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油烙饼》识汪曾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油烙饼怎么做的 读《黄油烙饼》识汪曾祺

读《黄油烙饼》识汪曾祺

2024-07-14 19: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不善于交际,懒于走动,更不齿于江湖上的拜码头,一直觉得喜欢一个作家,就找他的作品认真读。汪曾祺粉丝很多,我算不上,但并不妨碍我喜欢汪曾祺的作品。我读的汪曾祺的第一篇作品是《黄油烙饼》,是粉碎“四人帮”后他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写一个叫萧胜的八岁小男孩思念奶奶的故事。题目叫《黄油烙饼》,但是,小说开始部分、中间部分,甚至一直到快结束了,也没写这个黄油烙饼。只出现过两瓶黄油,一共两次,都只是一句话。一次是爸爸来奶奶家看萧胜(因为爸爸在野外的马铃薯研究站工作,萧胜三岁就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另一次是奶奶在灾荒年饿死后爸爸赶回来,料理完奶奶的丧事,带萧胜回他工作的地方,把一些能用的东西装进一个大网篮里带走,其中有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新鞋,“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进网篮里。”就这样简单,一笔带过。显然,不是传统小说里的悬念,也不是铺垫。这样的写法,引起我的兴趣,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写得这样云淡风轻,写得不着痕迹。

    奶奶把同样是爸爸带来的土豆和口蘑都做菜吃了,为什么偏偏没有吃黄油呢?奶奶是没舍得吃,还是吃不惯?吃不惯,不应该是理由,在那个饥荒的年月,奶奶饿得浑身浮肿,什么都可以吃,为什么偏偏不吃黄油?“奶奶把两瓶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拿抹布擦擦。”可见,奶奶是舍不得吃,看着黄油,就会想起萧胜的爸爸她的儿子。这是奶奶的一份亲情,感染着萧胜并传递给萧胜。

    一直到小说的结尾,三级干部大会在爸爸工作的地方开了三天,吃了三天好吃的。第一天吃的羊肉口蘑臊子面,第二天吃的炖肉大米饭,第三天吃的黄油烙饼——黄油烙饼终于出场了。但是,不是萧胜吃,是人家吃。萧胜馋得很。于是,有了小说的结尾,妈妈从那两瓶黄油中拿出一瓶,给萧胜烙了两张黄油烙饼。“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

    萧胜对奶奶思念的感情,在吃到黄油烙饼的瞬间爆发,黄油烙饼中蕴含着萧胜小小年纪里对奶奶的回忆,那里有奶奶对孩子的感情,也有孩子对奶奶的感情。祖孙三代的感情,在黄油烙饼中得以循环。所有的这一切感情,在不动声色中完成。

    可以说,最初我是从这篇《黄油烙饼》中认识并喜欢上汪曾祺的。

    (《北京日报》5.18 肖复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