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畦:上过军校,坐过女牢,当过少将,高光的人生无需婚育幸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黑白幽灵的电影叫什么 胡兰畦:上过军校,坐过女牢,当过少将,高光的人生无需婚育幸福

胡兰畦:上过军校,坐过女牢,当过少将,高光的人生无需婚育幸福

#胡兰畦:上过军校,坐过女牢,当过少将,高光的人生无需婚育幸福|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胡兰畦:上过军校,坐过女牢,当过少将,高光的人生无需婚育幸福

前段时间,有网友在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个人社交账号下发表了一条评论,引发了全网热议:“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诸多女星发文表明自己的立场:“生育工具?呵呵,我们早就不是了!”

网友也以调侃的方式讽刺:“大清已经亡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还能听到以“生育”作为女性的评价标准的言论时,不觉惊讶与悲哀。

其实,不仅仅是杨丽萍,早在民国时期,诸多优秀的女性,就已不受婚姻和生育的束缚了。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著有享誉世界的《在德国女牢中》的胡兰畦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胡兰畦不仅是一名作家,也是民国7位女性将军之一,她一生都走在妇女解放运动的前线,并用能文能武的不凡人生,镌刻了一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成长史。

图 |胡兰畦(左)与友人

1901年出生于成都的胡兰畦,在童年时期耳闻目见了两个女子的故事,这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位是在丧夫之后,决定自立并自强的曹姓女子。她受到武则天招女状元故事的影响,开设了成都第一所私立女学,胡兰畦便是她的学生之一。

这位曹姓女子有一个男尊女卑意味极强的名字——招弟,在她决定不再依附婚姻生活之后,自己改了名字叫曹冰如,希望自己能“像玉一样纯洁,冰一样清白”。

还有一位谭姓女子,是曹老师的邻居。她生得貌美,但因嫁人时被污蔑婚前不检点,遭受了丈夫的虐待。曹老师劝谭老太把女儿接回来,谭老太却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人要讲究“三从四德”之类的话。最终,谭姓女子在丈夫的虐待下,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两位女性,两种不同的人生,宛若警世物语般刻印在胡兰畦幼小的心灵里。

在她七岁时,女革命家秋瑾被杀害,这件事在胡兰畦身边产生了很大的思想波动。连胡兰畦的母亲都说:“难道杀了秋瑾,就吓倒了求自由的妇女吗?”

成年后的胡兰畦,在一家新式女学堂读书,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身边妇女解放运动的点滴:一些新式女性率先剪去累赘的厚重发髻,扯掉又臭又长的裹脚布,还积极地参与到了保路运动当中……

不过,几千年封建思想对妇女的荼毒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胡兰畦的母亲虽然能接受一部分女性解放的思想,但是对于婚姻还是坚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

胡兰畦十六岁时,就被许配给了商人杨固之。即便她有诸多不愿意,也无法执意忤逆当时已病重的母亲。

母亲去世后,胡兰畦又接连失去了几位亲人,家中一时愁云惨淡,加上婆家的不停催促,胡兰畦不得已与杨固之举行了传统的婚礼。

一个是饱受生意商场浸淫的商人,逐利成性。一个是新式教育下对爱情与婚姻皆有了新认识的女学生。两人的结合,宛如不匹配的齿轮。

前有谭姓女子的前车之鉴,胡兰畦早已意识到自己无须像旧时代的女性一样,用削平自己棱角、压抑自己思想的方式去迎合丈夫,更无须用“三从四德”约束自己的婚内生活。

图 |胡兰畦的照片颇有男子气概

婚后不久,她便出走了。

胡兰畦来到川南巴县当了一名教员,自谋生路。当杨固之企图用哄骗的方法将她带回家时,她向杨固之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杨固之听后气到手抖,但胡兰畦的坚定,已经为这段不合适的婚姻提前写好了结局。

1923年,胡兰畦在家中亲友的见证下,冲破了封建婚姻的束缚,获得了自由身。卸下旧时代女性枷锁的胡兰畦,换上一身轻装,身心轻盈地走在时代的浪尖上。

离婚后的她几经辗转,又落脚川南,是因为听说当时管辖川南的四川军阀杨森正大兴改革,并立下口号要“建设新川南”,这让涉世未深的胡兰畦很是向往,对杨森也充满了信任与钦佩。

可身为军阀的杨森依旧有着旧时代的劣根性,他在婚姻生活上不检点,对于喜爱的女性强取豪夺。据说,他一生有十二位夫人。

二十出头的胡兰畦,相貌卓群,是名副其实的大美女。杨森便在她身上动了心思,派了他的四姨太田蘅秋当说客,以试探胡兰畦的想法:“军长叫我和你谈谈,外面很多人说你是他的红人,他说,欢迎你参加到我们家里,我们共同生活……”

