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注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黑格尔法的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注释

2024-07-17 18: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卷) -> 第一卷

注释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著作。马克思在这篇导言中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出发,揭示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指出宗教是“颠倒的世界”产生的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见本卷第3页),“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见本卷第4页),论述了对宗教的批判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阐明了“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见本卷第4页)。马克思揭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维护德国现存制度的本质,指出这种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的表现,论述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提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的革命任务(见本卷第6页)。马克思阐释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见本卷第11页)这篇著作首次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任何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并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关系,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见本卷第17页)。   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随后马克思离开德国前往巴黎.他在那里考察了法国的工人运动,研究了当时进步思想界的先进政治思想,在1843年10月中―12月中这一期间撰写了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并于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公开发表。   列宁认为,这篇《导言》和同时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彻底完成”(见《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6卷第83页)。   1850年,《导言》的法译文以节选的形式收入海・艾韦贝克的著作《从最新的德国哲学看什么是宗教》,1887年,《导言》的俄文版在日内瓦出版;1890年12月2―10日,《柏林人民报》再次发表了这篇导言。   《导言》的中译文最早发表在1935年上海辛垦书店出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译者是柳若水。――3。   2 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马克思本来计划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这篇《导言》之后,接着完成在1843年己着手撰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将其付印。《德法年鉴》停刊后,马克思逐渐放弃了这一计划。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序言中曾说明了放弃这一计划的原因(见本卷第111页)。   1844年5―6月以后,马克思已经忙于其他工作,并把经济学研究提到了首位。从1844年9月起,由于需要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反击,马克思开始把阐述新的革命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结合起来,同批判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结合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这项任务。――4、111。   3 历史法学派是18世纪末在德国兴起的一个法学流派。其特征是反对古典自然法学派,强调法律应体现民族精神和历史传统;反对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重视习惯法;反对制定普遍适用的法典。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古・胡果、弗・卡・萨维尼等人。他们借口保持历史传统的稳定性,极力维护贵族和封建制度的各种特权。该派以后逐步演变成19世纪资产阶级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1842年,萨维尼被任命为修订普鲁士法律的大臣,这样,历史法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就成了修订普鲁士法律的依据。   历史法学派的主张同黑格尔法哲学的观点相对立。早在1836―1838年,马克思就开始研究历史法学派与黑格尔法哲学之间的分歧和论争。1841年底,马克思着手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同时继续研究历史法学派。对这一流派的批判,见马克思《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5。   4 马克思后来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也作过类似的阐述,他写道:“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伟大的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卑劣的笑剧出现。”(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70页)――7。   5 国民经济学是当时德国人对英国人和法国人称做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采用的概念。德国人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手段来管理、影响、限制和安排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从而使人民获得最大福利的科学。因此,政治经济学也被等同于国家学(Staatswissenschaft)。英国经济学家亚・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随着斯密主要著作的问世及其德译本的出版,在德国开始了一个改变思想的过程。有人认为可以把斯密提出的原理纳入德国人界定为国家学的政治经济学。另一派人则竭力主张把两者分开。路・亨・冯・雅科布和尤・冯・索登在1805年曾作了两种不同的尝试,但都试图以一门独立的学科形式来表述一般的经济学原理,并都称其为“国民经济学”。――8、56、88、111、143、171、268。   6 指哲学家阿那卡雪斯,西徐亚人。   西徐亚人亦称斯基泰人,是古代黑海北岸古国西徐亚王国的居民,最早属于中亚细亚北部的游牧部落。约公元前7世纪,伊朗族的西徐亚人由东方迁入并征略小亚细亚等地。西徐亚人生性强悍,善于骑射,他们以氏族部落为其社会基础,没有自己的文字。――9。   7 马克思按照当时反对德国半封建状况的政治反对派对哲学的作用所持的态度,根据他在《莱茵报》从事编辑活动的一般体会,把这些政治反对派区分为“实践政治派”和“起源于哲学的理论政治派”。   这里所说的实践政治派包括一部分自由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以及民主派的代表。他们提出实践政治的要求,要么是为争取立宪君主制而奋斗,要么是为争取民主主义共和制而奋斗。   这里所说的理论政治派带有整个青年黑格尔运动的特征。他们从黑格尔哲学得出彻底的无神论结论,但同时又使哲学脱离现实,从而在事实上日益脱离实际革命斗争。――10。   8 1818―1819年黑格尔第一次讲授法哲学(在柏林大学)。他于1817年出版的《哲学全书纲要》一书已经包括了他的法哲学的基本概念。1821年,黑格尔发表了《法哲学原理》,该书的副标题是:《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供授课用》。自1821年至1825年,黑格尔按照他自称为“教科书”的《法哲学原理》多次讲授法哲学。1831年,即在他逝世前不久,他又开始讲授法哲学。1833年,爱・甘斯在柏林出版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随着这个新版本的出版,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深入展开,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阐释。黑格尔的国家观曾是青年黑格尔派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对于马克思来说,如何对待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 ――10。   9 指16世纪德国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领导的要求摆脱教皇控制、改革封建关系的宗教改革运动。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维滕贝格教堂门前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抗议教皇滥用特权,派教廷大员以敛财为目的向各地教徒兜售赎罪券,并要求对此展开辩论。随着《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关于这一运动的情况,可参看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12。   10 教会财产的收归俗用,在德国是随着宗教改革开始的。教会地产首先转为诸侯地产,只有极小部分低等贵族和市民阶层的成员(城市新贵}从中获利。在法国大资产阶级的直接影响下,1803年的帝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教会诸侯领地收归俗用。普鲁士和南德意志的中等邦国首先能够获得最大的土地利润。随着1810年10月10日颁布的敕令,普鲁士境内教会财产的收归俗用遂告结束。――12。   11 市民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这一术语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82节(见《黑格尔全集》1833年柏林版第8卷)。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这一术语有两重含义。广义地说,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总和,狭义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因此,应按照上下文作不同的理解。――13、30、124、214、308、502、540。   12 九月法令是法国政府利用路易一菲力浦1835年7月28日遭谋刺这一事件于当年9月9日颁布的法令。这项法令限制了陪审人员的权利,对新闻出版业注释采取了多项严厉措施,增加了定期刊物的保证金;规定对发表反对私有制和现行政治体制言论的人以政治犯罪论处并课以高额罚款。   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德国政府突发奇想”是指1843年1月31日德国政府颁发的“书报检查令”、1843年2月23日颁发的《关于书报检查机关的组织的规定》、1843年6月30日发布的《指令,包括对1843年2月23日的规定所作的有关新闻出版和书报检查条例的若干必要补充》――14。   13 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是欧洲封建帝国。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1034年帝国正式称为罗马帝国。1157年称神圣帝国,1254年称神圣罗马帝国。到1474年,神圣罗马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在不同时期包括德意志、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法国东部、捷克、奥地利、匈牙利、荷兰和瑞士,是具有不同政治制度、法律和传统的封建王固和公国以及教会领地和自由城市组成的松散的联盟。1806年,对法战争失败后,弗兰茨二世被迫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这一帝国便不复存在了。――14。   14 参看艾・约・西哀士《第三等级是什么?》1789年巴黎第2版第3页:“本文的计划甚为简单,我们要向自己提三个问题。   1.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   2.迄今为止,第三等级在政治秩序中的地位是什么?什么也不是。   3.第三等级要求什么?要求取得某种地位。”――15。   15 高卢是法国古称。高卢雄鸡是法国第一共和国时代国旗上的标志,是当时法国人民的革命意识的象征。马克思在这里借用了海涅在《加里多尔夫就贵族问题致穆・冯・莫里加特伯爵书》序言中的形象比喻”高卢雄鸡如今再次啼叫,而德意志境内也已破晓”。――18。   16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著作。这篇著作是为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代表布・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这两篇著作中的错误观点而写的。马克思在这篇著作中驳斥了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这一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宗教问题的错误论点,分析了市民社会与宗教的关系,指出宗教并不是政治压迫的原因,而是政治压迫的表现;必须消除政治压迫,才能克服宗教的狭隘性。马克思阐明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关系,指出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把市民社会从封建主义在桔下解放出来,消除封建等级制和封建特权,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这种政治解放实现的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还远远不是人的解放;资产阶级在这种政治解放中所标榜的普遍的人权,归根结底不过是享用和处理私有财产的权利,这种自私自利的权利同人的解放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突破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历史局限性,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消灭私有制,消除人的生活本身的异化。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同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1850年,海・艾韦贝克在《从最新的德国哲学看什么是圣经》一书中收入了《论犹太人问题》的法译文,1881年6月30日和7月7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在杂文栏刊登了《论犹太人问题》的第二部分,1890年10月10―19日,《柏林人民报》在增刊上全文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   列宁认为,这篇文章和同时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彻底完成”(见《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6卷第83页)。《论犹太人问题》的中译文最初于1939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译者是郭和。――21。   17 1840年12月26日法国众议院就关于调整儿童劳动时间的法律草案进行辩论。这一法律草案建议凡16岁以下儿童可以在礼拜日不工作。一位议员在辩论中提出动议,认为法律应阐释儿童一周只可工作6天,以便犹太人有可能不在星期六送自己的孩子去工作。在司法和宗教大臣马丁・迪诺尔的事先反对下,这项动议被否决。――24。   18 政治狮皮一词借用了古希腊神话关于大英雄海格立斯的传说中的用语。海格立斯因误杀音乐老师而被放逐。他扼死了涅墨亚大森林中长着钢筋铁骨的猛狮,剥下它刀枪不入的狮皮,一直披在自己身上,以自炫其力大无穷,不可战胜。――31。   19 布・鲍威尔在《市民社会》这一节论述了“需要”是“使市民社会运转的强大动力”这种需要”保证市民社会的持续存在和保障市民社会的必然性”。社会按照满足各种需要的方式方法划分为等级。   黑格尔的有关观点,可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833年柏林版第254―270页:第3篇《伦理》第2章《市民社会》中《需要的体系》一节。――32。   20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bellum omnium contra omnes)是英国哲学家托・霍布斯的用语,出自他1642年的论文《论公民》中的致读者序(《霍布斯哲学著作集》l668年阿姆斯特丹版第1卷第7页)以及他的《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1651年伦敦版的拉丁文译本(《霍布斯哲学著作集》1668年阿姆斯特丹版第2卷第83页)。霍布斯认为,人的自然状态,即市民社会之外的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为了克服这种状态,人们必须通过契约来建立国家。――32、427。   21 1843年夏,马克思在研读威・瓦克斯穆特的著作《革命时期的法国史》时发现菲・约・本・毕舍和皮・塞・卢―拉维涅编纂的《法国革命议会史》(四十卷集)1834―1838年巴黎版为研究法国大革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此外,马克思还研读了他本人的巴黎藏书之一、由迪福、让・巴・杜韦尔日耶和加代编纂的《欧洲和南北美洲各国宪法、宪章和基本法汇编》(六卷集)1821年巴黎版第1卷。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援用了这些著作中的有关资料。――39、43。   22 单子在希腊哲学中指一切简单的不可分割的东西。在莱布尼茨的哲学中论述了自我封闭的、完成的、最终的和有灵魂的诸统一体(实体),它们的总和构成有序的世界体系。40。   23 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833年柏林版第247页。黑格尔在该书第3篇第2章《市民社会》中阐述了如下观点:市民社会包括三个环节:需要的体系、通过司法实行财产的保护、警察和同业公会。因此,司法制度和警察不归属于政治国家。一―42。   24 塔木德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间犹太教关于律法、条例、传统、风俗、祭典、札仪的论著和释义汇编。犹太教认为它是仅次于圣经的经籍。――53。   25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恩格斯在同马克思合作以前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论著,是他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论述了它的起源、作用和影响;剖析了它的基本范畴,并着重指出竞争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主要范畴,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的种种恶果;揭露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实质,指出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理论表现。恩格斯还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矛盾,指出以劳动和资本相对立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内部正在孕育并必然产生社会革命,强调只有消灭私有制,全面变革社会关系,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极其严重的社会弊端。   恩格斯的这篇经济学著作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马克思对这篇著作作了详细摘录,给予高度评价,赞誉它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2页),指出这篇著作“已经表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一般原则”(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91页)。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于1843年9月底或10月初―1844年1月中旬,发表在1844年2月的《德法年鉴》上。