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维修网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纪念中国长书连播60年

纪念中国长书连播60年

2024-06-26 15:27:35| 来源: 网络整理

纪念中国长书连播60年 CCTV.com  2007年12月24日 11:04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网讯  我国电台和电视台的长书连播,包括小说连播和评书连播,已有六十年的历史。在电视尚未普及之前,长书连播是极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广播节目。电视普及之后,不少说书人又走向银屏,为电视节目增加了一个亮点。几十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长书演播艺术家,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曾请全国最受听众欢迎的十位长书演播家介绍演播经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小说连播研究会从1991年起每两年搞一次优秀演播艺术家评选。在此,笔者就其中影响较大的长书演播家做一评述。

    有人把长书演播家分为播音员派、话剧派和评书派,这一分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严格,播音员和话剧演员的演播风格有时并不易区分,发音方式基本上都是字正腔圆,而且有些演播者有过播音和话剧演出的双重经历。但总体上来讲,播音员派发音更加规范严谨、清脆悦耳,话剧派更注重各种拟声,评书派则更加通俗活泼,自由发挥较多。本文对这三派不做过分区分。

    关山:

    本名丁威,著名播音员、播音指导,原天津台播音部主任。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开始播讲长篇小说。其特点是音域宽、音质美、清脆悦耳、铿锵顿挫,声情并茂,朴实自然,轻柔时如春雨润物、激扬时似万钧雷霆。关山不太赞成搞维肖拟声,他追求神似,用纯语言艺术把《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严志和、老奶奶、运涛、老驴头、春兰、严萍、冯老兰等不同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刻画得生动鲜明,跃然入耳。关山尤擅长演播部队题材的作品,对侦查活动和战斗场面播得非常精彩。关山的小说是播音界的一座巅峰,研究中国小说演播史,绕过关山将永远是不完整的。自1959年播第一部小说《青春之歌》起,关山演播过二、三百部小说(其中长篇一百余部),影响较大的有:《欧阳海之歌》、《红旗谱》、《林海雪原》、《暴风骤雨》、《海啸》、《闪闪的红星》、《桐柏英雄》、《战斗的青春》、《渔岛怒潮》、《高山下的花环》、《津门大侠霍元甲》、《四世同堂》(与赵琮婕合播)、《乔隆飚》、《生活变奏曲》、《乔厂长上任记》等。

    方明:

    本名崔明德,著名播音员、播音指导,中央台播音部主任。在本文中过多介绍方明多少有点离题,但笔者对于自己欣赏的优秀播音员还是忍不住要多说几句。方明先生集齐越和夏青两位播音泰斗的优点于一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新中国一代播音大家。声音浑厚、稳健,有很强的穿透力,大气磅礴而又不乏严谨细腻。在文播方面,他的诗词诵读堪称一绝,节奏处理极佳,连最容易出现节奏单调感的七言长诗如《长恨歌》,也被先生处理得句句新颖,错落有致,恰到好处。笔者认为,方明的诗词朗诵,甚至可以说已超过老前辈夏青先生,是播音界的一座巅峰、一面旗帜。方明先生搞过一些长书演播和报告文学演播,由于声音偏于浑厚严肃,在体现不同人物性格上缺乏优势,所以长书演播未能成为先生的强项。曾演播报告文学《孔繁森传》、《天地颂-----两弹一星内幕》、《大海中永生》等。

    陈醇:

    著名播音员、播音指导,原上海台播音部主任。可惜笔者是北方人,只知道《家》是陈醇先生演播的代表作,却未曾听过,不过听过陈醇播的散文和诗词,其文播风格清新含蓄,娓娓道来,余味无穷。《解放日报》曾称其小说演播“语音富有磁性质感,深沉稳健而醇厚隽永,演播时跌宕起伏而生动传神,极有语言魅力和叙事效应,从而与天津的关山形成了‘南陈北关’两大小说演播流派”。哪位读者若珍藏有陈醇的小说演播录音资料,不妨贡献出来与长书爱好者共享。虽然“南陈北关”那个时代早已过去,聆听前辈们的经典作品永远是一种享受。

