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维修网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读书笔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书评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读书笔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书评

2024-07-01 13:47:09| 来源: 网络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1.文学革命的背景。首先,19世纪末,在维新运动促进下,出现新诗派、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代表人物有梁启超等。其次,晚清已经有人倡导白话文。最后,清末民初兴起了域外小说的翻译浪潮,新文学第一代作家都从中获益甚多。

2.新文化运动是文学革命真正核心的动力与契机。新文化运动背景是1911年辛亥革命瓦解了封建帝制,而帝国主义在一战后放松了控制,故思想领域较为自由,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新式文化教育发展,现代印刷工业出版业与稿费制度为职业作家提供经济保证,这些因素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提供了科举废除后以思想与写作谋生的文人群体。

3.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寻求现代化的启蒙主义运动,肇始于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在上海的创刊,1917年陈独秀迁往北大,与校长蔡元培的思想自由方针呼应,形成一校一刊的战线。新文化运动的特色集中代表于《新青年》上的知识分子,即大力提倡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并一面激进地反孔、抨击文化专制主义、提倡思想自由,一面广泛引进吸收西方文化。在清算封建传统文化(包括旧文学、文言文)的同时,一场文学革命就产生了。

4.文学革命的过程。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根据文学进化论批判旧文学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主张确立白话新文学的正宗地位。1917年2月,陈独秀同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推倒贵族古典山林,建设国民写实社会),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广泛回应,主要思想便是提倡白话文和人道主义、翻译国外作品,批判旧文学包括“鸳鸯蝴蝶派”等通俗文学。

5.几场论争:1919年林纾反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1922年与“学衡派”论辩,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南京创刊的学术杂志《学衡》,代表人物如吴宓等为保守的新人文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平民主义,主张整理维持传统文化再融入新知;1925年“甲寅派”反对白话文等。

6.文学革命的收获:a.全面推广了白话文;b.外国文学思潮涌入,新文学集团蜂起;c.文学理论建设得到初步成果;d.创作取得成绩,如1918年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文学革命否定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传统思想,主张文学反映现实人生,反映时代,体现着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广泛创新形式语言。

7.外国文艺思潮的引入影响。

文学建设上,胡适受庞德的意象主义影响主张追求具体性的新诗,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受19世纪西方文学(现实主义)影响。周作人从日本白桦派曲折学习了欧洲人道主义的“人的文学”,李大钊的新文学思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现实主义。

作品翻译上,《新青年》翻译屠格涅夫、契诃夫等,但到了1921年新文学创作还不多;1918年《新青年》出版“易卜生号”,发表《娜拉》等,形成了反传统、妇女解放的浪潮,青年人对易卜生相当于“追星族”,许多新文学作家开始模仿写问题小说、问题剧。翻译短时间内引进了大量文学哲学思潮,从现实主义到未来主义、尼采叔本华哲学,其中俄国现实主义影响最大,浪漫主义也有较大影响。

文学创作上,鲁迅以俄国近代小说的现实主义基础上,吸取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创作出《狂人日记》等,郭沫若《女神》浪漫主义受泰戈尔、歌德、雪莱等影响,郁达夫《沉沦》等“自叙传”抒情小说学习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以及近代日本“私小说”。

文学社团上,以受不同文艺思潮影响而结社的作家群,包括:

a.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拥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有《小说月报》等刊,宗旨是“为人生而艺术”,模仿俄国现实主义、欧洲自然主义;

b.1921年6月东京成立的创造社,拥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有《创造》等刊,宗旨是“为艺术而艺术”,模仿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唯美、象征、表现主义)等,倾向于表现自我,抒情、描写心理(1925年后转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两个社团双峰对峙。

c.后,1923年北京成立的新月社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产生“新月诗派”(新格律诗派),思想倾向自由主义,致力于探索新诗歌。

d.另外,如1924年鲁迅支持的《语丝》多发表针砭时弊小品成“语丝派”,其社会文化批评的随笔文体为“语丝体”,另有莽原社、未名社等;1922年浅草社,1925年骨干又组沉钟社,致力于感伤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等;1922年湖畔诗社代表人物冯雪峰、汪静之等,闻名于爱情诗。

8.新文学理论建设。胡适侧重于语言形式革命。

周作人“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文学核心概念,基于1918年发表的《人的文学》;1919又提出“平民文学”。都是主张以人道主义为本的白话文“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个人的。但他日后警醒了人生派和艺术派,提出“自己的园地”的自由文学观,脱离主潮。其主要贡献在于确认了散文作为一种文体,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

9.第一个十年总览:1917-1919,探索初期;1919-1926,创作最活跃;1926-1927,创作沉寂,但为左翼文学兴起奠定基础。

第一个十年的思想特色:a.崇尚启蒙理性;b.流行感伤情调;c.追求个性化;d.创作方法的尝试多样化(现实主义成熟仰仗于鲁迅、浪漫主义流行于一般作家、现代主义象征派等引入…)。

(陶按:在我看来,第一个十年无外乎中国20世纪的启蒙运动,尤其是文学思想特点的理性、自由,主体性的建立,以及感伤主义的弥漫,与18世纪欧洲启蒙概况如出一辙。其特殊之处在于短时间内海绵吸水式纳入了西方花了400多年探索形成的诸多思潮,故呈现出独特的复杂性。)

第二章 鲁迅(一)

1.鲁迅(1881-1936),出生于浙江绍兴的没落封建大家庭,曾在南京、日本求学,著3本短篇小说集,16本杂文集等。

2.1918年5月,鲁迅《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1918-1922年创作14篇为《呐喊》(本15篇,抽去《不周山》);1924-1925年创作11篇收入《彷徨》。此二本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3.主要题材:农民、知识分子。(关注病态社会的灵魂状态,“为人生”“改良人生”)

主要结构模式:看/被看(a.被看者悲惨-看客麻木残酷、隐含作者作为看者的悲悯激愤;b.先驱者与群众);离去/归来/再离去,又称“归乡”模式(见证希望的虚妄、结尾又宣布绝望的虚妄,激发新的斗志)。

(陶按:按照鲁迅自己的话,小说结尾生发出新希望,多是顺应刊物编辑的奋进、积极主张,不得以加入。未必能视为鲁迅本意。)

4.文体形式的创新。如《狂人日记》的打破传统完整情节结构的日记体,“序言”的文言叙述者“余”与狂人“我”的双重视角形成反讽结构;《孔乙己》隐含作者-“我”(小伙计)-酒客-孔乙己的三层“看/被看”结构;《阿Q正传》对全知叙事的嘲弄;主观抒情性融入虚构小说如《伤逝》的真相重担与虚伪重担等;“画眼睛法”、色彩浓烈的印象画法…鲁迅结合了国外文学形式和中国艺术经验,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美术和戏剧等,取得了突破。

5.《阿Q正传》的解读根据时代不同有着无尽的接受史,其核心是“精神胜利法”。新中国的阶级分析、80年代初的精神思想解放、近年的人的生存困境等…体现出其超越时代民族的永恒意义。

6.散文文体贡献:《朝花夕拾》“闲话风”,《野草》“独语体”。前者散漫真率,作者读者平等,亲切和谐;后者“不需要读者”,是直视自己灵魂的哲理思考,艺术体现出梦境、鬼魂,奇幻而荒诞,瑰奇冷艳,通过语言实验创造出一种华丽与艰涩为一身的个性化汉语。

第三章 小说(一)

1.1902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上乘;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契机,一是推广白话文,二是西洋小说的引进(林纾183种译作;鲁迅、周作人《域外小说集》收录日俄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小说),20世纪初的翻译引来热潮,影响巨大。

2.“问题小说”产生于五四运动,建立了现代市镇和乡土文学的叙述模式。1919年《新潮》杂志刊登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花匠》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等,是“问题小说”的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风气。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也讨论小说讨论人生问题。这不是一种文体实验,而是短期的创作潮流,旨在针对社会提出尖锐的问题。其关注问题关顾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故显得形而上,容易流于空虚概念化。