189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编辑部为庆祝恩格斯七十寿辰,于11月28日重新发表了《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中译文(节译)于1931年发表在广州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论丛》第3―4卷,译者是何思敬,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何思敬的全译本。――56。   26 重商主义是15―16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个经济学派,反映了那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采取措施在对外贸易上实现出超,使货币流人本国,并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对进口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早期重商主义的形式是货币主义,主张货币差额论,即禁止货币输出,增加金银收入。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7世纪,主张贸易差额论,即发展工业,扩大对外贸易出超,保证大量货币的输入。――56、180、255。   27 十字军征讨指11―13世纪西欧天主教会、封建主和大商人打着从伊斯兰教徒手中解放圣地耶路撒冷的宗教旗帜,主要对东地中海沿岸伊斯兰教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因参加者的衣服上缝有红十字,故称“十字军”。十字军征讨前后共八次,历时近200年,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十字军征讨给东方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西欧国家的人民遭受惨重的牺牲,但是,它在客观上也对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57。   28 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侦查和审讯异端分子的机构,1231年由教皇格雷戈里九世在罗马建立。随后,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先后设立了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以教皇为最高首脑,裁判它由教皇任命并直接控制,不受地方教会机构和世俗政权的监督制约。裁判所对异端分子、异端嫌疑者实行秘密审讯,严刑拷打。刑罚的种类有没收财产、监禁、流放和火刑等。16世纪以后,随着教皇权势的削弱,宗教裁判所也逐渐衰落。1908年,教皇庇护九世把罗马裁判所改为圣职部,由教皇亲自主持,其主要职能是检查书刊,颁布禁书目录,革除教徒教籍以及罢免神职人员等。――57。   29 社会契约是卢梭提出的政治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人们最初生活在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人都是平等的。私有财产的形成和不平等的占有关系的发展决定了人们从自然状态向市民状态的过渡,并导致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国家的形成。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进一步发展破坏了这种社会契约,导致某种新的自然状态的形成。能够消除这一自然状态的,据说是以某种新的社会契约为基础的理性国家。   卢梭在1755年阿姆斯特丹版的《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原因》和1762年阿姆斯特丹版的《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的原则》这两部著作中详细阐述了这―理论。――57。   30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托・马尔萨斯提出的理论。他在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人口对社会未来进步的影响》一书中认为,人口按几何级数(1、2、4、8、16……)增加,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I、2、3、4、5……)增加,人口的增加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是一条永恒的自然规律。他把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遭受失业、贫困的原因归于这个规律,认为只有通过战争、瘟疫和饥饿等办法使人口减少,人口与生活资料的数量才能相适应。――58、77、81、484。   31 反谷物法同盟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组织,由曼彻斯特的两个纺织厂主理・科布顿和约・布莱特于1838年创立。谷物法是英国政府为维护大土地占有者的利益,从1815年起实施的旨在限制或禁止从国外输入谷物的法令(见注53)。同盟要求贸易完全自由,废除谷物法,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国内谷物价格,从而降低工人的工资,削弱土地贵族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同盟在反对大土地占有者的斗争中曾经企图利用工人群众,宣称工人和工厂主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英国的先进工人展开了独立的、政治性的宪章运动。1846年谷物法废除以后,反谷物法同盟宣布解散。实际上,同盟的一些分支机构一直存在到1849年。――68、435、481、556、146。   32 即阿・艾利生《人口原理及其和人类幸福的关系》1840年爱丁堡―伦敦版第1―82页。恩格斯对该书作的摘要片断,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81年历史考证版第4部分第2卷第585―589页。――77。   33 以“马尔库斯”这一署名发表的小册子在英国不止一本。这里可能指马尔库斯《论限制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别1838年伦敦版),以及《无痛苦灭绝论》等。本文所述显然转引自托・卡莱尔《宪章运动》1840年伦敦版第110―111页。――19。   34 新济贫法指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关于修改和更好地实施英格兰与威尔士济贫法的法令》。新济贫法只允许用一种办法来救济贫民,那就是把他们安置到习艺所(见注170)从事强制性劳动。――79、171、470、745。   35 指恩格斯原来准备撰写的关于英国社会史的著作。他在英国居留期间(1842年11月―1844年8月)曾为撰写这部著作收集了材料,打算在这部著作中用专门的篇幅描写英国工厂制度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后来他改变计划,决定撰写一本专著论述英国无产阶级。他回到德国后完成了这部著作,即1845年在莱比锡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86。   36 《英国状况。十八世纪》是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研究英国状况的文章。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采用了与青年黑格尔派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来考察英国和西欧18世纪的历史。他不是从抽象的观念和人性出发,而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出发来阐述历史前进的趋势。他分析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指出这场革命奠定了英国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运动的动力。他指出,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诞生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他联系英国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历程,深刻地阐述了英国政治和哲学的特征,并指出科学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动力。   恩格斯于1843―1844年撰写了一组共三篇研究英国状况的文章,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第一篇是《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发表在1844年2月的《德法年鉴}>.第三篇是《英国状况。英国宪法儿按原计划,第二篇和第三篇也准备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但因《德法年鉴》停刊而分别于1844年8月31日―9月11日、9月18日 ―10月19日在《前进报》上连载。――87。   37 指1792―1815年欧洲国家同盟(英国、普鲁士、奥地利、俄国)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兰西共和国和拿破仑法国的历次战争。1792年2月欧洲各国联军发动对法战争。英国起初支持联合军队。1792年8月10日法国宣布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以后,英国于1793年初加入联军,公开参战。――87。   38 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一文中有如下论述:“法国发生了政治革命,随同发生的是德国的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推翻了上一世纪末大陆上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费希特和谢林开始了哲学的改造工作,黑格尔完成了新的体系。……这个体系看来从外部是完全不能攻破的,实际上也是这样;只是由那些身为黑格尔派的人从内部攻击,这个体系才被打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489页)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还写道:“德国的哲学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过程,也终于达到了共产主义。”(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474页)――87。   39 莫・赫斯曾探讨过德国和法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所起的作用,他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843年苏黎世―温特图尔版第1部第74―91页叙述了从巴贝夫经圣西门和傅立叶到蒲鲁东的法国政治革命,同时也阐述了从康德经费希特和黑格尔到青年黑格尔派无神论的哲学革命。――89。   40 长期国会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长达13年(1640―1653年)没有改选的一届英国国会。长期国会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筹集政府经费于1640年11月召开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立法机构和领导机构。该国会于1649年宣布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1653年4月,奥・克伦威尔建立军事专政后将其解散。――91。   41 制宪议会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阶段(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10日)的革命领导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从1789年7月存在到1791年9月,立宪君主派在议会中起主要作用。制宪议会曾于1789年8月4―11日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1789年8月26日通过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原则。――91。   42 立法议会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1792年8月―1793年6月)的国家立法机关,从1791年10月存在到1792年9月。在此期间法国革命的政治领导权转到吉伦特派手中,但他们未能彻底废除封建制度和坚决抗击外国武装干涉。――91。   43 国民公会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立的最高立法机关,从1792年9月存在到1795年lO月。在雅各宾专政期间,即革命的第二阶段(1793年6月2日 ―1794年7月27―28日).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废除封建所有制,公布了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并同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后,国民公会遵循大资产阶级意旨,取消了雅各宾派颁布的主要革命措施。1795年10月国民公会被解散。――91、325。   44 申庸革命指七月革命,即1830年7月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14年拿破仑第一帝国垮台后,代表大土地贵族利益的波旁王朝复辟,竭力恢复封建专制统治,压制资本主义发展,限制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加剧了资产阶级同贵族地主的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830年7月27―29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金融资产阶级攫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浦为首的代表金融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七月王朝”。――91、107。   45 长老派是英国清教徒中的一派,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主张设立长老管理教会,初期不脱离国教,只要求依据加尔文的教会组织原则对国教进行改注释革,后来发展成为英国长老会。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长老派在长期国会中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温和派,主张与国王妥协。1640――1648年该派一度构成长期国会中的多数派,最后被独立派清洗出英国国会。――91.   46 吉伦特派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个政治集团,代表大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在革命时期产生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该派的许多领导人在立法议会和国民公会中代表吉伦特省,因此而得名.吉伦特派借口保卫各省实行自治和成立联邦的权利,反对雅各宾政府以及拥护政府的革命群众。――91、497。   47 独立派是英国清教徒中的激进派,16世纪末开始形成,反对专制主义和英国国教会,反对设立国教,更不赞成教会从属于国家政权。这一宗教政治派别代表中等工商业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中小贵族的利益,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他们单独成立了一个政党,主张推翻并处决君主,成立共和国。1648年在奥・克伦威尔领导下,该派取得了政权,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的人民群众运动,并于1653年建立了军事专政的“护国政府”。――91。   48 1793―1795年的山岳派,亦称山岳党,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民主派,因其在国民公会开会时坐在大厅左侧的最高处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马・罗伯斯比尔、让・马拉、若・丹东等。其成员大都参加了雅各宾俱乐部。1792年10月,代表大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退出雅各宾俱乐部后,山岳派实际上成为雅各宾派的同义语。――91。   49 这里的平等派全称是真正平等派,又称掘地派。他们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激进派,代表城乡贫民阶层的利益,要求消灭土地私有制,宣传原始的平均共产主义思想,并企图通过集体开垦公有土地来实现这种思想。――91。   50 阿贝尔派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从雅各宾派分离出来的左翼政治派别,以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雅・阿贝尔的名字命名。在雅各宾专政时期,该派主张坚决镇压反革命.彻底实行全面限价法以及没收嫌疑犯的财产平均分给农民的嫌疑犯法。――91。   51 巴贝夫派是法国空想的平均共产主义流派之一,18世纪末由法国革命家弗・巴贝夫及其拥护者创立。他们主张以密谋方式策动工人、贫民和士兵进行革命,推翻现存制度,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的劳动人民共和国。――91。   52 恩格斯大概利用了约・威德《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历史》1835年伦敦第3版所提供的资料。威德在书中叙述了英国直到15世纪所发生的阶级关系的变化。他指出,在当时的农奴中,villains(维兰)“被容许占有小块土地以维持个人和家庭的生活”,bordars(包达尔)“被容许拥有一间小屋,并且要向领主供应家禽、蛋品和其他食物”,cottars(考塔尔)则“由领主指定从事铁匠、木工以及其他手工业劳动”。   根据后来的研究,在15―17世纪,从农奴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英国农民,大多数是凭土地登记册的副本并按照领主的意志而持有土地的,他们是缴纳封建地租的终身佃农和世袭佃农。现代历史学把中世纪英国的不同类别的农奴称为villains,bordars,cottars。――93。   53 谷物法是英国历届托利党内阁为维护大土地占有者的利益从1815年起实施的法令,旨在眼制或禁止从国外输入谷物。谷物法规定,当英国本国的谷物价格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输入谷物。1822年对这项法律作了某些修改,1828年实行了滑动比率制,即国内市场谷物价格下跌时提高谷物进口关税,反之,谷物价格上涨时降低谷物进口关税。谷物法的实施严重影响了贫民阶层的生活,同时也不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因为它使劳动力涨价,妨碍国内贸易的发展。谷物法的实施引起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是由曼彻斯特的两个纺织厂主理・科布顿和约・布莱特于1838年创立的反谷物法同盟(见注31)领导,在自由贸易的口号下进行的。1846年6月26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关于修改进口谷物法的法令》和《关于调整某些关税的法令》,从而废除了谷物法。――95、147、366、480、650、744。   54 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见注150)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由下院六名议员和六名伦敦工人协会会员组成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并于1838年5月8日作为准备提交议会的一项草案在各地群众大会上公布。人民宪章包括宪注释章派(见注153)的下列六项要求:普选权(年满21岁的男子)、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秘密投票、各选区一律平等、取消议会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以及发给议员薪金(参看本卷第463页)01839、1842和1849年,议会三次否决了宪章派递交的要求通过人民宪章的请愿书。――95、372、463。   55 辉格党是英国的政党,于17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1679年,就詹姆斯公爵(后来的詹姆斯二世)是否有权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詹姆斯拥有王位继承权的一批议员被敌对的托利党人讥称为辉格。辉格(Whig)为苏格兰语,原意为盗马贼。辉格党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新兴的资本主义农场主的利益,曾与托利党轮流执政;19世纪中叶,辉格党内土地贵族的代表和保守党的皮尔派以及自由贸易派一起组成自由党,从此自由党在英国两党制中取代了辉格党的位置。――97。   56 托利党是英国的政党,于17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1679年,就詹姆斯公爵(后来的詹姆斯二世)是否有权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拥护詹姆斯继承王位的议员,被敌对的辉格党人讥称为托利。托利(Tory)为爱尔兰语,原意为天主教歹徒。