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维修网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一吨青霉素在民国时期能卖多少钱?

一吨青霉素在民国时期能卖多少钱?

2024-04-15 19:27:47| 来源: 网络整理

青霉素

一吨青霉素在民国时期值多少钱?看到这个设定的时候,小编简直无语了,二战时期的青霉素多稀缺知道不?价值多少钱你知道不?能救多少人命你知道不?这又是谁要写穿越小说,想着靠贩卖青霉素挣钱吧?但是你考虑过现实吗?这么多货你怎么弄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吧好吧,无论怎么说,这青霉素也算是一种必需品,起码比卖丝袜挣几亿美元要靠谱多了。抗战时期要真有一吨青霉素,那真的是能够极大改善二战局势的。特别是在缺衣少药的中国战场,更是可以挽救上百万人生命啊!

一、青霉素在当时的稀缺

为了说明青霉素的重要性,在这里先讲述一个小故事,原文登载在《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由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口述,权岩赤持笔。文中写道在1948年5月,毛泽东乘吉普车由城南庄去西柏坡时,在平山县境内发现遇到一个30多岁的农村妇女,她带着个八九岁的病重小女孩,已经奄奄一息。毛主席立刻让随行的朱仲丽医生给女孩看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医生用听诊器听,量了体温,然后问孩子发病的过程。“有救吗?”毛泽东问。“有救。”“好,一定要把她救活!”毛泽东顿时放开声音。“可这药……”“没药了?”毛泽东又显出紧张担心的神色。“有是有……只剩一支了。”“什么药?”“盘尼西林。”“那就快用。”“这是进口药,买不到,你病的时候我都没舍得用,不到万不得已……”毛泽东对朱医生的犹豫有些不耐烦,他生气地说:“现在已经万不得已,人命要紧,你马上给孩子注射!”朱医生将那支珍藏很久没舍得用的盘尼西林(青霉素)用给了生病的孩子。接着,又注射了两支别的药。那时候抗生素是很稀有的,所以很显特效。不久,孩子忽然抬起眼皮。那女人呆呆地睁大了眼,泪水哗哗地往下流。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叫着:“菩萨啊,救命的菩萨啊!”毛泽东两眼泪花迷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忙转身吩咐朱医生:“你用后面那辆车送这母女回家吧。再观察一下,孩子没事了你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了吗,哪怕是在1948年5月,在我军不断胜利的情况下,哪怕是在毛主席身边,也仅有一支救命用的盘尼西林——而据说这药还是1945年重庆谈判时,由宋庆龄赠送给主席的,一共只有七支,到了1948年就只剩下一支了。这药的珍稀程度,那是连毛主席本人病了都不舍得用,那真是一针药一条命,是比黄金还贵重的保命药啊!

二、青霉素发明以前的“陈芥菜卤”和“百浪多息”

而青霉素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上,其实一直缺乏有效的抗生素,死于感染的人不计其数。不过在青霉素发明以前,中外则分别发现了“陈芥菜卤汁”和“百浪多息”,来作为抗菌药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陈荠菜卤汁”,据说是明代常州天宁寺僧人发明的。这些和尚用许多极大的缸,缸中放着的是芥菜,先日晒夜露使芥菜霉变,让其长出三四寸的绿色霉毛来,即“青霉”。然后和尚们再将缸密封埋入泥土之中,等到十年之后再开缸应用。这个时候缸内的芥菜,已经完全化为水,连长长的霉毛也不见了,名为“陈芥菜卤”。这种陈芥菜卤就可以治疗高热病症,如小儿“肺风痰喘”,即现在所谓的肺炎。除此之外,包括大人的肺病,即肺痨病、脓胸症及化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也都能医得好。