其兴起的原因a.启蒙理性带来的普遍人生思考;b.易卜生等国外社会问题主题文学的引进。

最早的代表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等。王统照突出“爱与美”如《沉思》,擅长使用象征手法,后写底层人民贫苦生活如《生与死的一行列》。叶圣陶从问题小说逐渐向人生派写实小说突进,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是最具代表性地描写城市小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作家。

3.文学研究会的乡土小说作家群推进了1920年代的写实小说发展。

乡土小说,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重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突破了五四新文学以来写知识青年的狭小天地,拓宽了反封建题材。代表人物有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王鲁彦写浙东农村风俗、封建陋习等,对乡民起批判态度,代表作《菊英的出嫁》《许是不至于罢》《愤怒的乡村(野火)》等。彭家煌湖南农村喜剧讽刺小说《怂恿》等。台静农代表作《地之子》写宗法制度对安徽农村的精神统治。

4.与“问题小说”“人生派写实小说”不同,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家将主观性发挥到极端。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多吸收欧洲浪漫主义、日本私小说和现代主义手法,主张再现作者生活和心境,暴露私生活的灵肉冲突和变态性心理,体现对旧道德礼教的挑战。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开始。

郁达夫小说以抒情为主,努力表现心理情感流变,最常用手法为直抒胸臆,人物常大胆作自我解剖的长篇独白。其抒情主人公被称为“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处于彷徨状态的知识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和成就事业,却因经济窘迫或政治压迫而无法把握命运,颓唐堕落地以痛骂或变态行为表示反抗,代表了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他的艺术探索揭示出“时代病”,又以其富有情绪感染力的感伤美以及自我暴露式的病态美达到高超艺术境界。

自叙传小说后有倪贻德、周全平、叶灵凤(唯美主义、颓废派)等,王以仁被视为郁达夫直系传人。

文学研究会骨干庐隐写个人心理历程著称,有《海滨故人》等, 表现知识女性爱情悲剧,她的小说是纯“五四”式的。

5.冯文炳,笔名废名,是乡土现实主义小说中以抒情见长的田园作家。其代表作《竹林的故事》等质朴宁静、简练含蓄,以牧歌意境和古典诗词风格转化为情节简单的散文化小说。1930年后成为“京派”重要作家,实验性更强,抒情性极致,文字简僻晦涩。他影响了沈从文、汪曾祺等。从郁达夫到沈从文,废名是中间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6.许地山以东南亚异域色彩和宗教传奇色彩创作独特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代表作《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等。

7.第一个十年中国小说的现代化:客观写实、主观抒情两大流派发展碰撞渗透,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共时地被吸收。长篇还稚嫩的基础上,现代化的标志是短篇小说的文体形成。表现为:a.脱离头尾齐全的史传叙述模式,普及“横截面”模式,重视人物与环境关联,以人物为中心;b.消除“说书人”痕迹,区分开作者和叙述者,发展出客观、主观、限知型的多样化叙事,突破固有的全知叙事;c.心理描写流行;d.性爱小说(张资平)、历史小说(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出现。

第四章 市民通俗小说(一)

1.现代市民通俗小说指的是清末民初时,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模式,功能侧重趣味娱乐,但也注重寓教于乐的惩恶扬善,广受市民阶层欢迎。

2.市民通俗小说直接来自1912-1917年“鸳鸯蝴蝶-礼拜六派”的兴盛。“鸳鸯蝴蝶派”指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因惯用词“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得名;《礼拜六》为公开表明文学娱乐消遣主张的通俗周刊。因晚清垮台后儒家文化控制减弱,科举取消文人成为连载小说作者,又跌入市民阶层有了世俗趣味眼光,故回归了市民文化本位,与五四新小说的精英化知识分子化不同。

3.民国后市民通俗小说代表有1912年徐枕亚《玉梨魂》吴双热《孽冤镜》李定夷《霣玉怨》,三人成为“三鼎足”,被认为是启动了“鸳鸯蝴蝶派”的作家。

第五章 郭沫若

1.郭沫若(1892-1978)是鲁迅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开一代诗风,成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2.《女神》的抒情性:《女神》远非艺术成熟之作,却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也抒发了诗人的创作个性。《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代表着觉醒着的中华民族自我形象,追求自由解放,勇于破坏、大胆创造,又蕴藉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其高昂的浪漫主义适应了五四时代的浪潮。

3.《女神》的想象力:《女神》是第一部想象力形象性飞扬的新诗,基于泛神论思想进行创作。此外,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没有固定字数、行数、押韵规律,但排比、重复等形成相对的和谐。

4.《星空》《瓶》表现出五四退潮时期的彷徨、苦闷的求索,形式结构更成熟,但感情更复杂、深沉、含蓄。1923年《前茅》、1928年《恢复》代表着郭沫若诗风转变,是无产阶级诗歌的最初尝试,艺术水平下降,有诗歌做政治的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认为只有现实主义才是革命的,反对浪漫主义、主观、灵感、自我表现。

5.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屈原》等历史剧体现现实针对性、政治性、时代性,又强调主观抒情性,代入自我人格个性,但其个性与20年代已经不同;另一个特色,即重回革命浪漫主义道路,创造出诗化的戏剧。

第六章 新诗(一)

1.新诗VS旧诗:梁启超的诗界革命仍不能脱离传统格律语法,而胡适为代表的新诗运动则明确要求“作诗如作文”,一是打破格律,二是白话写诗,以白话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另外,主张表现真性情和平民化明白易懂。从1918年《新青年》第4卷发表第一批新诗到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新诗站住了脚跟。1922年叶绍钧、朱自清等创办第一个新诗刊物《诗》。

2.新诗的尝试使得早期白话诗或白描写实,或用象征比喻等抒情说理(爱说理体现宋诗影响),散文化倾向强。另有1920年北大歌谣研究会采风创作民间歌谣化的质朴新诗。

3.新诗发展VS早期新诗:

(1)1923年成仿吾、郭沫若等创造社诗人和闻一多等批判早期新诗理性色彩过于浓郁,故强调情感与想象,郭沫若1921年的《女神》便是体现了上述主张,一面发扬了新诗的诗体解放,一面使诗歌的抒情本质充分发挥。

(2)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湖畔》,被称为“湖畔诗人”,是五四新生儿,而不是过渡人物,故风格天真开朗青春,形式也更自然、自由。

(3)1923年冰心《繁星》《春水》等出现“小诗体”,是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简约而有美的哲思。

(4)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最大特色为艺术的节制,追求诗情的哲理化,情调感伤苦闷,节奏舒缓音韵柔美,形成幽婉风格;另一贡献是叙事诗出色。

4.新诗的规范化:前期新月派。1928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的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诗人群体,要求新诗的“自觉”,提出“理性节制情感”原则和诗的形式格律化(即针对情感过于泛滥的直抒胸臆。受客观无我的唯美的法国巴那斯派与中国传统节制抒情共同影响)。成果为客观意象抒情诗,叙事成分增强。另外,闻一多指出要有和谐均齐的形式格律,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5.穆木天、李金发等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纯诗”与散文区别,反对胡适“作诗如作文”的早期白话诗的简朴说理与早期新月派的真诚易懂的抒情,主张朦胧新奇的陌生化效果,如同拒斥他人的独语,受法国瓦雷里、魏尔伦等象征派诗人影响,又与中国古典的晚唐诗宋词沟通。

第七章 散文(一)

1.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相当之高,甚至超过其他文体,创作者多,风格各异,题材兼容并包,因为适应了启蒙批评的需要,文体自由容易掌握,在学习英法等外国随笔的同时,又容易借鉴明末小品文等传统散文适应民族审美习惯。