托利党一贯捍卫反动的对内政策,维护国家制度中保守和腐朽的体制,反对国内的民主改革,曾与辉格党轮流执政。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托利党逐渐失去了先前的政治影响和在议会中的垄断权。1832年议会改革(见注152)使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进入议会。1846年废除谷物法(见注53),削弱了英国旧土地贵族的经济基础并造成了托利党的分裂。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老托利党的基础上成立了英国保守党。――97、387、450、465、589。   57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也用脚注说明他利用了乔・波特《国家的进步》一书提供的材料,并且还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中对这条脚注作了补充说明:“这里关于工业变革的历史概述在某些细节上是不准确的,但是在1843―1844年没有更好的资料。”(见本卷第394页)恩格斯在本文中把统计数字凑成整数,因而在某些地方有较大的差异。   本文中关于英国工业发展的资料,恩格斯显然还利用了爱・贝恩斯《大不列颠棉纺织业史》以及安・尤尔《大不列颠的棉纺织业》等著作。――105。   58 可能指耶・边沁《关于政府的断想》1776年伦敦版和《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1789年伦敦版。边沁在这两部著作中第―次论证了功利原则,其出发点是:人的一切感性和精神的动机,可归因于求乐避苦。他认为,道德和立法的任务是使个人的行为目的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105。   59 可能指詹・穆勒《政府》一文,文章载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5,6版的《增补卷》,1824年爱丁堡版第3卷。穆勒从1808年起就维护边沁的学说,并加以补充。――106。   60 权利法案协会支持权利法案协会,由霍・图克于1769年创立。该协会要求在议会中有英国人民的合法代表,要求缩短当选人任期和公布议会辩论。随后几年出现了不少类似的协会。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18世纪90年代英国不同城市成立了民主主义的通讯协会。1792年制鞋工人托・哈迪创立了伦敦通讯协会,协会的纲领是实现普选权。1794年协会领导人晗迪、图克等被指控犯有谋反罪而遭逮捕,经审判后被宣告无罪。1799年协会解散,此时它已拥有会员8万人。至90年代末,各通讯协会停止了活动。但是,这些协会的思想和传统对英国激进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如1816年出现了汉普顿俱乐部领导的要求实行普选权的改革运动,1819年改革运动被政府镇压下去。――106。   6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4―8月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理论观点,并作了初步的综合性阐述。他论述了劳动实践对于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伟大意义,指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正是通过劳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他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说明私有财产的存在必然造成异化劳动,因而必然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指出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消除异化劳动,而要使社会从私有财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必须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他强调指出,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见本卷第232页)。他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贡献,并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同时阐发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成果。他还阐明了自然科学和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指出工业的历史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见本卷第192页),指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见本卷第193页)。此外,手稿还对自然史、人类史以及美的规律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写在三个笔记本中的手稿组成。笔记本 I的内容是:对斯密学说中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学范畴作比较分析,揭示斯密学说的矛盾,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笔记本II只保留下四页手稿,主要是有关私有财产的论述。笔记本III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论述,对当时的各种共产主义理论的考察和评述,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有关分工和货币的两个片断,还有一篇《序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927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在第三卷附录中摘要发表了这部手稿中的《第三手稿》(即笔记本III)的俄译文,但这部分手稿被误认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193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三卷以德文原文发表了全部手稿,并加了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82年新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二卷在发表《手稿》时采用了两种编排方式:第一种按《手稿》的写作时间和写作阶段编排;第二种按《手稿》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编排,并加了标题。本卷收入的《手稿》中译文是根据按逻辑结构编排的《手稿》校译的。在《手稿》中,作者以红棕色铅笔划了线的文句或段落,中文版均以双斜线表示起讫。   《手稿》最早由何思敬译成中文,195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刘丕坤的中译本。――109。   62 这个计划未能实现。马克思没有写这些小册子,可能因为他后来认为,在对各种社会(其中包括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生产关系作出科学的分析以前,要对法、道德、政治和上层建筑的其他范畴的问题进行独立的科学的考察是不可能的。――111。   63 不学无术的评论家和下文中的当代批判的神学家均指布・鲍威尔,他在《文学总汇报》第1期(1843年12月)和第4期(1844年3月)发表了两篇文章评论有关犹太人问题的图书、论文和小册子。马克思在这里引用的词句大部分摘自鲍威尔这两篇文章。“乌托邦的词句”和“密集的大批群众”这些用语见《文学总汇报》第8期(1844年7月)布・鲍威尔的论文《目前什么是批判的对象》。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分析批判了鲍威尔及其伙伴。――111。   64 这时,马克思已经掌握了法文,对法国的文献十分熟悉。他研读了普・维・孔西得朗、皮・勒鲁、皮・约・蒲鲁东、埃・卡贝、泰・德萨米、菲・邦纳罗蒂、沙・傅立叶、劳蒂埃尔、弗・维尔加德尔和其他作者的著作,而且还经常作摘要。但他当时还没有掌握英文,因此只能通过德译本或法译本来利用英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例如,罗・欧文的作品,他就是通过法译本和论述欧文观点的法国作家的著作来了解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正文和其他文献资料表明,马克思这时还没有具备他后来例如在《哲学的贫困》C写于1847年)中所显示出来的对英国社会主义者著作的渊博知识。――112。   65 除了威・魏特林的主要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1842年)以外,马克思大概还指魏特林在他本人于1841―1843年出版的杂志《年轻一代》上所发表的文章,以及他为正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著作《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1838年)。   在格・海尔维格出版的《来自瑞士的二十一印张》文集中,发表了莫・赫斯的三篇匿名文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行动的哲学》和《唯一和完全的自由》。   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见本卷第56―86页。――112。   66 路・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苏黎世―温特图尔版。   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革的临时纲要》一文刊载于《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第2卷。这个两卷本的文集,除了其他作者的著作以外,还收入了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一文。在这个文集上发表的《路德是施特劳斯和费尔巴哈的仲裁人》一文,过去一直认为是马克思写的,实际上是出自路・费尔巴哈的手笔。――112。   67 指路・费尔巴哈的整个唯物主义观点。费尔巴哈自己把这种观点称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或“人本学”。这种观点阐发了这样一种思想:新哲学即费尔巴哈的哲学,使人这一自然界的不可分离的部分,成为自己的唯一的和最高的对象。费尔巴哈认为,这样的哲学即人本学包含着生理学,并将成为全面的科学:他断言,新时代的本质是把现实的、物质地存在着的东西神化,新哲学的本质则在于否定神学,确立唯物主义、经验主义、现实主义、人道主义。――112。   68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第1版于1807年出版。《逻辑学》共三册,分别于1812、1813和1816年出版。1817年,《哲学全书纲要》出版,1821年,《法哲学原理》出版。――112、201。   69 马克思写完这篇《序言》后不久,就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这部批驳布・鲍威尔及其伙伴的著作于1845年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114。   70 “普通人”在手稿中写的是法文“simple humanité”,是亚・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1卷第8章中的用语。马克思在这里以及下面引用斯密这本著作时均采用热・加尔涅所译并附译者注释和评述的1802年巴黎版。“simple humanité”一词见该书第1卷第138页。――115。   71 见皮・约・蒲鲁东《什么是财产?》1841年巴黎版。蒲鲁东在该书第3章第6节《社会上的一切工资都是平等的》,第5章第2部分的第3节《第三种社会形式的定义:结论》,对工资的平等作了说明。――124。   72 即威・舒尔茨《生产运动。从历史统计学方面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新科学的基础的建立》1843年苏黎世―温特图尔版。此书由尤・福禄培尔于1843年11月赠与马克思,成为马克思的巴黎藏书。马克思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的《相对剩余价值》章论述积累时重新援用舒尔茨这本著作,部分地利用了他在本手稿笔记本 I中引用过并在页边划了线的引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第XX笔记本第1281―1282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追溯了舒尔茨关于工具和机器的区别的论述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不同意义;在援用舒尔茨这本著作时,马克思称它是“一部在某些方面值得称赞的著作”(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428页)。――125。   73 康・贝魁尔《社会经济和政治经济的新理论,或关于社会组织的探讨》1842年巴黎版。马克思的巴黎藏书中有这本书。马克思在写《工资》和《资本的利润》时援用的引文均出自该书第XXXI章。马克思在阅读该书第405―429页时,在书上划了许多线并作了一个简短的笔记;划线的地方只有极少部分与笔记本 I的引文相关。――126。   74 即查・劳顿《人口和生计问题的解决办法》1842年巴黎版。这是一部英文手稿的法译本,原英文手稿可能未曾出版。劳顿曾有一本英文小册子《论人口和生计的均衡》于1836年在利明顿出版。――127。   75 马克思在这里转述了亚・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论述的关于竞争具有良好作用的思想。按照斯密的观点,各个资本之间的竞争加剧,将促进劳动报酬的提高,而且不降低利润。在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和资本家之间进行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家必然要破坏关于不得提高工资的”天然协议”。――134。   76 指亚・斯密关于决定工作者成败和工资高低因素的议论。在这些因素中包括“成功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例如,斯密说道:“送孩子去学制鞋,无疑他能学会制鞋技术;但是送他去学法律,那么精通法律并靠这个职业过活的可能性至少是二十对一。就完全公平的彩票而言,中彩者应得到落彩者所失的全部。就成功者一人而不成功者二十人的职业而言,成功者一人应得到不成功者二十人应得而未得的全部。”见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802年巴黎版第1卷第215―216页。――141。   77 这是亚・斯密的一个论点:居民对某种大众消费品如马铃离的需求的增长,这种产品的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即使这种产品是从中等土地上收获的),必将使租地农场主在补偿基本开支和维持劳动力的开支以后仍有巨额盈余。而这种盈余的一大部分则将归于土地所有者。因此得出结论说:随着人口数目的增长,地租也将提高。见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802年巴黎版第1卷第335页。――145。   78 这里是指以大・李嘉图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家们得出的关于土地所有者注释和农产品生产者之间关系的结论。而亚・斯密则追随重农学派,证明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具有所谓的一致性。――147。   79 关于地产的分割和不分割的争论,是马克思曾计划撰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的第四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莱茵省总督恩・冯・博德尔施文格为阻止莱茵省农民贫困化趋势的发展,向1841年第六届莱茵省议会提出限制地产析分的草案,遭到议会大多数议员的拒绝。议员们坚持自由支配土地的观点,他们强调指出,自由让披还可使地产扩充,而限制地产析分,则会降低土地的价值。这反映出莱茵省与普鲁士其他省份不同,表明封建地产向资产阶级地产的转变已经开始。――152。   80 马克思在《让・巴蒂斯特・萨伊〈论政治经济学〉一书摘要》中对萨伊关于财富的性质和流通的原理的论述写有如下评注:“私有财产是一个事实,国民经济学对此没有说明理由,但是,这个事实是国民经济学的基础”;“没有私有财产的财富是不存在的,国民经济学按其本质来说是发财致富的科学。因此,没有私有财产的政治经济学是不存在的。这样,整个国民经济学便建立在一个没有必然性的事实的基础上。”(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4部分第2卷第316、319页)――155。   81 马克思在《亚・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摘要》中写有如下评注:“十分有趣的是斯密作的循环论证。为了说明分工,他假定有交换。但是为了使交换成为可能,他就以分工、以人的活动的差异为前提。他把问题置于原始状态,因而未解决问题。”(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4部分第2卷第336页)――156。   82 这个结论在当时的社会批判性著作中相当流行。例如,威・魏特林在其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中就曾写道:“正像在筑堤时要产生土坑一样,在积累财富时也要产生贫穷。”――156。   83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黑格尔的术语及其探讨对立的统一的方法,把 Verwirklichung(现实化)与Entwirklichung(非现实化)对立起来。――157。   84 马克思在手稿中往往并列使用两个德文术语 “Entfremdung(异化)和 “Entäuβerung”(外化)来表示异化这一概念。但他有时赋予“Entäuβerung”另一种意义,例如,用于表示交换活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就是说,用于表示那些并不意味着敌对性和异己性的关系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157。   85 马克思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复述了费尔巴哈哲学关于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论点,费尔巴哈说,为了使上帝富有,人就必须贫穷;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必须什么也不是。人在自身中否定了他在上帝身上所肯定的东西。――157。   86 这里表述的思想与费尔巴哈的论点相呼应。费尔巴哈认为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是人的存在及其精神活动的异化。费尔巴哈写道,上帝作为对人来说的某种至高的、非人的东西,是理性的客观本质;上帝和宗教就是幻想的对象性本质。他还写道,黑格尔逻辑学的本质是主体的活动,是主体的被窃走的思维,而绝对哲学则使人自身的本质、人的活动在人那里异化。――160。   87 马克思在本段和下一段利用了费尔巴哈哲学中表述人和整个人类时所用的术语,并且创造性地吸取了他的思想:人把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性质异化在宗教中;宗教以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基础,以意识为基础,而意识严格说来只是在存在物的类成为存在物的对象、本质的地方才存在;人不像动物那样是片面的存在物,而是普遍的、无限的存在物。――161。   88 类、类生活、类本质都是费尔巴哈使用的术语,它们表示人的概念、真正人的生活的概念。真正人的生活以友谊和善良的关系,即以爱为前提,这些都是类的自我感觉或关于个人属于人群这种能动意识。费尔巴哈认为,类本质使每个具体的个人能够在无限多的不同个人中实现自己。费尔巴哈也承认人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利益的相互敌对和对立关系,但是在他看来,这种关系不是产生于阶级社会的历史的现实条件,即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而是人的真正本质即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结果,是人同大自然本身预先决定了的和谐的类生活人为地但绝非不可避免地相脱离的结果。――162。   89 马克思显然是指皮・约・蒲鲁东的著作《什么是财产?》。参看该书第3章第4―8节。――166。   90 马克思在这段话里从广义上使用工资范畴,以表达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这两个阶级之间的对抗性关系。――167。   91 这是马克思在批判应・约・蒲鲁东的“平等”观念时所持的基本论点。蒲鲁东在《什么是财产?》一书中表述的“平等”观念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关系基础上的。他的空想的、改良主义的药方规定,私有财产要由“公有财产”代替,而这种“公有财产”将以平等的小占有的形式,在“平等”交换产品的条件下掌握在直接生产者手中。这实际上是指均分私有财产。蒲鲁东是这样设想交换的“平等”的,即“联合的工人”始终得到同等的工资,因为在相互交换他们的产品时,即使产品实际上不同等,但每个人得到的仍然是相同的,而一个人的产品多于另一个人的产品的余额将处于交换之外,不会成为社会的财产,这样就完全不会破坏工资的平等。马克思认为,在蒲鲁东的理论中,社会是作为抽象的资本家出现的。他指出蒲鲁东没有考虑到即使在小(“平等”)占有制度下也仍然起作用的商品生产的现实矛盾。后来,马克思在《神圣家族》这部著作中表述了这样一个结论:蒲鲁东在经济异化范围内克服经济异化,就是说,实际上根本没有克服它。参看本卷第268页。――167。   92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现代英国国民经济学是指大・李嘉图及其追随者,其中包括詹・穆勒的学说,显然,还指其他经济学家即李嘉图的同时代人的学说。