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偶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齐白石最便宜的画 毕加索的偶像

毕加索的偶像

2024-07-14 14: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一位乡绅帮他成为职业画家。

胡沁园

齐白石27岁在赖家垅赖家做雕花活时,赖家垅附近竹冲韶塘的绅士胡沁园特意到赖家看望齐白石,看到齐白石的画很可以造就,就问他是否愿意再读书学画,齐白石说因为家里穷,书也读不起,画也学不起。胡沁园鼓励他,只要有志气,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卖画养家。当听到齐白石担心自己年龄大了来不及读书学画,就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来激励他。就这样他拜胡沁园学画,拜陈少藩读书。为解除齐白石的后顾之忧,胡沁园叫人将15担谷子和300两银子送到了齐白石家,从此齐白石扔掉了斧锯钻凿,一边卖画,一边住在胡沁园家专心读书学画长达10年,逐渐由民间画匠转变为职业画家。

3. 一代名家助他画名远播海外。

齐白石的山水画

半个和尚

1919年齐白石为躲避家乡战乱和土匪绑票,决定定居北京,57岁的他成为一名“北漂”。他依靠刻印卖画养家,尽管他的一个扇面比其他画家价格便宜一半,也少有人问津。生活穷困潦倒,没有地方住,先后借住在法源寺、龙泉寺、石镫庵和观音寺等寺庙里,可以称得上是半个和尚,齐白石自嘲为与佛有缘。就在他在苦闷之时,当时的大画家陈师曾在琉璃厂看见齐白石刻的印章后大为欣赏,主动上门拜访齐白石,两人志趣相投,遂成为知己。

“墙内开花墙外香”

陈师曾为提携齐白石,1922年带了几幅齐白石的画去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墙内开花墙外香”,齐白石的画卖得特别好,一幅杏花卖到了100银币,两尺的山水画更是卖到了250银币,“一举成名天下知”,国内画坛大为震惊,他骤然间声名鹊起。

4. 一场“变法”使他成为画坛巨匠。

陈师曾

陈师曾虽然觉得齐白石的画格是高的,但还有不够精湛的地方,劝他“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要他不必求媚世俗,自创风格。齐白石接受陈师曾建议,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决定“从此大变”。从1919年到1929年,年近半百的齐白石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自己绘画风格的改变,史称“衰年变法”。“十载关门”齐白石的艺术风格破茧而出,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进入“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的自由境界,带有强烈齐白石个人符号的“红花墨叶”派画风独步画坛。衰年变法,齐白石终成一代画坛宗师。

二、弟子大师辈出的一代宗师

1. 主动收李可染为徒。

“这才是大写意”

1946年,在中国画坛已有较高声誉的李可染经过徐悲鸿引荐,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齐白石,表达了想拜他为师的想法。第二次拜见齐白石时,李可染带了20张画给齐白石看,齐白石被李可染的画深深吸引,看着看着,从半躺到坐起来,到最后站了起来,眼里也放出了亮光,边看边情不自禁地说:“这才是大写意呢!”他赞许李可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看到你这个年轻人的画。”

“什么也不需要”

李可染认为拜齐白石为师必须要郑重其事,所以就拖了一段时间。可齐白石却等不及了,他问李可染“你愿不愿拜师?”李可染连忙解释:“你早就是我的老师了。”齐白石误以为李可染不拜自己做老师了,以至于心情郁闷。李可染听说了此事后,急忙跑去向他解释原因,心直口快的齐白石连忙说:“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顿开,当天就向齐白石执弟子礼。

2. 替娄师白改名。

齐白石与娄师白

由于齐白石的老四和老五两个儿子在娄师白父亲工作的香山慈幼院寄宿读书,齐白石就拜托娄师白父亲帮照看孩子。娄师白的父亲有时叫娄师白去齐白石家问要不要给小孩带东西,娄师白就抓住去齐家的机会看齐白石画画,回家后就模仿着画。

有次齐白石送东西到娄师白家,看见娄师白画的扇面忍不住夸奖起来,说这孩子胆子还挺大,大写意,挺像自己画的。齐白石就说我们两家“易子而教”吧,娄家就带上礼物及门生帖子去他家行了拜师礼。齐白石以“《论语》上说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少’比那个‘绍’字意义更好一些。”将娄师白原来的名字娄绍怀改成娄少怀。娄师白原来的号叫燕生,齐白石说“你跟我学画,学得很像了,将来变一下,必能成个大家。你这个号太俗了,我给你改个号叫‘师白’吧,这样他日有成,不要忘记是齐白石的学生。”

3. 付李苦禅拉车费。

齐白石与李苦禅

李苦禅出生贫寒,他考上国立艺专后,靠拉黄包车半工半读。他自己跑到齐白石家里,表达了想拜齐白石学画的想法,齐白石欣然应允,知道他穷,还不收他的学费。

一个风雪之夜,天黑漆漆的,他拉着黄包车出去揽活,突然听到有人喊“黄包车,黄包车!”于是他拉着车就往喊车人方向跑去,到喊车人跟前一看,原来是齐白石,他想马上掉头离开,被齐白石喊住,李苦禅只好把齐白石拉回了家。过了很久李苦禅才惴惴不安去了齐白石的家,解释说因为拉黄包车丢了老师脸,怕老师生气才没有来。齐白石一听就来火了“拉黄包车自食其力,有什么丢人的?我还做过木匠呢,人要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尊重你。”在李苦禅临走的时候,齐白石给了他5块银元作为车费,当时2块银元就可以买1担米,齐白石名义上是给他车费,实际上是想帮助他。