2.1918年兴起的《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是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家群,包括鲁迅、李大钊、陈独秀、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等,创作社会批评性的短小精悍杂文,论战色彩浓厚。

3.周作人提倡“言志”散文,引入西方“美文”概念,强调个人中心,集合说理抒情,创造出平和冲淡的“闲谈体”,如《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等,坦诚自然,简单又带苦涩。

4.文学研究会的散文。冰心(1900-1999)创造“冰心体”清新自然、温柔优美,宣扬自然爱、儿童爱、母爱,适合青春期读者,多入中小学课文。朱自清散文缜密精致,温柔敦厚,朴素清新,文体、语言等皆为大家水准。另有丰子恺、梁遇春、许地山等。

5.创造社的散文。郁达夫散文率真、坦诚、热情暴露自己,抒发感伤情怀,郭沫若散文与诗一样抒情,难以区分。

6.1924年创刊《语丝》杂志的“语丝派”代表作家鲁迅、周作人,继承《新青年》传统,写短小犀利的批判性杂感。另有林语堂幽默小品,1920年代“现代评论派”的自由主义小品家如徐志摩、陈西滢等。

第八章 戏剧(一) 略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1.1928年1月,共产党作家组成的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又有创造社新成员《文化批判》创刊,《创造月刊》突变,郭沫若宣称个人主义过去了,号召无产阶级文艺;

1928年3月,以自由主义作家胡适、徐志摩、梁实秋为核心的《新月》创刊,公开表明维护“独立”“健康的原则”“尊严的原则”。

两种刊物的宣言和出版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之后,经过一年的思想酝酿准备,人员重新组合,进入了第二个十年。此后,五四的思想自由氛围消失了,文学潮流变得政治化,左翼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兴发,自由主义及其他倾向彼此竞争。

2.1930年代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政府占据政治经济绝对优势,但文化思想毫无建树;共产党转向农村以共产主义思想吸引知识分子,1930年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代文坛三种面貌:左翼文学、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思想上是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对峙。

左翼文学以“左联”为中心,包括《太阳》《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和左联成立后创办的《拓荒者》《萌芽》《北斗》《十字街头》等,虽受当局压迫但最受青年欢迎。

民主主义作家受革命思潮影响,但又保持距离,左翼称其为民主主义作家,如巴金、施蛰存、郑振铎等,有《文学》《文学月刊》等;

自由主义作家靠拢国民党,但也保持距离,不同于党制文学作家,如林语堂、周作人、冯文炳(废名)、冯至、朱光潜、沈从文、卞之琳、徐志摩、闻一多等,有《新月》《骆驼草》《文学杂志》《大公报.文艺》《水星》等。

3.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关系破裂,激进青年接受苏联、日本等无产阶级文学革命理论影响,按阶级属性站队,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攻击鲁迅、茅盾等为封建余孽,鲁迅则反对将文艺等同于政治的左倾机械论。1929年共产党指示停止攻击鲁迅,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成为领袖,但他仍冷静地与其保持距离。左联翻译研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世界无产阶级文学,推广文艺大众化运动。在文学创作上,告别浪漫主义,太阳社从日本引入新写实主义,瞿秋白、茅盾等从苏联学来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引来一些作家抵制,提出文艺自由论,遭到抵制;后期周扬又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清算了机械论和唯物辩证法创作的偏误(公式化概念化,缺乏个人真实情感),但仍强调政治性、教育性与意识形态。

4.自由主义作家代表有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主张内省、思考,净化人心,但不能容忍文艺成为政治斗争的一部分,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和独立性;便与坚持社会批判、功利性的左翼文艺产生斗争。典型论争为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新月派主张超越阶级的“人性“文学、“天才论”(梁实秋并批评左翼文学之浅薄人道主义浪漫主义),而左翼提倡阶级文学与平民化。

5.文学创作的潮流是左翼、京派、海派的对峙和互相渗透。左翼为现代工业中的工人代言,批判殖民、封建,视文学为阶级斗争工具;京派为身处北方校园的学者型文人,理想主义式维护文学、学术的独立自由,反对文学政治化、商业化;海派是19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消费文明产物,依托于文学市场,感染者都市“文明病”,接近西方现代派艺术,有先锋意识。

文学创作仍有一定的共性:a.文学题材、表现角度拓新(个人走向社会,社会各阶层命运等);b.从抒情为主到偏重叙事(思想解放的五四时代带来抒情与个性的散文等,而社会解放的30年代以表现现实的中长篇小说和多幕戏剧为主);c.艺术表现有新特点(从个人抒情到对社会时代、人的性格心理等的注重);d.民族风格和时代审美结合。

第十章 茅盾

1.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此地离上海仅半天路程。笔名“茅盾”是1927年发表首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主要笔名。

第一个十年-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短篇小说);第二个十年-茅盾、老舍、巴金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学(长篇小说)。

茅盾创造了都市文学的新模式,“社会剖析小说”模式,a.重视题材的社会性、主题的重大性,追求时代发展史诗性、思想广阔深度;b.针对经济变动反映都市演变,以阶级斗争观念分析社会人物,体现鲜明政治倾向性。(受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影响)

2.茅盾的小说成就

(1)题材选择:通过宏大立体的社会斗争反映了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编年史,从《霜叶红于二月花》《虹》《蚀》《子夜》(瞿秋白称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到短篇《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等显现出政治、社会、思想的大变动,显现出强烈政治性,持有社会集体化立场,缺乏个人化体验。

(2)人物刻画:

a.注重人物的立体多面性,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小说的核心,故总以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的变化体现人的性格、命运、思想精深,代表人物是《子夜》吴荪甫(“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刚毅顽强,生命力活跃,但生不逢时,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撑腰的买办资产阶级斗争时暴露出封建性的软弱,悲观绝望、张皇失措,体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还特别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人物心理互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b.自觉创造出“人物形象系列”,对一类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小说中不断复现,主要创造出“民族资本家”、“时代新女性”两个系列。

(3)结构模式:追求宏大严谨布局,人物众多,情节交错严密完整,有三部曲、单线复线结构,又从《子夜》发展出网状结构。

第十一章 老舍

1.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生于北京城贫民家庭,喜爱戏曲等民间艺术;1924年开始旅居英国5年,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创作兴趣。他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潮流一直冷静保持距离,而关注民族性、文化批判等,重视社会变革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等,特色是北京味儿的幽默,平民化的风格。

2.老舍的小说艺术:

市民世界的建构:老舍反对用阶级剖析人,而以文化制约下的世态人情为关注点,反思传统文化、探讨国民性、探索现代性的病症根源。通过塑造了三类市民形象阐释了各种文化内涵。

a.老派市民形象,背负着封建宗法思想,保守落后,回避变化与抗争,体现老舍的批判与同情;

b.新派市民形象,新潮、浅薄甚至带有汉奸味儿,体现老舍的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同时体现出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弊病而美化东方封建宗法文明的民粹主义思想)

c.正派市民形象,侠义的实干家,为民惩恶扬善,体现老舍探索文化转型出路和道德教化思想,多为大团圆结局而暴露老舍的天真、平庸面。

(陶按:总体来说,老舍诚然看清了传统封建宗法文化的落后性,但由于其出身等原因形成了民粹主义的立场倾向,希望保留传统道德理念中的精粹,而对西方现代性文明持敏感的排斥态度。)

3.《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高峰,写淳朴农民在现代城市文明中道德堕落、心灵腐蚀的故事,批判了国民性弱点,更深一步则体现对现代性与人性关系的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道德沦落的社会与金钱异化后的人类关系使得祥子注定一步步堕落。

4.老舍的文体特色,“京味”与幽默:

