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影片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渤斗牛名场面 《斗牛》影片解析

《斗牛》影片解析

2024-01-26 10: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斗牛》整部电影带着沉重的气息。电影风格和姜文的风格有些类似,黑白色调更为电影增加了沉重感。 导演:管虎

主演:黄渤、闫妮

剧情:围绕一头奶牛展开。鬼子要来了,部队委托村里人把奶牛藏好,最后再还给部队。通过抓阄的方式,牛二成了奶牛的保管人......

剧照

影片《斗牛》由号称“怪才”的第六代导演管虎执导,也是管虎从电视剧重返大银幕的转折之作。管虎导演的作品,大多自由不羁,以黑色幽默的表现形式揭露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管虎的作品与英国导演盖里奇的作品,颇有相似之处。抛开宏大的叙事场面和主流思想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跳脱,无厘头,搞笑诙谐的后现代表现手法,将低俗故事和草根文化通过影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揭露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管虎(1968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

1992年,管虎自筹资金拍摄处女作《头发乱了》。近期代表作《金刚川》、《八佰》。

很多人说管虎(怪才)跟宁浩(鬼才)的风格很像,尤其是对黄渤的启用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他们的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上还有一定的区别。宁浩的作品更倾向于商业片的方向,毕竟在资本驱动下的商业电影,最能给导演带来票房和收益,也能收到社会和观众追捧。

当然,宁浩的疯狂系列还是带给观众很多欢乐,也受到很多影迷的追捧,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给了很多观众后现代生活的精神释放和情感寄托。

管虎在讲述作品的同时,将自己的自由、真实,幽默中带有苦涩的表现形式代入影片中,不受商业片的束缚,随心而走,让沉闷压抑的抗战年代故事带有了一丝喜剧幽默的成分,似在讲故事,又似在讲述人性。

《斗牛》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多时空叙事结构,讲述了黄渤饰演的牛二为了完成八路军交代的保护荷兰奶牛“九儿”的任务,在日本侵略者的眼皮子低下,与奶牛同生共死的感人故事,悲凉孤寂中,带有诙谐与幽默。

多时空叙事,一个时空是现在,牛二为了保护荷兰奶牛与日军、逃难村民、土匪们斗智斗勇的故事;另一个时空则是过去,影片穿插交代了牛二与奶牛的革命友谊的缘来和那个年代农村质朴的生活状态。

剧照

牛二叫奶牛“九儿”,是因为牛二将奶牛看成了闫妮饰演的九儿的化身,从此温情的奶牛也成为了支撑牛二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在无数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奶牛的叫声就会把牛二又拉回了,从心底里牛二还是善良温情的,一直坚守着当成答应守护奶牛的承诺,也是那个时代下人们的最珍贵的人性品格。——守护、诚信(承诺)。

堡垒村是一个抗战村,在战争中为八路军提供后援支持,接待部队,照顾伤员。共产国际向中国援助了来自荷兰的大奶牛,负责产奶——奶都留给伤员战士用。因行军不能一直带着奶牛走,所以部队离开时,将牛留下在堡垒村,并承诺会回来取。老十三叔代表村子接收了奶牛,然后按规矩将全村男丁召集起来抓阄,一堆绿豆中有1粒红豆,谁抓到红豆,奶牛由谁负责照看,粮食由全村负责。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展现出了守护奶牛的斗智斗勇和紧张气氛,同时将人和牛共生的温情气氛凸显,管虎似乎在紧张的同时给了观众舒缓的机会。空旷偌大的岗上,轻飘的白雪,哀怨的配乐,孤独的牛二独自一人在呼唤着九儿和娘的叫声,写意的表现手法,有张有弛。

在紧张的守护奶牛“九儿”的节奏下,舒缓的镜头给了观众感情释放的空间。最后奶牛“九儿”岗上的出现,依偎在牛二的身边,让一切显得和谐温情。

舒缓之后,故事又到了土匪和牛的故事。土匪为了给他们的大黄牛强行配种,把奶牛“九儿”抓起来。此时一颗贯穿全片的炮弹给了牛二抗争的力量,鼓足了所有的勇气去拯救他的奶牛“九儿”。枪林弹雨中,悲凉的音乐,疲惫的奶牛“九儿”依偎在倒地的牛二身上,此时只有他俩相依为命了。牛二为了让“九儿”活下去,心疼的打着“九儿”,再不起来就冻死了,此时抱地哭泣的牛二倍显孤单。

山坡上幽远的笛子声,一牛,一人,孤寂的走在上坡上,悲壮而凄凉。不禁想到了电影《活着》的最后一幕,同样也是一人一牛,不过《活着》的故事更显凄惨,《斗牛》也算是幽默诙谐的存在了。

