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维修网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第一章 文学的性质【马工程文学理论笔记】

第一章 文学的性质【马工程文学理论笔记】

2024-06-03 17:02:55| 来源: 网络整理

● 一、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 总述: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者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所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实践性

● (一)认识性

● 定义

● 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精神世界的特性

● 文学通过创作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 1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 孔子:诗可以观——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盛衰、民风好坏

● 白居易 采诗以补察时政:国风之盛衰、王政之得失、人情之哀乐

● 巴尔扎克:文学作品映现了一个民族生活和思想的镜子

● 文学总可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找到历史和现实根源:毛泽东《讲话》: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 浪漫主义作品:屈原《离骚》(神话传说,对政治理想和人格志向的抒发)、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对现实政治不满、傲视权贵的风骨),表现人类幻想、想象、理想,是社会存在的曲折反映

● 现实主义作品:诗经(再现周代不同阶级的生活内容和情感体验)、杜甫三吏三别(再现安史之乱中下层民众苦难),对时代真实的社会状况直接的反映

● 2 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 a、作家透过社会现象,把握社会生活的发展情势、社会历史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推动力量,并用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观点

● 曹禺《北京人》刻画封建大家庭,反映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走向两半社会的历史变迁轨迹

● b、作家以先进思想为指导,深入体验生活,洞察社会生活的发展情势,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同时,传达出符合社会进步趋势的意识形态倾向

● 例:阿Q,子夜,红旗谱,创业史,所处时代、阶级、阶层的典型,人物形象世界、社会生活画面,社会生活状况

● c、有的作家没有科学世界观,但能真诚面对现实,依然能反应现实社会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趋向,有一定进步意识

● 属于封建贵族阶级“保皇派”的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精神(客观态度、批判精神),揭示了资产阶级必将战胜封建贵族的历史发展趋势

●3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掌握

●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属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能超越一般意识形态反映生活时过于抽象、曲折的局限,文学对社会生活情状进行真切、丰富、完整地反映

● 《复活》(聂赫留朵夫公爵),反映当时俄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性质,沙皇俄国贵族不劳而获(日常生活)VS农民(思想情绪)

● 文学要发挥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不能回避描写社会的重要矛盾冲突,需以独特的艺术形象描绘出社会生活的整体关系和情状,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宣言

● (二)倾向性

● 定义

● 文学在啊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的价值取向。包括政治、道德、宗教等倾向

● 1 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文学的普遍属性)

● 作家的思想倾向性

● 席勒《阴谋与爱情》政治剧

● 伟大作品创造性地深刻地传达特定社会、特定阶级的利益、情绪、观念、愿望、理想(具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

● 但丁《神曲》:中世纪政教合一统治下,被压迫阶级新人性的复苏

● 莎士比亚:觉醒后的资产阶级人文精神

● 托尔斯泰:俄国农民对土地和自由的愿望

● 2  阶级倾向性

● 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思想倾向性更多表现为阶级性,反映不同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利益、思想、愿望。

● 鲁迅:文学有阶级性

● 毛泽东: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 在社会主义社会,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更多表现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服务,以最广大人民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关心体察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联系二为方向】

● 3 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

● 真实、生动、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

● 艺术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和特征

● 文学真实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既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进行主观臆造,也不能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式的照抄。只有把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起来,作家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作品。

● 马克思批评拉萨尔的戏剧《济金根》:不能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文学作品要更加要莎士比亚化——要充分表现人物内在的丰富性、生活的复杂性

● 恩格斯: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无须特别指出来

● 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蕴含在对阿Q外冷内热的叙述中

● 巴金:同情与批判融汇在小说《寒夜》对病态社会中病态人生的书写中

●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留念南方传统社会,落后农奴制被资本主义取代

● (三)实践性

● 定义

● 文学以自身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方式反映社会实践,并给予社会实践中的读者以影响(反映社会实践,且对社会实践产生能动影响)

● 1 文学对政治实践的影响

● 文学通过独创的人物及其他艺术形象含蓄表现其政治实践性

● 毛诗大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 元白新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等反战小说,直接推动了西方反战运动的发展

● 2 文学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

● 文学在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不同的社会生活实践造成不同的思想和风格

● 《诗大序》: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及时呼应了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促进了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

● 3 文学对人的精神和观念的影响

● 文学借助审美化的文学形象和艺术手段,通过激励和提升人的精神来实现

● 明末清初诗论家王夫之把文学的精神激励作用称为“兴”:能兴者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诗歌之“兴”可以让人从眼前狭隘的功利束缚中超越出来,提高觉悟,开阔视野,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以此来培育豪杰与圣贤的人格,成就化成天下的功业