(1)“京味”体现在,a.取材于北京市民凡俗生活,多选取大小杂院、四合院、胡同等场景,体现北京风俗画卷和浓重地域特色;b.揭露北京文化心理结构,即“官样”:讲究体面排场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性格保守苟安、谦和温厚懦弱等,体现老舍对这种高雅美的欣赏陶醉、美的丧失的痛惜感伤与对落后一面的沉痛批判,情感复杂。

(2)幽默来源于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影响,以及北京市民文化的幽默本质。缺陷在于过分迎合小市民趣味则流于油滑,而老舍总结思考后成就了健康的幽默方向,即节制、深厚的,悲喜交加的,讽刺批判与抒情结合的幽默。老舍语言采用通俗简洁的市民化口语,通过提炼加工而简洁有力,精致鲜活。

第十二章 巴金

1.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出生于四川成都的旧式大家庭,五四运动后积极投身社会运动,1927年赴法国留学,后被无政府主义激进思想影响,但1920年代无政府主义风流云散,巴金参加的政治活动都失败了,他转向文学宣泄痛苦迷惘,1928年创作处女作《灭亡》。多写旧家庭的崩溃与新青年躁动不安的叛逆与追求,有强烈的无政府主义色彩。巴金的题材分为两大类:社会革命和青年精神困境、旧家庭罪恶。具有强烈主观抒情性,与茅盾、老舍相对客观写实的长篇小说并列成为第二个十年的艺术高峰。

2.巴金的前期小说创作。

处女作《灭亡》创造激进的浪漫色彩的悲剧英雄形象杜大心,在当时压抑的时代气氛中打动人心。“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写性格图式化的群像反映时代病,《电》尤其塑造无政府主义激进青年。

3.巴金的代表作《家》写于1931年,1938、1940年写《春》《秋》形成“激流三部曲”,这种家族题材构思受到左拉《卢贡-玛卡尔家族的命运》影响。其中《家》成就最高,又因写作过程中兄长自杀而寄托了更为激进的批判思想,体现了现实主义手法,艺术也步入成熟。

《家》以爱情为主线,体现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钰,觉民与琴几对情侣的不同遭遇与生活道路,针对封建专制主义、号召青年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家》描绘了六七十个人物,主要的典型人物是高老太爷、觉慧、觉新三人。

a.高老太爷代表着旧家族专制制度,其控制下的家族森严恐怖,而家族的腐朽毁灭则象征着时代巨变;

b.觉慧是五四式的“新人”典型,寄托着青春、生活的信念与巴金自己的影子,虽有热情叛逆的五四精神,但也没脱离偏激、幼稚的弱点,最后的结局“出走”留下悬念;

c.觉新是认清悲剧命运而怯于行动无力改变的“多余人”典型,受封建制度毒害而消磨了生命活力,是一个善良的弱者,思想与行动充满矛盾。他妻子瑞钰的死促使他支持觉慧出走,发生转变。

4.巴金的后期小说创作。

1940年代是巴金又一个创作高峰,不再写英雄色彩,而是社会重压下悲哀忧郁的世俗生活。题材上一类延续旧家族没落如《春》《秋》《憩园》,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生活如《第四病室》《寒夜》,后两者艺术水平最高。

《憩园》写于1944年,写新旧两代公馆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暴露封建制度下人性的堕落扭曲,艺术上吸取了契诃夫《樱桃园》《未婚夫》与我国古典文学构建意境的美学思想。

《寒夜》写于1946年,体现圆熟艺术境界。写自由恋爱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重压下家庭破裂,着重塑造女主角曾树生的性格复杂多面,暴露社会悲剧性与人性困境,是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苦难生活实录。

第十三章 沈从文

1.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是京派代表作家。年少乡土生活见证残酷愚昧与美好自然,北上自学成名而最终成为大家。1930年代写出“湘西”主题代表作,执编《大公报.文艺》成为北方京派作家群体组织者之一。

沈从文的贡献是用小说、散文构建起湘西文学世界。其“乡下人”眼光附着在都市知识分子身上,创造的文学世界其实是湘西乡土文化与北京、上海都市文化的碰撞融合,概括了转型期中国的主要文化形态。他采取地域、民族的历史文化态度批判现代文明的丑陋,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优美人性。

2.沈从文小说的主要特色是关注湘西下层人民的生命形式。包括娼妓、水手、童养媳、农民、士兵等,用一种不沾染政治意识、阶级斗争的清淡笔墨写出顽强生存的底层人民的本性,直击读者心灵。

沈从文建构的乡土故事如代表作《边城》是以“梦”与“真”构成诗化的美丽湘西世界,女性恬淡自守、柔美天真,男性野蛮不屈、勇武血性,体现出“爱”、“美”与“神性”的结合,是一种泛神论式的爱与美的新宗教;而北京的都市体验令其叙事体现出宏大、敦厚又渗入了对传统美消逝的悲哀情调,上海的都市体验令其希望以自然生命的野性医治糜烂大都市的现代病。描写都市人生时采取尖锐的讽刺与解剖,描写乡村世界时则纯净和谐,柔和哀伤。这便是沈从文以湘西下层为主,以都市上层为辅的人生形式图景与乡村叙述体。

3.沈从文的文体特色是其创造的抒情小说,或称文化小说、诗小说。不重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而重视叙述主体的感觉、情感,以及诗化气氛、意境的建立。其语言基于湘西口语吸收了书面语、文言文等,明净质朴,从容自然,富有情感美、色彩美。

4.沈从文的随笔如《烛虚》《云南看云集》等文论谈论美学哲学但如散文诗,他主张联系文学与生命,而非社会时代。他的散文体现出“乡下人”独闯文坛的孤独感和浓厚的对故乡的感情;又感慨议论历史时间,提出统治阶级的书面历史与民间的无言历史;他不从社会革命和阶级解放角度追寻人性萎缩的原因,而希望用文学的向善向美改造人性,力图使民族文明趋于健康。

第十四章 小说(二)

1.1930年代文坛按不同意识形态和文体等关系,主要被分割为了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京派、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

2.左翼文学:成立于1930年代的“左翼作家联盟”是文学与政治兼有的社团,使革命现实主义成熟。

“左联”成立之前的早期准备阶段,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太阳社作家与后期创造社作家运用文学助力革命,公式化概念化,“革命加恋爱”流行,神经质式的革命浪漫主义。他们与“左联”五烈士中的柔石、胡也频等的创作生涯都体现从幼稚的概念化革命加恋爱转换到直接表现革命风云,代表作多在后期出现,如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等。“左联”青年作家的涌现标志着现代文学终结了“革命文学”而迈向更成熟境界,摆脱了初期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力图把政治倾向性和艺术真实性结合,塑造典型环境和人物。丁玲是其代表。

(1)丁玲(1904-1986),是五四后第二代善写女性并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是第一个革命女作家,打破了冰心、庐隐的沉寂。她1927-1929年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等短篇小说体现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知识女性的典型,刻画心理细腻复杂;在进入“左联”前,以《韦护》在“革命加恋爱”公式中加入作家独特见解。在加入“左联”后,以《一九三零年上海》等探索左翼文学路线,尝试脱离描写知识阶层而转向工农大众和农村题材,如1931年描写群像的《水》(创作方法后得到修正反思),《阿毛》《田家冲》等加入女性特有敏锐观察力和思想;另一部重要作品长篇《母亲》回归了女性主题,艺术价值高。

(2)张天翼(1906-1985)“左联”优秀讽刺小说家,批判揭发东南沿海市镇社会,讽刺地主官僚、小知识分子、小市民、城乡底层人民等;是一位文体家,创造糅合各地方言的口语化文学语言,叙事角度多变,讽刺泼辣夸张,小说富有戏剧张力,代表作《华威先生》等。

(3)沙汀(1904-1992),用沉重阴暗的泥土气息、不动声色的诗的意境刻写、讽刺四川的世态人情和黑暗,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吴组缃(1908-1994),代表作《西柳集》现实主义社会分析反映农村面貌,精致细密又富有浓郁地方色彩;