所以如果是穿越的话,在前期直去常州天宁寺,把和尚们的大缸直接巧取豪夺了,才是攒上第一桶金的不二法门。不过这东西制作时间长达十年,产量小质量也不稳定,只能作为起家时候的应急使用。而要想着靠着医药发财,当时还是要紧盯着国外的新式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国外,同样一直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直到1932年,多马克才在无意中发现,有一种叫做“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可以杀死链球菌。不过由于百浪多息己作为染料申请了专利,所以多马克直到1935年才发表了他的发现。而在此之前,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也听说了此事,对其进行了人体实验,并从中分离出了无色的活性部分---磺胺。

而在青霉素被发现之前,磺胺是最好的抗菌药物。从这时候开始,人类首次有了治疗诸如肺炎、产褥热等疾病的药物。特别是这玩意儿在1935年以前还当成染料使用,其价值不亚于当年同样作为染料用的苦味酸,如果是在1930年代穿越,那么直接搞“百浪多息”药厂就是必须的了。

三、青霉素的发现和量产

至于青霉素,想指望这玩意儿挣钱,那基本上就太难了。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东西发现的虽然早,但是真正提纯药用却很晚很晚,工业化量产就更晚了。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估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他本人甚至在1934年也放弃了青霉素的研究,转而投向当时热门的磺胺类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幸的是在1935年,英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弗洛里看到弗莱明关于盘尼西林的文章后,他立即联系侨居在英国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在1939年从弗莱明手中取得了菌种,并于1940年进行了小鼠实验,才证实了其疗效。而直到1940年冬,钱恩才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而这时候,我们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9年多了。

而到了1941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才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从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里面,成功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同样到了1941年前后,弗洛里和钱恩也实现了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才在1942年,开始了青霉素的大批量生产。而这个时候,抗战已经打了11年了,我们的外援通道也基本断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还要一个问题,就是这时候的青霉素产量仍然很低。据统计,在1943年的前5个月里面,一共只生产出来了5亿单位青霉素,按照一位危重病人需要约280万单位的青霉素计算,这点产量只够救治180位危重病人。这点东西美国自用都不够,价格自然也是贵到了天上——当时青霉素每剂费用为200美元,没有门路根本就拿不到!所以你想着大规模成吨贩卖青霉素来挣钱,起码在1943年5月以前是没有希望的。

而在这之后,美国施贵宝公司改进了发酵工艺,才真正解决了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的问题。随后美国人全力开工,在随后7个月中就生产出2050亿单位青霉素,产量足足是以前的400多倍。你要想着贩卖成吨的青霉素,这个时候是个好机会,而且当时美国盘尼西林的采购价格也大幅度下降,40万单位的盘尼西林售价只有约6美元一支,而漂洋过海到了英国之后,则可以卖到5英镑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后青霉素的产能开始爆发,到了1944年产量达到16330亿单位,在诺曼底登陆时,每月产量甚至达到1000亿单位,1945年青霉素产量甚至达到了79520亿单位!当时“世界工厂”产能之可怕,确实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而产量暴增的同时,带来的就是价格的暴跌。到了1945年,青霉素的价格就下降到了1美元,到了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每剂成本更是只有55美分了。

四、青霉素在中国

那么事情就很清楚了,要想大规模量产青霉素,那是需要现代化的大型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稳定的和平国家才能做到。而这些对于抗战时期的中国,想大规模自产无疑是极难的。不过当时仍然有一些归国的精英,小规模制造出了青霉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最先做到的,是医学博士汤飞凡的团队。他们于1943年,在昆明成功生产出每瓶包含五万单位的青霉素。而当时生产条件之简陋,从1943年《科学》(Nature)杂志的报道中可见一斑。这篇文章用惊奇的口吻,介绍了“世界上最让人吃惊” 的青霉素生产车间——用一只破木船作为回收设备,放入湖中进行透析;没有自来水,全靠一台每天用完就要修理的锅炉;胃霉是从自己养的猪的胃里提取使用的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此之后的1944年1月,微生物学家樊庆笙教授于从美国回国,他随身携带着三试管的盘尼西林菌种,并据此进行了研究。到了1944年9月25日,他们第一次制作出了5瓶盘尼西林:其中两瓶被送往重庆,两瓶分别送到英、美两国鉴定,一瓶被珍藏。

