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洛文化的源头在这里,洛阳博物馆探索河洛文明(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齐侯铜盂上面的动物 中国河洛文化的源头在这里,洛阳博物馆探索河洛文明(二)

中国河洛文化的源头在这里,洛阳博物馆探索河洛文明(二)

2024-07-15 1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朝10位帝王200余年皆以西亳为都。商代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铸造的青铜器数量大、纹饰精美。商代陶器烧制技术发展为轮制、模制与手制兼有,已经相当发达,与前代相比陶器胎壁减薄,数量和种类剧增。

“子申父己”铜鼎,1958年洛阳伊川出土的“子申父己”铜鼎,敛口、折平沿、立耳、浅腹、圜底,独特的三立鸟形扁足,腹部蝉纹及斜角云纹纹饰精美,鼎内底部有“子申父己”4字铭文,是商代晚期的典型器物。

兽面纹铜方座簋,1977年出土于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侈口、鼓腹、圜底、圈足、方形底座。腹部有两对称的象鼻兽头耳,簋腹和底座四侧均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形体方正纹样庄重,其纹饰与造型具有明显的中原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周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水平。内底有铭文“作宝彝”3字,是西周早期典型的食器,是洛阳地区唯一的方座铜簋。

“内白”提梁铜卣,出土于洛阳老城。卣是一种器皿,属于中国古代酒器,盛行于商代跟西周时期。

召伯虎铜盨,1993年洛阳城东北窑出土的西周晚期青铜器。盖口沿和腹部口沿处装饰云雷纹衬底的变形龙纹,腹部下半部装饰四道弦纹,两侧有附耳,底部有四条柱状足,柱足的上半部装饰兽面纹。盨作为盛食器常见的是圈足,像召伯虎铜盨这样的柱状足少见,更为重要的是盨内壁有“召伯虎用作朕文考”铭文,表明这件器物是西周晚期名臣召伯虎祭祀亡父时所用器物,遂被命名为“召伯虎盨”。多说一嘴,召伯虎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召穆公,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和历史名词“周召共和”都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始青瓷罍,原始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某些特征,不仅有一层极薄的石灰釉,而且烧制温度已从陶器的1000°C提高到1200°C,因为还不完全与成熟瓷器相同,被称为原始瓷。

“齐侯”铜盂,1957年洛阳中州大渠春秋墓出土,侈口、宽折沿、鼓腹、圈足,盂腹上部有四个对称的回首卷尾龙形兽耳,腹部装饰有两周宽大环带纹,圈足装饰重环纹。这是目前洛阳地区所发现最大的一件青铜器,通高43.5厘米,可称为盂中之王。腹壁铸有5行26字铭文,这件铜盂是齐侯为其次女仲姜所作的陪嫁品,对研究当时周王室与诸侯之间政治联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吴王夫差剑,1991年出土于洛阳东周王城战国墓,剑体上有“王夫差……作其元用”7字,这是在洛阳地区首次发现吴王夫差剑,是东周时期周王室与吴国交流的见证。

繁阳之金铜剑,1974年出土,“繁阳之金”至今保存完好,剑身有错铜纹脚书“繁阳之金”四字,意思就是繁阳铸造的青铜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