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燕赵之地,但燕国衰落和赵国有很大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齐国与赵国的关系 都说燕赵之地,但燕国衰落和赵国有很大关系

都说燕赵之地,但燕国衰落和赵国有很大关系

2024-07-11 1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元前260年,前后历时长达三年之久的长平之战终于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赵括战死沙场,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余万(《史记·秦本纪》《赵世家》)。赵国元气至此大伤。而就在此时,燕国于赵有不义之举。公元前259年,赵国抵抗秦国的邯郸保卫战尚未结束,赵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竟然率领原燕国之众叛归燕国(《史记·赵世家》)。此举无异于落井下石,见死不救。

燕国于赵非但“不义”,而且“不仁”。燕孝王二年(前256),燕国或许是想趁火打劫,派兵进攻过赵国的昌城(今河北冀州区西北),五月而拔之(《史记·赵世家》)。昌城去燕下都有数百里之遥,业已深入赵国腹地,逼近沙丘宫。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任用范雎为相,并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即先进攻邻近的三晋,暂时置远方的齐、楚不顾。而燕国在这之后发动燕赵战争,业已落入秦人之彀,无异于帮秦之忙而砸己之脚。

赵败燕师

燕王喜四年(前251),燕相栗腹至赵约欢,以五百金为赵孝成王祝酒。栗腹在赵国耳闻目睹了赵国长平之战后的“凋敝”情景,认为有机可乘,返国后禀报燕王:“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为壮,可伐也。”燕王召见昌国君乐閒,乐閒劝燕王不要进兵赵国,“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燕王说:“吾以五而伐一。”乐閒仍然认为赵国不可伐。燕王怒火中烧,执意要伐赵;而群臣也都认为赵可伐。但大夫将渠仍然忠言进谏,先与人五百金通关约交,后又起兵攻伐,这是不祥之兆啊,出兵必不成功;但燕王不听。

这一年,燕起二军、车二千乘伐赵,一支由栗腹统帅攻鄗(今河北柏乡北),一支由卿秦统帅攻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燕王也自将偏师随其后。赵国也随即起兵迎击,廉颇击破栗腹于鄗,乐乘击破卿秦于代,燕军大败而逃。廉颇率军一路追击,赵国大军挺进五百余里,直至围困燕都。

燕国招架不住,派人请和。赵不答应,说非得让将渠来“处和”才肯罢休。而此时乐閒已奔走赵国,燕王便以将渠为相以处和。这样,赵军才解围而去。

燕赵三战

燕国两度进攻赵国,大大激怒了赵人;而赵国一战得手,便连年反攻。次年(前250),赵将廉颇、乐乘再度进围燕都,燕馈以重礼求和,赵方解围而去(《史记·赵世家》《乐毅列传》)。公元前249年,赵将乐乘又围攻燕都。公元前248年,赵派廉颇、延陵钧助魏攻燕(《史记·赵世家》)。

燕赵易土

燕赵连年交战,秦国乐不可支,相继于公元前247年拿下韩国的上党,又“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初置太原郡”(《史记·秦本纪》)。赵国迫于秦的压力,不得不于燕王喜八年(前247)与燕易土。赵以龙兑(今河北满城境内)、汾门(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区西易水之北)、临乐(今河北固安西南)易燕葛(即阿,今河北徐水东南)、平舒(今河北大城)、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等地(《史记·赵世家》)。

李牧攻燕

李牧,赵北方良将,曾经驻守代和雁门备匈奴,平素“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使匈奴十余年不敢近赵边。燕王喜十二年(前243),李牧攻燕,拔武遂(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区西北)、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

庞煖攻燕

剧辛曾经居赵,与庞煖友善,后仕于燕。燕王喜十三年(前242),燕见赵数困于秦,廉颇奔魏,庞煖为将,欲乘赵弊而攻之。燕王喜问于剧辛,剧辛说:“庞煖易与耳。”于是,燕王派剧辛攻赵。赵派庞煖还击,擒杀燕将剧辛,取燕师二万。《鹖冠子·世兵》对此评论说:“自贼以为祸门,身死以危其君,名实俱灭,是谓失此不还人之计也,非过材(计)之莿(策)也。……是剧辛能绝,而燕王不知人也。”此事对燕国危害甚大,《韩非子·饰邪》直截了当地说,“剧辛之事燕,无功而社稷危”。不知人而用之,祸莫大焉!同一年,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

燕王喜十九年(前236),赵派庞煖攻燕,取狸(今河北任丘市东北)、阳城(今河北唐县东)。秦以救燕为名,派王翦、桓齮、杨端和伐赵,取阏与(今山西和顺)、邺(今河北磁县南邺镇)、安阳等九城。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在短短的三十年(前265—前236)中,燕赵之间的战争就有九次之多。燕国在关键的战国后期,出于“错误的决策”,发动了数场“错误的战争”,可悲可叹!而与赵为战,燕国是败多胜少(一胜八败),常常是得不偿失,空耗国力,可怜可笑!燕国在战国后期的迅速衰落,与这数次燕赵战争不无关系。

摘自《燕国八百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