三、迷信小气的超萌老头

1. 一本年谱暴露他真实年龄。

“瞒天过海”

1946年秋天,齐白石找到胡适,将自己的《自状略》、《白石诗集》和《日记》等资料交给胡适,请其为自己写传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胡适在编写过程中,发现齐白石的《自状略》记载的年龄同其它资料里的年龄有两岁差异,《自状略》记载他的生年是1861年,而齐白石早年的记载如《母亲周太君身世》他是生在1863年。感到最奇怪的齐白石的《祭陈夫人文》说“吾妻年方十二吾祖父寿终”,而他的《自状略》说他十二岁时祖父去世。胡适不敢亲自去问齐白石,就委托人婉转探问齐白石结婚时和夫人是同岁还是小两岁,但只得到一个含糊其辞的答复。他认为里面可能有小秘密,于是留待和齐白石为同乡世交的黎锦熙解答。黎锦熙查得齐白石因为相信长沙舒贴上替他算的命,怕1937年75岁时有大灾难,就用星命家“瞒天过海法”把75岁改为77岁,作为逃过75岁这一关,齐白石年龄有两岁之差原来是这样来的。

山寨版的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要艾青给他写传,艾青就说他“你不是已经有年谱了吗?”,他默不作声。后来艾青从别人处了解到,他不满意胡适、黎锦熙和邓广铭三人合编的《齐白石年谱》,因为那本年谱把他“瞒天过海法”给泄露了出来。由于齐白石将年龄直接从75岁跳到了77岁,因此这也成为鉴定齐白石作品是否山寨的重要依据之一,题款为“七十五岁”或“七十六岁”,熟悉齐白石改年龄的一看就知道是山寨版的。

2.一张润格揭示他锱铢必较。

齐白石卖画明码标价,童叟无欺。1920年他请吴昌硕为他定了润格: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摺扇每件6元。他自己写了一张“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的告白挂在客厅。

3. 一串钥匙挂出他吝啬抠门。

齐白石是家里的总管,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管,连开门关门这样的事都自己履行。早晨起来把大门打开,晚上亲自关门。30年代,娄师白去齐白石家,当时齐白石虽年逾古稀,连开门这样的小事也不让才30出头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副室胡宝珠去做,他怕别人用他的钥匙拿走他的东西。家中别说家中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坛油、一桶米,他都会锁起来,一大串长短不一的旧式铜锁钥匙少说也有一斤多重,皆为大小藏着家什之柜而备,一天到晚挂在腰间荡来荡去,也不嫌坠得慌。屋里哪个抽屉里放了什么东西他都心中有数,他闭着眼睛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东西。每次要做饭,家佣得向他讨要钥匙,开柜来取。老人取出钥匙交给家佣,然后再来查看一便,核对无误后再锁上木柜。在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由于通货膨胀厉害,为了让自己辛苦画画得来的钱不贬值,齐白石将一生积蓄兑换成60根金条,装在一只长长的口袋中,终年挂在身上。一斤多重的钥匙加上沉甸甸的“黄金袋”直到去世前几个月才卸下来。

4. 一个升子量出他惜米如金。

齐白石家量米的升子都是他亲自保管,煮饭的米由他亲自量才行。家中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他舍不得,量米的时候,量一筒,手抖一下,就掉下来许多米。家里负责做饭的媳妇就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齐白石就嘀咕道“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才再给量一筒。在齐白石看来,米要紧,钱不要紧,因为一幅画就可以拿到街上卖很多钱。到50年代齐白石虽然有了比较高的固定工资收入,但对米依然卡得很紧。有时候吃饭一人装一碗饭锅就见底了。齐白石见大家没有吃饱,就叫人买一大筐烧饼来补充。那时候烧饼卖5分钱一个,而大米才1角钱1斤。齐白石对米看得紧,但菜却任人吃,桌子上摆满了大碗小碗的菜,饭吃不饱,就多吃菜,一条几斤重的鱼四五个人一餐就吃得精光。齐白石家中雇工经常走人,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吃不饱,主人都吃不饱,何况雇工呢?

5.一生钟爱美眉到老兴致不减。

齐白石一生都离不开女人,他结过两次婚,第一位是原配陈春君,与她拜堂成亲时陈才14岁。57岁寓居北京,找了18岁的陈宝珠为“副室”,老夫少妻,日子还过得滋润。齐白石80岁时,陈春君去世。83岁时,陈宝珠难产而死。

结语:

齐白石从一个乡间木匠成长为文化艺术巨匠,靠的不仅是天赋,更多的是勤奋,他活到老,创作到老,直到去世那年都还在画画,一生留下画作达3万多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勤奋的画家之一,他的勤奋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