● 鲁迅把文艺看做是引导国民精神的灯火。

● 文学有利于人情感的激发、愿望的表达、信心的培养,对个人的精神生活养成和心灵世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 人的主体精神改变————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整体发展。

● 二、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 (一)情感性(就审美主体而言)

● 定义

● 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情感、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 1 【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 1 )审美活动(审美价值评价)的特点

●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美从根本上说是事物的一种价值属性,反映的是对象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

● a、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不关注物质材料,而关注外在形式和表象

● b、非概念,引起情感和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情感与想象、理解、直觉多种精神技能相互激发,自由协调地贯通在审美活动中

● c、个体的,又可以普遍传达和交流的内心情感体验——由具体审美主体完成;非功利性、非实用,能跨越人际关系的障碍实现自由传达和交流,在社会群体中产生共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 d 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考察(个体的审美价值评价,与所处的实际社会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受到实际利益需求的推动)——审美价值评价表面非实用性,实际上潜伏着功利的考虑,鲁迅“不用之用”

● 2) 【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

情感因素在文学中有主导性质,情感性成为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重要特征,文学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感情、以情动人

● 苏珊朗格: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可见或可听的形式

● 钟嵘《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聘其情。

● ——诗歌创作的目的:陈诗以展其义,长歌以聘其情。

● ——文学是个人抒发情感、人类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抚慰、排遣。

● 3 )文学情感性的具体表现形态(要发乎真情实感)

● 审美(向往赞美)

● 审丑(批评揭露)

● 审崇高(敬仰)

● 审卑下(鄙夷)

● 平凡审美、普通生活的关注珍惜同情

● 2【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 审美活动涉及情感、认知、道德,审美艺术表现创造者的感性直观情感体验+知性认知理性观念。审美艺术是直观+认知、情感+理性相统一

● 1)情感与理性统一应遵循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应该达到水乳交融。

● 严羽《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知识和理性不着痕迹地融化在情性之中,形成情理交融的“兴趣”

●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作品有似实而虚、言近意远的空灵蕴藉之美

● 王夫之论及“兴”“观”之关系: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所兴,其观也审。————兴:侧重情感层面,观:侧重理性层面。

● 2)理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和艺术形象的结晶而非作者预设的主观意图,也不同于哲理的寄寓和比附。

● 3)由于情理交融形成的的审美特性:气、神、韵、境、味等(诗情、诗理交织形成 )

● (二)形象性(从审美对象而言)

● 定义

● 文学创造出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 定位

● 1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 1)文学之所以美,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艺术形象的可感性

● 读者感知到形象(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首先想象和感知到的是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

● 价值凝结于形象(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凝结在作家创造的各具生气的文学形象之中)

● 黑格尔:感性观照的形式(形象)是艺术的特征,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将真实呈现于意识。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2)文学与哲学、科学比较

● 文学: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反映主观和客观世界

● 朱自清《匆匆》,抽象的时间被化为...具象可感

● 科学:定理公式,抽象反映客观世界

● 哲学:概念

● 3)文学形象的特征: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

● a、创造性

● 文学形象是作家艺术心灵创造的产物,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的结晶

● 不仅保留现实形象(社会和自然形象)的外部特征和情感、智慧、理想、个性等人性内涵

● 在形象创造中投入作家的艺术趣味、情感态度、人格精神、社会理想

● 文学形象是一个双面镜,同时映照出社会的真实状况+作家丰富心灵。——陶渊明诗中之秋“菊”不仅仅是一处秋日乡村田园风光的投影,而是这位隐逸诗人质朴真率的性格和淡泊守志人生的传神写照。

● 文学形象比社会生活的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能体现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多样性、深刻性、创造性

● b、鲜明生动

● 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而且是生动灵活、意蕴丰富,不仅能够细致再现对象的外部特征

● c、意蕴深厚

● 更擅长深入表现对象的精神世界,传达人的精神、个性、情感。

● 例:高尔基《海燕》,革命者不畏艰险和牺牲的革命精神

● (三)超越性

● 定义

● 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征

● 在富有想象力的创造中寄寓或投射着人的社会、人生、审美理想

● 理想面向未来,是对当下现实和人生处境的超越

● 人们创作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心灵摆脱和超越现实关系,获得精神自由状态

● 表现

● 1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

● 定义:文学使人在审美的瞬间暂时超越自然规律的束缚,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 1)人在文学中能动地刻画自然、表达自身感受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神会,妙处难与君说(与自然的相契)。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磊落坦荡纯洁高尚)。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以自然万象的主人自居的精神境界)