叶紫(1912-1939),生活积累雄厚,真实反映大革命失败前后洞庭湖畔农民生活斗争,揭露农村阶级压迫尖锐性。

上三者文体都与茅盾类似,都用地主农民等二元对立创造黑白分明的爱与憎,简化又强化了生活情感,主题清晰,戏剧冲突强,情节结构封闭容易接受、容易模仿,不免粗疏又顺应了革命文学潮流,成为左翼文学主流形式。

(4)艾芜(1904-1992)代表作短篇集《南行记》叙述边疆异域下层生活,其中《山峡中》尤其出色,发展出一种边地人民传奇生活题材的明丽清新浪漫主义色调。

(5)从东北流亡到北京、上海的一群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1930年代中期,开抗日文学先声,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浓郁、地方风格粗犷,富有激情。

萧红(1911-1942)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反映了东北农村市镇生活的沉滞闭塞,其风俗画面包含着文化含量和生命体验。她的文体突破各类文体界限,创造出介于小说、散文、诗之间的诗化小说,感情忧郁感伤但纯净明丽,影响大。

3.京派小说:基础是未南下的文学研究会成员,远离政治中心南京和文化中心上海,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萧乾等,还有林徽因、朱光潜的京派文学沙龙。他们审美感情诚实、从容、宽厚,表现乡村中国和侵入的城市文明,表现出保守、怀旧主义,主张个性化但节制内敛的文学风格,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小说、文化小说。1940年代随着抗战风流云散,但在大后方如西南联大又聚集了文学精神如汪曾祺等更年青一代京派。

(1)独立前辈作家:文学研究会已经南下的作家,还有一批独立立场的,如叶圣陶,1930年出版长篇小说《倪焕之》与茅盾《子夜》一起成为现代长篇小说的真正开端,塑造出五四理想主义者倪焕之的形象;王鲁彦专注写浙江乡镇农民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王统照《山雨》写农民流入城市的变化;许地山挖掘民族性格…这批作家延续着五四时期“乡土文学”的传统,成为京派的前辈,但后被超越。

(2)废名早期发表《竹林的故事》,1930年创办《骆驼草》体现周作人平淡隐逸思想,后写出重要长篇《莫须有先生传》。废名的乡村图景除了反映乡村人情美,还注重编织人间纯美的化外牧歌世界,与禅宗合拍;他创造的“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情节分解而随意识流动,结合西方现代哲学思想和东方禅宗思想,影响极大,将周作人文艺观传递到散文以外,影响沈从文、何其芳、芦焚、1940年代的汪曾祺等。

(3)萧乾(1910-1999)出生于北京贫民区,小说自传色彩强,写人间炎凉冷热,追忆母亲,感伤强烈又充满生气,又有批判宗教的作品。

(4)芦焚(1910-1988),1946年后用笔名师陀,突出乡村文化背景,乡土抒情体融合散文和小说,富有诗意;讽刺性加强,叙述精巧。

(5)独立作家:李劼人(1890-1962),未参与任何文学社团,曾去法国勤工俭学,2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与法国文学翻译,于1935-1937年创作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以四川为背景融合时代风云、地方习俗和个人命运,人物性格复杂,借鉴左拉、莫泊桑等,高度结合史诗性质和世态描写。

4.海派小说:1930年代上海消费繁荣,新海派作家延续着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商业传统靠近通俗,特点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注重可读性;描写都市现代文明;写都市男女主题;重视小说形式创新,输入20世纪外国文学新潮(尤其唯美派和象征主义)。从20年代性爱小说到30年代新感觉派到40年代张爱玲为代表的新市民小说。

(1)早期海派性爱小说(1920年代):

张资平海派性爱小说充满肉欲,彻底媚俗化,增加广泛性心理描写;使新文学堕落但令商业文学获得新文学性,性质复杂。

叶灵凤是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推行者之一,运用了弗洛伊德主义;30年代后追逐新浪潮用感官刺激、新奇前卫的手法吸收西方现代派表现都市男女等,又多创作通俗小说,使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齐头并进。

(2)新感觉派(1930年代):第二代海派,在1930年代在上海风靡一时,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入已然问鼎独立;意味着海派也与世界新潮携手发展使市民文学超越通俗界限而成为先锋。受弗洛伊德理论、日本新感觉派等直接影响。

刘呐鸥(1905-1939)代表作《都市风景线》描写上海刚形成的现代生活和男女社交情爱,文体现代,多意识跳跃流动、独白等;缺乏了批判性和现实性,“洋味太浓”。

穆时英(1912-1940)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代表作《上海的狐步舞》《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体现现代派品格,首次将都市作为独立审美对象,融合批判-迷恋-哀婉抒情,新感觉文体前卫复杂,技巧性超强。

施蛰存(1905-2003),代表作《鸠摩罗什》《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有意识运用精神分析学创作小说,和穆时英的新感觉派逐渐部分合流;他有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倾向,随着艺术技巧的成熟回归中国现实特色,将现代派的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手法纳入现实主义轨道。

第十五章 市民通俗小说(二)

1.张恨水确立了现代章回体小说,成为现代通俗文学大家。他不放弃文学的娱乐性,又拓宽表现题材和功能,代表作《金粉世家》结构严整,结尾半开放,超出章回小说格局而与新文学打通。还有《啼笑因缘》等。

第十六章 新诗(二)

1.1930年代进入了多元艺术取向的建设时期,自由发展、多元共生,进入了新诗的“黄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是殷夫、蒲风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徐志摩、陈梦家的后期新月派,戴望舒、卞之琳的现代派诗人群。面对大革命的失败、社会的黑暗和知识分子精神幻灭,中国诗歌会投身反抗,诗歌服务于革命;后期新月派和现代派诗人则逃避现实回到内心和艺术世界。

2.中国诗歌会延续了蒋光慈等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成立于1932年9月,是“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大众化的要求。特点:a.反映时代事件、斗争(除了部分杰作外大都忽略艺术特质,成为宣传鼓动,造成重大题材的单一化);b.强调诗歌意识形态化(集体主义,非个人化,感情个性消失);c.艺术手法为描摹现实;d.形式歌谣化,结合音乐容易使大众接受传播。

另,独立的诗人臧克家(1905-2004),形式受新月派影响,但表现现实主义的对下层人民的注目,苦闷、彷徨的坚忍主义,倔强迎接磨难;形式凝练整齐,讲究节奏韵律,受中国传统诗歌的苦吟派影响。

2.后期新月派,以1928年《新月》和1930年《诗刊》为主要阵地,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代表作家有老诗人徐志摩、林徽因、饶孟侃等,和陈梦家等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坚持贵族化的、自我表现的纯诗立场,从格律字句严整逐渐走向自由诗。

强调抒情诗的构造,如徐志摩代表作《再别康桥》。题材、感觉与现代派趋近(现代都市病态人性异化);形式转借中影响最大的是十四行诗体。

3.现代派,由后期新月派和19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代表人物有诗坛首领戴望舒(1905-1950),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特色是追求现代性的纯诗,表达现代人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文体形式。在追求大都市体验时又体现出传统与现代夹缝的挣扎,转向感伤的乡愁。

现代派诗歌艺术的特点:a.强调平衡真实与想象、显隐关系,完成“适度”的美学转折;b.追求现代性语言,融入文言古字为今用;c.形式散文化,反对格律,以完成自由充分的情感表达。另外,现代派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主流的意象运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深刻联系,表现了把西方象征派诗歌与中国传统诗学结合。

戴望舒之后是《汉园集》诗人,1936年出版的三位青年诗人合集,即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注重融合中西。何其芳融合晚唐和法国诗歌,锤炼语言提炼意象;卞之琳受波德莱尔、魏尔伦、里尔克等象征主义诗人影响,和晚唐李商隐、温庭筠等影响,特点是从主情到主智,融入哲学意识,其次是“非个人化”,隐藏个人,冷眼旁观。