而这个时候中国外援通道断绝,进口盘尼西林的价格昂贵,有一两黄金一支盘尼西林的说法,更说明了盘尼西林的稀缺性。不过穿越君也不用高兴,当时这个价格其实是指的一盒,而一盒盘尼西林则有10万单位的4支。

而当时的黄金是小两,一两是31.5克。要知道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建立,那时候35美元就相当于一盎司约28.35克黄金。而当时的盘尼西林在美国的价格,是40万单位约6美元,万里迢迢到中国来能卖到约39美元,哪怕是除掉运费和损耗,这中间的利润差也是非常可观的。

五、一吨盘尼西林应该怎样用?

而回到主题,题主的一吨青霉素,究竟是多少呢?怎么用才能利益最大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让我们去掉所有包装,只按纯的青霉素计算。按照青霉素的单位称重,1毫克=1670单位,那么80万单位的青霉素G钠称重应为,800000/1670=480毫克=0.48克。1吨=1000公斤=1000000克/0.48=2083333个80万单位。

当时一支40万单位的生产成本6美元,那么一吨青霉素在美国的生产成本是2083333*6*2=2499万9996美元。别的不说,这2500万美元的成本,穿越君又要从哪里弄呢?而辛辛苦苦买来运到中国,按照40万单位一条31.5克小黄鱼计算,则是2083333*2*31.5/28.35*35=1亿6203万7011美元。而这大概1.37亿美元的差价,即使是减去从美国运过来的天价运费和损耗,再考虑飞越驼峰航线的艰辛,也能剩下至少一亿美元了。

而且这玩意儿到了1945年成本就暴跌,从6美元跌到了1美元,1946年甚至跌到了55美分。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从美国进货,那么成本不过是105-209万美元,在中国却仍然能够卖出1.6亿美元的高价,这利润差就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呢,家里有金条的毕竟有限,而且身为一个穿越者,你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时还去发国难财,不怕被戳脊梁骨吗?而你就算靠这个钱去建军,那点兵力在430万国军和120万共军的夹缝之中,那也是顷刻之间就成齑粉啊。所以真有那个资源,您不如去学霍英东先生,把这一吨青霉素捐献出来,保守估计也能救回上百万名伤员的性命,到时候“红色巨贾”的称号、开国元勋的名誉,肯定都是少不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如果穿越君开挂的话,先靠着陈荠菜卤汁淘得第一桶金,然后在1929年弗莱明发表论文时候就去弄到菌种,接着靠百浪多息完成原始积累,再投入个几十万美元研发、几百万美元买设备,那还是有希望率先制成青霉素的。而这东西当时在英国卖40万单位5英镑,一吨可以卖到20833333英镑,按照通常银元兑换英镑15:1汇率,大概是3亿1250万银元,还真是一门出口赚钱的好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提醒一下,史实是樊庆笙从1944年制成样品,直到五年之后的1948年,才在上海生化试验处筹建了盘尼西林厂,开始了本国的工业化生产。而就算到了1951年10月,国产盘尼西林的年产量也只有几十公斤,远远不能满足所需。直到张为申带着导师赠与的青霉素样本成功回国,并找到了替代玉米原浆和乳酸的材料,才在1953年正式开始了大规模量产。

穿越者白手起家,从1929年左右买回菌种研发的话,估计能在1932年拿出样品就不错了。这中间建“百浪多息”药厂攒钱买设备,再花五年时间解决青霉素的量产问题,刚好能够赶上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了。而提前史实六七年就大规模供应盘尼西林,再加上海量的廉价磺胺药的话,二战中被拯救的生命很可能数以千万计。到时候医药救国名垂青史,就真的是有可能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哪位兄台文笔好,按照这个思路写篇小说出来?名字都替你想好了,就叫《救世大医》如何?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