    张家声:

    中央实验话剧院表演艺术家和朗诵艺术家,并较早涉猎小说演播领域。嗓音甚佳,音色淳厚,气息充沛,很有穿透力,以至于竟有人问他是否曾练过气功。只是在节奏处理方面有点过于随便,不够合理;再就是有时声调偏高,显得不够自然。尽管如此,凭其一副天生的好嗓音和多年来的实践磨练,张家声仍不失为一位优秀的长篇演播大家。主要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神鞭》、 《故土》、《超越自我》、《复活》、《抉择》、《红色康乃馨》等。顺便提一句,张家声在经典电视剧《红楼梦》结尾朗诵的“陋室空堂,当年芴满床。??????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即原著中甄士隐的《好了歌注》),非常精彩,与意境吻合得很好。

    王刚:

    大家熟悉的三栖演员,多才多艺,不过王刚自己说广播是他的“根”。以演播《夜幕下的哈尔滨》一炮打响,一时红遍全国。王刚一改小说演播家们字正腔圆的格调,以机敏灵巧、口语化、通俗化的风格,吸引了广大听众。小说连播50周年之际,王刚主播了电视节目《飞翔的史诗-----小说连播50年》,播得相当成功。王刚的不足之处,是有时基调处理得不够好,一味油腔滑调,不分题材。如王刚播的《将军吟》,让人开始有些听不下去。主要作品有《夜幕下的哈尔滨》、《牛虻》、《上海的早晨》、《将军吟》、《寻找回来的世界》、《音乐世家》、《神秘岛》等。

    瞿弦和、张筠英夫妇:

    瞿弦和,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张筠英,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夫妻二人均是著名朗诵艺术家。笔者看来,也是话剧派中长书演播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两口子既有播音员派语音纯正的特点,又有话剧派长于拟声的特点。此二人无论在感情、节奏处理上,还是在拟声上,都能做到恰到好处,毫不做作。主要作品有《北国草》、《大河东流去》、《唐山大地震》、《西部歌王》、《来来往往》(张筠英独播)等。另外值得一提的事,八十年代瞿张夫妇朗诵的纪宇的长诗《风流歌》曾红极一时,其水平之高,令此诗其他版本的朗诵相形见绌。

    牟云、刘纪宏:

    此二人均是总政话剧团演员,也是小说演播的老搭档。是两位年轻有为的优秀演播艺术家,风格感情真挚,委婉凄美,十分感人。不过,这两位有些奶油小生、奶油小旦的味道,另外,刘纪宏在某些字的发音上不够十分清晰。由于二人的演播风格偏于“奶油味”,适合他们俩演播题材不够广泛,故牟、刘以演播婉约派小说为主,二人是很般配的婉约派搭档。主要作品《风流才女-----石评梅传》、《黄传贵-----黄家医圈八代传人》、《他乡明月》、《我的父亲邓小平》、《梦断关河》、《白门柳》等。

    孙兆林:

    原中央广播剧团演员,后为黑龙江电台播音员,杰出的小说演播艺术家。演播风格非常纯正,没有任何多余的缀饰,语音纯正,感情到位,亲切自然,节奏合理。可以说,孙兆林的演播完全是自己将作品吃透了之后奉献给听众的,细腻传神,娓娓动听。可惜这位演播大家在黑龙江工作多年,中央台小说连播毕竟还是以请在京的演播家为主,以至于全国听众听她演播的小说不是太多,实为憾事。主要作品《青春之歌》、《穆斯林的葬礼》等。

    曹灿: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当年在中央台《星星火炬》节目里讲故事的“曹灿叔叔”,大家熟悉的优秀演播艺术大家。笔者记忆尤深的是少年时代听他播讲《野蜂出没的山谷》。在小说演播上辛勤耕耘几十年,硕果累累。演播风格亲切和蔼,灵活生动,绘声绘色,在节奏处理和感情使用上都很好。只是嗓音有点不够爽利、圆润,不过瑕不掩瑜。主要作品《李自成》、《东方》、《地球的红飘带》、《艳阳天》、《暮鼓晨钟》、《少年天子》、《播火记》、《鸦片战争演义》等。另外,曹灿在话剧中曾成功地塑造过雷锋、邓小平等重要角色。