胡兰畦自然不会将自己委身于这样一个家庭,于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田蘅秋,并在之后的工作中对杨森有意避嫌。

随着杨森的真面目在时局变化之中逐步显露,他军阀的嘴脸暴露无遗,镇压群众集会、查封刊登进步言论的《甲子日刊》等一系列操作,让胡兰畦下决心离开他的管辖范围。

作家茅盾的女友秦德君,曾在川南与胡兰畦一起参与倡导过妇女剪发等进步活动。她将胡兰畦拒绝杨森的故事告诉了茅盾,促成了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虹》的问世,女主梅行素的原型就是胡兰畦。

“颠沛的经历既已把她的生活凝成了新的型,而狂飙的’五四’也早已吹转了她的思想的指针,再不能容许她回顾,她只能坚毅地压住了消灭了传统的根性,力求适应新的世界,新的人生。她是不停止的,她不徘徊,她没有矛盾。”

茅盾笔下这位“名的暴发户”、“虹一样的人物”,的确在她不平凡的人生中,历经着风雨,期待着彩虹的降至。

看胡兰畦的照片,会发现,她的美不是那种柔若无骨的美,眉宇间流露的英气,是历经生活重重磨炼的痕迹,更是内心坚毅气息的凝结。

1925年,胡兰畦与同样具有革命意识的川军青年军官陈梦云结婚了。

二人结成革命夫妻,奔赴广州,又重返四川。期间,胡兰畦一直在从事妇女运动,也因此结识了国共两党的一些高级别人员。

曾在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领导下积极开展妇女运动的胡兰畦,意识到妇女思想解放中“知难行易”,解决社会对女性和女性对自身的认知才是最关键的。

于是,当她返回四川在合川领导妇女运动时,不仅加大宣传工作,倡导女子教育,还积极组织动员思想顽固、因身份而受质疑的军官和政府官员的太太们参与到妇女经济独立运动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随后,合川妇女联合会成立了。可是这让国民党右派发慌,他们暗中派人在妇女大会的现场进行打砸破坏,但这并没有阻碍妇女解放的激情,反而激起了大家反抗的勇气和信心!

女性运动前路漫漫,但每争取到一个权利,对于胡兰畦来说都是一次鼓舞。

图 |范长江、陈侬菲、胡兰畦(从左至右)在讨论工作

1926年,前身为黄埔军校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始招收女学员,这份招生告示几经波折才被胡兰畦看到,她十分欣喜。

从小在“反清复明”世家中的成长经历,让她更早地知道了军事与武力对抗争的重要性。母亲教她的《满江红》《正气歌》以及花木兰的故事,也一直激荡澎湃在胡兰畦的心中从未散去。

可是,她报考军校遇到的第一个阻碍,是陈梦云。原来,陈梦云早就看到了报纸上刊登的招生广告,他知道一旦胡兰畦看到,一定会去。为此,陈梦云把这几天的报纸统统藏了起来。

胡兰畦做出了前往报考的决定时,让陈梦云难以接受,他试图用儿女情长等说辞劝说胡兰畦不要和他分开。

这对胡兰畦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不过她还是在“大家”与“小家”中做出了遵循内心的抉择。

她对理想的坚持,也撼动了陈梦云。于是,陈梦云送她到了重庆,报考黄埔军校。

图 |胡兰畦戎装照

这是黄埔军校第一次招收女学员,后续由于多种原因,这也是黄埔军校唯一一次招收女学员。所幸,胡兰畦成为仅有的213名黄埔军校女学员中的一员。

在校期间,她们同男子同样操练,学习各种实战理论与枪械实操等军事课程。同时,胡兰畦也在军校中结识了许多无产阶级革命人士。

早在川南当教员时,胡兰畦就已经加入了恽代英在泸州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进步的思想理念下,胡兰畦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方向。

军校期间,恽代英是校务委员之一,胡兰畦也结识了赵一曼等党内进步人士。而当她申请入党时,却由于她当时的丈夫陈梦云的身份问题而被搁浅。胡兰畦知道陈梦云是革命的,而只要陈梦云是革命的,她就不会选择与他分开。

之后,她和丈夫陈梦云为党内活动做了许多掩护工作。虽然最后陈梦云朝着资产阶级的方向走去,与胡兰畦的理想背道而驰,二人最终仍以离婚收场,但胡兰畦在婚姻与事业之间进行平衡所要承担的压力,并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图 |胡兰畦与养女

