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维修网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023-10-17 02:47:25| 来源: 网络整理

毛泽东朱德在陕北

“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就《论持久战》对毛泽东在党内领袖地位的确立产生的影响,作了这样的描述:“《论持久战》的发表,使毛泽东赢得了全党同志发自内心的五体投地的赞许、佩服甚至崇拜,从而最终确立了在党内无可替代的领袖地位和崇高威望。”“《论持久战》的发表,毛泽东以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娴熟应用和对抗日战争的透彻分析,征服了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心。全党感到十多年曲折的历史,终于锻炼并筛选出自己的领袖。”

朱德、陈云、吴玉章所谈的《论持久战》的影响,正是六届六中全会上全党认同和拥戴毛泽东做领袖的原因之一。这种影响、认同和拥戴,不仅体现在党的上层,而且深深扎根于党的基层。据徐向前回忆,1938年9月间,“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文章,已发营以上干部学习,起到了统一部队思想,增强胜利信心的作用。我读得很仔细,随身携带,反复阅读,对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战略思想和预见事变进程的能力,由衷敬佩。”王震说:“我们这些在抗日战场上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在战斗的间隙,土炕油灯,如饥似渴,欣然阅读,倍受鼓舞。完全可以说,一部光辉的《论持久战》,鼓舞和指引我们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论持久战》对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影响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影响了很多的人,也从思想上武装了很多的人。林默涵回忆在《解放》周刊读到《论持久战》的情景时说:“我看到的时间也就是1938年7、8月的样子。我是在武汉郊区的山上一口气读完的。越看心里越亮堂,越看越高兴。中国不会亡,但也不会速胜。我从心底里呼出了这句话。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分析了日本,分析了中国,分析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中日战争的性质、世界各国的动态,回答了为什么不会亡国、又不能速胜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各应采取的办法等等,毛泽东都作了非常详尽的论述。我过去怎么也想不清的问题,现在觉得一下了解清楚了,心里有底了。当时奇怪得很,仿佛自己换了个人一样,由茫然变得有信心了。”于是,林默涵1938年秋去了延安。他回忆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那一年发表的,它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指出了抗战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也使我的思想产生了一次最大的变化。我就是因为看了《论持久战》,才萌发了去延安的愿望。”

在国民党军队里,《论持久战》也对不少人产生了重大震撼。傅作义、卫立煌等将领,不仅自己读,还让部下学习。冯玉祥将军得到这本书,立即自费印了三千册,分送国民党要人。据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周恩来、叶剑英亲自送《论持久战》给白崇禧,白将此书印发给桂系师长级军官阅读。国共合作在湖南南岳衡山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叶剑英讲授“游击战争概论”,深受学员欢迎。叶剑英等向学员们宣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和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宣传共产党的抗日路线、方针、政策,使学员们认识到游击战的重大意义,增加了持久抗战的必胜信心。许多学员自发到南岳书店购买、阅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可惜的是,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不会公开宣传《论持久战》,他们也打不好游击战。

《论持久战》还产生了了不起的国际影响。

任弼时去共产国际之前,对毛泽东以游击战、持久战对付日军的战略思想耳熟能详。他一到莫斯科就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九个月的抗战情况,介绍毛泽东的抗战战略,“持久抗战以求得最后胜利,是中国抗战的总方针。”介绍八路军在山西的游击战让日军感到头痛:“我们缴获敌人的文件中,有一敌军官的日记这样写道:见到八路军就头痛,他来了你不知道,你去打他,又打不到。”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后,1938年9月,任弼时在《真理报》发表了《中国关于持久战的口号意味着什么》。任弼时的介绍在共产国际产生了重大影响。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高度赞扬《论持久战》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为了将《论持久战》翻译成英文向海外发行,周恩来从武汉将中文本寄到香港,委托宋庆龄找人翻译。爱泼斯坦等参加了翻译工作。毛泽东为英文本写了序言,其中写道:“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希望此书能在英语各国间唤起若干的同情,为了中国的利益,也为了世界的利益。”在海外,这本小册子同样得到高度评价。

三、《论持久战》的理论指导意义

邓小平回顾党的历史时指出: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核心是毛主席”。如前所述,毛泽东不受挑战地成为党的领袖,是发表《论持久战》之后的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下来的。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先是成为主要的军事领导人,解决最急迫的军事问题。

到陕北后,毛泽东第一篇使人眼睛一亮的著作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解决党在政治上的策略路线问题。接下来,他的使人眼睛一亮的著作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解决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的以弱战强的军事路线问题。接下来,他的两篇使人眼睛一亮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解决从实际出发、从特殊性出发的思想路线问题。再接下来,他的使人眼睛一亮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解决怎样抗日的问题。特别是《论持久战》综合了前五篇著作的思想内容,阐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民族的力量;阐明以弱战强的持久战路线;阐明反对主观主义和片面性,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特殊性出发,强调自信和奋斗的思想方法;阐明坚持敌后抗战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这六篇著作,特别是《论持久战》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理论准备不足的问题,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民族传统相融合的问题,其所达到的理论深度和高度,使毛泽东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导者。在此基础上的六届六中全会,使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上的核心领导者。这样地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就是一个基础牢固、品德和能力全面、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摧枯拉朽地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

毛泽东回顾他的著作对党的理论指导所起的作用时,也多次谈到《论持久战》。

1958年6月21日,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有人说要学我的军事学,我是没有什么军事学的,不过写了几篇文章:主要是两篇文章:一篇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答复那个中央苏区的军事教条主义。一篇是一九三八年写的《论持久战》。一九三七年王明回国以后,大吹大擂,搞他那一套,把我们这一套推翻,还有那时党内在他回国以前就有的这个速胜论盛行一时,这篇文章批判了这些东西。毛泽东是把《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作为他的军事代表作的。自然,这两篇文章也是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最重要的经典。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的重要经典。

1961年1月23日,应毛泽东之邀,何其芳到中南海毛泽东住处讨论写《不怕鬼的故事》,其间毛泽东谈起国家大事时说:“第一次大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是因为缺少舆论准备。抗日战争时期,有《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就有了准备。”毛泽东突出了《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的意义。这段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党的领导是通过组织领导和理论指导实现的,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轻视宣传工作和理论指导的作用。

1958年6月,毛泽东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和萧劲光、许光达、刘亚楼一起交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