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是什么东西(茶膏的成分与来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黑茶茶膏是什么 茶膏是什么东西(茶膏的成分与来历)

茶膏是什么东西(茶膏的成分与来历)

2023-04-14 01: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年来,国家科研部门注意到了古代茶膏工艺技艺的失传,对继承和发扬祖国中医药宝贵遗产是一大损失,已着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破译和复原这一古老的产品。据现代研究分析,茶膏是茶的精华,茶膏中的五大成分:茶多酚、多糖、色素、咖啡碱、茶氨酸,集合成有机的整体,为人体提供诸多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因子,被誉为“茶中黄金”。2005年,有关部门基本完成对清宫廷御用茶膏的破译与复原,成功地实现茶膏的制作,并将中国最早发明的速溶茶——茶膏推向市场。

我们常常说茶,都知道是说茶干,茶碎末,茶粉,可很少说茶膏,什么是茶膏,现在已经很少人听到过,也不太了解的,那什么是茶膏?

简单地说,茶膏就是茶的精华,是普洱茶的深加工产品。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据史料记载,茶膏起源于唐代,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有茶膏的制作工艺,他用“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工序来概括。据清历史学家吴任臣在《十国春秋》中记载,早在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贡给朝廷,书中写道:“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茶膏在唐代就以贡品的身份出现,外表用金丝包装以显示其贵重,且每份贡品数量很少,只有八枚,更显珍贵。茶膏一出现,就有一种尊贵的身份,使它在多种贡茶中被列为上品。唐代为此建立了茶政税收、茶马贸易等,是茶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宋代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当时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到了痴迷的程度,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阐述了对茶品的论述,促进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但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废除了茶膏的生产,全部改为散茶,延续多年的茶膏从此消声灭迹,不见踪影。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到了清代,茶膏又得到政府的重视,“涅槃重生”。1729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钦发的圣旨中就提到过茶膏,茶膏一度成为“皇权”的象征,并作为与邻国交往的“国礼”,使茶膏的身价倍增,促进了茶膏的生产和不断发展。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撰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曾记载:“茶膏,性味甘,苦,凉。归心,胃,肺经。功能,清热生津,宽胸开胃,醒酒怡神,烦热口渴,(治)舌糜,口臭,喉痹。”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当时茶膏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是大锅熬膏法。这种工艺是借鉴中药熬膏的思路,将茶料投入锅内,反复煎熬七次,然后将熬好的茶汤倒入滤布里挤压,过滤后继续煎熬,浓缩成膏,在熬制的过程要求快速搅拌,熬制到捏起一团膏体不粘手,拉长丝而不断,颜色呈淡褐色为度,这时的浓缩膏不嫩不老,恰到好处,熬制定型后晾凉,装盒或装瓶。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第二种是清皇宫制膏法,这种方法与大锅熬法不同,它是在唐宋时期的制膏工艺的基础上,运用了生物二次发酵技术,促使茶叶内所含物质分解转化,然后反复压榨取汁,熬液成稠密度较高的软膏入模,低温干燥即成。现故宫博物院保存完好的茶膏,为方形饼状,色黝黑,大不过寸许,每块重4克,上面压有花纹,中间有寿字,四福绕之。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令人唏嘘的是,这种制茶技艺在明朝时期夭折,不见了踪影。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至此,同“龙图凤饼”一样,茶膏就此销声匿迹。

那么,在此后的朝代里,茶膏是否就真的再也没有出现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到了清朝,茶膏有了一个更为确切的名字——普洱茶膏,并开启了宫廷秘制普洱茶膏的新篇章。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所以,普洱茶膏这个正式的称谓,从官方文献来看,首次出现于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该书成书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普洱茶膏”被收录其中。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普洱茶膏的历史,虽说这个正式的称谓在清朝时期成形,却是在时间的洪流之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茶兴于唐”到宋朝,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制作手段,都为普洱茶膏的制作和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说唐宋时期的茶膏产品并没有延续下来,但却为普洱茶膏的生产提供了借鉴的经验。也因此,到了清朝时期,这个独特的茶产品,成形并有了另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普洱茶膏,开启了属于清朝时期的普洱茶膏篇章。

红茶之外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制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制作精良的茶膏是可以调饮,也可以清饮的,所以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多多了解一下,做做新的尝试和创新哦。

想了解更多茶叶、茶饮与茶文化知识,欢迎访问茶叶知识网(沁轩茶舍)。

沁轩茶舍提醒:茶叶和茶替代品的一些成分仅对人体的机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不能替代药品,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患有疾病应接受正确的药物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