――171。   93 重农学派是18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魁奈和雅・杜尔哥。当时在农业占优势的法国,因实行牺牲农业而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使农业遭到破坏而陷于极度衰落。重农学派反对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纯产品”,即总产量超过生产费用的剩余,即剩余价值,因而认为只有农业生产者才是生产阶级。这一学派从生产领域寻求剩余价值的摞泉,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系统理解的第一个学派。但是,它没有认识到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一般劳动,混同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因而看不到一切资本主义生产中都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以致把地租看成是剩余价值的唯一形式,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形态看成是生产的永久的自然形态。――172、180、235、255、334。   94 1843年7―8月,马克思在克罗伊茨纳赫摘录了卡・兰齐措勒的著作《论七月革命的原因、性质和后果》(I831年柏林版)。摘录收入马克思《法国史、德国史、英国史和瑞典史笔记》(第4本),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4部分第2卷。   马克思的巴黎藏书中有威・科泽加滕《论地产的可让渡性和可分割性,特别兼顾普鲁士君主国的某些省份》1842年波恩版。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研究了这部著作。显然这与他计划撰写的关于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的第四篇论文有关。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称它为拥护封建制度的著作。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95页。――175。   95 格・丰克的著作指《地产无眼制析分对土地耕种和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由此产生的国家历史要素乃至等级制国家本身的解体》1839年汉堡―哥达版。他在该书第56页写道:“默泽讲述了……一个农奴的故事:这个农奴在赎身时,就像丧妻失子一样,号啕大哭,不得不强制他离开屋子。”尤・默择这段描述见他的《爱国主义的幻想》1820年柏林修订第4版第3卷第266页。丰克著作的第56页还提到亨・莱奥及其著作《略论国家的自然科学》。而马克思把这件事写成“按照莱奥先生的说法”这一疏忽可能由此而起。――175。   96 启蒙国民经济学首先是同亚・斯密的名字连在一起的。继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也把斯密称为国民经济学的改革者、“路德”。马克思认为..启蒙国民经济学”在经济思想的发展上是比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两种较早的经济学说和相应的经济政策形式)更高的阶段。这两种体系(更确切地说,是实质上同一体系的两个分支)的目标是追求货币顺差(货币主义)或贸易顺差(重商主义)。两者都不外是为了货币而积累货币:不惜任何代价来获得货币和积存货币,实际上被宣布为最高目的和目的本身。重商主义者犹如偶像崇拜者和拜物教徒那样对待货币这种财富的特殊形式,而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种财富的特殊形式“只应以外在方式来保存和维护”。同时,这两种体系的信奉者不注意生产本身,不认为生产的发展是社会财富的基础。只有“启蒙国民经济学”才承认生产、劳动是自己的主要原则或基本注释原理。――178。   97 昔尼克主义又译犬儒主义,原本为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安提西尼创立的哲学学派。营尼克学派崇尚自然,却把自然和社会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它蔑视财富,崇尚俭朴,反映了城邦贫民和被剥夺了部分权利的自由民对大奴隶主骄奢淫逸生活的消极反抗。   后来在西方,人们通常在转义上使用昔尼克主义,泛指:蔑视道德;凌辱人的尊严;不知羞耻;冷酷无情;无所顾忌;对眼前事物冷嘲热讽,等等。――179。   98 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把“对立”和“矛盾”这两个概念作了区分。在对主中两个方面的关系是这样的:其中的每一个方面为另一个方面所规定,因此都只是一个环节,但同时每一个方面也为自身所规定,这就使它具有独立性;相反,在矛盾中两个方面的关系是这样的:每一个方面都在自己的独立性中包含着另一个方面,因此两个方面的独立性都是被排斥的。――182。   99 沙・傅立叶对政治经济学抱着极端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一门错误的科学。他在关于未来世界、所谓协作制度的空想中,违反经济发展的现实趋向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断言在“合理制度”的条件下,工业生产只能被当做对农业的补充,当做在漫长的冬闲时期和大雨季节“避免情欲消沉的一种手段”。他还断言,上帝和大自然本身确定,协作制度下的人只能为工业劳动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工业劳动只是辅助性的、使农业多样化的作业。――183。   100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是指法国的格・巴贝夫、埃・卡贝、泰・德萨米,英国的罗・欧文和德国的威・魏特林所创立的空想主义的观点体系。   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最初形态,大概首先是指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形成的巴贝夫及其拥护者关于“完全平等”的社会,以及在排挤私人经济的“国民公社”的基础上实现这种社会的空想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虽然也表现了当时无产阶级的要求,但整个说来还带有原始的、粗陋的、平均主义的性质。――183。   101 在中世纪宗教共产主义共同体中,把妻子公有当做未来社会特征的观念颇为流行。1534―1535年在明斯特掌权的德国再洗礼派试图根据这种观点引进一夫多妻制。托・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就反对一夫一妻制。原始的共产主义共同体还有一些特征,如禁欲主义、对科学和艺术持否定态度。1830年和1840年法国的秘密团体,如平均主义工人社和人道社也曾继承了原始的平均主义思想的某些特征。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一文中对此作过描述。――183。   102 让・雅・卢梭在《论科学和艺术》、《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原因》等著作中认为,没有受到教育、文化和文明触动的状态,对人来说才是自然的,马克思则认为这种状态是非自然的。――184。   103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路・费尔巴哈的术语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文中所说的“历史之谜的解答”是指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的客观矛盾的发展中得出共产主义必然性的结论。――186。   104 指罗・欧文对一切宗教的批判言论。用欧文的话来说,宗教给人以危险的和可悲的前提,在社会中培植人为的敌对。欧文指出,宗教的棉狭性是达到普遍的和谐和快乐的直接障碍;欧文认为任何宗教观念都是极端谬误的。――186。   105 关于拥有(Haben)这个范畴,可参看真・赫斯的一些著作。他在《行动的哲学》一文中写道:“正是求存在的欲望,即希求作为特定的个体性、作为受限制的自我、作为有限的存在物而持续存在的欲望,导致贪欲。反之,对一切规定性的否定,抽象的自我和抽象的共产主义,空洞的‘自在之物’的结果、批判主义和革命的结果、无从满足的应有的结果,则导致存在和拥有。助动词就这样成了名词。”(见《来自瑞士的二十一印张》1843年苏黎世―温特图尔版第1卷第329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也谈到过”拥有”和”不拥有”。――190。   106 地球构造学是弗赖贝格(萨克森)矿业科学院的矿物学家阿・哥・韦尔纳于1780年创立的关于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结构和岩石的构成的学科。有关论述还可参看黑格尔《自然哲学讲演录》1842年柏林版第2部分第432―440页。――195。   107 马克思在这里把generatio aequivoca这一用语当做法文génération;pontanée的同义词来使用,照字面直译就是自然发生的意思。   有关论述还可参看黑格尔《自然哲学讲演录》1842年柏林版第2部分第455―470页。――195。   108 见布・鲍威尔《自由的正义事业和我自己的事业》1842年苏黎世―温特图尔版第85、193―194页。鲍威尔在这本书中既分析批判了奥・弗・格鲁培的小册子《布鲁诺・鲍威尔和大学的教学自由》(1842年柏林版),也批判了菲・马尔海内克的《关于黑格尔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意义的公开演讲绪论》(1842年柏林版)。   未来的批判家指在《文学总汇报》上发表言论的青年黑格尔分子。――198。   109 马克思在这里转述了路・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苏黎世―温特图尔版第29―30节中针对黑格尔的批判性意见。―201。   110 斯多亚主义是公元前4世纪末产生于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派别,因其创始人芝诺通常在雅典集市的画廊(画廊的希腊文是 “στoá”)讲学,故称斯多亚派,又译画廊学派。   斯多亚派哲学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以伦理学为中心,逻辑学和物理学只是为伦理学提供基础。这个学派主要宣扬服从命运的观念和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泛神论思想,其中既有唯物主义倾向,又有唯心主义思想。早期斯多亚派认为,认识来源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但又承认关于神、善恶、正义等的先天观念。他们把赫拉克利特的火和逻各斯看成一个东西,认为宇窗实体既是物质性的,同时又是创造一切并统治万物的世界理性,也是神、天命和命运,或称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受天命支配,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而生活,即遵照理性和道德而生活。合乎理性的行为就是德行,只有德行才能使人幸福。人要有德行,成为善人,就必须用理性克制情欲,达到清心寡欲以至无情无欲的境界。中期斯多亚派强调社会责任、道德义务,加强了道德生活中禁欲主义倾向。晚期斯多亚派宣扬安于命运、服从命运,认为人的一生注定是有罪的、痛苦的,只有忍耐和克制欲望,才能摆脱痛苦和罪恶,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幸福。晚期斯多亚派的伦理思想为基督教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202。   111 怀疑主义是公元前4―3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派别,代表人物有皮浪、阿克西劳、卡内亚德、埃奈西德穆及恩披里柯。   怀疑派哲学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哲学学说。它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因为对每一事物都可以有两种相互排斥的意见;既然人们什么也不能确定,就应该放弃判断,放弃认识,平心静气地求得精神的安宁。怀疑主义揭示了人们认识中的矛盾,在认识史・上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反对唯物主义,不相信理性的力量,否定科学知识,实际上为宗教迷信和神秘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202。   112 黑格尔《哲学全书纲要》1830年海德堡第3版。马克思所用版本的章节分立如下:   第1部:逻辑学   第2部;自然哲学   第3部:精神哲学 ―202。   113 黑格尔《哲学全书纲要》1830年海德堡第3版第3部分《精神哲学》的分节如下:   第1篇:主观精神   A.人类学   B.精神现象学   C.心理学   第2篇:客观精神   A.法   B.道德   C.伦理   第3篇:绝对精神   A.艺术   B.启示宗教   C.哲学注释   ――203。   114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自我意识》部分,首先叙述了劳动和享受在实现自我意识的自由时所起的作用。关于这一点,还可参看卡・路・米希勒出版的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833年柏林版第1卷第12页:“我们现代的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仅是从现代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而是本质上就存在其中的一种遗产,进一步说,是劳动的成果,而且是人类先前世世代代劳动的成果。”――205。   115 马克思在这里不仅指黑格尔关于劳动以及某些其他范畴的观点同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的看法一致,而且也说明黑格尔具有经济学的知识。黑格尔1803―1804年在耶拿大学的演讲中曾引用过亚・斯密的著作。他在《法哲学原理》第3篇第2章《市民社会》阐述《需要的体系》时,就在第189节及其附释中讲到斯密、让・巴・萨伊和大・李嘉图,说明经济学思想的迅速发展。――205。   116 大约在1844年下半年,马克思在其笔记中写了如下的评注:   黑格尔的现象学的结构。   (1)自我意识代替人。主体。客体。   (2)差别。这些事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实体被看做是自我区别,或者说,是因为自我区别、差别、知性的活动被看做是本质的东西。因此,黑格尔在恩辨范围内提供了把握事物的真正差别。   (3)扬弃异化等于扬弃对象性。(特别是由费尔巴哈予以发挥的一个方面。)   (4)因此,扬弃想象中的对象、作为意识对象的对象,等于真正的对象性的扬弃,等于与思维有差别的感性行动、实践以及现实的活动。(需要认真加以发挥。)―206。   117 路・费尔巴哈称自己的哲学观点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同时却回避唯物主义这个术语。这显然表明他不同意先前英法两国的唯物主义的某些原则,特别是不同意抽象性,不同意把感性视为知识的基础和唯一源泉的感觉论。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在费尔巴哈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形式,他也像费尔巴哈那样对这些唯物主义哲学形式感到不满,认为不是旧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而是费尔巴哈的哲学――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才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秘密。――209。   118 马克思关于人是直接的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的论点,基本上是以路・费尔巴哈反对宗教唯JL主义和哲学唯心主义而阐发的原则为依据的:把人看成自然界特殊的、有意识的存在物,本质由外在对象的性质规定,任何存在物、任何本质必定具有对象的性质,在感性存在物之外的其他物是感性存在物的生存所必需的,如空气供呼吸,水供饮用,光供照明,动植物产品供食用,等等。――209。   119 “受动的”(Ieidend)这个术语来自路・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把这个术语解释为周围环境、外部世界对人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和方式。他说,只有受动的和需要的存在物才是必然的存在物;没有需要的存在是多余的存在;只有受动的东西才值得存在。马克思赞同费尔巴哈的上述观点,而且对“受动的”这一经验原则进行了极其重要的加工和扩克,把社会实践即人为了掌握和改造外部世界而进行的有意识的和有目的的活动也包括进去了。――209。   120 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833年柏林版第68―71页。黑格尔按照“观念的发展的阶段历程”提出这本书的划分。――214.   121 见黑格尔《哲学全书纲要》(1830年海德堡第3版):“存在论:A.质。 B.量。C.度。本质论:A.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B.现象。C.现实。概念论:A.主观概念。B.客体。C.观念。――自然哲学。――精神哲学。”――215.   122 马克思依据路・费尔巴哈并利用费尔巴哈的术语来批判黑格尔的论点。例如,费尔巴哈在他的《关于哲学改革的临时纲要》中写道:在黑格尔看来,思想就是存在、主语,而存在同时又是谓语;逻辑学是他所特有的那种形式的思维,是作为无谓语的主语的思想,或者是同时兼为主语和谓语的思想;黑格尔将客体仅仅想象为能思维的思想的谓话。“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旋转”这个说法,看来是套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中的“一个自身旋绕的圆圈”、 “圆圈的圆圈”等说法。――218。   123 见黑格尔《哲学全书纲要》1830年海德堡第3版第1部分逻辑学。黑格尔把自己的逻辑学划分成客观逻辑(《存在论》和《本质论》属于这一部分),以及主观逻辑或《概念论》,这一部分以《绝对观念》章结束。――219。   124 “小爱尔兰”是曼彻斯特南部的一个工人区,在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爱尔兰人。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这一地区的状况作过较为详细的描述(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卷第342―343页)。――225、368、412,   125 参看埃・鲍威尔《蒲鲁东》,载于《文学总汇报》第5期第41―42页。并见《神圣家族》第4章第4节《蒲鲁东。批判性的评注3》(见本卷第263―268页)。――231。   126 《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重要哲学著作。“神圣家族”是对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兄弟及其追随者的谑称“批判的批判”是指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思想。他们针对布・鲍威尔等人宣扬的唯心史观,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强调必须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来观察历史;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见本卷第287页);批判了私有制,并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私有财产在自己的国民经济运动中自己使自己走向瓦解”; “无产阶级执行着雇佣劳动由于为别人生产财富、为自己生产贫困而给自己做出的判决,同样,它也执行着私有财产由于产生无产阶级而给自己做出的判决”; “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见本卷第261、262页)。他们还针对鲍威尔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攻击,深刻论述和评价了法国唯物主义抨击现存政治制度、批判宗教和神学、反对17世纪形而上学的斗争历史和积极意义,指出了法国唯物主义同英国和法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联系。   这部著作写于1844年9―11月,并于1845年2月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   早在1842年夏季柏林的青年黑格尔派成立所谓“自由人”小组时,马克思就同他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马克思反对“自由人”小组热衷于唯心主义的哲学思辨和空洞抽象的哲学争论。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他们同青年黑格尔派之间的分歧发展到了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根本对立的程度。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捍卫和阐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观点,他们决定共同撰写这部著作。   1844年8月底―9月初恩格斯在巴黎逗留期间.同马克思一起拟定了全书的大纲,并合写了《序言》。恩格斯在离开巴黎之前写完了他所分担的几个章节。马克思承担了全书绝大部分写作任务,直到1844年11月底才完稿。他在写作时利用了自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研究成果,以及对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的研究心得和其他许多笔记、摘要。