并保证偏移量不大于1倍螺距,而后用扳手旋紧,使两钢筋顶死。

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

钢筋直径 ≤16 18~20 22~25 28~32 36~40

拧紧力矩值/(N.M) 80 160 230 300 360

注:当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拧紧力矩值按较小直径钢筋的相应值取用。

7、施工过程中用扭矩扳手施工便于控制力拒值,同时注意区分施工和检验用扭矩扳手,检验用的扭矩扳手应该有定期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七、质量检验:

1、连接套筒及锁母的检验:外观质量螺纹牙型应饱满,连接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纹,表面及内螺纹不得有严重的锈蚀及其他肉眼可见的缺陷;内螺纹尺寸检验用专用的螺纹塞规检验,包括通塞规、止塞规,通规应能顺利旋入,止规旋入长度不得超过3P。

钢筋直螺纹连接丝头加工标准丝扣数量要求

直 径 18 20 22 25 28 32

丝头丝扣数量 10扣 11扣 11扣 10扣 11扣 13扣

2、丝头外观检验:钢筋丝头螺纹应饱满、光滑丝头表面不得有影响接头性能的损坏及锈蚀;外形质量检验:牙顶宽度大于0.3P的不完整螺纹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标准型接头的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允许误差为+2P;丝头长度检验,用长度卡板测量,以丝头端面最高点至钢筋纵肋上最后一个划痕应在卡板相应两刻线之间;丝头尺寸检验:用专用的螺纹环规检验,包括环通规、环止规,通规应能顺利旋入,止规旋入长度不得超过3P。

3、对丝头加工、钢筋连接质量进行全部检查,检查合格后做好标记,并做好检验记录。

4、按抽样送检规定,进行现场抽样,具体位置由监理工程师确定,并做好记录和相关照片。

八、安全环保措施

1、施工场地应整洁,宽敞,并设有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施工细则。

2、电源供应方便可靠,机床必须有效接地。

3、机床在露天作业时必须做好防雨工作,严防漏电事故发生。

4、丝头加工过程中,应配戴手套,不准用手去握钢筋。

5、在滚轧过程中,如遇滚丝轮损坏等故障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后维修。

6、检修或更换滚丝轮组件时,应确保切断电源,保障工作安全。

建筑工程板柱节点钢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筑工程柱纵向受力钢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1.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2)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3)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4)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2.现浇柱中纵向钢筋的接头,应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柱的弯矩较小区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中纵向钢筋的接头

(a)上下柱钢筋搭接;(b)下柱钢筋弯折伸入上柱;

(c)加插筋搭接;(d)上柱钢筋伸入下柱

(1)柱每边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在一个水平面上连接;柱每边钢筋5~8根时,可在二个水平面上连接。

(2)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钢筋的根数及直径,应满足上柱受力的要求;当上下柱内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应按上柱内钢筋直径计算。

(3)下柱伸入上柱的钢筋折角不大于1:6时,下柱钢筋可不切断而弯伸至上柱;当折角大于1:6时,应设置插筋或将上柱钢筋锚在下柱内。

3.顶层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层中间节点的柱纵向钢筋及顶层端节点的内侧柱纵向钢筋可用直线方式锚入顶层节点,其自梁底标高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柱纵向钢筋必须伸至柱顶。当顶层节点处梁截面高度不足时,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并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当柱顶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d为纵向钢筋直径)。

图9-25

顶层柱中间节点纵向钢筋的锚固

(a)柱纵向钢筋向内弯折;(b)柱纵向钢筋向外弯折

(2)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1a;其中,伸入梁内的外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外侧纵向钢筋全部截面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并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当柱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梁宽范围以外的纵向钢筋可伸人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的柱纵向钢筋相同。

(3)框架梁顶节点处,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弯入柱内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其搭接长度竖直段不应小于1.7la。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满足以上规定的搭接长度,且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直径)。柱外侧纵向钢筋伸至柱顶后宜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弯折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直径)。

图9-26

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的搭接

(a)柱外侧纵向钢筋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用;

(b)梁上部纵向钢筋弯入柱内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

楼层板钢筋做法

取梁每侧六倍板厚范围作为板的有效宽度。

根据按中国规范设计的典型框架所能达到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可取梁每侧六倍板厚范围作为板的有效宽度。在考虑板筋参与梁端抗弯的同时,应注意参与受力板筋的锚固问题和板内与梁垂直方向横向钢筋的设置问题,以保证纵向板筋能有效的参与梁端抗弯。

对框架端节点来说,当直交边梁的抗弯和抗扭刚度与纵梁相比不至于相差太多时,在端节点处仍然可以取梁每侧六倍板厚作为板的有效宽度;但如果直交边梁刚度偏弱,则板的有效宽度取值应相应减少。

扩展资料:

楼层板钢筋设置要求规定:

1、当承重墙的间距不大时,如住宅的厨房间、厕所间,钢筋混凝土楼板可直接搁置在墙上,不设梁和柱,板的跨度为2—3米,板厚度为70—80mm。

2、所有的板、肋、主梁和柱都是在支模以后,整体现浇而成。其跨度为1.7—2.5m,厚度为60—80 mm。

3、楼板为墙、柱水平方向的支撑及联系杆件,保持墙柱的稳定性,并能承受水平方向传来的荷载(如风载、地震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墙、柱,再由墙、柱传给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板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