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既怕冷又怕热”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边小太阳鹦鹉怕冷吗还是怕热 很多人“既怕冷又怕热”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很多人“既怕冷又怕热”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23-12-23 20: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门诊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人说自己“怕吃凉的,吃点凉的胃就不舒服,会流清口水;又不能吃热的,太热气了喉咙痛,容易上火”。导致这些患者非常困惑,常常问医生,自己是“凉底,还是热底”?

其实一个人的体质单纯的寒和热是非常罕见的,往往都是寒和热都有,只不过寒和热所在的部位和多少不一样。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剂叫做“半夏泻心汤”,它是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红枣、炙甘草等组成。从方剂的组成中,我们可以看出,半夏和干姜属于热性的,黄连和黄芩又属于寒性的。这个方子里面寒性药物和热性药物都有,就是对治人体内部的寒和热同时存在的一种状态。这样的方子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

说明一个人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身体上有热的同时,也存在寒的状态,这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并不能简单地说一个人的体质是“寒底”,或是“热底”。

在《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了一个人是一个阴阳的整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都强调了阴阳的整体性,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

人体是一个阴阳的整体,比如人体的表面属于阳、里面属于阴;上面属于阳,下面属于阴;背后属于阳,前面属于阴······。

寒和热也是属于有它们的阴阳属性,寒属于阴,热属于阳。所以在一个人身体内部,寒和热是同时存在的,这也就是很多人搞不清自己是寒底或热底的原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所以,当一个人搞不清楚自己的体质时,千万不要随便进补,因为调整一个人体内的寒热,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们的部位不一样,寒热的程度不一样,如果进补得不合适,起不到效果,还有可能产生很多的副作用!

常见的寒热体质类型

1.脾胃寒,肝胆热

这种类型的寒热都有的体质,比较常见,很多人会出现吃点寒凉的东西,就容易胃痛、胃胀、大便烂、流清口水。。。而吃点热气的东西,又容易上火,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容易发火,耳鸣,头晕等等。

这种体质的人,脾胃的气不足,脾胃比较虚寒,所以寒凉的东西进肚后,胃肠就受不了了,就会出现各种不适。而肝胆的火气是比较旺的,这种火气主要来因为“肝血”的不足,不能平衡肝胆的“火气”。常常见于女性,平时有月经量少、月经推迟、甚至闭经,属于“血亏”的状态,所以吃点热气的东西,如辣椒、煎炸的东西,就容易上火。用点清火的药,胃肠又容易不舒服。

对于这种人,温脾胃、养肝血、缓肝火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的比例和药物搭配,又要以个体的情况而决定。

2.上面热,下面寒

这种类型也是很常见的。这一类人,容易咽喉干燥、容易咽喉疼痛、扁桃体发炎,容易心慌烦躁、容易咳嗽黄痰。而身体的下部又很寒凉。

有些人上面容易上火,而身体下面又容易水肿、腿脚怕冷,膝盖怕冷、尿频、夜尿多……

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是心火旺、肾虚引起。中医说“火性炎上,水性就下”,就是身体的虚火都是往人体的上部,尤其是胸部以上集中;而水寒的气是往人体的下部集中,就出现了“水火不济”的状态。

中医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就是说水火所代表的阴阳本来是应该水往上面走,火往下面走,水火交融后,呈现的一种水火平衡的状态。如果失去了这种平衡状态,火不往下走而只往上走,水不往上走只往下走,那么就会出现上面火热,下面寒凉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情况主要是心和肾的问题,治疗方法是温肾水,降心火,而不能用清火的方法,越清火,肾水越寒,心火反而降不下来了。

3.外面寒,里面热

这种类型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人会出现手脚或身体怕冷,手脚冰冷,而身体内部却很热气,很容易上火,出现喉咙痛、容易口疮、容易失眠多梦,容易心烦易怒······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人体的阴阳相互交通的通道受阻了,阳气本来是应该在体表的,起到温暖身体的作用,阴气本来是应该在身体里面的,起到滋养脏腑经络的作用。

由于一些原因,如经络不通、冲脉不调、体表受寒、肺气不通等,引起了阴阳二气出入的道路受阻了,所以阳气不能正常散布到体表,堆积在体内,形成火热。同时身体的体表又失去了阳气的温暖作用,而出现体表的寒凉。

受不了热的、受不了寒的,的确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一定要根据个人情况,分辨清楚是哪一种类型的寒热体质,身体的寒热谁多谁少,辨清寒热存在的部位,搞清楚引起这种状态的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搞清楚自己的寒热体质类型和原因,在生活中,饮食中才能给有针对性的调整个人的生活饮食习惯。

通过药物调整这种体质,也是比较缓慢的,有些一两个月,有些则要半年甚至更久。所以调整体质,一定要有耐心,这个和治疗感冒、拉肚子等急性病是两码事!

寒热表现明显的,可以先服用中药汤剂,因为汤剂作用快,起效迅速;等体质有了一定的改善后,可以接着服用中药丸药、膏方等,巩固疗效,彻底调整过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