这部著作最初定名为《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趴在付排过程中,马克思在标题上加了“神圣家族”一词。这部著作在章节目录中标明了作者的名字。   列宁对这部著作作了详细摘要(见《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5―36页)。他认为这部著作“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见《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1卷第92页)。   本卷节录了《神圣家族》的若干篇章。这部著作的全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卷。   《神圣家族》的部分章节在20世纪30年代已译成中文出版,主要有:1930年2月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出版的《马克思论文选译》第一集刊载的由李一氓翻译的《神圣家族》第四章中的《批判性的评注1》、《批判性的评注划和第六章中的《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的战斗队1936年5月日本东京质文社出版的由郭沫若翻译的《神圣家族》第五章和第八章,译者所加的标题为《艺术作品之真实性》。――249。   127 傅立叶主义者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沙・傅立叶的学说的拥护者。傅立叶主义继承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传统,承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承认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性,尖锐地批判现存的文明制度,指出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寄生者占有工人创造的巨大财富,而创造财富的工人却成了一无所有的赤贫者,主张现存制度应当由理想的和谐制度所取代。在这种和谐制度下,社会的基层单位是工农结合和城乡结合的生产消费协作社法郎吉(phalange)。在法郎吉中,人人参加劳动,劳动者和资本家都可以入股,产品按资本、劳动和才能进行分配。协作社成员居住和劳作的场所称法伦斯泰尔(phalanstere)。傅立叶主义者在法国和美国都进行过法郎吉移民区实验,均以失败告终。   圣西门主义者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昂・圣西门的学生及其学说的拥护者。圣西门逝世后,他的追随者奥・罗德里格、圣阿芒・巴扎尔、巴・普・安凡丹等人创立了圣西门学派,同时他们还创办了圣西门主义杂志《生产者》,广为宣传圣西门的思想。这个学派从事的各项活动,在1830年七月革命前后达到高潮。学派的领导人于1828年12月底和1829年8月之间的讲演被编辑成《圣西门学说释义。1828―1829》。《释义》系统地阐述圣西门的学说,对七月革命前不久因经济的和政治的发展而变得日益迫切的问题作出了答复。它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抗,说明资产阶级社会的特征是人剥削人,要求把财产逐渐转为整个社会所有。这个学派所描述的协作社是:每人按自己的能力从事劳动,按自己的劳绩取得报酬。1829年以后,圣西门学派把宗教因素提到首位,1830年建立起教阶制度。1831年圣西门学派发生分裂,巴扎尔及其追随者力争实现圣西门的要求,探索同工人阶级的联系;安凡丹及其追随者则把圣西门主义奉为新宗教,像宗教教派那样研究和实现圣西门学说。――271、354、385。   128 指1844年6月《文学总汇报》第7期发表的塞利加对法国作家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的评论。这部小说用感伤庸俗的笔调写成,书中充满了社会幻想,于1842―1843年在巴黎出版后,不仅在法国国内大负盛名,而且在国外也赢得声誉。――275。   129 此处和以下的引文均出自布・鲍威尔的文章《犹太人问题的最新论文》,发表在1843年12月《文学总汇报》第1期上,这篇文章是鲍威尔针对在报刊上对他的《犹太人问题B一书的批评所做的答复,――283。   130 布・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1843年在布伦瑞克出版,该书重印了鲍威尔曾用同一标题发表在1842年11月《德国年鉴》上的论文,并作了补充。――283。   131 指《巴黎革命》周报,该报于1789年7月―1794年2月在巴黎发行。在1790年9月以前,革命政论家、民主主义者埃・路斯达洛任该报编辑。――288。   132 指路・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革的临时纲要》,写于1842年1月,被书报检查机关禁止在德国出版,1843年发表在瑞士出版的《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第2卷。――289。   133 空伦派是复辟时期(1815―1830年)法国资产阶级政客集团;空论派是立宪君主主义者,是民主和革命运动的敌人,他们企图在法国建立英国式的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同盟;空论派最著名的人物是历史学家弗・基佐和哲学家保・鲁瓦耶一科拉尔。鲁瓦耶―科拉尔的观点在哲学方面是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民主思想的反动。――292。   134 这一段及以下的引文均出自布・鲍威尔为反驳他的《犹太人问题》一书的批评者而写的第二篇文章。他的第二篇文章发表在《文学总汇报》第4期(1844年3月)上,和第一篇文章的标题相同,都是《犹太人问题的最新论文》。――297。   135 指收集在《来自瑞士的二十一印张》这本文集里的布・鲍威尔的《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一文。这本文集是由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诗人格・海尔维格于1843年在苏黎世和温特图尔出版的。――304。   136 社会小组是民主知识分子的代表建立的组织,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初年代在巴黎进行活动。社会小组在共产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事实中看出:社会小组的思想家克・福适主张平均分配土地,限制过多的财产,并主张对凡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给予工作。福适对法国革命文献中宣布的形式上的平等所作的批判,促使“疯人派”的领导者雅克・卢就这一问题发表了更加大胆的言论。――320。   137 笛卡儿派指17―18世纪笛卡儿哲学的继承者。笛卡儿在形而上学方面有唯心主义倾向,在物理学方面是唯物主义者,因此,其追随者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学派。一派发展了笛卡儿物理学的机械论自然观,成为唯物主义者,另一派则发展了笛卡儿形而上学中关于上帝与灵魂的学说,成为彻底的唯心主义者。――328。   138 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修会之一,以对抗宗教改革运动为宗旨。耶稣会会士以各种形式掺入社会各阶层进行活动,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在欧洲声誉不佳。詹森派以荷丛神学家詹森的名字命名,是17世纪和18世纪初法国天主教徒中反对派的代表人物,该派反映了一部分法国资产阶级对正统天主教的封建思想的不满情绪。――329。   139 自然神论是一种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曾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正统宗教的一种理论武器,也是无神论在当时的一种隐蔽形式。这种理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在封建教会世界观统治的条件下,自然神论者往往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揭露僧侣们的寄生生活和招摇撞骗的行为。――332、439。   140 柏林学社是《文学总汇报》的记者对一些不属于布・鲍威尔集团并在若干枝节问题上批评《文学总汇报》的柏林青年黑格尔派的称呼,其中有麦・施蒂纳。――348。   141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是恩格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论述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地位、斗争历程和历史使命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阐述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史,说明了工人阶级伴随工业革命而形成和壮大的过程;以大量生动具体的材料真实地展现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受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悲惨情景。恩格斯揭示了工人遭受非人待遇的社会根源,指出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把工人置于这种境地。恩格斯明确宣布,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必然会推动它为争取自身解放而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他在高度评价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热情和坚强意志的同时,论述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前进方向,指出工人运动除了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再没有其他出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才能赢得胜利,只有到那时,“工人阶级才会真正成为英国的统治者”(见本卷第473页),从而实现改造整个社会的任务。   1842年11月―1844年8月,恩格斯在英国居住期间深入工人住宅区进行实地调查,亲自了解英国工人阶级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同时广泛搜集和仔细研究他所能看到的各种官方文件和资料。根据亲自调查和考证的翔实材料,恩格斯于1844年9月―1845年3月在德国巴门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著作的德文第一版于1845年5月在莱比锡出版,德文第二版于1892年出版,恩格斯为该版写了序言。经恩格斯本人同意还出版了两个英文本,即1887年美国版和1892年英国版,恩格斯分别为这两个版本写了序言。恩格斯还将美国版序言译成德文,以《美国工人运动》为题发表在1887年6月10日和17日《社会民主党人报》上(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包括了英国版序言的主要内容,并在理论阐述上作了新的补充。在这篇序言中,恩格斯这样评价自己的这部著作:“这本书无论在优点方面或缺点方面都带有作者青年时代的痕迹……但是当我重读这本青年时期的著作时,发现它毫无使我羞愧的地方。”(见本卷第365页)同时,他也说明了其中个别不足之处。他进一步分析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指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只给少数工人贵族带来好处,而广大工人群众依然过着穷困的生活,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见本卷第368页)。他强调工人阶级要善于总结经验,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见本卷第379页)他还评述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批判了那种“凌驾于一切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社会主义”(见本卷第371页)。   列宁指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之一”(见《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4卷第277页);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第一个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这部著作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控诉”是“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描述”(见《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1卷第91、92页)。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部分内容曾由陈问路译成中文发表在南京《劳动季报》1935年第5期和1936年第8期。   本卷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作了节选。该著作全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卷。――361。   142 这篇序言是恩格斯为1892年在斯图加特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德文第二版而写的。序言包括了1892年英国版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2卷)的主要内容,并在理论阐述上作了新的补充。恩格斯把英国版序言中所录《1845年和1885年的英国》(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1卷)一文按1885年《新时代》杂志第3年卷第6期上的德译文照录于本序言中。本篇序言的结尾部分是恩格斯专为德文版写的。――365。   143 这里的”美国版序言”是指《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美国版附录(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1卷)。这篇文章本来是为美国版写的,但恩格斯后来写了另一篇阐述美国工人运动状况的文章作为美国版序言。恩格斯将这篇序言译成德文发表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题为《美国工人运动》(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365。   144 1876年5月10日第六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费城开幕,有40个国家参展。为了在英国和法国工业占领的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德国也参加了展览。可是,德国政府任命的德国展品评判小组主席、柏林工业科学院院长弗・勒洛教授不得不承认,德国产品的性能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德国工业遵循的原则是”价廉质劣”。此事由1876年6月27日柏林《国民报》第293号首先披露,致使舆论哗然。《人民国家报》在7月至9月就此事专门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恩格斯把这一事件称做工业上的耶拿会战,以普鲁士军队在1806年10月耶拿会战中被拿破仑法国击溃一事来作比喻。――366。   145 关于实物工资制,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卷第467―469页).1831年通过了禁止实行实物工资制的法律,但很多工厂主并不遵守。――367。   146 英国工人阶级从18世纪末开始争取用立法手段限制工作日,从19世纪30年代起,广大无产阶级群众投入争取十小时工作日的斗争。十小时工作日法案是英国议会在1847年6月8日通过的,作为法律于1848年5月1日起生效。该法律将妇女和儿童的日劳动时间限制为10小时。但是,许多英国工厂主并不遵守这项法律,他们寻找种种借口把工作日从早晨5时半延续到晚上8时半。工厂视察员伦・霍纳的报告就是很好的证明(参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335―336页)。   恩格斯在《十小时工作目问题》和《英国的十小时工作曰:法》(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0卷)中对该法案作了详细的分析。关于英国工人阶级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67―350页)中作了详细考察。――367、465、748。   147 “七日规”是伦敦中部的一个工人区,从中心点往外有七条放射状街道。――369。   148 小宅子制是英国19世纪上半叶某些工厂自己制定的制度,即工厂主以极苛刻的条件为工人提供住所,房租从工人的工资中扣除。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这种制度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卷第469―470页)。――369。   149 指1886年1月22日―2月2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万多名矿冶工人举行的罢工。在罢工过程中炼铁工人和炼焦工人提出的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的要求部分地得到了满足。――369。   150 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50年代中期英国工人的政治运动,其口号是争取实施人民宪章(见注54),人民宪章要求实行普选权并为保障工人享有此项权利而创造种种条件。按照列宁所下的定义,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上已经成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见《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3卷第792页)。宪章运动曾出现过三次高潮,其衰落的原因在于英国工商业垄断的加强、工人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以及英国资产阶级用超额利润收买英国工人阶级上层(“工人贵族”),造成了英国工人阶级中机会主义倾向的增长,这种倾向增长的表现就是工联领袖放弃了对宪章运动的支持。――372、436、463、696。   151 宪章派(见注153)原定于1848年4月10日在伦敦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示威者将前往议会大厦,递交第三封要求通过人民宪章的请愿书。但是政府禁止这次示威游行,为了阻挠游行示威的进行,在伦敦集结了大批军警。宪章派的领导人中有许多人发生了动摇,决定放弃游行示威,并劝说请愿的群众就地解散。反动势力利用这次行动的失败向工人发起进攻并对宪章派加以迫害。――372。   152 1831年3月,辉格党内阁首相查・格雷和副首相约・罗素在议会中提出了一项关于选举法改革的法案。这一提案旨在打破土地贵族和金融贵族的政治垄断地位,增加资产阶级议员的席位,保证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下院。为争取选举制度的改革而掀起的群众运动不断发展,形成了高潮。经过议会内外的斗争,这项法案于1832年6月4日经上院最后批准,于6月7日生效。改革法案调整了选区,向新兴工业城市补充或分配了下院议员席位;改变了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多数资本家获得了选举权,但是,为争取选举制度的改革而斗争的主力军工人和手工业者仍未获得选举权372、403。   153 宪章派指宪章运动(见注150)的参加者。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50年代中期英国工人的政治运动,其口号是争取实施人民宪章(见注54)。人民宪章要求实行普选权并为保障工人享有此项权利而创造种种条件。宪章派的领导机构是“宪章派全国协会”机关报是《北极星报》,左翼代表人物是乔・哈尼、厄・琼斯等。恩格斯称宪章派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17页)。――373、387,463、653、695、744。   154 1867年,英国在群众性的工人运动的压力下实行了第二次议会改革。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积极参加了争取改革的运动。这次改革使英国选民数目增加了一倍多,一部分熟练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但工人阶级的基本群众仍然和以前一样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   1884年,英国在农村地区的群众运动压力下实行了第三次议会改革。经过这次改革,1867年为城市居民规定的享有投票权的条件,也同样适用于农村地区。第三次选举改革以后,相当大一部分居民――农村无产阶级、城市贫民以及所有的妇女仍然没有选举权。秘密投票于1872年实行。――373。   155 马克思在其他著作里,例如在《1859年的爱尔福特精神》(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13卷)一文中阐述过这样的思想:反动派在1848年以后扮演了特殊的革命遗嘱执行人的角色,不可避免地实现了革命的要求,尽管这是在一种滑稽可笑的歪曲的方式下进行的。――374。   156 《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是恩格斯用英文写成的,他本打算单独印行并分发给英国各政党的某些领袖、著作家和议会议员们。1845年和1892年德文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用原文刊载了这篇文章,1887年的美国版和1892年的英国版没有收入这篇文章。