剧照 人性的丑恶与悲凉

影片一开始,满村村民被屠杀,一片狼藉,无人生还,只剩下了“两头牛”牛儿和荷兰牛,整个影片开头已经奠定了悲剧的序幕。

因为八路军要撤走,所以遗留下的荷兰奶牛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在寡妇九儿的“帮助”下,牛二成为了守护荷兰奶牛的“幸运儿”。自此,奶牛“九儿”变成了牛二的精神伴侣,开启了一段“跨越物种的感情”,守护奶牛的责任使得牛二变得强大而勇敢。其中因为牛二摸了奶牛奶子而变成反革命份子游街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笑而讽刺。在现在的价值观里看着极其可笑的一件事,在那个思想传统,还未完全解放的时代却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这里也是对于那个年代的真实展现。

满怀理想的日本学生踏上中国领土,拿起刺刀,被逼迫刺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面对死亡——无论是举刀刺向别人还是别人挥向自己的刀——他都是恐惧的,但终会适应,最后癫狂,最终被训练成杀人的机器。

战争毁灭的不仅仅是人性,还有秩序,秩序被摧毁掉的恶果之一就是人的动物性本能开始显露,影片中一群逃难的村民,在堡垒村偶遇牛二,得到牛奶以缓解饥饿,作为回报,其中几个人决定杀掉奶牛,分肉吃。为了杀牛,他们挥刀赶走了牛二,面对牛二的咒骂,说:“他现在骂得厉害,杀了牛分块肉给他,他不干也得干。”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一群人——土匪,在日军过后杀入村庄,将牛二扔下深井,目的是为了抢劫奶牛配种。

奶牛所代表的形象便是牺牲了自己的所有一切,却遭到人们抛弃的一类形象,卑微无助如粘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最后为了吃牛与牛二争夺的逃难村民,一个个的被日军埋下的地雷炸死时,他们的死,其罪何辜,他们也仅仅想吃头牛而已,这又能怨恨的了谁呢,只能怪那个缺衣少吃,遭受侵略的残酷的动荡时代吧,人都已经要饿死了,还有人性来做什么呢。

那么在影片中“牛”是什么?

牛是牛二抓阄抓来的,一同被分配过来的还有九儿,九儿长得漂亮,牛二喜欢她,想跟她“生个一儿半女”。

中国农民的人生理想,不正是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何况他还有两头牛,老婆有了,孩子也会有的,美好的人生即将开始。可惜鬼子来了,啥都没了,好歹还给剩下一头牛。影片中,牛二管奶牛叫九儿,九儿既指牛,又指他惨死的未过门的老婆,更象征着他向往的美好生活。所以他拼死也要守住着美好的生活。

鬼子来了,他先是偷牛。偷不来,打算干掉鬼子抢牛。被发现了,就英勇搏斗守住自己的牛。这是抵抗外侮时,中国农民的典型态度。

总算鬼子走了,饥民又来了。

这时,牛二质朴的农民本色显示的淋漓尽致,虽然自己的东西也不多,但人命关天,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甚至不惜伤害了自己的牛(美好生活),而这群灾民则是把贪得无厌彰显的淋漓尽致,拿了人家东西不仅不感激,不报恩,还想着整怎么害死恩人,扒皮吃敲骨吸髓。最后居然说出:“我不过想吃你那牛,你竟然想要我的命。”

熬过了饥民,又赶上国民党和鬼子火并,牛二关键时刻死死抱住他的牛,讽刺的是,生前打得要死要活的敌人,死的时候,反倒埋在一块。

结果回到村里,又赶上了土匪,牛二给扔井里了,奶牛也被土匪抓走配种了。

典型的土匪作风,男人杀死,女人带走上山,留自己的种。

此时的中国农民牛二终于愤怒了,抢我的东西,要我的命,抓走我的九儿,咱谁也别得好儿了,于是他扛起了炸弹。

然后,不知又赶上谁和谁火并,(其实并不重要。)牛二和牛侥幸活了下来,一人一牛上了山,终于“过上了人过的日子”。

有一点,令人疑惑,就是为啥牛二咋也死不了,中了刀不死,中了弹还死不了,眼睛都瞎了还死不了,因为中国农民就是这样,就是不死,就是顽强,一滴水一点阳光就能活下来。后来解放军回来了,牛二想还牛,人家没要,估计牛二心里乐开了花,因为牛几乎成了他的全部,这回牛终于是自己的了,说啥也的要个戳。这就是一个中国农民和他拼死守护的生活。再说牛二这个人,最后纸上写的是“二牛之墓”因为牛二本质上也是头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藏住自己的小牛,在山上挖坑,后来带着奶牛开荒种田,养活自己。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就是中国广大农村里广大农民的付出。有牛脾气,牛脾气就是犟,认死理。你平时踢我两脚,打我两下就算了。你把我惹急了,跟你拼命;答应八路军的事儿,一定要说到做到,即使过了七八年之后。展示了中国农民的质朴和诚信。善良敦厚,无论是无偿救济灾民。还是救日本兵,都展现了他的善良。因此中国农民牛二,本质上也是头牛。

剧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