时局动荡,1928年,她被革命行动委员会派到江西开展活动,后因其在江西的工作威胁到了蒋姓政府,胡兰畦被下令驱逐出江西。

所幸,她接到了江西省政府派她去德国考察的决议,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可是德国之行并不如想象中顺利。

胡兰畦在德国与何香凝住在一起,也因此结识了宋庆龄,二人成为很好的朋友。胡兰畦在生活困难的时候,宋庆龄经常为其送来食物。

后经组织内人士成仿吾介绍,胡兰畦在德国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中国语言组,正式成为党组织的一员。

1931年,宋庆龄母亲去世,胡兰畦在经组织同意后,护送宋庆龄回国奔丧。谁曾想,这一去竟被当时党内极左人士当成了借口,胡兰畦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开除党籍了。

返回德国后的胡兰畦对此事进行申诉,但组织并没有把党证发给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兰畦不得不以民主人士的身份进行革命活动。

图 |胡兰畦在书中留影

1933年,希特勒上台,大肆镇压各界革命人士。

身在德国的胡兰畦积极宣传反法西斯并控诉法西斯的罪恶行径。在一次发放宣传品时,她被德国纳粹的便衣逮捕,并关进了德国女牢。

在宋庆龄和鲁迅等国内人士的积极营救下,在德国女牢中关了三个月的胡兰畦终于得以释放。随后她离开德国,开始了欧洲的流亡生活。

生活窘迫的胡兰畦,并没有放弃革命工作。在法国避难期间,胡兰畦在一家犹太园艺学校当教员,半工半读,并著述了《在德国女牢中》,讲述她在女牢中的见闻,该书被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打开了胡兰畦的文学之路。

此时,流离国外,因《在德国女牢中》而在欧洲广受关注的胡兰畦,收到了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的列席邀请。

在苏联胡兰畦受到了诸多苏联政界及文学界名人的接见,最可贵的是通过这次会议结识了享誉世界的作家高尔基。

高尔基对胡兰畦友好相待,不仅在会上让她坐在自己的右侧,更是在得知她的处境之后,让她留在苏联,并为她安排住处。

1936年,高尔基逝世。胡兰畦是其“治丧委员会”的一员,也是其执绋人之一。

随后,胡兰畦回到了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祖国,积极参与抗日战争,自发组织了妇女战地服务团,走在抗战前线。

在前线,胡兰畦充分发挥了女性的优势,弥合了军队与老百姓之间的隔阂,激发和动员当地老百姓支持抗日。

同时,她根据战争中的优秀事迹积极地创作文学剧本并排练,为士兵们送去文艺慰问,大大地鼓舞了军队士气。

抗战期间,胡兰畦辗转多个战场,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也正因为此,她被选为民国时期第一位女少将。

女人当将军?在当时十分鲜见,自然引起了非议:“胡兰畦是个女的,任公委她做少将,外面很多闲话呵!”

时任军事委员会领导的李济深回答说:“正因为她是一个女的,所以很多人都大惊小怪。但拿她参加革命的历史来说,要是男的,中将都当上了。”

其实,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当下,女性的付出和成就,往往会被质疑。

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胡兰畦利用她特殊的身份为新中国成立做了许多的贡献,但党籍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

新中国初期,国内各种运动此起彼伏,胡兰畦的人生经历了新一轮的颠簸坎坷。所幸,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扛下了所有的苦难,直至得到平反。

那时的她已将近八十的高龄,眉眼间被苦难磨去了凌厉,但依旧不乏韧性。平反后的她重新入党,并毅然地投入到新中国的老年工作中,令人钦佩。

1994年,享年93岁的胡兰畦告别了她荣誉与苦难并存的人生,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图 |胡兰畦晚年照

胡兰畦在年轻时经历了两次婚姻,没有子女。可在了解其一生不凡经历以及她为女性意识觉醒做出的贡献后,再用婚姻与子女当做评价标准,不禁觉得可笑和悲哀。

现实中,并不局限于杨丽萍评论者这单一的个体,依旧用陈腐的观念去束缚女性并对女性进行道德绑架的人们,不在少数。

胡兰畦曾指出的女性运动中“知难行易”的现象,当今依旧存在,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辩证的、正确的看待这一问题呢?

法国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波伏娃曾在其著作中表达过:“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可怕的不是陈腐观念依旧在左右着女性的一生,而是女性本身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

那么,我们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女性教育?社会应如何对女性成长进行正确导向?或许,在胡兰畦波折又坚韧的一生中,可以发掘出一部分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