――382。   157 蓝皮书是英国议会或政府的(包括政府向议会提交的)文件或报告书的通称,因封皮为蓝色而得名。英国从17世纪开始发表蓝皮书,它是英国经济史和外交史方面主要的官方资料。――383。   158 工人阶级生活改善协会是1844―1845年间根据德国自由资产阶级的倡议在普鲁士许多城市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诱使德国工人放弃争取自己的阶级利益的斗争。尽管资产阶级和统治集团极力使这些协会带有无害的慈善性质,但是,这些协会的建立还是唤醒了广大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层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工业发达的莱茵省各城市,建立工人阶级生活改善协会运动发展的规模较大,因为在那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很尖锐,并且已经存在一个反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激进民主主义反对派。   革命民主派的知识分子广泛利用筹建这些协会和讨论协会章程的集会来传播先进思想。于是,这些集会以及协会本身成了各种对立的社会利益和阶级利益互相争斗的场所。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活跃。普鲁士政府慑于这些协会的活动具有它难以预料的倾向,遂于1845年春采取不批准协会章程等手段,阻止协会继续活动,进而将其取缔。――386。   159 指1844年6月4―6日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反对降低工资而自发举行的起义以及1844年夏天发生的,包括布拉格近郊纺织工人在内的捷克工人的骚动。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是德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展开的第一次大规模的阶级搏斗。工人们捣毁工厂,破坏机器。起义遭到了政府军队的残酷镇压。――387。   160 1844年的议会会议讨论的有关问题的详细情况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卷第461―462、571―572和582页以及本卷第483―484、493页。――404。   161 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见本卷第56―86页。――406。   162 高教会是英国国教会中的一派,产生于19世纪,高教会信徒主要是土地贵族和金融贵族。他们主张保持古老的豪华仪式,强调与天主教徒的传统联系。英国国教会中与高教会相对立的另一派为低教会,其信徒主要是资产阶级和下层教士,具有新教倾向。――424。   163 贵格会,又名教友会,是基督教新教的一派,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产生于英国,在北美也流传很广。教友会信徒反对官方教会及其仪式,反对暴力和战争,鼓吹和平主义思想,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425、469。   164 陀斐特是耶路撒冷南部的欣嫩子谷,是犹太人焚人以供牺牲之处,后来成为焚烧垃圾的地方。参看《旧约全书・耶利米书》第19章。――431。   165 萨格(Thug)是对印度勒杀教派的称呼。该教派的信徒经常在宗教仪式的名义下进行杀人勾当。在19世纪的欧洲文献中,这一名词成为形容职业强盗和杀人犯的流行用语。――456。   166 菲默法庭是中古时代盛行于德国西部威斯特伐利亚的秘密法庭。――457。   167 据罗马历史传说,罗马贵族梅涅尼・阿格利巴为了劝说公元前494年举行起义并上圣山反抗贵族压迫的平民,向他们讲了一则人体四肢反抗胃的寓言,使平民同意和解。阿格利巴把当时的社会比做有生命的机体,把贫民比做机体的手,把贵族比做供养这个机体的胃。手和胃分离开来,就要引起生命机体的必然死亡,同样,平民拒绝履行他们的义务,就等于古罗马国家的灭亡。――458。   168 相传公元前494年,古罗马的平民由于不堪忍受贵族的压迫而举行起义,后来退往圣山。克萨尔―摩尔是曼彻斯特附近的一座小山,工人们常在那里举行集会。恩格斯因此把它比做古罗马的圣山。――465。   169 警察叛乱(spy-outbreaks)指设菲尔德、布拉德福德及其他城市中由煽动者挑起的宪章派和警察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使运动的许多领袖和参加者被捕。465。   170 习艺所是根据英国的《济贫法》设置的救济贫民的机构。1601年《济贫法》规定以教区为单位解决贫民的救济问题。1723年颁布的《济贫法》进一步作出规定,设立习艺所,受救济者必须人所接受救济。1782年又改为只对年老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采取集中救济的方法。1834年英国颁布的新济贫法对以前实施的《济贫法》作了修订,规定不得向有劳动能力的人及其家属提供任何金钱和食品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在习艺所里从事强制性劳动。习艺所里生产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那里实行的制度与强迫囚徒从事苦役的牢狱制度不相上下,因此,被贫民们称为“济贫法巴士底狱”(见本卷第487页),马克思则称它为“无产者的巴士底狱”(见本卷第745页)。――467、487、745。   171 特别警察指英国的特别巡警,是由平民组成的警察后备队,他们曾帮助正规警察驱散1848年4月10日宪章派那威游行队伍。468。   172 雅各宾派是雅各宾俱乐部的成员,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下层资产阶级的利益,1793―1794年实行了雅各宾专政,颁布了一系列废除封建所有制、镇压反革命活动和击退外国武装干涉的法令。――469。   173 “国内移民区”是罗・欧文对自己的共产主义社会实验区的称呼。――471。   174 “技术学校”是一种夜校,工人们在那里可以学到一些普通学科和技术学科的知识:在英国,这种学校最初在格拉斯哥(1823年)和伦敦(1824年)出现。19世纪40年代初,这类学校有200多所,大都分布在兰开夏郡和约克郡的工厂城市中。资产阶级利用这些学校来训练工业生产所必需的熟练工人以供他们使用。――473。   175 见恩格斯《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1843年伦敦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476。   176 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 , laissez aller)是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派经济学家的信条,他们主张贸易自由,反对国家干涉经济范围内的任何事务,重农学派也主张自由放任,他们认为,经济生活是受自然规律调节的,国家不得对经济事务进行干涉和监督;国家用各种规章进行干涉,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他们要求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478、486。   177 “青年英国”是由英国托利党中的一些政治活动家和著作家组成的集团,成立于19世纪4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本・迪斯累里及托・卡莱尔等。他们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对资产阶级日益增长的经济势力和政治势力不满,企图用蛊惑手段把工人阶级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并利用他们反对资产阶级。恩格斯对”青年英国”的评价,见本卷第493―494页。――484。   178 旧济贫法指英国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四十三年)颁布的济贫法。根据这项法律,每个教区必须缴纳救济贫民的特别税,教区中无法维持本人及家庭生活的居民可以通过济贫会获得救济。该济贫法曾经过多次修订。――485。   179 巴尔米开特的餐桌出自《一千零一夜》,富人巴尔米开特愚弄饥饿的穷人,在宴会上,端来一个个的空菜盘,用空话和手势款待饥肠辘辘的人们。――494。   18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这个笔记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创立新世界观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这个笔记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实践作用的主要缺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强调“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说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见本卷第500、501、502页)。马克思还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见本卷第501页),从而把对人的认识置于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上。   这篇笔记写在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中,标题为《1.关于费尔巴哈》,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把这篇笔记作为附录首次发表,标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恩格斯在该书序言中说:“我在马克思的一本旧笔记中找到了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现在作为本书附录刊印出来。这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但是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266页)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和德文版编者根据恩格斯在这篇序言中的提法,将这一笔记定名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恩格斯在发表这个《提纲》时对个别地方作了文字上的修改,本卷将马克思1845年的原稿本和恩格斯修改的稿本一并收入。   《提纲》的中译文最早发表在1929年上海沪滨书局出版的林超真翻译的《宗教・哲学・社会主义》一书,在以后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多种中译本中都收有这个《提纲》。――499。   181 经院哲学也称烦琐哲学,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学院中形成的一种哲学。经院哲学家们通过烦琐的抽象推理的方法来解释基督教教义和信条,实际上把哲学当做“神学的婢女”。――500。   182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求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共分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路・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的唯心史观,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第二卷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揭示了这种假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根源和阶级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第一卷第一章中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他们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论证了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科学历史观的前提,指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同时由此出发来阐明意识的各种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追溯它们的产生过程。因此,“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见本卷第544页)。他们论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论述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生产力制约交往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交往形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而必然由新的交往形式来代替“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见本卷第567―568页)。他们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设新社会并在斗争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任务。他们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见本卷第527页)。他们强调未来新社会的创建一方面“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见本卷第538页);另一方面要以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事业,这个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见本卷第539页)。他们还指出,共产主义将消灭旧的分工造成的限制,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到那时,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在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进程中真正获得解放。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秋―1846年5月共同撰写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为出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国寻找出版商。由于书报检查机关的阻挠,加上出版商对书中所批判的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同情,这部著作未能出版。只有第二卷第四章在1847年《威斯特伐利亚汽船》杂志8月号和9月号上发表过。这部著作以手稿形式保存下来,没有总标题。现在的书名源于马克思在1847年4月6日发表的声明《驳卡尔・格律恩》中对这部著作的称呼(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第43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是未完成的手稿,写于第一卷写作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在手稿中,这一章原来的标题是《一、费尔巴哈》。在手稿第一章的结尾处恩格斯写有:《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显然,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整理马克思遗稿,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时对原有标题所作的具体说明。   《费尔巴哈》这一章直到1924年才由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第一次译成俄文发表,1926年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一卷中以德文原文发表;1932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第一次以原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五卷,其中《费尔巴哈》这一章由编者重新编排,加了分节标题,删去手稿结尾部分关于社会意识形式等内容的几段札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德文版和中文第一版的第三卷均以这一版本为依据。后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5年第10、11期发表了巴加图里亚根据手稿重新编排的《费尔巴哈》这一章的俄译文;1966年《德国哲学杂志》第10期用德文发表了该章的新编版本;此后该章的俄、德文单行本也相继问世。收入本卷的《费尔巴哈》章是根据该章1985年德文单行本译校的。   本卷节录了第一卷中《序言》、《第一章费尔巴哈》和第二卷的开篇部分《“真正的社会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全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   《费尔巴哈》这一章曾由郭沫若译成中文,1938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书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1942年7月上海珠林书店还出版了克士(周建人)翻译的这一章的中译文,书名为《德意志观念体系》。――507。   183 大・施特劳斯的主要著作《耶稣传}>(1835―1836年蒂宾根版第1―2卷)开创了对宗教的哲学批判,并使黑格尔学派开始分裂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   老年黑格尔派强调黑格尔的体系,对德国三月革命(见注241)前的社会和政治实践持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态度。因此,他们也被称做右翼黑格尔派,其成员有格・加布勒、卡・道布、汉宁和亨・莱奥。   青年黑格尔派注重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对基督教和普鲁士国家持批判态度,他们也被称做左翼黑格尔派,其主要成员有大・施特劳斯、麦・施蒂纳、阿・卢格、鲍威尔兄弟等,路,费尔巴哈一度也是该派成员。――512。   184 狄亚多希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将领们,他们在亚历山大死后为争夺权力而彼此进行残酷的厮杀。在这场争斗的过程中(公元前4世纪末至3世纪初),亚历山大的帝国这个不巩固的、实行军事管理的联盟分裂为许多单独的国家。――513。   185 “震撼世界的”一词是《维干德季刊》上一篇匿名文章的用语(见该杂志1845年第4卷第327页)。――516。   186 “交往”(Verkehr)这个术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含义很广。它包括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指出: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这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用的“交往形式”、 “交往方式”、“交往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这些术语,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生产关系概念。――520。   187 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的术语Stamm,在本文中译为“部落”。在19世纪中叶的历史科学中,这个术语的含义比现在广泛。它是指渊源于共同祖先的人们的共同体,包括近代所谓的“氏族”和“部落”。美国的民族学家路・亨・摩尔根在其主要著作《古代社会》(1877年)中第一次把“氏族”和“部落”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并下了准确的定义。摩尔根指明,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层单位,从而为原始社会的全部历史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书中总结了摩尔根的这些发现,全面地解释了氏族和部落这两个概念的内容。――521。   188 李奇尼乌斯土地法是公元前367年在古罗马通过的一项法律,又称李奇尼乌斯法。该法律对于把公有地转交个人使用的权利作了某种限制,并规定撤销部分债务。该法反对大土地占有制,反对扩大贵族的特权,反映了平民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有所加强。根据罗马的传统说法,该法是罗马护民官李奇尼乌斯和塞克斯蒂乌斯制定的。――522。   189 内战指在罗马发生的内战,通常是指罗马统治阶级各集团之间从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前30年持续进行的斗争。这些内战连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奴隶起义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并导致罗马帝国的建立。――522。   190 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以及《法兰西时代》(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25卷)中均有关于日耳曼人军事制度的论述。