另有废名融入禅宗理趣的智慧诗,离奇晦涩现代性;林庚离开自由诗寻找新诗格律。

第十七章 鲁迅(二)

1.杂文的重大意义:杂文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如报刊与时代社会发生最紧密的联系;2.杂文未经规范,是一种最自由的问题。综上,杂文成为了反映国情、影响社会、自由发挥、实验文体的最佳现代性文体。

2.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1)批判性、否定性。鲁迅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文明批判”二类,旨在不断批判社会的缺点与丑恶的奴役者,包括封建礼教、国民性、国民党的独裁、共产党的左倾、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等。这是他通过笔墨为被压迫者反抗,实质上是“立人”理想与关怀。

(2)批判的反常规、多疑、犀利。鲁迅的批判针对人的心理与灵魂,深刻而别出心裁,违反常规的戏谑庄严崇高、联系过去和现实,体现出毒辣和荒诞。

(3)通过个别概括类型。常从个别现象出发,总结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类型形象,成为某种社会现象、人物的代名词。如“叭儿狗”“走狗”等。(陶按:我理解成每个人都是社会、意识形态、权力等塑造的,鲁迅批判某个人成为某个类型时,仅仅针对某一面,而不是对整个人盖棺论定。说到底,只是批判现象与思想,而非人本身,即所谓“没有私敌,只有公仇”)

(4)主观诗性。鲁迅的杂文针对大众国民灵魂,但却隐着鲁迅个人主观精神情感,是“诗性”的。

(5)语言自由创造。嬉笑怒骂,庄谐杂糅,文言文白话文融汇,句式语法反常规混合,自由创造了独特的文体,达到了汉语表意抒情功能的极致。

3.《故事新编》是30年代写的5篇小说和20年代3篇的合集,取材历史传说。实质上是唤醒古代圣贤英雄揭示古今联系,通过庄谐杂糅的讽刺揭露进行大胆的艺术实验。

第十八章 散文(二)

1.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后文学思潮总是沾染政治党派色彩,散文派系主要有三个,即林语堂为主的幽默闲适小品,左翼“鲁迅风”杂文,京派和开明同人散文。

2.1930年代前期文坛流行幽默闲适小品,代表人物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1895-1976)。1932年创刊《论语》,1934、35年创刊《人间世》《宇宙风》,发表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为主。并且他与周作人一起推动出版明代公安、竟陵派小品文成为鼻祖和范文。他大力提倡心境深远淡泊的看客式幽默,主张小品文个人化、闲适,以自由主义立场寻求快乐心境,但实际上也创造了不少关怀、批判的现实的小品文。他双语实力强,多比较中西文化差异,通俗生动而精辟,文化含量高;1934年出版英文书《吾国与吾民》在美国畅销。

3.左翼作家重视散文(杂文)的现实批判性和论战效果,1930年代活跃于《萌芽》《北斗》《十字街头》等杂志,受鲁迅杂文影响巨大,代表作家有瞿秋白、茅盾、唐弢等。

小品散文方面有茅盾的全景式社会小品,浪漫朴素的艾芜小品,小说化的散文有萧红、吴组缃等,郁达夫山水游记出名,巴金朴素真诚的时代散文。

4.京派散文成就不小,如何其芳《画梦录》独语抒情艺术,李广田淳朴素雅的散文,沈从文《湘行散记》写湘西风土人情等。

开明派指的是1930年代聚集在上海开明书店附近的文学教育家如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等,讲究品格、气节,与政治保持距离,而风格平淡简明,透露出生活哲理,读者多为青少年学生。

5.报告文学始于五四时代,后被左联提倡,夏衍的1936年的《包身工》被视为早期代表作。

第十九章 曹禺

1.曹禺(1910-1997),原名万家宝,是1930年代出现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第一位大师级剧作家。他出身官僚家庭,从小有机会欣赏中国传统戏曲,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就读时广泛接触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奥尼尔等西方戏剧。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改变巴金小说)等。他的戏剧总是体现人性的深刻矛盾,采用超前创新的戏剧形式,超出了时代的目光,受无数的改编和重新演绎,总是无法表现作者本人的完整本意。

2.《雷雨》是曹禺代表作,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在一天时间两个场景内展现下层妇女侍萍被丢弃的悲剧、上层妇女繁漪被压抑的悲剧,青年男女周萍、四凤爱情失败的悲剧,青春周冲幻梦破灭的悲剧,劳动者大海反抗失败的悲剧,而罪恶的渊薮在于封建色彩资产阶级家长周朴园。曹禺不旨在创作社会问题剧,而是创造一首诗歌发泄情感。

其中的生命编码包括:

a.“郁热”,即自然背景的郁热夏日,与角色追求欲望的情绪心理,他们具有非理性的生命冲动和被强大力量压抑的现状,后果是雷雨般的狂热感情力量;

b.“挣扎”“残酷”,即角色的盲目挣扎,与难以逃脱命运黑暗的残酷,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人本性的未知力量的恐惧。

c.“悲悯”,序幕与尾声的医院听故事消解了戏剧中的郁热、恐惧等,达到了宗教式的净化、清醒与悲悯。

3.《日出》注重展现现代大都市的社会环境,戏剧结构不再追求精巧而是平凡常态的片段。写“不足者”和“有余者”展现“人的被捉弄”,体现宇宙的残酷与人的愚蠢卑微。全剧被“日出”象征笼罩,与《雷雨》一样有内在一致性。

4.《原野》是“生命三部曲”之最,体现人极爱极恨的感情,淋漓尽致发挥了“生命的蛮性”和“复仇”命题,并以焦阎王的去世将复仇由外部行为转向内心矛盾。

5.《北京人》作于1940年,由“戏剧化戏剧”转向“生活化戏剧”,解释现代人心灵的孤独与隔膜,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设置三种不同时代的北京人而悲悯超越。

6.《家》作于1942年,将重点由巴金《家》的觉慧转向觉新与瑞钰、梅小姐,体现明朗清纯的诗剧特色。曹禺40年代的两部剧由此使他的风格被称为“诗化现实主义”。

第二十章 戏剧(二) 略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展开。第三个十年(实际上是12年)文学与战争救亡发生密切关系,随着政治区域的划分,文学也被划分成几个区域,共性则是都承接了五四新文学传统,都受到战争影响。包括:国统区(国民党统治区)、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根据地)、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及上海“孤岛”(1937年到1942年珍珠港事件发生之间的上海租界)。

2.国统区文学概况。

(1)1937-1938年武汉失守,即抗战初期。“救亡”压倒一切,一切潮流派别团结统一于民族解放旗帜,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汇合,形成现代文学史唯一一次国共两党作家大联合。

a.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作家深入与广大群众结合,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基调单纯;

b.报告文学、通讯、广场艺术式宣传诗歌等通俗宣传文学成为主流;

(2)1938年武汉失守后,尤其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进入相持阶段。苦闷忧郁成为新的普遍情绪。a.爱国主义主题扩展深入,题材挖掘开拓,包括挖掘民族历史美德,讨论民族文化、性格,探讨爱国知识分子的自我,代表作郭沫若《屈原》老舍《四世同堂》萧红《呼兰河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等;b.追求历史沉重感,冷峻苦涩的喜剧感和崇高感伤的诗情,美学风格多样化;c.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有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诗歌,符合普遍追求史诗格调的倾向。

(3)抗战结束后国共内战时期。文学集中于批判黑暗与否定腐朽政权,有讽刺的喜剧主调;还有大大加强引进外国文学,也有文学群众化现代化的努力。

3.解放区文学概况。

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红色政权,废除封建地主和土地制度,农民翻身做主,民间文艺运动展开,创办《文艺战线》《谷雨》《战地》等刊物。创作基调风格明朗素朴,本质上是新文学作家与中国农民的广泛“对话”。

a.主题上很少表现以往的知识分子和揭露现实生活矛盾,而是赞美新社会制度和表现人民群众斗争生活;

b.形式上自觉探求文学民族化大众化,表现农民思想心理,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吸收改造革新了民间艺术传统,最成功的代表是新歌剧《白毛女》结合西洋歌剧和秧歌等。.

