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黔西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黔西南州的历史文化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黔西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黔西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5-30 07: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了解,“四印苗”因其独特的“四印”图案而得名。苗族史歌讲述:古时有一个叫“占思莽占思妹”的女王,在与外族作战的过程中,因战败,为躲避追杀,将随身的帝王印玺图案绣在自己的衣襟下,以图东山再起,但最终还是被杀害了,为纪念女王,她的臣民们,就将女王留下的衣裙图案绣在女性的衣服上,以此不忘女王。并在裙子上画有迁徙经过的路线图案,这组图案共有99组,分别代表路、河、桥、滩、湾,表示迁徙路途的艰辛。

“四印”图案主要分布在上衣的前胸、背部和手臂部、帽子顶部,帽子边缘四周用线串有珠坠,宛如帝王冠冕。服饰制作有以下几个过程:种麻、采麻、撕麻、齐麻、纺线、煮线、晾晒、织布、蜡染、刺绣、裁剪到缝制成衣。服饰以“四印”图案、宽领和有如帝王的冠冕为主要特征,布料主要采用天然植物“火麻”和“苎麻”经过手工工艺加工而成,配以色彩斑斓的十字绣图案以及蓝靛染成的长裙,加上长裙上代表苗族迁徙历史的、固有的特殊图形,色彩对比强烈,形成独特的苗族服饰文化。

四印苗服饰是当地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整套服装工序极为繁杂,特定内涵的四印图案和 99 组图形,具有独特民族服饰形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因此,深受苗族人民及其它民族群众的喜爱。

“四印苗”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小花苗服饰制作技艺

小花苗服饰的历史渊源

LI SHI YUAN YUAN

小花苗服饰工序复杂,其服饰以红色和黄色为主,白色衬底,服饰图案主要以城池、山川、河流、房舍等为主题,装饰花纹有九曲江荷花、鱼花、火镰花等十余种。其服饰工序极为复杂,刺绣、蜡染、挑花技艺难度大且费工费时,制作一套节日盛装需要最少一年以上的时间。其内涵丰厚 渉及小花苗族宗教支系、图腾崇拜、社会结构、历史迀徏、巫术宗教、婚姻制度、节日文化、人生礼仪等领域,服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被喻为 苗族同胞“穿在身上的历史书”。

普安县青山、雪浦一带的小花苗服饰制作,至今依然连接着古朴遗风和原始的劳作 体例,传承着纺麻、刺绣、蜡染、挑花等古老的手工工艺。现就妇女上装、下装、头饰、 飘带、男式背心、背带作如下阐述:

01

妇女上装

女上装为蜡染绣花衣,刺绣以数纱绣为主,刺绣的花纹为直线构成的几何图案,主要有螺丝花、桃花等图案。

02

下装

下装有布裤,还有各种花样的蜡染百褶裙。

03

头饰

头饰要在穿服装时做,具体为头戴盘状挑秀头帕,外加绣花流梳装饰,有时还在盘状帕子上盖自制挑秀方巾。

04

飘带

飘带共分为两种,第一种低端以五颜六色,形状不一的珠子装饰,主要以螺丝花挑秀而成;第二种称为原始形,装饰简单,花纹与色相对无变化。

05

男式背心

整衣分为三块布秀,三块布的花纹一样,从衣领竖直下来都以(宽为 10 厘米,长为 0.5 米的黑巾边)相围。

06

背带

带体分为七种颜色,红、黄、蓝、绿、黑、白、紫相互搭配,相互衬托,底布与黑色为主,蓝色相搭配。每种颜色都秀有不同的小花,分别由螺丝花、曲线花、波浪花、小蝴蝶花、青草等。带系长为(1 米),整块背带长(1 米)左右,可以根据高矮胖瘦来制定大小。

小花苗服饰只在族群中传承,其传承有着特定的涵义和民族情结,从不外传。服饰制作传承为女性,由苗女的祖母、外祖母、母亲等长辈手把手教,需勤学苦练,方能学会。小花苗服饰,特别是盛装,多彩艳丽,在各级各场合的展示活动中,易吸引人们的 眼球,是重大活动及节日的符号标志。普安小花苗服饰制作技艺收录于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 黔西南宣传

编辑:秦丽

初审:金凤

编审:杨媛媛 刘一兰 黄福佳

审签:冉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