――522。   19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和后面的论述,主要涉及路・费尔巴哈的著作《未来哲学原理》,并且从中引用了费尔巴哈的一些用语。――528。   192 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德文原文是Haupt-und Staatsaktion,其原意是“大型政治历史剧”,指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巡回剧团演出的戏剧。这些戏剧用夸张的、同时也用粗俗的和笑剧的方式展现悲剧性的历史事件。   这个词的引申意义是指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德国历史科学中的一个流派“客观的历史编纂学”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莱・兰克是该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把Haupt-und Staatsaktion看做是需要陈述的重要主题。“客观的历史编纂学”看重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历史,宣称外交政治高于国内政治,无视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在历史中的积极作用。――540。   193 大陆体系大陆封锁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一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治措施。1805年法国舰队被英国舰队消灭后,拿破仑于1806年11月21日颁布了《柏林教令》,禁止欧洲大陆各国同英国进行贸易。参加大陆体系的有西班牙、那不勒斯、荷丛、普鲁士、丹麦和奥地利。根据1807年的蒂尔西特条约的秘密条款,俄国加入了大陆体系。1812年拿破仑在俄国遭到失败后,所谓的大陆体系便瓦解了。――541。   194 指布・鲍威尔的论文《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载于1845年《维干德季刊》第3卷。――543。   195 《马赛曲》、《卡马尼奥拉曲》、《çaira》(意为:就这么办)都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çaira》(这首歌曲结尾的叠句是“好!就这么办,就这么办,就这么办。把贵族吊在路灯柱上!”――543。   196 种姓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和不准外人参加的社会等级集团。种姓的出现和阶级社会形成时期的分工有关。种姓制度曾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古代和中世纪各国,但在印度社会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古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有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及首陀罗。――546、618。   197 莱茵之歌是指德国诗人尼・贝克尔的诗歌《德国的莱茵河》。这首诗在1840年写成后被多次谱成歌曲。――548。   198 路・费尔巴哈在《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一文的结尾处这样写道:“由此可见,既不应当称费尔巴哈为唯物主义者,也不应当称他为唯心主义者,更不应当称他为同一哲学家。那他究竟是什么呢?思想中的他,就是行动中的他,精神中的他,就是肉体中的他,本质中的他,就是感觉中的他,他是人,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因为,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仅仅设定在共同性之中――他是共同人,是共产主义者。”――548。   199 路・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苏黎世―温特图尔版第47页。恩格斯在为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而写的札记《费尔巴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中,引用和评论了费尔巴哈这部著作中有关的话。――549。   200 按照麦・施蒂纳的看法“联盟”是利己主义者的自愿联合(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第452―501页)。――558。   201 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研究了农民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历史,探讨了1848―1849年农民的革命活动,改变了他们对中世纪农民起义的评价。恩格斯在1850年写的《德国农民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一书 注释中阐明了农民起义的性质及其在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方面所起的作用。――558。   202 航海条例是英国为了保护本国海运、对付外国竞争而制定的一系列法令。条例规定,进口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或货物出产国的船只;英国沿海的航行以及与殖民地的贸易只限于英国船只。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航海条例,是1651年奥・克伦威尔为对付荷兰的转运贸易和巩固英国的殖民统治而颁布的。航海条例在19世纪20年代已受到很大限制,1849年只保留了有关沿海贸易部分,1854年全部废除。――563。   203 英格兰于1066年被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征服。   1130年宣告成立的西西里王国包括西西里和以那不勒斯为中心的南意大利。西西里王国的建国方针是由诺曼征服者的首领罗・基斯卡德于11世纪下半叶制定的。――577。   204 意大利城市阿马尔菲是10―11世纪繁荣的商业中心。在中世纪,阿马尔菲市海商法在整个意大利都有效,并在地中海沿岸各圄广泛采用。――584。   205 青年德意志是德国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七月革命和德国人民起义的影响下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同时又是一个文学团体,受海涅和自尔尼的影响极大,在世界观方面受黑格尔思想和圣西门主义的影响。青年德意志作家(卡・谷兹科、亨・劳伯、卢・文巴尔克和泰・蒙特等)主张信仰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实行立宪制、解放妇女等等。他们的文艺和政论作品反映出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情绪。青年德意志派观点的特点是思想上不成熟和政治上不坚定。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很快就沦为庸俗的资产阶级自由派。青年德意志在1848年后解体。――590。   206 《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是马克思批判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阐发新的历史观和经济观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散布的取消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改良主义观点,批判了他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及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见本卷第602页)同时,马克思对生产力的构成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出生产力不仅包括生产工具,而且包括劳动者本身,强调“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革命因素之组成为阶级,是以旧社会的怀抱中所能产生的全部生产力的存在为前提的”(见本卷第655页)。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指出这种对抗性矛盾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尖锐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终将为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新社会所代替。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还强调工人阶级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根本改造的真正的社会力量,阐明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进行斗争的目标和形式,指出工人阶级必须通过斗争来团结和教育广大劳动群众,必须联合起来、结成同盟,用革命手段来改造社会,争取劳动阶级的解放,而“劳动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见本卷第655页)。   马克思在1859年回忆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3页)恩格斯指出,《哲学的贫困》表明“马克思自己已经弄清了他的新的历史观和经济观的基本特点”(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199页)。   1846年12月,马克思读了刚出版的蒲鲁东的著作《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他在1846年12月28日给俄国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帕・瓦・安年科夫的信(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中对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作了详细的评论,信中表述的思想后来成为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的基础。1847年1月马克思着手撰写这部著作,4月初完稿并付印。1847年6月15日,马克思为该书写了一篇简短的序言。   这部著作于1847年7月初在布鲁塞尔和巴黎以法文出版。1880年4月7日,法国《平等报》刊登了马克思以编辑部名义为该报发表这部著作而写的一篇引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25卷第425―426页)。在这篇引言中,马克思写道:“我们决定重新发表《哲学的贫困》(初版己售完),是因为该书包含了经过20年的研究之后,在《资本论》中阐发的理论的萌芽。所以,阅读《哲学的贫困》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可以作为研究《资本论》和现代其他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入门”。马克思还进一步阐明了撰写《哲学的贫困》的目的和意义,他指出:“为了给力求阐明社会生产的真实历史发展的、批判的、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扫清道路,必须断然同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决裂,这种经济学的最新的体现者,就是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蒲鲁东。”这部著作的德文第一版于1885年出版,恩格斯校订了译文,加了许多注释,并专门写了一篇序言:《马克思和洛贝尔图斯》(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恩格斯在校订德译文过程中,参考了马克思在1876年1月1日送给娜・吴亭娜(第一国际俄国支部委员尼・伊・吴亭的妻子)的1847年法文版上的修改意见。该书的德文第二版于1892年出版,恩格斯写了一个简短的按语(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2卷第333页)。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的女儿劳・拉法格于1896年出版了法文第二版。   本卷节选了《哲学的贫困》的第二章。该著作的全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哲学的贫困》曾由李铁声译成中文,1928年发表在上海《思想》月刊第2―3期,1929年上海水沫书店出版了杜竹君的译本,1932年北平东亚书局出版了许德珩的译本,1949年解放社出版了何思敬的译本。――593。   207 暗指弗・魁奈的同时代人尼・勃多于1770年发表的著作《经济表说明》――598。   208 引自卢克莱修的诗篇《物性论》第3卷第869行:“不死的死夺去了有死的生”。――603。   209 在《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1847年巴黎一布鲁塞尔法文版目录中,第四节的标题为:“土地所有权或地租”而在正文中第四节的标题为:“所有权或租”但两者在理论内涵上没有什么区别,正如马克思在本文中指出的那样:“虽然蒲鲁东先生表面上似乎讲的是一般的所有权,其实他所谈论的不过是土地所有权,地租而已”(见本卷第638页)。1885年恩格斯亲自审定的德文版则把目录中第四节的标题改为“所有权或租”。――638。   210 有40个埃巨的人是伏尔泰同名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农民,每年收入40个埃巨。埃巨是法国当时的币名。――639。   211 当时在法国实行的法律,如1791年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制宪议会通过的所谓列抄白里哀法案和拿破仑帝制时期制定的刑法典,都禁止工人建立工人联合会和组织罢工,违者受到严厉的惩处。在法国,对工会的禁令到1884年才撤销。―652。   212 全国职工联合会是英国工联的组织,成立于1845年。联合会的活动仅限于争取出卖劳动力的优惠条件和改善工厂立法的经济斗争。联合会一直存在到60年代初,但是1851年以后它在工会运动中便没有发挥太大作用。――653。   213 指斐・拉萨尔的错误提法,这一提法主要出现在1862年4月12日拉萨尔在柏林手工业者联合会所作的报告中。报告的题目是《论当前历史阶段同工人等级思想的特殊联系队拉萨尔的这一报告后来刊印的单行本大都以《工人纲领》为题。――655。   214 《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是恩格斯为阐述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主张而写的文章。恩格斯在文中批驳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卡・海因岑对共产主义的攻击和诬蔑,强调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恩格斯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指出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本文包含两篇文章,分别写于1847年9月27日以前和10月3日,刊载于1847年10月3日和7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第79、80号。――657。   215 指卡・海因岑的《普鲁士的官僚制度}H845年达姆施塔特版和雅・费奈迭的《普鲁士和普鲁士制度》1839年曼海姆版。――658。   216 卡・海因岑主张建立的德意志共和国是一个类似瑞士联邦的自治国家的共和联邦。这个共和国的旗帜就是黑、红、黄三色旗。这也是当时德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在对待德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种观点与消除中世纪隔绝状态和政治上不统一的斗争相互矛盾,针锋相对地提出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德意志共和国的主张,参看《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5卷第3页)。――659。   217 恩格斯列举的这些农民起义都是中世纪发生的大规模农民运动:瓦・泰勒是1381年英国最大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杰・凯德是1450年英国南部农民和手工业者反封建起义的领导者;扎克是法国贵族对农民的蔑称,意即“乡下佬”因此法国1358年的农民起义被称为扎克雷起义;农民战争指德国1524―1525年的农民战争。恩格斯后来研究了农民反抗封建制度斗争的历史,探讨了1848―1849年农民的革命活动,改变了自己对农民运动的评价。他在1850年撰写的《德国农民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一书中阐明了农民起义的性质及其在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方面所起的作用。――661。   218 见《驳卡尔・格律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2卷第4章《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达姆施塔特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篡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667。   219 伊留米纳特直译为照耀派,是1776年在巴伐利亚成立的近似于共济会的秘密团体,由对国王专制制度不满的市民和贵族反对派组成。伊留米纳特害怕一切民主运动,它在章程中所作的规定使普通会员变成了领导人的盲目工具。1784年,该团体被巴伐利亚当局取缔。――671。   220 长裤汉又称无套裤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对城市平民的称呼。他们穿粗布长裤,有别于穿丝绒短套裤的贵族富豪,故名。长裤汉原是贵族对平民的蔑称,后来成为“革命者”、“共和主义者”的同义语。1793―1794年,他们曾发起要求社会经济改革的运动。――674。   221 这些诗句引自海涅《阿塔・特洛尔》第24章。从该书序言中可以看出“但毛茸茸的胸膛里却充满信念”、“虽无才能,却有性格”都是海涅用来讽刺白尔尼派的。恩格斯转引这些诗句用以讽刺卡・海因岑。――674。   222 《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恩格斯在这篇文献中阐明了共产主义理论的本质,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论述了无产阶级产生的历史和阶级特性,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埋葬资本主义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强调指出,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废除私有制;废除私有制是共产主义者的主要要求,但私有制不是一下子就能废除的,“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见本卷第685页)。恩格斯论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指出按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将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阶级对立、城乡对立将消失,社会成员的才能将得到全面发展,等等。恩格斯还阐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和手段,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见本卷第685页)在这篇文献中,恩格斯还阐明了共产主义者对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流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主义者进行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   1847年6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稿本,即《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同年10月底―11月,恩格斯受同盟巴黎区部的委托,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基础上写出新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准备提交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恩格斯在1847年11月23―24日写信给马克思,扼要介绍了《共产主义原理》的内容,并建议“最好不要采用那种教义问答形式,而把这个文本题名为《共产主义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55―56页)。这个重要意见得到了马克思的赞同。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纲领。他们在《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写成了《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原理》的中译文曾收入1930年由潘鸿文编、上海社会科学研究社出版的《马克斯主义的基础》一书,1949年7月上海民间出版社又出版了林若的中译本。