    翟万臣:

    总政话剧团著名演员。虽然演播长书不算太多,但无疑已表现出一个优秀演播家的素质,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合理、到位。他演播的《抉择》,论水平已经超过老牌演播名家张家声的版本。其他作品有《尘埃落定》、《我主沉浮》、《省委书记》、《中关村进行曲》、《我和我的影子》、《波涛汹涌》、《西部神话》、《街谣》、《死刑报告》等。

    李野墨: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小说演播界的后起之秀,以在中央台演播《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名扬全国。演播风格颇具沉郁、厚重之感,也适合表现西北高原的苍凉感。对西北汉子的民俗拟声挺逼真,但在叙事方面过于平淡,给人以有气无力的感觉。老前辈陈醇的文播听似平淡,但有“内劲”。现在李野墨在长书演播界名声很大了,但笔者认为野墨在吐字发声方面还需下些功夫。其他主要作品还有《新星》、《补天裂》、《北京人在纽约》、《亡魂鸟》、《天高地厚》、《神橱传奇》、《中国金融黑洞》、《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袁阔成:

    著名评书艺术家。袁老的演播脆帅飘逸,韵律感强,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动作表情勾画得很细腻,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尤擅长说古代战斗场面,拟声状物,气势恢宏,这一点在袁老的《长板雄风》赵云孤身闯曹营救阿斗,张飞喝断长坂桥一段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袁老的评书不足之处是故事进度有些拖沓,再就是有时语气上给人一惊一乍的感觉。袁老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杰出评书艺术大家,其作品以《三国演义》质量最佳,如何把这部文言名著传达给广大听众,并能使之雅俗共赏,袁先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三国演义》是袁老的巅峰之作,无疑也是评书中的精品。其他主要作品还有《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红岩》、《赤胆忠心》、《保卫延安》、《暴风骤雨》、《长板雄风》、《西楚霸王》、《水泊梁山》、《大闹大明府》、《燕青打擂》等。

    单田芳:

    著名评书演播艺术大师,评书界的头把交椅。嗓音虽然沙哑,但底气十足,叙述故事节奏鲜明,自然流畅,苍劲凝炼,语气略带夸张但毫不做作,听起来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语速从容,但毫不拖沓,进度一点也不慢。单老的书中,不乏人生哲理和冷幽默,生动风趣,通俗中见高雅,也体现了单老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单田芳说的书涉猎各个时代,各种题材,尤于武侠及历史书见长。主要作品:《隋唐演义》、《百年风云》、《明英烈》、《乱世枭雄》、《千古功臣张学良》、《白眉大侠》、《新儿女英雄传》、《平原枪声》、《三国演义》、《童林传》、《三侠五义》、《铁伞怪侠》等。其中《百年风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清史长卷,《白眉大侠》堪称武侠评书史上的巅峰之作。

    前一段传说单老可能涉足百家讲坛,于是有人反对,竟说单老讲过很多时代的评书却唯独没有说过清史,那篇文章的作者看来至少不是评书爱好者,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很多青少年对清朝历史知识的了解,得益于单田芳的《百年风云》、《林则徐》、《曾国藩》、《清末风云录》等,当然评书故事和历史真实总是有一定的差异。不过,只要把创作定位于历史的真实,笔者认为单老上百家讲坛是完全有资格的。

    刘兰芳:

    著名评书艺术家。1979年演播《岳飞传》,一时名扬全国。记得当时笔者在河北晋县一中住校读书,每天中午找收音机听《岳飞传》,或去有收音机的老师宿舍窗外边,或去供销社,或去同学的亲戚家,凡是有收音机的地方都挤满了人,那个时段,大街上和路上的行人都少了许多。当时人们听岳飞传的热情,恐怕现在的各种发烧友比不了。书中智勇双全的岳飞,粗中有细的牛皋,诡计多端的哈密赤,英雄出少年的岳云,缺心眼的傻小子牛通,打虎少年关铃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至今难以忘怀。

