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维修网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人口流动与方言传承

人口流动与方言传承

2024-04-19 08:10:08| 来源: 网络整理

4.不会说当地方言的群体在身份认同上的困惑

城市中不会说当地方言群体的存在,会有哪些影响呢?中国人对土地、籍贯、郡望的看重是植根灵魂深处的。两个人见面,互相问“你是哪里人”早已成为了我们的习惯。但现在城市中出现了一大批不会方言的群体,他们虽然住在城市的区域,却并不会使用当地方言,身份确认上也就出现了缺失。因为方言正是身份认同和乡土情感浓度的有力确认。

5.城市移民的类型及对方言传承的影响

移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体迁移。这个集体到了新的地方,依然会使用这个集体原先的方言或语言。比如巴黎的温州人,洛杉矶的潮汕人,印尼的客家人等。当然,将来的城市或许也会形成这种唐人街、意大利街、印度街之类的小居居形式。在城市的大区域内,就形成以特定方言为标记的小居居。这部分人报团取暖,相互帮助,凭借乡音联系在一起,共同传承家乡的风俗习惯,哪怕他们搬迁到了城市。

有些移民则是零星迁移,四面八方的零散人群汇集到大城市中。他们到了这个城市后,多选择通用语与周围的人交流。因为他们无法继续使用家乡的方言,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比如回家乡或者跟父母亲在一起的时候,才会用到家乡方言。在其他生活和工作上,都会使用普通话。

但是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方言的影响。住在上海不会上海话,住在广州不会广州话,住在北京不会北京话,都会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城市的排斥和身为外地人的不适感。但是一旦掌握该城市的方言,人的整个认同和心态都会发生改变。方言就是这么神奇。从目前全世界城市建设来看,城市建设基本上大同小异。高楼大厦,商业中心,宾馆、酒店……城市的雷同性越来越高,似乎到了任何一个地方,你都无法感觉到换了一个城市。这个时候,只有迥乎有别的方言在不断提醒你,你已经从一个城市飞到了另一个城市了。所以,城市需要自己的方言,也需要教会来到这个城市定居的人自觉地说这个城市的方言。这样,城市才有活力,城市才有听觉上的独特标记。

所以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方言转移的问题。假如流入人口能够放弃家乡方言,转而学习使用长期居住地的方言,这个转变对自身和城市来讲都有着莫大帮助。

6.乡村方言的新趋势

乡村方言本不会消失,但是随着人口逐渐萎缩、老少守村、青壮外出的现状持续,中国的村庄会逐渐消失,直到形成新的一个乡镇中心。这个中心,由四方八邻的村子汇集而成,这个中心的方言也将变得复杂。也许多年后,还会形成城镇中心,会形成新的大家共同认同的方言,呈现多个方言为单位的小中心、大杂居小聚居的样态。

语言是表层的,透过语言表象,我们真正关心的是人类情感本身。语言的认同、文化的认同、乡土的情感、家国的情怀,都是从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积累起来的。它不是一句空话。

主编:阮桂君 执行主编:桑雪

作者:阮桂君 桑雪 编辑:肖璐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