4.上海“孤岛”与沦陷区文学概况。

孤岛作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其中戏剧运动最活跃,演绎抗日剧目和翻译剧、历史剧等。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转为沦陷区,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华北沦陷区统称为沦陷区。日伪统治查禁大量书籍,沦陷区作家艰难生存。

a.倡导乡土文学,从以前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转为苍凉的日常生活、人性,反英雄反浪漫;b雅文学、俗文学对立中接近,张爱玲的出现体现了这种雅俗共赏的最高水平。

5.在1940年延安整风运动基础上,1942年召开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共文艺政策的根本方针。主要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提出了“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

6.几次重要论争。

(1)“民族形式”问题。(“民族形式”的来源:民间旧形式/五四新文学)

(2)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周扬1941年发表《文学与生活漫谈》提出“创作自由”,影响了丁玲、王实味、艾青等人以文学为批判武器揭露了延安生活的阴暗面,发扬了鲁迅的为了真理的批判精神,但1942年整风运动中多被清算,视为毒草。

(3)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胡风从1930年代开始坚持批评公式主义、客观主义,认为是教条主义扼杀了创作个性和精神,强调“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作者主体因素的决定作用,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论”;1948年面对论证又写作《论现实主义的路》阐明理论,其解释的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体验现实的感受和投身现实的热情即“主观战斗精神”。他指出“到处都有生活”主张题材无限制,“精神奴役创伤”说提倡继承五四新文学的改造国民性,并认为三四十年代有着一种将人民抽象理想化、将知识分子历史作用贬低的民粹主义复活。其思想受到广泛批评,直到1980年代才受到应有的客观评价。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1.赵树理(1906-1970)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写出了真正为农民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开创了大众化风尚,代表了1940年代解放区文学最高成就。

2.赵树理不同于二三十年代涌现的新文学名家,是一个“新人”,被理解为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最能体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树立的文艺路线,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他的出现以解放区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即农民在政治经济初步翻身后要求相应的文化艺术,赵树理及大批实践了“赵树理”方向的作家顺应了要求,有着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深刻的联系。

3.赵树理出身于农民家庭,是农村才子,长期在农村从事宣传工作,他的大众化是生活实践的内在要求,而不是知识分子革命作家“自上而下”的赐予,故能忠实反映农民思想与愿望,为农民接受。他与他代表的一代作家首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其次才是作家,他们的创作是亲身体验过的历史记录,他以农民代言人视角出发写“问题小说”针对生活工作中的弊端与偏差,故如在1950年代指导方针出现偏差,他的小说就可能出现危机。

4.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类型分为三种:

a.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老一代农民,如《小二黑结婚》里的二诸葛,在暴露他们的落后尴尬境地取得艺术思想深度的同时,也时常表现他们的善良朴实,经常在结尾安排转变的团圆式喜剧结尾。

b.没有肃清封建思想的年青一代农民甚至知识分子、干部,如《李有才板话》里的小元,革命斗地主是为了谋取私利,如同阿Q,体现赵树理看到了农民必须与自身弱点作斗争,是现实主义战斗传统的发展。

c.农村新人形象,如《小二黑结婚》里的小二黑和小芹,体现出时代巨变后掌控自己命运的新农民形象,使人耳目一新。

另外,赵树理的作品也力图用更阔远的目光观察近代农村社会变迁,如《李家庄的变迁》;也突出民宿风情,表现精神变迁、强化故事性,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参考价值,体现现实主义魅力。

5.赵树理小说的形式:反对新文学欧化的外来体式,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框架,形成了评书体现代小说。以情节为重心,结构完整,开头介绍人物,结尾交代结局下落,人物形象扁平化,通俗易懂。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朴实简约,富有幽默感,高度口语化,亲切生动而便于说书一般地讲述。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

1.抗战爆发到结束的文学在艰难境遇中仍然将现代小说推向了成熟,重要标志是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如《寒夜》《四世同堂》《呼兰河传》《京华烟云》《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围城》《李有才板话》等。写实、抒情和现代主义潮流发展、互相渗透,形成了国统区的讽刺和追忆小说,沦陷区的洋场通俗先锋混合型小说,解放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型小说等。

2.暴露和讽刺小说

抗战初期风格悲壮、勇武,带来的反应现实生活的小说有艾芜《南行记》,姚雪垠《差半车麦秸》萧红《旷野的呼喊》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反应抗战中的民族群众、社会关系和抗日战场。

抗战深入后作家视线逐渐阴暗,由张天翼带头掀起的暴露、讽刺小说成为写实派的主要潮流。1938年张天翼发表《华威先生》,提供了“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人、狂热攫取权力的小官僚典型;沙汀是抗战后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之一,代表作长篇小说《淘金记》暴露国统区社会的昏暗和政府积弊;解放战争期间短篇集《呼嚎》《医生》揭露国民党罪行和人民争取民主的现实,以其革命现实主义和含蓄深沉的艺术个性、地方色彩重的质朴幽默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五四乡土文学传统、学习了果戈理、契诃夫等,达到很高艺术水平。另有艾芜抛弃了浪漫风格转向暴露压迫和苦难,如《山野》《故乡》等。

钱钟书(1910-1998)带来了1940年代最后的讽刺,出色发展了讽刺主题的现代性和小说体式与世界文学的联结。钱钟书是后期的学者型讽刺小说家,沦陷时困在上海,代表作短篇集《人.兽.鬼》,抗战胜利后发表长篇《围城》,暴露讽刺抗战期间中上层知识界众生相,洞穿受到封建、西方文明夹击的知识分子精神病态。《围城》表层描绘知识分子群像暴露知识社会官场化内幕和精神状态的彷徨空虚;深层表现人类困境和精神孤独感,是现代人对生命处境的思考;融道德、风俗、人情于一身,语言机智尖刻富含知识容量,大大增加了现代性质。

3.体验与追忆小说

胡风主持的《七月》等杂志团结了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一代人心理状态的作家如路翎等,他们的作品可以被称为“七月派”小说。即抛弃了过往的抒情情节,又否定“客观主义”,而追求表现对现实的体验。

路翎(1923-1994)代表作80万字长篇《财主底儿女们》和其他短篇中篇。主要写流浪者和知识者,探索前者反抗环境的原始野性和病态的疯狂,表现后者的悲剧道路和生命体验。《财主底儿女们》是继巴金《家》之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及其子女道路的宏大作品。他的作品主观色调强烈,用主观精神侵入客观世界,开掘无意识世界,表现人物心理深广度和心理节奏,显出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气质,使中国的现实主义离世界文学潮流更近。

冯至诗化叙事体小说《伍子胥》酝酿十六年,受里尔克启发创作体验型的小说。

师陀代表作《无望村的馆主》《果园城记》《结婚》等体现对家乡河南的哀伤追忆、历史的反思,结合奇幻和暴露。

汪曾祺(1920-1991)是沈从文传人,40年代末表现出京派回忆型小说的传统,继承了沈从文和废名的真幻合一,爽朗清新。

另有萧红《呼兰河传》夏衍《春寒》等。

4.通俗与先锋小说

沦陷区的文学创作体现出通俗与先锋的两面。

张爱玲(1920-1996)在1943年创作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结合了现代西方观念和小说影响,融合古典小说言情小说形成古今、中外杂糅的新小说文体,被称为“新鸳蝴体”等。短篇集《传奇》成名作《倾城之恋》等,主题为发掘现代都市人的浮世悲欢和脆弱内核,和解剖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处境和挣扎。小说现代性强,充分感觉化,意象丰富,故事人物又以古典小说为底,叙述风格有市井小说色彩,容易接受。