● 2)人在文学中实现对自然状况的精神超越

● 文学赋予人想象的翅膀,能动驾驭自然。郭沫若《女神》

● 陆机《文赋》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 使人在幻想中实现对自然的精神超越

● 杜甫《望岳》显示出超越自然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

● 3)人在文学中同自然结为知己

● 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间我应如是

● ——作者自然地将属于人的亲密情感移入到自然对象

● 2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

● 定义和表现

● 文学审美使人在想象中摆脱现实关系的束缚,实现一定程度的精神超越。

● 屈原《离骚》想象中描绘了一个“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高洁人格形象,表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人生理想,实现对美丑不分、馋人当道的浊世的精神超越

● 巴金《家》精神上彻底告别和否定了旧家庭所代表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 人们在文学中寻找、追求理想。

● 罗伯特.格林的诗句帮助高尔基树立远大理想、超越现实的苦难

● 3 对人自我的超越

● 定义:文学审美是使心灵的自由活动,审美主体的各种心理要素相互结合、促进,形成一种自由协调的精神活动,从而产生心灵愉悦————这种审美体验使人感觉异常敏锐、想象层出不穷、情感激越、心智豁然贯通、心灵舒展和解放。

● 钟嵘评价阮籍《咏怀》: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陶冶性灵,启发幽思,拓展心胸,塑造人格,完善人性。

● 文学追求完美人性和理想社会的人生信念,是对社会道义的弘扬。社会道义浸透在文学中,人们在阅读的快意里能感受到道义的力量。文学的审美愉悦在人的整体意识里扩展开来,激发起心灵世界【追求自我完善】的深层冲动,人的灵魂由此得到洗涤和净化。

● 文学审美活动具有精神超越性,可以潜移默化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情趣多方面协调发展,有利于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 新时代的文学创作应努力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彰显信仰、崇高之美,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歌颂光明、抒发理想,引导道德,鼓舞人民前进。

● 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 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非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

● (一)间接性

● 1 定义

● 文学不能像绘画、舞蹈、影视、戏剧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那样直接模拟呈现现实世界的物象、声音、行动与事件等,必须通过语言符号在头脑里展开想象和联想,间接地呈现形象

● 2 解释

● 文学以抽象符号(文学语言)来表现艺术形象。

● 创作、接受过程中,人们需要将语言符号表现的事物转化为一系列内心形象,通过内在感官来感受这些形象,形成相应的【心理表象和情感体验】

● 3 效果

● 【文学语言的间接性】造成了【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

● 没有视听艺术那样直观具体可感,不直接作用于接受者感官

● 给读者自由创造的空间(想象、幻想)

● 语言符号——文学形象,读者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艺术趣味,再创造出无数个带有读者个性色彩的具体形象

● (二)精神性

● 1 定义

● 文学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 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将艺术视为自由和无限的绝对精神之感性直观(艺术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诗在部分损失了感性直观的同时,更加接近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用语言这种最自由的表现手段将精神的深刻和丰富表现出来。

● 2体现

● 通过语言直接、细致、具体地描写心理活动、状态

● 孙少平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灵的辩证法”的称道:人物内心精神状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心理过程本身、形式、规律

● (三)蕴藉性

● 1 定义

● 在富有艺术意味的语言符号运用中含而不露地表达深长意味

● 在有限的语言符号中含而不露表达情志和生命之思

● 文本的内在蕴涵(所表达的意味)具有复义性、多样性

● 2 中国古代重视蕴藉性

● 刘勰:隐者也,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优秀的文学作品韵味无穷,含义丰富。

● 严羽:言有尽而意无穷。

● 景淳:夫缘情蓄意,诗之要旨。高不言高,意中含其高。

● 苏轼: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也。《题西林壁》哲理、佛理

● 3 国外文论

● 燕卜荪:含混复义说。朦胧、含混。——作者所指的东西不清楚或在没有误解的情况下有多种解释,可称为朦胧。

● 罗兰.巴特:文本中的结构存在【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两个相异系统,才能让文运行若游戏,遵照某种特定假象的需要,使此系统指涉彼系统,造成文的复义效果。

● 辅助理解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文学文本是一个包含着直接意指平面与含蓄意指平面的含蓄意指系统。从语义传达的角度来看,直接意指系统一般是在抽象意义上使用语言,含蓄意指系统则是借助直接意指所指称的对象,通过对语言的重新编码进而形成一定的语言形象或审美意象,间接地传达表层意义之外的深层意义,从而造成语义的扩张.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是文学这一特殊语义系统的必然产物。——陈学广

● 4 效果

● 文学蕴藉性赋予作品耐人寻味的魅力。

● 跳出语言符号的直接性现实指涉、明确性概念所指,在对文学语言的领悟中,幻化言內之象、品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才能进入审美境界,享受文学审美的滋味和乐趣

● 补充:文学语言(非指称性、表现审美意识)、日常语言(指称性、陈述性,传达确定信息)、科学语言的区别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