――676。   22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50年代,即马克思制定出剩余价值理论以前所写的著作中使用过“劳动价值”、“劳动价格”、“出卖劳动”这样的概念。1891年,恩格斯在为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这本小册子所写的导言中指出:“用后来的著作中的观点来衡量”,这些概念“是不妥当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见本卷第701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后来的著作中使用的是“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价格”、 “出卖劳动力”等概念。――676、751。   224 在恩格斯的手稿中,以下是半页空白,没有答案。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有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同于无产者的所谓手工业者,上个世纪几乎到处都有,而今天还散见各处,他们顶多是暂时的无产者。他们的目的是为自己获得资本,并用它来剥削其他劳动者。当行会仍然存在,或者当经营自由还没有导致手工业照工厂的方式进行生产、还没有导致激烈的竞争时,他们往往还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一旦手工业采用了工厂制度,竞争也非常盛行时,这种前景就消失了,手工业者就日益成为无产者。因此,手工业者获得解放的道路是:或者是成为资产者或一般是变为中间等级,或者是由于竞争而成为无产者(正如现在所经常发生的),并参加无产阶级的运动,也就是参加或多或少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77页)――679。   225 恩格斯曾指出:“……我把工业大危机的周期算成了五年。这个关于周期长短的结论,显然是从1825年到1842年间的事变进程中得出来的。但是1842年到1868年的工业历史证明,实际周期是十年,中间危机只具有次要的性质,而且在1842年以后日趋消失。”(见本卷第371页)――682。   226 在回答第二十二个问题的地方,写着“保留原案”的字样。这是指答案应当维持恩格斯写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的答案,即“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自行消失,正如各种不同的等级差别和阶级差别由于废除了它们的基础――私有制――而消失一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80页)――690。   227 在回答第二十三个问题的地方,写着“保留原案”的字样。这是指答案应当维持恩格斯写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的答案,即“迄今一切宗教都是单个民族或几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表现,而共产主义却是使一切现有宗教成为多余并使之消灭的发展阶段”(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80页)。――690。   228 全国土地改革派北美土地改革派,又称美国“全国改革协会”成立于1845年,是一个以手工业者和工人为核心的政治团体,宗旨是无偿地分给每一个劳动者一块土地。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协会宣传土地改革,反对种植场奴隶主和土地投机分子,并提出实行十小时工作制、废除农奴制、取消常备军等民主要求。许多德国手工业侨民参加了这一土地改革运动。――692。   229 《关于波兰的演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关系的重要演说。他们指出,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是一些国家剥削另一些国家的条件,只有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才能同时获得解放。因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号。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因此,具有相同处境、相同利益、相同敌人的无产阶级应当联合起来,共同为争取本阶级的解放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演说是在1847年11月29日民主派兄弟协会在伦敦举行的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国际大会上发表的。民主派兄弟协会是英国宪章运动左翼代表人物和各国革命流亡者于1845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性民主团体。1847年12月9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刊载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演说的全文。――694。   230 指1830年11月开始的1830――1831年反对沙皇制度的波兰解放起义。起义的领导权基本上掌握在波兰小贵族的手里。由于他们拒绝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废除农奴依附地位的要求,因而没有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从而导致了起义的失败。起义遭到了沙皇的残酷镇压。对这次起义的评价,见恩格斯1848年2月22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两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第537―541页)以及他在《德国农民战争》中的有关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274页)。――694。   231 自由贸易派也称曼彻斯特学派,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出现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曼彻斯特的两个纺织厂主理・科布顿和约・布莱特。19世纪20―50年代,曼彻斯特是自由贸易派的宣传中心。该学派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原则,要求减免关税并奖励出口,废除有利于土地贵族的、规定高额谷物进口关税的谷物法。1838年,曼彻斯特的自由贸易派建立了反谷物法同盟(见注31)。19世纪40―50年代,该派组成了一个单独的政治集团,后来成为自由党的左翼。――694、   232 瓜分波兰指18世纪根据1772年5月3日在圣彼得堡签定的协定对波兰进行的三次瓜分。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时,奥地利分得了加利西亚,普鲁士分得了瓦尔米亚以及波美拉尼亚、库亚维恩和大波兰区的一部分;利夫兰及白俄罗斯东部的一部分划归俄国。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兰时,俄国得到了白俄罗斯的一部分地区和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地区,普鲁士得到了但泽(今格但斯克)、托伦及大波兰区的部分地区。奥地利未参加第二次瓜分。1795年第三次瓜分时,俄国分得了立陶宛、库尔兰、白俄罗斯西部地区和沃伦的一部分。奥地利攫取了包括卢布林和克拉科夫在内的小波兰区的一部分。包括华沙在内的波兰本土大部分划归普鲁士。第三次瓜分以后,波兰贵族共和国已不再作为独立国家而存在了。――696。   233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的一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论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了以剥削雇佣工人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阐明了后来在《资本论》中得到科学论证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某些思想,戳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宣扬的“资本家和工人利益一致”的谎言,指出”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见本卷第734页),从而说明了构成现代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物质基础的经济关系。这部著作还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深刻危机及其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根据1847年12月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发表的演说写成的,最初以社论形式于1849年4月5―8日和11日在《新莱茵报》陆续发表。后来由于《新莱茵报》被迫停刊,这部著作的连载遂告中断。1880年,这部著作的单行本首次在布雷斯劳出版,并于1881年再版。1884年,瑞士合作印书馆在霍廷根―苏黎世再次出版这部著作的单行本,并附有恩格斯写的简短前言。1891年,为适应工人群众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在恩格斯的关心下,这部著作的新单行本在柏林印行。恩格斯根据《资本论》的基本观点和科学论述,对马克思这部著作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恩格斯在《导言》中指出:“我所作的全部修改,都归结为一点。在原稿上是,工人为取得工资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在现在这一版本中则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见本卷第702页)恩格斯阐明了修改的理由,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价值,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指出工人阶级不仅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而且是新的社会制度的创造者。   本卷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是根据1891年版译出的。凡是恩格斯所作的重要改动,均在脚注中注明《新莱茵报》上发表时的原文。   《雇佣劳动与资本》的中译文于1919年5月9日―6月1日在北京《晨报》上连载,译者署名食力;1921年,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袁让翻译的中译本;1929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了朱应棋、朱应会合译的中译本;1939年延安解放社出版的由王学文、何锡麟、王石巍合译的《政治经济学论丛》收有这篇著作的中译文。――699。   234 这篇导言是恩格斯为他本人校订的、于1891年在柏林出版的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新版单行本而写的。恩格斯在导言开头部分,把他为这一著作的1884年单行本所写的前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1卷第204页)全部复述了一遍。19世纪90年代,为了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这一著作和恩格斯的这篇导言曾在德国大量印行,广为传播。   导言曾以独立的论文形式公开发表,在工人和社会主义报刊上获得广泛的传播。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新版单行本出版以前,这篇导言曾以《雇佣劳动与资本》为题发表在1891年5月13日《前进报》第109号附刊。此外,导言还稍经删节刊载于1891年5月30日《自由报》第22号,1891年7月10日意大利杂志《社会评论》第10期,1891年7月22日《社会主义者报》第44号,1892年法国社会主义杂志《社会问题》等报刊。   马克思的这一著作后来根据1891年版译成许多种外文出版,所有这些版本都收入了恩格斯写的这篇导言。――701。   235 指《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该报是德国1848―1849年革命时期民主派中无产阶级一翼的战斗机关报,1848年6月1日―1849年5月19日每日在科隆出版,马克思任主编;参加编辑部工作的有恩格斯、威・沃尔弗、格・维尔特、斐・沃尔弗、恩・德朗克、斐・弗莱里格拉特和亨・毕尔格尔斯。   《新莱茵报》起到了教育和鼓舞人民群众的作用。报纸发表的有关德国和欧洲革命的重要观点的社论,通常都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尽管遭到当局的种种迫害和阻挠.   236 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全称是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8月底在布鲁塞尔建立的德国工人团体,旨在对侨居比利时的德国工人进行政治教育并向他们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战友的领导下,协会成了团结侨居比利时的德国革命无产者的合法中心,并同佛兰德和瓦隆的工人俱乐部保持着直接的联系。协会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布鲁塞尔支部。协会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成立过程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1848年法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之后不久,由于协会成员被比利时警察当局逮捕或驱逐出境,协会在布鲁塞尔的活动即告停止。――701。   237 俄国人开进了匈牙利,指1849年沙皇军队为镇压匈牙利资产阶级革命和恢复奥地利晗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而对匈牙利进行的武装干涉。德累斯顿等地的起义是为了维护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于1849年3月28日通过的帝国宪法而举行的。这些起义是德国1848―18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阶段。――701。   238 后来在马克思的遗稿中发现了一份手稿,是为《雇佣劳动与资本》最后一讲或最后几讲准备的提纲,标题为《工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6卷),封面上注明“1847年12月于布鲁塞尔”。从内容上看,这份手稿在某种程度上是马克思这篇未完成的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补充。但是在马克思的手稿中,未发现《雇佣劳动与资本》已定稿的结尾部分。――701。   239 指1891年五一庆祝活动。在某些国家(英国、德国),这种庆祝活动是在5月1日以后头一个星期日举行的;1891年,5月1日以后的头一个星期日是5月3日。英国、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和其他国家许多城市的工人,在1891年五一纪念日举行了集会和示威游行。――710。   240 二月革命指1848年2月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利益的“七月王朝”推行极端反动的政策,反对任何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加剧对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剥削,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1848年2月22―2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临时政府,宣布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国二月革命在欧洲1848―1849年革命中具有重要影响。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积极参加了这次革命,但革命果实却落到了资产阶级手里。――711。   241 指柏林群众反对普鲁士政府的三月革命,这是德国1848―18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1848年3月初,柏林群众举行集会,要求取消等级特权、召开议会和赦免政治犯。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调动军队进行镇压,遂发生流血冲突。3月13日,维也纳人民推翻梅特涅统治的消息传到柏林,斗争进一步激化。国王慑于群众的威力,并企图拉拢资产阶级自由派,阻止革命发展,于17、18日先后颁布特别命令,宣布取消书报检查制度;允诺召开联合议会,实行立宪君主制。资产阶级自由派遂与政府妥协。柏林群众要求军队撤出首都,在遭到军警镇压后,于3月18日构筑街垒举行武装起义,最终迫使国王于19日下令把军队撤出柏林。起义获得了胜利,但是起义成果却被资产阶级窃取,3月29日普鲁士成立了康普豪森―汉泽曼内阁。――711。   242 指1848年6月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二月革命后,无产阶级要求把革命推向前进,资产阶级共和派政府推行反对无产阶级的政策,6月22日颁布了封闭“国家工场”的挑衅性法令,激起巴黎工人的强烈反抗。6月23―26日,巴黎工人举行了大规模武装起义,经过四天英勇斗争,起义被资产阶级共和派政府残酷镇压。马克思论述这次起义时指出:“这是分裂现代社会的两个阶级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斗。这是保存还是消灭资产阶级制度的斗争。”(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101页)――711。   243 指1848年11月1日维也纳被文迪施格雷茨的军队占领。――711。   244 指1848年11月11日的柏林事件。1848年11月8日国王下令把普鲁士国民议合会址从柏林迁往勃兰登堡。国民议会的多数派通过了一项继续把会址设在柏林的决定。11月10日国民议会被赶出它经常举行会议的话剧院。11月11―13日议会在射击俱乐部召开会议,11月15日被弗兰格尔将军的军队驱散。――711。   .245 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在《新莱茵报》上发表时,此处即为“劳动力”。关于本文中“劳动力”概念的使用情况,可参看恩格斯为1891年单行本写的导言(本卷第702页)。――727。   246 《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是马克思针对资产阶级关于自由贸易的谎言,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一篇重要演说。马克思在演说中揭示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指出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自由贸易派所标榜的“贸易自由”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充分运用资本的自由,就是资本家压榨工人的自由,同时也是一些国家牺牲另一些国家的利益而聚敛财富的自由。   1848年1月9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召开的公众大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说。1848年2月初,这篇演说的单行本在布鲁塞尔用法文出版。同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约・魏德迈将这篇演说译成德文,在德国出版。1885年,根据恩格斯的意见,这篇演说的新的德译本作为附录被收入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德文第一版。1888年,这篇演说的英译本在美国波士顿出版,并刊有恩格斯撰写的序言;1888年7月,《新时代》杂志刊载了恩格斯这篇序言,标题为《保护关税制度和自由贸易》(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这篇著作由邹钟隐译成中文,收入1930年上海联合书店出版的《自由贸易问题》一书。――744。   247 指1847年9月16―18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经济学家会议。关于这次会议的情况,见恩格斯《经济学家会议》和《讨论自由贸易问题的布鲁塞尔会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750。   248 东印度公司是存在于1600―1858年的英国贸易公司,是英国在印度和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经营垄断贸易、推行殖民主义掠夺政策的工具。从18世纪中叶起,公司拥有军队和舰队,成为巨大的军事力量。在公司的名义下,英国殖民主义者完成了对印度的占领。该公司长期控制着同印度进行贸易的垄断权和印度最主要的行政权。它的贸易和行政特权由英国议会定期续发的公司特许状规定。公司管理中的独断专行、经营不善,加之19世纪初日益强大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使印度对外“开放”,致使东印度 公司的权力和影响日渐削弱。1853年下院辩论印度法案时的焦点就是英国今后在印度的统治形式问题,因为1854年4月30日是东印度公司特许状的截止日期。1857―1859年印度的民族解放起义迫使英国改变殖民统治的形式,于是公司被撤销,印度被宣布为英王的领地。――753。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