    有人说刘兰芳的成功是时势造英雄,笔者对此观点不完全赞同,她的演播艺术同样是很出色的。刘兰芳声音清晰洪亮,吐字清楚,书风激越奔放,扣人心弦,且擅长不同人物的拟声,演绎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不足之处是有点过于风风火火,节奏有点失控,显得不够沉稳。再就是越往后期录制的评书质量下降越明显。主要作品:《岳飞传》、《杨家将》、《赵匡胤演义》、《契丹萧太后》、《朱元璋演义》、《三打乌龙镇》、《红楼梦》等,其中以其成名作《岳飞传》讲得最好。

    田连元:

    著名评书艺术家。最明显的风格是清秀隽永,富于新意,语言凝炼、情趣盎然、生动传神、风趣幽默。其评书演播能显示出其渊博的知识底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评书艺术家,且擅长动作表演,对于武术招式还很有些研究。田连元在全国成名之前,全国已有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等评书名家。80年代中后期,一部《刘秀传》以其清新的风格吸引了广大听众,奠定了田连元名副其实的评书大家的地位。主要作品有《刘秀传》、《孙膑与庞涓》、《施公案》、《小八义》、《瓦岗寨》、《杨家将》等。

    其他还有不少评书演播家,老一辈的连阔如咱没赶上听,其女连丽如演播得不错,但其对听众的吸引力还是不能和上述四位先生相比。山东有一位刘兰芳的徒弟,评书界的后起之秀,名叫张洪霞,书说得相当不错,既有刘兰芳的风格,又有单田芳的风格,可惜不知道这么多年她都在做什么,听众没能听到她播的多少作品。还有一些在电视书场里说过书的评书演员,评书创作水平很不错,但就演播水平而言,语气和表情或过于做作,或不到位,离恰到好处还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评述不可能包罗万象,一些演播家未能囊括其中,如已故优秀演播家、《骆驼祥子》的演播者董行佶和《万山红遍》的演播者金乃千;以及孙道临、周正、顾威、晏积萱、冯明义、任宝贤、薛中锐、周振、赵琮婕、姚锡娟等,出山较晚的徐滔、李慧敏、仲维维,田洪涛等;还有快板书名家、以说《西游记》著称的常志先生??????,等以后认真研究了他们的演播风格后再作补充吧。另外,从地域上讲,中央台、北京台和天津台是长篇连播的三个“大户”,除了得天独厚的首都北京之外,天津曾经有一支优秀的小说演播队伍,关山、鲁园、刘青、马超、周振等,小说连播也是天津台的传统特色。随着老一辈演播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天津台小说连播的影响似乎不及从前。笔者曾登陆天津台的网站,小说连播正在转播中央台的演播,希望天津台能够重振雄风。

    需要说明的是,长书演播,尤其是长篇小说的演播,需要处理好“演”和“播”的关系,应该是以播为主,以演为辅。一个或者两个演播者播讲长书,无论多么擅长拟声,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物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因此作为播讲者,最重要的是在叙述部分能够做到语气和节奏恰到好处,人物语言部分通过适当调整语气和音调做到神似,而不应该一味追求拟声状形,否则长篇连播就和广播剧没有区别了,反而影响了语言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魅力。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在长书演播界形成共识,例如,中央台叶咏梅老师主持长篇连播编辑工作期间,一直未把小说连播和广播剧的风格区分开来,一些缀饰的东西比较多,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文学节目,应该有一种纯净的美。

    长书连播60年涌现出众多优秀演播艺术家,评论艺术家的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和评论者的人文素养有关。如果一定要让笔者找出最优秀的小说演播家的话,男性中当首推关山、瞿弦和,女性中当首推孙兆林、张筠英。评书演员中当首推单田芳。(袁聆于新加坡旅居期间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责编:刘立

1/1

  更多相关新闻>>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