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维修网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网络IP协议(三)

网络IP协议(三)

2024-07-01 17:27:24| 来源: 网络整理

一、网络数据的五元组信息 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IP地址的作用:可以在网络当中唯一标识一台主机,一个公网IP地址只能被一台机器所占有,一个机器可以拥有多个IP地址。

源IP地址:表示该条信息来源于哪个机器。 目的IP地址:表示该条信息去往于哪个进程。

端口号(port)和 进程ID

端口号是一个2字节16位的整数。 端口号用来标识一个进程, 告诉操作系统, 当前的这个数据要交给哪一个进程来处理。

IP地址 + 端口号能够标识网络上的某一台主机的某一个进程。

一个端口号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一个进程可以绑定多个端口号。pid 表示唯一一个进程; 此处我们的端口号也是唯一表示一个进程。 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它们是传输层协议的数据段中有两个端口号, 就是在描述 “数据是谁发的, 要发给谁。”

源端口号:表示该条信息来源于哪个进程。 目的端口号:表示该条信息去往于哪个机器。

信封为例 二、IP协议 IP作用?

IP协议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主机。

节点是什么?

主机: 配有IP地址, 但是不进行路由控制的设备; 路由器: 即配有IP地址, 又能进行路由控制; 节点: 主机和路由器的统称。

IPv4首部格式

IP首部的部分重要字段含义如下:

三、IP分片问题 什么是分片?

一个链路层数据报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量称为最大传送单元(MTU)。因为IP数据报被封装在链路层数据报中,因此链路层的MTU严格地限制着IP数据报的长度,而且在IP数据报的源与目的地路径上的各段链路可能使用不同的链路层协议,有不同的MTU。(例如,以太网的MTU为1500B,而许多广域网的MTU不超过576B。)当IP数据报的总长度大于链路MTU时,就需要将IP数据报中的数据分装在两个或多个较小的IP数据报中,这些较小的数据报称为片。

分片在网络当中进行传输的时候,不同的分片有可能走不同路由。分片到达对端主机的时候,有可能不是按照发送的顺序到达的。

IP协议对到达网络层的数据一定要有一个认知:当前的ip数据报是一个分片,还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报。ip协议段当中的16位标识中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会进行确定。 在进行重组时(在最终的目的地才会重组),标识用来分辨该数据报片的原数据报是哪个,标志位中的MF用来分辨这是不是原数据报的最后一片,片偏移用来分辨这个数据报片相对原数据报的位置。

网络层的IP协议进行分片传输 TCP需要IP协议进行分片吗?

解答:不需要进行分片,因为TCP协议在传输数据的时候,严格按照MSS进行传输,而MSS一定是小于MTU的,而一般网卡的MTU都是1500字节,换句话说,TCP在每次传输数据的时候都是不会超过1500字节的。因此,MSS是远远小于65536字节的,因此也就不会触发ip协议进行分片传输。

UDP需要IP协议进行分片吗?

解答:有可能需要进行分片,因为UDP协议是没有类似于MSS存在的,因此,UDP的数据的最大长度是65536字节,网络层递交给数据链路层大小必须小于MTU的,因此,一旦UDP递交给网络层ip协议的数据加上ip协议报头之后,总长度大于了当前主机的MTU大小时,就会需要进行分片传输。 注:因为UDP协议是不可靠的,在ip数据报转发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路由转发路径,可能会造成丢失。

分片丢了会重发分片还是所有数据一起重发?

有分片,则代表一定是UDP数据进行分片了 分片:传输一定是UDP数据+UDP协议是不保证可靠+IP协议也是不保证可靠 重发只能从应用层协议出发重传,所有数据一起重发

四、IP地址划分 网络号和主机号

组成与分类

特殊地址不做主机IP地址

在一个网段中都会有一个网络号的和广播号,即 192.0.0.0 ~ 192.0.0.255 网络号: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就为该网段中的网络号 广播号:主机号中全为1的ip地址,就为该网段中的广播号 127.0.0.1 :本地回环网卡地址(通常用来测试自己机器的网络连通性) 0.0.0.0:代表本地所有的网卡地址

常用IP地址ABC使用范围 IP地址的重要特点 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

两级的IP地址不够灵活,在IP地址中又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IP地址变成了三级IP地址。

子网掩码的引入,为了告诉主机或路由器对一个A类、B类、C类网络进行了子网划分,使用子网掩码来表达对原网络中主机号的借位,为了使外部可以连接子网内的网络。

子网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相对应的、长32bit的二进制串,它由一串1和跟随的一串0组成。

其中,1对应于IP地址中的网络号及子网号,而0对应于主机号。

计算机只需将IP地址和其对应的子网掩码逐位“与”(逻辑AND运算),就可得出相应子网的网络地址。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这种划分方案的局限性很快显现出来,大多数组织都申请B类网络地址, 导致B类地址很快就分配完了, 而A类却浪费了大量地址。

五、网络层其他协议 ARP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网络层协议,实现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工作原理: 主机A向主机B发送IP数据报,先在A的ARP高速缓存中查看是否有B主机的IP地址,若有,则查出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地址写入MAC帧中;若没有,则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给该局域网中的全部主机,主机B收到请求后作出响应,发出响应ARP分组,分组中包含主机B的IP到MAC地址的映射关系,主机A收到后再写入ARP缓存中。

DHCP协议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常用于给主机动态地分配IP地址),应用层协议,基于UDP,使用C/S工作方式 工作原理: 需要IP地址的主机启动时向DHCP服务器广播发送发现报文,这是该主机就成为DHCP客户,本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能收到此广播报文,但只有DHCP服务器才可以回答此广播报文(回答报文称为提供报文),并进行相应的分配操作.

ICMP协议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P层协议,ICMP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 工作原理: 为了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让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和异常情况. 两类:ICMP差错报告报文、ICMP询问报文 ICMP差错报告报文:用于路径上的路由器向源主机报告差错和异常情况,共有5种类型:终点不可达,源点抑制,超时,参数问题,重定向.

六、路由 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是在网络数据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转发。 路由器上的网口:WAN/LAN

① WAN:连接上级路由器 (从运营商机房拉出的网线插在了家用路由器的WAN口上)。 ②LAN:用来组装当前路由器的子网(个人设备是插在家用路由器的LAN口上)

IP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也和问路一样。 当IP数据包, 到达路由器时, 路由器会先查看目的IP。 路由器决定这个数据包是能直接发送给目标主机,还是需要发送给下一个路由器。 依次反复, 一直到达目标IP地址

路由选择协议

为了解决自治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通信问题而创建的协议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