另有上海的苏青、北方的梅娘;徐訏中篇《鬼恋》等,长篇《风萧萧》成为1943年畅销书榜首,以至于该年被称为“徐訏年”;无名氏(1917-2002)出版“无名书初稿”代表作《野兽.野兽.野兽》等,对生命哲理思考纳入浪漫主义艺术,问题融合诗体、散文化、哲理小说。

5.体验与追忆小说

解放区除了没有先锋小说家,其他领域都有相应发展。

(1)孙犁(1913-2002)是赵树理之外最重要的作家,着重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描写,带有浪漫主义艺术气质。

此外有孔厥、马烽、西戎、束为等,后三人组成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

(2)除了农村题材,还有军事题材。代表是刘白羽(1916-2005),代表作《无敌三勇士》,激情奔放,借鉴说唱文学易于接受。

(3)知识分子题材很少。丁玲《在医院中》值得注意,通过年轻女医生的遭遇反映了革命知识分子和农民小生产思想习气、官僚主义的矛盾,坚持了五四新文学科学民主和战斗的现实主义传统。

(4)“土改小说”随着解放区大规模土地改革产生,代表作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暴风骤雨》。《桑干河上》最大成就在于正确表现农村阶级关系,反映了生活复杂性,分析批判了人性,人物刻画凸显真实的复杂性,语言细腻优美而有时沉闷;《暴风骤雨》简单化了阶级关系,但生活气息浓郁,幽默活泼,单纯明朗,生活场景温暖细致,人物刻画多特征化典型,语言明快幽默但有些方言运用失之冷僻(体现周立波外来知识分子试图站在农民立场运用政策模仿农民叙述文体)。

(5)欧阳山《高干大》和柳青《种谷记》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如党内、农民之间、政府与农民间的矛盾,前者反映部分党员干部迅速官僚化,后者反映农民生产关系改变后的状况。

第二十四章 市民通俗小说(三)

1.1938年成立的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推举张恨水为理事,即新文学作家向通俗作家发出的团结信号,雅俗合流趋势加强。

2.通俗文学开始走向现代化,出现各种新类型,结合现实主义、人道主义等。

第二十五章 艾青

1.艾青(1910-1996)在新诗发展的第二个是十年后期以《大堰河——我的保姆》出名,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受世界近现代诗歌潮流影响,如波德莱尔等,又与民族多灾多难的土地和人民紧密结合,并坚持独立自我意识,这种世界、民族和个人的交融使他成为了我们民族自己成熟的诗人,是精神与现代大众和民族土地深深结合的诗人,影响了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七月派青年诗人和新诗派代表穆旦等,坚持发展中国诗歌会诗人的批判现实战斗精神,又结合现代派诗人的新诗艺术,成为第三个十年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诗人。

2.艾青的中心意象:

(1)土地。以《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代表的作品创建的“农民”“土地”“民族”叠加的复合意象网络,体现对祖国、农民的热爱,体现出凝重朴素、宏大深厚的风格。

(2)太阳。体现诗人追求光明、理想的美好生活,歌颂人民的新面貌,乐观地预言着新时代。

3.艾青的情调:忧郁。个人境遇、西方文明、时代现状等多元决定的忧郁与悲哀,但反而表现出执著追求的深沉信念。

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重视感觉和主观感情的运用,常产生光与色的视觉系统(基本色调为灰黄和金红),融汇西方印象派绘画、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诗歌形式提倡自由诗,用朴素亲切的口语。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

1.1940年代战争爆发初期全民族同仇敌忾“同声歌唱”;战争相持阶段则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七月派”发展革命现实主义,二是冯至等校园诗人将战争体验融入个人、人类的生命思考,三是敌后根据地诗人融合民间农民文化创造歌谣体新诗。战后出现“中国新诗派”追求新诗的现代化。

2.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

(1)抗战初期,诗歌民族化群众化,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中国诗歌会的时代战斗性写实主义风靡。诗歌经历了纯诗化后,在抗战期间又走向了散文化,与人民接近,但艺术审美性欠缺。

(2)相持阶段,诗坛反思艺术性的缺失,重新追求诗歌的个性与现代性。七月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胡风为中心,主要阵地是《七月》等杂志的青年诗人群体,成员有绿原、芦甸、牛汉等,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艺术主张是继承中国诗歌会革命现实主义的同时,更强调发挥主观战斗精神,反对客观主义,以诗人人格情感渗透到客观对象,塑造出豪放有力的民族抒情者,表达坚韧强劲的民族自信力和历史乐观精神。

3.以冯至为代表的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1)抗日大后方最高学府西南联大聚集了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李广田、冯至等教师,聘请了英国理论家、诗人燕卜逊,聚集着穆旦、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等学生(他们中的许多后来成为“中国新诗派”)。校园诗人群体探讨、总结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经验,学习了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西方现代派诗歌,主张将生活经验化为主观的生命体验,形成“诗性哲学”,成为“思”与“诗”,知性与感性的结合,又探讨实验了现代诗的语言与思维。

代表为冯至的《十四行集》从现实生活和自然中获取经验而内化为生命哲学,具有形而上的品格。体现出中国现代新诗人有了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运用外来形式创造民族新诗。

(2)1948年唐湜、陈敬容等与北方的穆旦等联合,创办《中国新诗》,提倡“新诗现代化”,主张“综合”现实、象征、玄学,把握外部现实、内部心灵,表现形而上的智性,追求意象与思想的凝合以完成“新诗戏剧化”,把传统主观抒情转为客观化。

代表为穆旦(1918-1977),代表作《被围者》破坏对“绝对的理念”的追求,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首个残缺世界里的残缺自我,对主体性的破坏与郭沫若的扩张主体、何其芳的自恋主体形成鲜明对比。穆旦排斥中国传统的中庸平衡,表现各种力量的复杂渗透撕裂,以怀疑主义眼光打破乌托邦神话,体现出一种永远的斗士式的批判、质疑精神,与鲁迅的新文化传统形成呼应。他运用“跳蚤”“污泥”“荒原”等荒诞的“非诗意”意象和抽象的隐喻式抒情,加之大量的内心独白形成反叛的、陌生生涩的冷峭美。他还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多义形成扭曲而满载的前卫文体,成为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标志性人物。

(陶按:穆旦的理念明确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包括“主体性的解构”,对启蒙主义式绝对理念的质疑等,其批判质疑精神与鲁迅对应,又与福柯提倡的启蒙主义真正的内核“批判精神”呼应。“新诗现代化”到穆旦终于汇入了哲学思维的主潮。)

4.敌后根据地诗歌:对民间资源的吸取、创造。

中国新诗一向注重吸取民歌资源:a.五四新文化运动重新发现了中国民歌传统,胡适给予国风、汉魏乐府、历代民歌以极高评价;b.1930年代中国诗歌会“新诗歌谣化”运动;c.1940年代敌后根据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主流意识形态使歌谣化达到极致,开展“新歌谣”运动,在传统民歌中注入革命内容以达到宣传、教育目的。如用“白马调”改编出《移民歌》,后经加工成为《东方红》传遍中国,另有快板等鼓舞士气的幽默通俗歌谣;另一方面组织知识分子去采风进行诗歌改造。

1940年代诗歌创作特色:a.颂歌(歌颂革命新思想生活、歌颂党等)成为主要诗歌形式,b.诗人主体消失,表现集体思想感情;c.压抑抒情,趋向于写实描述群众生活和斗争;d.语言朴实易懂通俗化,口语土语入诗,尽量吸收民谣原型等创造自然音乐效果。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 略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略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 略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