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黑眼圈是因为“虚”吗?怎么睡才能改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黑眼圈重的男人寿命 总有黑眼圈是因为“虚”吗?怎么睡才能改善?

总有黑眼圈是因为“虚”吗?怎么睡才能改善?

2024-07-09 2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腾讯医典 

这个世界上除了大熊猫,仿佛没有人可以驾驭黑眼圈。

(来源:soogif)

“当代夜猫子”的标识,就是眼下那两圈乌黑。可是同有黑眼圈,有些人是“货真价实”地真熬夜了,而有些人却十分委屈,自己明明睡得挺早的,为啥还是有黑眼圈呢?

看似一样的黑眼圈,其实各有各的“黑法”。根据黑眼圈的形成原因,临床上多分为以下4类:色素型、结构型、血管型、混合型[1]。

1. 色素型

由于眼周表皮或真皮色素增加,表现为棕灰色或黑色,下拉下眼睑后黑眼圈区域会随之扩大,并且颜色不会变淡。通常多见于眶周过敏性疾病、损伤等疾病诱发的炎症反应,从而诱导表皮或真皮浅层炎症后色素沉着的发生[2][3]。

此外此型黑眼圈的发病还受遗传、环境(比如化妆品残留)及内分泌(如艾迪生病)等罕见因素影响[4][5]。

(来源:参考文献[6])

2. 结构型

这种类型是因为眼部皮肤松弛,眼袋膨出后形成下眼睑阴影。通常拉一拉眼眶周围的皮肤,黑眼圈就消失了。

这种黑眼圈基本跟衰老有关,所以往往也不单独出现,还可能伴有泪沟、皮肤松弛下垂……

(来源:参考文献[6])

3. 血管型

这种黑眼圈才真的跟熬夜有关系。血管型黑眼圈是眼周血液淤滞或眶周皮肤变薄、使青紫色的血管透过皮肤显现,所以呈现出眼周“发黑”。

(来源:参考文献[6])

4. 混合型

顾名思义,这种黑眼圈就是混合了上述几种类型的加强版……祝贺你,你就是那位“天选黑眼圈之子”。

黑眼圈虽然不痛不痒,但却影响颜值!如何去除黑眼圈也成了一大难题。

实际上,黑眼圈也要分类型“对症下药”。你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黑眼圈分型判断后,再选择下面的方法缓解和治疗。

01

色素型

皮秒激光治疗

皮秒是目前祛黑眼圈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淡化眶周皮肤色素,提升肤色[1]。

使用功效性化妆品

色素型黑眼圈可以选用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酰胺的化妆品,等可以减少黑素合成和/或改善血液循环[7]。

使用防晒霜

做好防晒,可减少黑素的沉积,起到预防作用,记得出门前做好物理防晒(戴帽子、口罩等),或者擦防晒霜。

外用药物

目前色素型黑眼圈常见外用药物的有氢醌、维 A 酸类、 维生素 C、维生素 E、曲酸、壬二酸等。但外用药物治疗的见效时间长,长期使用容易刺激眶周皮肤[1],建议听医生建议,不要自己随意用药。

02

结构型

上面说过,结构型黑眼圈主要因为眼袋、泪沟、皮肤下垂等造成的阴影导致,想去掉就得针对不同部位改善。

充填治疗

通俗来说就是哪里凹陷填哪里。比如泪沟导致的黑眼圈多填充透明质酸;眼眶下脂肪减少,可通过自体脂肪或软组织填充剂改善[1]。

激光治疗

目前激光是在美容、抗衰老上常用的治疗方法。点阵、射频等激光可以改善皮肤松弛老化的问题,并且不良反应少,康复速度较快[1]。

03

血管型

睡眠规律

不熬夜只是基本操作,还需要保证睡眠规律(最好可以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醒来)、睡够7~8小时。长期坚持,血管型黑眼圈可能会减淡许多。

外用药物

10%的维生素C乳液可以加快胶原合成来增加皮肤厚度,可遮盖血管颜色[9]。在药物选择上,可询问医生意见。

理疗手段

有研究发现热敷、按摩、眼部刮痧等理疗手段也可以减轻水肿,加快血流等途径淡化黑眼圈[1]。

充填治疗

针对皮肤薄的血管显色,可以用自身脂肪或软组织填充剂填充在眼睑下的位置,可以起到遮盖血管的作用[10]。

04

混合型

混合型黑眼圈,因为原因多样化、复杂化,采取单一的治疗方式往往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通常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

1. 鼻炎:

鼻子有过敏炎症反应时,鼻甲肿大、压迫,导致下眼睑的静脉回流不畅,出现血管淤血、扩张。眼眶下方水肿发黑,看起来就像没有睡醒的黑眼圈。

2. 皮炎:

如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和瘙痒引起搓揉,导致眼睛周围产生炎症后引起色素沉着[11]。

3. 能使眼睛局部肿胀的疾病:

如甲亢相关的眼病、眼球异物、肝肾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黑眼圈。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凭黑眼圈就认定自己是不是有相关疾病,这里典哥也只是给大家提个醒。如果出现明显变化伴有其他症状,那么别大意,尽快去医院请医生诊断。

审核专家:石磊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蒲委,杨登蓉,贾肖蓉等.基于不同类型及病因的黑眼圈治疗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23,45(04):242-245.

[2] Park KY,Kwon HJ,Youn CS,et al. Treatments of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by Various Etiologies[J]. Ann Dermatol,2018,30(5):522-528.

[3] Maghfour J,Olayinka J,Hamzavi IH,et al. A Focused review o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J]. 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2022,35(3):320-327.

[4] Mohamed F,Raal FJ. Hyperpigmentation from Addison's Disease[J]. N Engl J Med,2021,384(18):1752.

[5] 于承仟 . 纳米微晶联合苯乙基间苯二酚治疗色素型黑眼圈的 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D]. 中国医科大学,2021.

[6] Vrcek I, Ozgur O, Nakra T.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A Review of the Pathogenesi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J Cutan Aesthet Surg. 2016 Apr-Jun;9(2):65-72. doi: 10.4103/0974-2077.184046. PMID: 27398005; PMCID: PMC4924417.

[7] Sarkar R, Arora P, Garg KV. Cosmeceuticals for Hyperpigmentation: What is Available? J Cutan Aesthet Surg. 2013 Jan;6(1):4-11. doi: 10.4103/0974-2077.110089. PMID: 23723597; PMCID: PMC3663177.

[8]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9] OHSHIMA H,MIZUKOSHI K, OYOBIKAWA M, et al. Effects of vitamin C on dark circles of thelower eyelid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using image analysis and echogram [J].Skin Res Technol, 2009, 15(2): 214-7.

[10] MICHELLE L,POULDAR FOULAD D, EKELEM C, et al. Treatments of 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J]. Dermatologic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for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 [et al], 2021, 47(1): 70-4.

[11] PARK KY, KWON H J, YOUN C S, et al. Treatments of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byVarious Etiologies [J]. Ann Dermatol, 2018, 30(5): 522-8.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